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某医院儿科输液室近3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结果 近3年共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462例,静脉穿刺1次成功1033例占70.66%,2次成功321例,占21.96%,2次以上成功108例,占7.39%,穿刺失败584例,其中426例与患儿及家属方面的原因有关,346例与护士本身的原因有关,74例与环境因素有关。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除客观因素外,护士主观因素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护理技术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 头皮静脉 穿刺失败原因 护理对策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项目,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操作技巧,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既减轻病儿的痛苦,又有利于疾病恢复。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细、弯,较直的血管短,且不够充盈,加上小儿躁动,穿刺难度大,难以固定,致使穿刺失败效率高,现将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以便提高护理技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共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462例,其中静脉穿刺1次成功1033例,占70.66%,2次成功321例,占21.96%,2次以上成功108例,占7.39%,穿刺失败584例,其中108例有2次以上穿刺失败。
1.2方法
针对患儿不同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特点进行评估和调查分析,了解患儿的病情,家长配合程度,心理状态,输液量、性质,患儿血管特点和针头大小情况等,并根据评估调查结果,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进针长度、角度和不同的穿刺方法。
2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2.1护士本身的原因
2.1.1心理因素
紧张、胆怯,尤其是新上岗护士,面对病儿及家属,对自己缺乏信心。一次穿刺失败时,不能坦诚面对,而是自责、慌乱,不能正确对待患儿家属的刺激性言语。有些家属在穿刺前表现过于紧张,对护士期望过高,要求一针见血,这些给护士添加很大的心理压力,使本来能穿刺成功的血管也变得无把握,从而导致穿刺失败。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很多护士不愿意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造成负性情绪影响,情绪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注意力,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导致中枢协调偏差,出现判断感觉失误【1】。同时因工作忙,疲劳、身体处于生物低潮期或个人进步受挫,或在同事、护患、家庭等关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都可导致心烦意乱【2】,造成穿刺失败。
2.1.2技术因素
护士的技术水平是直接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是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等。①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针头或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不合适,或深或浅,在未看清血管的情况下,盲目操作。②判断不准确,即穿刺针已到达静脉血管内,但由于循环不良,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细针尖细,血管压力小以及穿刺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或斜面紧贴血管壁,致使回血不畅或无回血【3】,自认为穿刺失败而再次穿刺。③穿刺前准备不充分,输液前没有对患儿头皮静脉及血管条件认真选择而草率进针,待针尖穿入皮肤后,局部皮肤、血管发生收缩,从而看不清血管走向。未清理干净患儿头皮胎脂、毛发,因此,固定不好,胶布松解或穿刺针滑脱。胶布准备不足或未准备,在重新准备胶布的过程中,针尖位置发生改变,出现刺破血管或漏出血管外。
2.2患儿及家属方面的原因
2.2.1合作性差
患儿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看到不熟悉的人穿着特殊的衣服,深感恐惧,加之头皮静脉穿刺强行固定头部,便出现哭闹、乱动、不合作,这样就增加了穿刺难度,在此过程中,易触碰针头,使针头位置发生改变,致点滴不畅,造成局部液体渗漏或患儿自己将针头拔出。
2.2.2患儿静脉状况
患儿年龄小,头皮血管细、壁薄,末梢循环不好,进针后回血慢或无回血。小儿体态较胖(或水肿)时,其静脉一般较隐匿,往往使操作困难。小儿疾病的影响,一些疾病,如秋季腹泻引起患儿进食不足,甚至进食困难导致脱水,严重脱水及循环衰竭患儿血管灌流量不足,血流缓慢,血管腔不充盈,穿刺后不易回血,导致穿刺不成功。高热的患儿血管收缩,脆性增加,易穿破血管。长期输液的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皮下瘀斑,给穿刺造成困难。拔针后血管保护不当可出现皮下淤血,致皮肤青紫,给再次穿刺造成困难,静脉穿刺针孔多,间隔时间短,进行再次穿刺时,可能因为原针孔已出现硬结、阻滞或血液外渗等导致穿刺失败,或因使用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血管壁受损,管壁增厚、变硬、官腔变窄,弹性下降,导致穿刺失败。
2.2.3患儿家属因素
患儿有病,家属在旁守护,对患儿疼爱有佳,看到孩子啼哭,自己也跟着掉泪。因此,家属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要求很高,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而影响操作结果。
2.3环境因素
光线不足,较暗环境下操作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气温低,尤其是冬季,血管收缩变细,穿刺困难;输液空间拥挤,噪声等容易引起护士心理紧张,此外输液器具出现故障等因素也会导致穿刺失败。
3.护理对策
3.1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及思想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每位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诚信。无实际工作中,应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历练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地掌握护理技术,把镇静、果断、细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入到实际工作中,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工作。同时要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运用沟通技巧,消除或缓解患儿紧张恐惧情绪。有些患儿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来到医院就变成对医护人员技术操作的苛刻要求和百变挑剔,在操作过程中,一旦不如所愿,就表现出不满,甚至愤怒和出言不逊【4】。作为一名护士,要有真挚的同情心,理解体谅患儿家长,对患儿多加鼓励,予以爱抚和亲近,不要训斥,保护其自尊心,要以良好的心态、言语得到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3.2做好准备工作
环境要安静宽敞明亮,输液器具要认真检查,选择合适的血管、针头和体位,剃去局部毛发,充分暴露血管。患儿体位应摆放舒适,在颈肩部垫一枕头,抬高患儿头部,呈侧卧或仰卧位,便于操作和固定【5】。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小儿头皮静脉中,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较粗、直、不滑动,易观察,固定良好,输液通畅可重复使用,尤其适合留置套管针头;眶上静脉位于小儿头皮上方额角处的浅静脉小分支,因血管管腔较细,容易渗漏,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枕后静脉位于耳后静脉的后方,这两条静脉显露较清楚,粗长而直浅,但一般不作首选静脉穿刺部位,因为婴幼儿静脉穿刺完毕,通常是呈搂抱姿势卧于照顾者臂弯,此体位容易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外渗。同时要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护士自己也要调节好情绪,确保双方以放松的心态进入穿刺程序。
3.3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肥胖患儿皮下脂肪较厚,血管较深,可在手指探摸下进行穿刺,用拇指或示指尖顺静脉血管的凹陷方向探摸,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划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对严重脱
水循环衰竭的患儿,穿刺针尖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当针进入血管腔内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再行抽吸,若仍不见回血,但有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时,可试注入液体,如局部不肿胀,即为穿刺成功;也可用2%654-2拭擦几下,2-3分钟,因其具有扩张局部浅表血管,提高血管充盈度的作用,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6】,应注意保护头皮静脉,在条件允许时,应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轻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同时有保护血管、减少外渗、用药及时等优点,对于血管能见度低者,可采用静脉穿刺引导仪对血管进行寻找、定位、引导,它能区分静脉是否硬化、破损,区分小儿头皮动、静脉,有效避免误入动脉,提高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整体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解决穿刺难题【7】,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可能情况下,让患儿家属回避,由其他护士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将患儿送给家属,避免家属的情绪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
3.4力学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针对高热、脱水、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不充盈等种种原因使回血慢而少,回血只能达到针梗处而不能到达透明胶管处,往往在回退针时见回血,造成穿刺失败。低瓶高调法穿刺进针后回血速度明显加快,此方法是根据压力原理对输液瓶高度进行调整,当液瓶高度与操作台平行时,输液管内液体静压相当于大气压,而人体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压力大于大气压,两者形成压力差,所以易见回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当液瓶抬高时,则压力差减小,回血速度慢,往往在回退针时见回血,穿刺成功率低。而将输液管调节器置于滴管下是为了减少回血时遇到的阻力,调节器置于高位时液体向后压缩的范围增大,从而使阻力减小,有利于穿刺回血【8】。
3.5做好穿刺后及拔针的护理
穿刺成功后要正确固定,以确保输液过程顺利,并加强巡视,小儿滴速一般为20—40滴/min,注意根据病情、药物浓度及输液量随时调节滴速,以避免因输液过快引起液体外渗,而影响输液顺利滴完。拔针时,可多备一些酒精棉球,让家长抱住小儿头部,护士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用酒精棉球轻擦胶布与头发,以便分离胶布,减轻因胶布粘住头发而引起疼痛,将胶布全部拿掉后,再缓慢外移针柄,在出皮肤前宜慢,出皮肤时宜快,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眼,避免引起局部瘀血。按压时间不可过短,尤其对凝血机制差、哭闹不止的小儿,更应适当增加按压力度和时间。
4小结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仅限于书上传授的方法,我们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苦练扎实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在操作中要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注意与患儿及家属有效沟通,力求在操作中做到一次成功,不仅能保证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心理负担,更好地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宝贵时机,同时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艳红,曹逸婵.社会因素与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关[J].山西护理杂志,1995,9(3):101-102.
[2]杨士云.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0):49.
[3]许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8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3):96.
[4]黄爱春.浅谈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23:180-181.
[5]潘兆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2):182-183.
[6]冯敏,刘安琴,孔蓝芳.山莨菪碱扩张局部浅表血管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4):187.
[7]张维珍,范力明,叶茜,等.不同人员应用静脉穿刺引导仪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对比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31-1332.
[8]韩永菊.力学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79-180.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提高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某医院儿科输液室近3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结果 近3年共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462例,静脉穿刺1次成功1033例占70.66%,2次成功321例,占21.96%,2次以上成功108例,占7.39%,穿刺失败584例,其中426例与患儿及家属方面的原因有关,346例与护士本身的原因有关,74例与环境因素有关。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除客观因素外,护士主观因素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和护理技术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 头皮静脉 穿刺失败原因 护理对策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项目,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及操作技巧,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既减轻病儿的痛苦,又有利于疾病恢复。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细、弯,较直的血管短,且不够充盈,加上小儿躁动,穿刺难度大,难以固定,致使穿刺失败效率高,现将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以便提高护理技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共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462例,其中静脉穿刺1次成功1033例,占70.66%,2次成功321例,占21.96%,2次以上成功108例,占7.39%,穿刺失败584例,其中108例有2次以上穿刺失败。
1.2方法
针对患儿不同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特点进行评估和调查分析,了解患儿的病情,家长配合程度,心理状态,输液量、性质,患儿血管特点和针头大小情况等,并根据评估调查结果,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进针长度、角度和不同的穿刺方法。
2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2.1护士本身的原因
2.1.1心理因素
紧张、胆怯,尤其是新上岗护士,面对病儿及家属,对自己缺乏信心。一次穿刺失败时,不能坦诚面对,而是自责、慌乱,不能正确对待患儿家属的刺激性言语。有些家属在穿刺前表现过于紧张,对护士期望过高,要求一针见血,这些给护士添加很大的心理压力,使本来能穿刺成功的血管也变得无把握,从而导致穿刺失败。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很多护士不愿意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造成负性情绪影响,情绪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注意力,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导致中枢协调偏差,出现判断感觉失误【1】。同时因工作忙,疲劳、身体处于生物低潮期或个人进步受挫,或在同事、护患、家庭等关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都可导致心烦意乱【2】,造成穿刺失败。
2.1.2技术因素
护士的技术水平是直接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是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等。①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针头或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不合适,或深或浅,在未看清血管的情况下,盲目操作。②判断不准确,即穿刺针已到达静脉血管内,但由于循环不良,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细针尖细,血管压力小以及穿刺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或斜面紧贴血管壁,致使回血不畅或无回血【3】,自认为穿刺失败而再次穿刺。③穿刺前准备不充分,输液前没有对患儿头皮静脉及血管条件认真选择而草率进针,待针尖穿入皮肤后,局部皮肤、血管发生收缩,从而看不清血管走向。未清理干净患儿头皮胎脂、毛发,因此,固定不好,胶布松解或穿刺针滑脱。胶布准备不足或未准备,在重新准备胶布的过程中,针尖位置发生改变,出现刺破血管或漏出血管外。
2.2患儿及家属方面的原因
2.2.1合作性差
患儿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看到不熟悉的人穿着特殊的衣服,深感恐惧,加之头皮静脉穿刺强行固定头部,便出现哭闹、乱动、不合作,这样就增加了穿刺难度,在此过程中,易触碰针头,使针头位置发生改变,致点滴不畅,造成局部液体渗漏或患儿自己将针头拔出。
2.2.2患儿静脉状况
患儿年龄小,头皮血管细、壁薄,末梢循环不好,进针后回血慢或无回血。小儿体态较胖(或水肿)时,其静脉一般较隐匿,往往使操作困难。小儿疾病的影响,一些疾病,如秋季腹泻引起患儿进食不足,甚至进食困难导致脱水,严重脱水及循环衰竭患儿血管灌流量不足,血流缓慢,血管腔不充盈,穿刺后不易回血,导致穿刺不成功。高热的患儿血管收缩,脆性增加,易穿破血管。长期输液的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皮下瘀斑,给穿刺造成困难。拔针后血管保护不当可出现皮下淤血,致皮肤青紫,给再次穿刺造成困难,静脉穿刺针孔多,间隔时间短,进行再次穿刺时,可能因为原针孔已出现硬结、阻滞或血液外渗等导致穿刺失败,或因使用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血管壁受损,管壁增厚、变硬、官腔变窄,弹性下降,导致穿刺失败。
2.2.3患儿家属因素
患儿有病,家属在旁守护,对患儿疼爱有佳,看到孩子啼哭,自己也跟着掉泪。因此,家属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要求很高,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而影响操作结果。
2.3环境因素
光线不足,较暗环境下操作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气温低,尤其是冬季,血管收缩变细,穿刺困难;输液空间拥挤,噪声等容易引起护士心理紧张,此外输液器具出现故障等因素也会导致穿刺失败。
3.护理对策
3.1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及思想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每位护理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诚信。无实际工作中,应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在实践中历练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地掌握护理技术,把镇静、果断、细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入到实际工作中,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工作。同时要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运用沟通技巧,消除或缓解患儿紧张恐惧情绪。有些患儿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来到医院就变成对医护人员技术操作的苛刻要求和百变挑剔,在操作过程中,一旦不如所愿,就表现出不满,甚至愤怒和出言不逊【4】。作为一名护士,要有真挚的同情心,理解体谅患儿家长,对患儿多加鼓励,予以爱抚和亲近,不要训斥,保护其自尊心,要以良好的心态、言语得到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3.2做好准备工作
环境要安静宽敞明亮,输液器具要认真检查,选择合适的血管、针头和体位,剃去局部毛发,充分暴露血管。患儿体位应摆放舒适,在颈肩部垫一枕头,抬高患儿头部,呈侧卧或仰卧位,便于操作和固定【5】。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小儿头皮静脉中,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较粗、直、不滑动,易观察,固定良好,输液通畅可重复使用,尤其适合留置套管针头;眶上静脉位于小儿头皮上方额角处的浅静脉小分支,因血管管腔较细,容易渗漏,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枕后静脉位于耳后静脉的后方,这两条静脉显露较清楚,粗长而直浅,但一般不作首选静脉穿刺部位,因为婴幼儿静脉穿刺完毕,通常是呈搂抱姿势卧于照顾者臂弯,此体位容易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外渗。同时要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护理,护士自己也要调节好情绪,确保双方以放松的心态进入穿刺程序。
3.3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肥胖患儿皮下脂肪较厚,血管较深,可在手指探摸下进行穿刺,用拇指或示指尖顺静脉血管的凹陷方向探摸,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划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对严重脱
水循环衰竭的患儿,穿刺针尖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当针进入血管腔内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再行抽吸,若仍不见回血,但有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时,可试注入液体,如局部不肿胀,即为穿刺成功;也可用2%654-2拭擦几下,2-3分钟,因其具有扩张局部浅表血管,提高血管充盈度的作用,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6】,应注意保护头皮静脉,在条件允许时,应选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轻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同时有保护血管、减少外渗、用药及时等优点,对于血管能见度低者,可采用静脉穿刺引导仪对血管进行寻找、定位、引导,它能区分静脉是否硬化、破损,区分小儿头皮动、静脉,有效避免误入动脉,提高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整体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解决穿刺难题【7】,对不合作的患儿在可能情况下,让患儿家属回避,由其他护士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将患儿送给家属,避免家属的情绪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
3.4力学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针对高热、脱水、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不充盈等种种原因使回血慢而少,回血只能达到针梗处而不能到达透明胶管处,往往在回退针时见回血,造成穿刺失败。低瓶高调法穿刺进针后回血速度明显加快,此方法是根据压力原理对输液瓶高度进行调整,当液瓶高度与操作台平行时,输液管内液体静压相当于大气压,而人体静脉血管内的血液压力大于大气压,两者形成压力差,所以易见回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当液瓶抬高时,则压力差减小,回血速度慢,往往在回退针时见回血,穿刺成功率低。而将输液管调节器置于滴管下是为了减少回血时遇到的阻力,调节器置于高位时液体向后压缩的范围增大,从而使阻力减小,有利于穿刺回血【8】。
3.5做好穿刺后及拔针的护理
穿刺成功后要正确固定,以确保输液过程顺利,并加强巡视,小儿滴速一般为20—40滴/min,注意根据病情、药物浓度及输液量随时调节滴速,以避免因输液过快引起液体外渗,而影响输液顺利滴完。拔针时,可多备一些酒精棉球,让家长抱住小儿头部,护士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用酒精棉球轻擦胶布与头发,以便分离胶布,减轻因胶布粘住头发而引起疼痛,将胶布全部拿掉后,再缓慢外移针柄,在出皮肤前宜慢,出皮肤时宜快,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眼,避免引起局部瘀血。按压时间不可过短,尤其对凝血机制差、哭闹不止的小儿,更应适当增加按压力度和时间。
4小结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仅限于书上传授的方法,我们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苦练扎实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在操作中要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注意与患儿及家属有效沟通,力求在操作中做到一次成功,不仅能保证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心理负担,更好地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宝贵时机,同时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艳红,曹逸婵.社会因素与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关[J].山西护理杂志,1995,9(3):101-102.
[2]杨士云.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0):49.
[3]许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8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3):96.
[4]黄爱春.浅谈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23:180-181.
[5]潘兆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2):182-183.
[6]冯敏,刘安琴,孔蓝芳.山莨菪碱扩张局部浅表血管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4):187.
[7]张维珍,范力明,叶茜,等.不同人员应用静脉穿刺引导仪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对比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331-1332.
[8]韩永菊.力学原理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