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吴泾镇委员会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吴泾镇党委下设2个二级党委,14个党总支,11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500名,其中在职党员1241人。近年来,镇党委根据区委全面推进党建创新的要求,紧扣发展主题,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使吴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成功创建成市级文明镇,2010年被评为2007—2009年度闵行区“五好”镇党委。下面,我代表吴泾镇党委,向全委会报告党建工作情况。
一、本届党委成立以来工作回顾
2007年新一届班子成立以来,镇党委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吴泾发展为使命,在解放思想上狠下功夫,创新发展思路;在区域党建上积极探索,增强党建活力;在健全制度上不断努力,规范执政行为,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1、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筑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新班子上任伊始,吴泾是一个在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的镇,基础差、底子薄、思想乱、队伍弱,干部没信心,群众有怨气,对于未来的前途和发展普遍感到茫然。镇党委清醒地意识到,不改变这种现状,吴泾的发展就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就难以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于是,我们从解放思想入手,积极促进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强化学习,在加快发展上统一思想、解放思想。镇党委抓住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学实活动等一切有利契机,以制度化、多样性、针对性的强化学习,将科学发展理论学习与吴泾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大家理性分析判断吴泾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要不要科学发展”上统一思想。与此同时,在全镇范
围内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改变干部群众中“发展无门、怨天尤人、得到且过”的思想观念,使“发展是硬道理”成为共识,“不等不靠”成为责任,“迎难而上”成为准则,为吴泾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创新思路,“统筹区域资源”成为“三区联动”的有效抓手。为有效挖掘和发挥吴泾镇“三区联动”的独特优势,镇党委不失时机地组织干部到北京中关村、杨浦区及兄弟乡镇、街道学习考察,启发大家进一步在“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上创新思路。一系列的比较学习、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使“三区联动”内涵具体化为“统筹区域发展”、“借力发展”、“借船出海”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三是面向未来,明确吴泾发展方向。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明确的发展思路,镇党委趁热打铁,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思考吴泾发展方向。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依据区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吴泾实际,将打造“创新型国际化小城镇”确定为吴泾的发展方向,旨在充分发挥紫竹园区、大学校区、化工区的品牌、人才、资源和管理优势,推动吴泾科学发展。
2、探索区域党建格局,增强党建活力,推动科学发展。 三年来,镇党委着眼于发挥吴泾的独特优势,在构建区域党建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联建共建,使党建范围从镇域向区域发展,党建模式从传统型向开放的区域型转变,从而提高了基层党建的活力。
一是立足长效创新机制。为突破所有制、隶属关系等种种限制,形成开放式的区域党建格局,我们先后建立起一系列有助于深化合作的工作机制。第一,建立着眼长远的战略合作机制。与
紫竹园区、高校、化工区全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资源共享、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第二,建立推动共建的议事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互访机制、联席会议机制等,共同协商解决合作共建中的各类问题。第三,建立促进发展的联系机制。主要包括班子成员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园区、校区、化工区与村(居)和镇职能部门的结对机制、帮扶机制等,使“三区”间的合作有了可靠的基础。
二是整合资源增添活力。主动将紫竹科学园区和化工区企业的党建纳入区域党建范畴,使党建工作向园区、楼宇和新经济组织延伸,扩大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现在,在英特尔、微软、衣恋、艾杰保温、焦化都能看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身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不少外资企业,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参与区域共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外资企业也成为推动区域党建的骨干团队。
三是联建共建促进发展。我们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联建共建,促成大合作、大联动、大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园区的引领作用,促进化工区和镇属企业共同发展,地区增加值从2007年的28.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6.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7年的16.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25亿元,两年双双实现翻番。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产业园区、配套功能区、居住生活区等板块互动,使一些长期困扰吴泾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难题得到解决。在文明创建上,提高区域文明程度已成为共识,“三区”单位积极参与世博,共建文明镇。在社会事业上,“三区”间已初步形成“多向多元”的公共资源共享格局,区、镇、紫竹园区、华东师大联合兴建的闵行区大剧院和博物馆已签署合作协议,区、
镇、紫竹园区共同兴建的华东师大一组优质学校已开始建设,将使吴泾区域的社会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政行为,促进依法、科学执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吴泾曾经普遍存在的“纪律松散、推诿扯皮”等现象,三年来,镇党委不断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讲政策、重原则、守程序,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执政氛围。
一是完善决策制度,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围绕重大问题的决策完善了相关制度。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深入调研,及时沟通交流各类信息,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并邀请党代表列席会议,尊重党员的主体作用,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在事关吴泾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决策事项,让百姓参与,请专家把脉,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是规范执行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的执行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为确保我镇繁重的建设及动迁任务顺利有效推进,我们制定出台了包括工程招投标制度、动拆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共预算编制和执行等一系列制度,有效提高了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动迁和建设引发的集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镇村财政支出在严肃财经纪律的过程中,管理性支出大幅度下降,民生保障支出不断提高,从2007年的1969.44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2.05亿元。
三是健全监督制度,为规范执政行为提供保障。加强监督才能防范于未然,才能落实责任,提高工作成效。我们着力建立包
括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化的监督体系。特别是引入社会年度审计制度,第三方绩效评估制度,加强重点单位、主要领导的任期和离任审计,既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廉洁自律、遵章守法、言必行、行必果的自觉性。
二、今后工作思路
回顾三年来我镇的党建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吴泾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区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还偏弱,党员主体意识、主体作用还需加强,区域党建的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二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积极探索突破行政隶属关系的组织设置方式。三要切实提高“班长”们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2、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切实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将个人愿景与吴泾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二是不断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两联三会”工作机制,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三是加强党员服务,提高人文关怀程度,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深化“三区联动”构建区域党建新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党建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不断扩大、夯实区域党建的组织基础。二是进一步整合区域党建资源,不断增强区域党建合力。三是进一步深入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2010年7月
中共吴泾镇委员会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吴泾镇党委下设2个二级党委,14个党总支,11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500名,其中在职党员1241人。近年来,镇党委根据区委全面推进党建创新的要求,紧扣发展主题,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使吴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成功创建成市级文明镇,2010年被评为2007—2009年度闵行区“五好”镇党委。下面,我代表吴泾镇党委,向全委会报告党建工作情况。
一、本届党委成立以来工作回顾
2007年新一届班子成立以来,镇党委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吴泾发展为使命,在解放思想上狠下功夫,创新发展思路;在区域党建上积极探索,增强党建活力;在健全制度上不断努力,规范执政行为,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1、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筑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新班子上任伊始,吴泾是一个在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的镇,基础差、底子薄、思想乱、队伍弱,干部没信心,群众有怨气,对于未来的前途和发展普遍感到茫然。镇党委清醒地意识到,不改变这种现状,吴泾的发展就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就难以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于是,我们从解放思想入手,积极促进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强化学习,在加快发展上统一思想、解放思想。镇党委抓住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学实活动等一切有利契机,以制度化、多样性、针对性的强化学习,将科学发展理论学习与吴泾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大家理性分析判断吴泾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要不要科学发展”上统一思想。与此同时,在全镇范
围内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改变干部群众中“发展无门、怨天尤人、得到且过”的思想观念,使“发展是硬道理”成为共识,“不等不靠”成为责任,“迎难而上”成为准则,为吴泾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创新思路,“统筹区域资源”成为“三区联动”的有效抓手。为有效挖掘和发挥吴泾镇“三区联动”的独特优势,镇党委不失时机地组织干部到北京中关村、杨浦区及兄弟乡镇、街道学习考察,启发大家进一步在“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上创新思路。一系列的比较学习、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使“三区联动”内涵具体化为“统筹区域发展”、“借力发展”、“借船出海”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三是面向未来,明确吴泾发展方向。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明确的发展思路,镇党委趁热打铁,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思考吴泾发展方向。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依据区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吴泾实际,将打造“创新型国际化小城镇”确定为吴泾的发展方向,旨在充分发挥紫竹园区、大学校区、化工区的品牌、人才、资源和管理优势,推动吴泾科学发展。
2、探索区域党建格局,增强党建活力,推动科学发展。 三年来,镇党委着眼于发挥吴泾的独特优势,在构建区域党建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联建共建,使党建范围从镇域向区域发展,党建模式从传统型向开放的区域型转变,从而提高了基层党建的活力。
一是立足长效创新机制。为突破所有制、隶属关系等种种限制,形成开放式的区域党建格局,我们先后建立起一系列有助于深化合作的工作机制。第一,建立着眼长远的战略合作机制。与
紫竹园区、高校、化工区全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资源共享、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第二,建立推动共建的议事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互访机制、联席会议机制等,共同协商解决合作共建中的各类问题。第三,建立促进发展的联系机制。主要包括班子成员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园区、校区、化工区与村(居)和镇职能部门的结对机制、帮扶机制等,使“三区”间的合作有了可靠的基础。
二是整合资源增添活力。主动将紫竹科学园区和化工区企业的党建纳入区域党建范畴,使党建工作向园区、楼宇和新经济组织延伸,扩大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现在,在英特尔、微软、衣恋、艾杰保温、焦化都能看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身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不少外资企业,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参与区域共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外资企业也成为推动区域党建的骨干团队。
三是联建共建促进发展。我们在各个领域广泛开展联建共建,促成大合作、大联动、大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园区的引领作用,促进化工区和镇属企业共同发展,地区增加值从2007年的28.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6.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7年的16.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25亿元,两年双双实现翻番。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产业园区、配套功能区、居住生活区等板块互动,使一些长期困扰吴泾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难题得到解决。在文明创建上,提高区域文明程度已成为共识,“三区”单位积极参与世博,共建文明镇。在社会事业上,“三区”间已初步形成“多向多元”的公共资源共享格局,区、镇、紫竹园区、华东师大联合兴建的闵行区大剧院和博物馆已签署合作协议,区、
镇、紫竹园区共同兴建的华东师大一组优质学校已开始建设,将使吴泾区域的社会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政行为,促进依法、科学执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吴泾曾经普遍存在的“纪律松散、推诿扯皮”等现象,三年来,镇党委不断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讲政策、重原则、守程序,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执政氛围。
一是完善决策制度,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围绕重大问题的决策完善了相关制度。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深入调研,及时沟通交流各类信息,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并邀请党代表列席会议,尊重党员的主体作用,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在事关吴泾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决策事项,让百姓参与,请专家把脉,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是规范执行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的执行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为确保我镇繁重的建设及动迁任务顺利有效推进,我们制定出台了包括工程招投标制度、动拆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共预算编制和执行等一系列制度,有效提高了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动迁和建设引发的集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镇村财政支出在严肃财经纪律的过程中,管理性支出大幅度下降,民生保障支出不断提高,从2007年的1969.44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2.05亿元。
三是健全监督制度,为规范执政行为提供保障。加强监督才能防范于未然,才能落实责任,提高工作成效。我们着力建立包
括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化的监督体系。特别是引入社会年度审计制度,第三方绩效评估制度,加强重点单位、主要领导的任期和离任审计,既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廉洁自律、遵章守法、言必行、行必果的自觉性。
二、今后工作思路
回顾三年来我镇的党建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吴泾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区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还偏弱,党员主体意识、主体作用还需加强,区域党建的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二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积极探索突破行政隶属关系的组织设置方式。三要切实提高“班长”们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2、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切实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将个人愿景与吴泾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二是不断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两联三会”工作机制,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三是加强党员服务,提高人文关怀程度,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深化“三区联动”构建区域党建新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党建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不断扩大、夯实区域党建的组织基础。二是进一步整合区域党建资源,不断增强区域党建合力。三是进一步深入开展“联建共建”活动,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