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 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 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 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 企业带来的难关。

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 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受08年行业事件的影响,现在网上洋奶粉热销,而中国乳业复苏难,谁知眼下,曾经影响众多孩子健康的三聚氰胺却又死灰复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企业的深 思。中国乳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毒奶粉”却重出江湖。企业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拿孩子的健康乃至性命为儿戏。在利润诱惑面前,将所以法律与道 德准则抛之脑后,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有关企业纯属纠由自取。

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2009年8月,该商标专用人发现,恒源祥擅自在部分T恤、衬衣等 服装上印有“羊”商标,遂于当年11月,将恒源祥起诉至法院索赔上千万元。恒源祥则指责对方恶意抢注,反诉对方侵犯著作权,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商标异 议,1月4日,恒源祥集团副总陈忠伟就事件做出正面回应,称该事

件系起诉方恶意注册行为所致,公司有权利追回使用权。事件当事双方各执一词,交战不断升 级,据称纠纷索赔已达千万。

声正公关事件点评:

作为中国驰名商标,恒源祥的商标侵权风波自然引发了广大公众与媒体的关注。从危机事件应对角度看,恒源 祥方面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事件声明,是值的肯定的。但从整个事件来看,恒源祥则要保持与媒体、公众的及时沟通,牢牢把握住事件的媒体话语权,从而可以获 得事件应对的主动。如果实属“商标侵权”,则要制定好应对方案,避免失信于广大用户,以使品牌声誉免受重创。 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1月7日,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留美中国博士生蒋海松为了给女友拥吻送行,没有通过任何安检程序钻过机场安全隔离带,结果因为擅闯安全区引发紧 张,导致一个航站楼关闭6小时;1月8日晚蒋海松在家中以非法闯入罪被拘留,8日午夜就获释。据媒体报道称,蒋海松最高将面临30天监禁。该事件被媒体称 之为“吻别门”,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热议。

事件点评:

虽然从感情的角度来看,纽瓦克机场方面的作法有些过激,但考虑到在本事件前夕美国刚刚经历“圣诞恐怖袭 击”,从全体乘客的人身安全考虑出发,关闭航站楼,并“从严处理”蒋海松的私闯安全隔离带行为,是实施航班危机预警管理,减少空难事件发生机率的必要手 段。与此同时,机场方面也应该加强非常时期的现场管理工作,避免有关人员擅离岗位情况的再次发生。

百度被黑事件:

2010年1月12日早上7:00左右www.baidu.com开始突然出现无法访问故障,域名无法正常解析。至9:30,太原、天津、郑州、烟台、长 沙、成都、沈阳等全国各地均出现百度无法正常访问现象。10:45,百度官方表示:由于baidu.com的域名在美国域名注册商处被非法篡改,导致百度 不能被正常访问,公司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处理,www.baidu.com.cn能够正常访问。自11:00起,各地网络开始恢复对百度的正常访问。

12:51,对于百度被黑事件,CEO李彦宏在百度i贴吧上,以“史无前例”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件的震惊。当日下午6点,百度发表正式声明,称目前已经解决 了大部分登录问题。对于部分中国网友基于义愤报复性攻击其他外国网站的做法,百度称“我们并不鼓励这样的做法,请大家保持冷静。”

事件点评: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搜索平台,百度的突然被黑显然在网民中引起悍然大波。从应对角度来看,百度方面的作 法近乎完美: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回应;

快速运用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技术处理;迅速制定应急方案,积极引导广大网友使用www.baidu.com.cn 进行正常搜索;CEO李彦宏借助于网络发表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消除广大网友的猜疑与疑虑;而对于广大网友克制性的提醒,显示了百度的大度与事件应对的全 局观。如此系统的危机应对策略,保障了问题的顺利解决,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

谷歌“关闭门”:

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谷歌高管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文表示,谷歌集团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据媒体报道,谷歌这一决策源于其邮箱账户资料曾遭受黑客攻击。

由于涉及因素多,因此关于谷歌中国“关闭门”原因、动机的说法众说纷纭,而事件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与回应:14日,美国白宫与中国外交部分别就事件做出回 应;事件引发了微软、HP等全球知名IT企业的关注,但各方观点褒贬不一;与此同时,事件也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关注,质疑与力挺谷歌的两方声音都很激 烈。19日下午6点,谷歌中国首次就关闭事件做出回应,一封由谷歌中国高层的澄清公告在谷歌中国博客发表,公告否认谷歌关闭中国办公室等传闻,事件趋于平 息。

事件点评: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与目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搜索引擎,谷歌中国的退出,必定会成为媒体与公众关注的焦 点事件。就整个“谷歌关闭门”事件来看,各方对于事件的基本态度与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态的发展;对于谷歌中国高层来说,以“关闭”与“退出”为借 口出尔反尔的企业决策,不利于自身品牌美誉度的建立,进而也不会博得广大中国网友的同情与支持。

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1月15日,曾引发“贵州茅台”股市多次波动的乔洪事件——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受贿、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案终于宣判,乔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法 院审理查明,乔洪于2000年底至2007年3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一百余次收受贿赂,额度高达1千万余元以上。被尊称为“国酒”的贵州茅台在近期 被质疑“抬价”的同时,再次面临“受贿门”风波考验。

乔洪事件起于2007年,当年多家媒体报道称乔洪在4月底被“双规”。之后,茅台集团及其上市公司始终保持沉默,贵州茅台5月10日被交易所停牌,至5月 14日,贵州茅台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乔洪“因工作原因调任贵州省国资委副主任”。在对事件保持沉默后,5月下旬,茅台集团当家人、董事长季克良首 度回应“乔洪事件”称:“这件事情会对茅台短期内有不利影响,但最终不会对茅台有影响”。

事件点评:

作为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对于乔洪事件前期的低调处理与同当事人及早撇清干系的作法,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 事件对于茅台品牌美誉度的冲击。现在乔洪案终于划上句号,而茅台方面还应该加强企业宣传、品牌推广力度,以稀释“乔洪事件”给整个集团带来的不利影响。对 于众多企业来说,通过乔洪事件以及UT斯达康、家乐福、西门子等众多国内外品牌的系列“贿赂门”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借助贿赂手段,以破坏商业规则为代价 的商业模式,显然是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与美誉度的,而其对于各上市公司来说影响更甚,必须引以为戒。 雪碧“汞毒门”:

据报道,近日在北京市连续出现两次饮用雪碧汞中毒事件。就此,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对媒体坚称“提供给消费者的饮料绝对安全可靠”,同时表示雪碧“生产过程绝无含汞环节”,公司正全力配合警方进行调查,核实饮料产品出处。但如此回应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为彻底查清“问题雪碧”的包装安全性,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对“问题雪碧”饮料罐进行密封性检测。由于此次汞中毒事件事关重大,市场也十分关注报告的最终结果,此次检测的最终结果将由北京警方于近日正式发布,并公之于众。

事件点评:

从危机事件应对角度来看,北京可口可乐方面的反应确实比较及时,但也存在明显硬伤。一是推卸事件责任与 非真诚沟通:虽然在官方声明时一再强调雪碧的安全性,却没有向两位受伤消费者以及广大忠实消费者正式道歉,没有通过媒体与之进行真诚的沟通。二是权威证实 问题:北京可口可乐方面有过这方面的努力,获得了北京市朝阳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产品安全证明,但仅仅一个县区级质监部门的检测结果难以获得广大公 众的认同,难免陷于舆论的指责之中。三是存在转移公众注意力之嫌:在回应“雪碧绝对安全可靠”的同时,北京可口可乐用较大的音量声称“流通环节人为恶意添 加”,即使这样的观点最终被证实,但在此时也会被人认为是在转移公众注意力,难免陷于更大的被动之中。

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因旗下系列儿童护肤品存在安全隐患,强生公司曾于2009年初面临质疑与危机。谁知眼下的2010新年之初,强生再次面临危机。据媒体报道,因有消费者反 映在药品中嗅到发霉气味,且有消费者称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出现恶心、胃痛、呕吐及腹泻症状的症状,美国强生公司召回包括畅销药泰诺、布洛芬在内的500批次 非处方药。与此同时,由于向医药服务商某养老院提供回扣兜售危险药品而遭美国司法部门指控更是将强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针对强生品牌的两危机案例,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方面于1月18日声明,在美召回的药品未进入中国市场,也不涉及在中国的生产及销售。

事件点评:

在1982年强生公司曾成功应对泰诺中毒事件,此经典案例被业界权威称为“开创了国际危机公关理论研究 的先河”,而在危机应对背后,强生公司“对医生、护士、医院、母亲和所有使用者负责,产品必须始终维持最高品质......”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社会责任 的参考教材。而近两年来,从2008年初的多瑞吉风波,到2009年初的儿童护肤品安全事件,再到眼下的两危机夹击案,强生品牌声誉大受损伤。曾成功应对 多起意外事件的强生公司,具有基本的危机事件应对技巧,但必须消除系列危机事件发生的根源,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丰田汽车召回案:

据报道,自1月28日起,天津一汽丰田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产的75552辆RAV4车辆。基于同样的原因,丰田已在美国、欧洲进行了召回,召回总量逾800万辆,已超过丰田2009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 丰田公司预计,今年年初至3月,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带来的成本和销售损失总计将达20亿美元;而另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考虑对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罚款,作为对其大规模召回汽车的惩罚,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负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事件分析:

首先,作为全球汽车第一品牌,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主动进行问题车召回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数 百万辆汽车召回行为,显然会直接冲击到丰田品牌在全球用户心目中的美誉度,因此,丰田在扎实做好问题车召回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及时通过媒体等多种有效手段,与广大用户进行真诚沟通,以最大可能的维持丰田品牌的良好声誉。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解读

根据声正公关传媒危机公关专家所创导的危机公关处理原则,在企业面临危机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承担责任的原则。即无论谁是谁非,都不推卸责任,站在受害者的 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 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2、真诚沟通的原则。把自己所做所想,积极坦诚地与公众沟通,对此 事件制定统一的说辞。

3、速度第一的原则。危机发生后,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 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迅速与上游供应商、核心媒体、核心经 销商、顾客领袖沟通到位。

4、系统运行原则。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 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不可顾此失彼。

5、权威证实的原则。极力争取政府权威主管部门,独立的专家机构、 权威媒体及消费者代表的支持,不去自己徒劳的解释或者自吹自擂。

6、利用趋势原则。根据势态的变化,适时调整策略。

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 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 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 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 企业带来的难关。

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 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受08年行业事件的影响,现在网上洋奶粉热销,而中国乳业复苏难,谁知眼下,曾经影响众多孩子健康的三聚氰胺却又死灰复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企业的深 思。中国乳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毒奶粉”却重出江湖。企业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拿孩子的健康乃至性命为儿戏。在利润诱惑面前,将所以法律与道 德准则抛之脑后,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有关企业纯属纠由自取。

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2009年8月,该商标专用人发现,恒源祥擅自在部分T恤、衬衣等 服装上印有“羊”商标,遂于当年11月,将恒源祥起诉至法院索赔上千万元。恒源祥则指责对方恶意抢注,反诉对方侵犯著作权,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商标异 议,1月4日,恒源祥集团副总陈忠伟就事件做出正面回应,称该事

件系起诉方恶意注册行为所致,公司有权利追回使用权。事件当事双方各执一词,交战不断升 级,据称纠纷索赔已达千万。

声正公关事件点评:

作为中国驰名商标,恒源祥的商标侵权风波自然引发了广大公众与媒体的关注。从危机事件应对角度看,恒源 祥方面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事件声明,是值的肯定的。但从整个事件来看,恒源祥则要保持与媒体、公众的及时沟通,牢牢把握住事件的媒体话语权,从而可以获 得事件应对的主动。如果实属“商标侵权”,则要制定好应对方案,避免失信于广大用户,以使品牌声誉免受重创。 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1月7日,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留美中国博士生蒋海松为了给女友拥吻送行,没有通过任何安检程序钻过机场安全隔离带,结果因为擅闯安全区引发紧 张,导致一个航站楼关闭6小时;1月8日晚蒋海松在家中以非法闯入罪被拘留,8日午夜就获释。据媒体报道称,蒋海松最高将面临30天监禁。该事件被媒体称 之为“吻别门”,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热议。

事件点评:

虽然从感情的角度来看,纽瓦克机场方面的作法有些过激,但考虑到在本事件前夕美国刚刚经历“圣诞恐怖袭 击”,从全体乘客的人身安全考虑出发,关闭航站楼,并“从严处理”蒋海松的私闯安全隔离带行为,是实施航班危机预警管理,减少空难事件发生机率的必要手 段。与此同时,机场方面也应该加强非常时期的现场管理工作,避免有关人员擅离岗位情况的再次发生。

百度被黑事件:

2010年1月12日早上7:00左右www.baidu.com开始突然出现无法访问故障,域名无法正常解析。至9:30,太原、天津、郑州、烟台、长 沙、成都、沈阳等全国各地均出现百度无法正常访问现象。10:45,百度官方表示:由于baidu.com的域名在美国域名注册商处被非法篡改,导致百度 不能被正常访问,公司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处理,www.baidu.com.cn能够正常访问。自11:00起,各地网络开始恢复对百度的正常访问。

12:51,对于百度被黑事件,CEO李彦宏在百度i贴吧上,以“史无前例”表达了自己对于事件的震惊。当日下午6点,百度发表正式声明,称目前已经解决 了大部分登录问题。对于部分中国网友基于义愤报复性攻击其他外国网站的做法,百度称“我们并不鼓励这样的做法,请大家保持冷静。”

事件点评: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搜索平台,百度的突然被黑显然在网民中引起悍然大波。从应对角度来看,百度方面的作 法近乎完美: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回应;

快速运用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技术处理;迅速制定应急方案,积极引导广大网友使用www.baidu.com.cn 进行正常搜索;CEO李彦宏借助于网络发表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消除广大网友的猜疑与疑虑;而对于广大网友克制性的提醒,显示了百度的大度与事件应对的全 局观。如此系统的危机应对策略,保障了问题的顺利解决,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

谷歌“关闭门”:

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谷歌高管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文表示,谷歌集团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据媒体报道,谷歌这一决策源于其邮箱账户资料曾遭受黑客攻击。

由于涉及因素多,因此关于谷歌中国“关闭门”原因、动机的说法众说纷纭,而事件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与回应:14日,美国白宫与中国外交部分别就事件做出回 应;事件引发了微软、HP等全球知名IT企业的关注,但各方观点褒贬不一;与此同时,事件也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关注,质疑与力挺谷歌的两方声音都很激 烈。19日下午6点,谷歌中国首次就关闭事件做出回应,一封由谷歌中国高层的澄清公告在谷歌中国博客发表,公告否认谷歌关闭中国办公室等传闻,事件趋于平 息。

事件点评: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与目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搜索引擎,谷歌中国的退出,必定会成为媒体与公众关注的焦 点事件。就整个“谷歌关闭门”事件来看,各方对于事件的基本态度与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态的发展;对于谷歌中国高层来说,以“关闭”与“退出”为借 口出尔反尔的企业决策,不利于自身品牌美誉度的建立,进而也不会博得广大中国网友的同情与支持。

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1月15日,曾引发“贵州茅台”股市多次波动的乔洪事件——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受贿、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案终于宣判,乔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法 院审理查明,乔洪于2000年底至2007年3月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一百余次收受贿赂,额度高达1千万余元以上。被尊称为“国酒”的贵州茅台在近期 被质疑“抬价”的同时,再次面临“受贿门”风波考验。

乔洪事件起于2007年,当年多家媒体报道称乔洪在4月底被“双规”。之后,茅台集团及其上市公司始终保持沉默,贵州茅台5月10日被交易所停牌,至5月 14日,贵州茅台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乔洪“因工作原因调任贵州省国资委副主任”。在对事件保持沉默后,5月下旬,茅台集团当家人、董事长季克良首 度回应“乔洪事件”称:“这件事情会对茅台短期内有不利影响,但最终不会对茅台有影响”。

事件点评:

作为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对于乔洪事件前期的低调处理与同当事人及早撇清干系的作法,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 事件对于茅台品牌美誉度的冲击。现在乔洪案终于划上句号,而茅台方面还应该加强企业宣传、品牌推广力度,以稀释“乔洪事件”给整个集团带来的不利影响。对 于众多企业来说,通过乔洪事件以及UT斯达康、家乐福、西门子等众多国内外品牌的系列“贿赂门”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借助贿赂手段,以破坏商业规则为代价 的商业模式,显然是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与美誉度的,而其对于各上市公司来说影响更甚,必须引以为戒。 雪碧“汞毒门”:

据报道,近日在北京市连续出现两次饮用雪碧汞中毒事件。就此,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对媒体坚称“提供给消费者的饮料绝对安全可靠”,同时表示雪碧“生产过程绝无含汞环节”,公司正全力配合警方进行调查,核实饮料产品出处。但如此回应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为彻底查清“问题雪碧”的包装安全性,位于天津开发区的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对“问题雪碧”饮料罐进行密封性检测。由于此次汞中毒事件事关重大,市场也十分关注报告的最终结果,此次检测的最终结果将由北京警方于近日正式发布,并公之于众。

事件点评:

从危机事件应对角度来看,北京可口可乐方面的反应确实比较及时,但也存在明显硬伤。一是推卸事件责任与 非真诚沟通:虽然在官方声明时一再强调雪碧的安全性,却没有向两位受伤消费者以及广大忠实消费者正式道歉,没有通过媒体与之进行真诚的沟通。二是权威证实 问题:北京可口可乐方面有过这方面的努力,获得了北京市朝阳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产品安全证明,但仅仅一个县区级质监部门的检测结果难以获得广大公 众的认同,难免陷于舆论的指责之中。三是存在转移公众注意力之嫌:在回应“雪碧绝对安全可靠”的同时,北京可口可乐用较大的音量声称“流通环节人为恶意添 加”,即使这样的观点最终被证实,但在此时也会被人认为是在转移公众注意力,难免陷于更大的被动之中。

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因旗下系列儿童护肤品存在安全隐患,强生公司曾于2009年初面临质疑与危机。谁知眼下的2010新年之初,强生再次面临危机。据媒体报道,因有消费者反 映在药品中嗅到发霉气味,且有消费者称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出现恶心、胃痛、呕吐及腹泻症状的症状,美国强生公司召回包括畅销药泰诺、布洛芬在内的500批次 非处方药。与此同时,由于向医药服务商某养老院提供回扣兜售危险药品而遭美国司法部门指控更是将强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针对强生品牌的两危机案例,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方面于1月18日声明,在美召回的药品未进入中国市场,也不涉及在中国的生产及销售。

事件点评:

在1982年强生公司曾成功应对泰诺中毒事件,此经典案例被业界权威称为“开创了国际危机公关理论研究 的先河”,而在危机应对背后,强生公司“对医生、护士、医院、母亲和所有使用者负责,产品必须始终维持最高品质......”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社会责任 的参考教材。而近两年来,从2008年初的多瑞吉风波,到2009年初的儿童护肤品安全事件,再到眼下的两危机夹击案,强生品牌声誉大受损伤。曾成功应对 多起意外事件的强生公司,具有基本的危机事件应对技巧,但必须消除系列危机事件发生的根源,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丰田汽车召回案:

据报道,自1月28日起,天津一汽丰田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产的75552辆RAV4车辆。基于同样的原因,丰田已在美国、欧洲进行了召回,召回总量逾800万辆,已超过丰田2009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 丰田公司预计,今年年初至3月,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带来的成本和销售损失总计将达20亿美元;而另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考虑对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罚款,作为对其大规模召回汽车的惩罚,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负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事件分析:

首先,作为全球汽车第一品牌,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主动进行问题车召回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数 百万辆汽车召回行为,显然会直接冲击到丰田品牌在全球用户心目中的美誉度,因此,丰田在扎实做好问题车召回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及时通过媒体等多种有效手段,与广大用户进行真诚沟通,以最大可能的维持丰田品牌的良好声誉。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解读

根据声正公关传媒危机公关专家所创导的危机公关处理原则,在企业面临危机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承担责任的原则。即无论谁是谁非,都不推卸责任,站在受害者的 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 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2、真诚沟通的原则。把自己所做所想,积极坦诚地与公众沟通,对此 事件制定统一的说辞。

3、速度第一的原则。危机发生后,首先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 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迅速与上游供应商、核心媒体、核心经 销商、顾客领袖沟通到位。

4、系统运行原则。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 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不可顾此失彼。

5、权威证实的原则。极力争取政府权威主管部门,独立的专家机构、 权威媒体及消费者代表的支持,不去自己徒劳的解释或者自吹自擂。

6、利用趋势原则。根据势态的变化,适时调整策略。


相关文章

  • 09-10中国品牌危机案例及分析
  •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门 事件主角:丰田汽车 发生时间:2010年2月-3月 危机根源:产品质量故障 危机类型:产品危机 关注指数:★★★★★ 事件过程: 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安全故障,丰田自2009底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召回车 ...查看


  • 企业危机论文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2009年毕业论文 基于"奶粉事件"的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指导老师:孔令富 作者姓名:田方劼 学 号:050207235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二零零九 ...查看


  • 企业危机公关成功案例
  • 林景新:2010年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 2010年2月,丰田"刹车门事件"爆发,这家全球的新汽车老大立即陷入巨大的危机漩涡之中. 2010年3月,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惠普笔记本存在质量问题,舆论的怒吼很快将惠普这家中国 ...查看


  • 房地产企业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
  •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1-000-02 摘 要 企业危机发生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同时任何危机都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如危机应急处理不当,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危机本身的影响,甚至会危及 ...查看


  • 危机管理培训
  • 危机管理培训 危机管理培训主要帮助学员树立危机意识,让企业在危机面前不再犯下原则性错误,危机预警从理念变革开始. 危机管理培训大纲 一.危机管理导论 1.认识危机 1)企业危机的诱因 2)企业危机的类型 3)危机的三大效应:蝴蝶效应.涟漪效 ...查看


  •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 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决定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风险,危机便会在企业内部机体滋生蔓延.而当各种不可预见风险发生后,首当其冲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中枢--财务系统,财务状况的逐步恶化将引发财务危机,而当危机 ...查看


  • 品牌危机公关的策略及实例分析
  • 品牌危机公关策略探究分析 摘要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各种世界知名品牌集中.频繁地在一系列危机事件中接连受挫,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形象伤害严重,甚至导致企业倒闭.所以对企业而言不仅要面对激烈的营销竞争,而且还要应付各种危机事件.在此背景下,本 ...查看


  • 张路遥毕业论文-危机管理
  •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1届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企业危机管理研究 学生姓名: 张璐遥 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学 号 ...查看


  • 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 情报杂志2006年第8期 J o ur nal of Inf or m a ti o n No. 8,2006 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章 钢 谢阳群 (宁波大学商学院 宁波3 Overvie w on the Studies of Cris ...查看


  • 组织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 组织结构分析: 日产汽车起死回生和华为的危机感 (职业经理人十四期) 第七小组 组织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如何设计组织结构 一.企业的大树模型 随着企业规模和管理幅度的不断扩大,企业有必要重新整合内外部资源,系 统性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和将要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