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销中物流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措
施
摘要: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环节,承担着将虚拟活动变为现实的职能。物流配送流程可分为采购、仓储、配送作业流程和退货及后续处理作业流程等四个环节,需要在流程管理方面优化方案,提高效率。物流配送业要以目前商务模式的变革为契机,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实现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流配送流程;流程优化 ; 配送系统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场所虚拟化,交换方式、速度和效率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范围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但是,一切交换活动的最终完成,都必须落实在实物的传递和送达这一过程,只有实物送达交易的购买方,商务活动才算完成。实物的传递和送达这一活动就是物流配送活动。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环节,承担着将虚拟活动变为现实的职能,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物流配送流程管理系统
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流程环节中可以分别建立订单系统、仓储系统、配送系统、考核系统来对物流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图4所示。
图4 物流配送流程子系统的基本构成订单系统根据客户需求对采购作业进行动态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取得用户的订货资料,以及对用户订货资料进行确认和分类处理,向供应商采购或从库存提现货物,为后续作业奠定基础。主要是指配送中心完成从接受客户订单、对仓储库存查询、向供应商采购、供应商确认订货信息以及客户反馈订单信息等整个过程进行单据处理的功能子系统,通常包括用户订单的接受、存货查询、存货分配、向供应商发出订单、订单处理资料输入输出、
订单异常变动情况处理等各项作业内容。仓储管理系统对不同状态的库存商品进行动态管理,目的是有效利用仓库有限资源,对库存商品分区管理,对客户订单进行及时查询及提现处理,缩短货物检索搬运时间。主要由货物入库系统,仓储库存系统,自动分拣、搬运系统,退货处理系统,年终盘点盘查系统等功能子系统组成。配送系统是配货系统的后续,对运输、派送等业务进行规划管理。目的是促进配送作业的顺利开展,缩短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对配送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提升企业配送服务的满意度。主要由运输方式、路线、区域选择模型系统,车辆调配、运费计算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三、网络直销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采用网络直销的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的阻碍
采用网络直销的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间竞争必然的选择。但目前该类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阻碍。
第一、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一般会使用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射频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因为这将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的关键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根本。但是目前的信息化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的要求。
第二、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实现困难
“横向一体化”,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它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这就是供应链。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 但是目前“链”脱节现象严重。比如网络直销中,消费者与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络大多通过电子邮件手段,直邮的反馈率并不高。研究表明,电子邮件的平均回复率只有36.83%。这必然会导致响应及时性的降低。
第三、物流系统化、专业化欠缺
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物流的经营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当前大多物流只是作为商务活动的辅助职能而存在,其本身并不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业务管理也往往分散进行,没有总体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第四、服务个性化有待加强
在网络直销模式下,企业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达到了和谐统一,使得企业的供应链更加简洁、高效、开放和灵活,需要有完美的个性化服务。但是很多网络直销企业要做到个性化服务还有很长路要走。
第五、信息共享性与管理高效性亟待改进
网络直销要求整个交易过程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之间的动态联系,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电子
商务的初级阶段的状况很难达到以上的要求。
另外,顾客对产品可信度问题也不可忽视。在网络直销中,顾客与商家不直接接触,顾客往往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或不信任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阻止其主动购买的动机。
一方面,在配送的硬件上,基础设施较差,不配套,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现代化水平低;另一方面,在软件上,物流企业的社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覆盖面广的社会化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缺乏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和效益。一个好的配送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内容:库存的可供性、反应速度、送货频率、送货的可靠性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成功运作,关键不仅在于有完善的配送网络,还在于能否在完成配送服务的同时,保证配送系统高效、低成本地运作。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聘请专业人员对系统的配送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配送中心的做法,即配送中心按照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在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距离较短的货运路线,选择经济、迅速、安全的运输方式和适宜的运输工具。物流配送中心在安排每次出车时,按照物流线性规划和相关的运筹模型,尽量满足配载的要求。
四、网络直销问题的应对措施
高效的配送需要在配送调度和配送运输、交货等具体操作方面进行整合优化。为此,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根据现阶段我国的物流配送条件,对单纯配送流程进行改进。其优化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运输工具的统一标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现代物流的专业化水平;设计合理的统筹规划路线模型系统。制单员在每次制单时,运用配送路线模型确定路线,不必考虑运输工具的差异性,只需在配送路线模型中输进几个需要配送的地点,每个点需要配送货物的数量,模型就会自动选出几条可供选择的路线,让调度人员根据所在区域的交通流来灵活选择,确定配送点的合理配送路线,从而做到尽可能不安排配送跨度很大的车次。到达目的地后,配送员根据送货单上客户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就可以很容易地联系到客户。路线的合理安排,可以大大缩短配送员耗费在途中的配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现阶段我国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尚不完善,物流技术也较落后,但新的商务模式必将推动物流配送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配送业不仅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更需要在流程管理方面优化方案,提高效率。因此,物流配送业要以目前商务模式的变革为契机,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实现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鼎.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
2.李芳,罗清明,钱省三.基于便利店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l J1.商场研究,2007,(1 1):180一l84.
3.蒋家添.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j.商场现代化.2007,(8)(上旬刊):126—127.
4.夏丽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及实证分析[J1_商场现代化.2006,
(5)(中旬刊):142—143.
5.刘艳秋,张一兰.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6,(3):60—62.
6.蒋树森.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5.
7.陈岗,刘亚彬.改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能力[JJ_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
(27):62—63.
网络直销中物流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措
施
摘要: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环节,承担着将虚拟活动变为现实的职能。物流配送流程可分为采购、仓储、配送作业流程和退货及后续处理作业流程等四个环节,需要在流程管理方面优化方案,提高效率。物流配送业要以目前商务模式的变革为契机,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实现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流配送流程;流程优化 ; 配送系统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场所虚拟化,交换方式、速度和效率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范围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但是,一切交换活动的最终完成,都必须落实在实物的传递和送达这一过程,只有实物送达交易的购买方,商务活动才算完成。实物的传递和送达这一活动就是物流配送活动。物流配送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环节,承担着将虚拟活动变为现实的职能,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物流配送流程管理系统
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流程环节中可以分别建立订单系统、仓储系统、配送系统、考核系统来对物流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图4所示。
图4 物流配送流程子系统的基本构成订单系统根据客户需求对采购作业进行动态管理,目的在于通过取得用户的订货资料,以及对用户订货资料进行确认和分类处理,向供应商采购或从库存提现货物,为后续作业奠定基础。主要是指配送中心完成从接受客户订单、对仓储库存查询、向供应商采购、供应商确认订货信息以及客户反馈订单信息等整个过程进行单据处理的功能子系统,通常包括用户订单的接受、存货查询、存货分配、向供应商发出订单、订单处理资料输入输出、
订单异常变动情况处理等各项作业内容。仓储管理系统对不同状态的库存商品进行动态管理,目的是有效利用仓库有限资源,对库存商品分区管理,对客户订单进行及时查询及提现处理,缩短货物检索搬运时间。主要由货物入库系统,仓储库存系统,自动分拣、搬运系统,退货处理系统,年终盘点盘查系统等功能子系统组成。配送系统是配货系统的后续,对运输、派送等业务进行规划管理。目的是促进配送作业的顺利开展,缩短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对配送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提升企业配送服务的满意度。主要由运输方式、路线、区域选择模型系统,车辆调配、运费计算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三、网络直销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采用网络直销的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的阻碍
采用网络直销的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间竞争必然的选择。但目前该类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阻碍。
第一、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
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一般会使用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射频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因为这将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信息共享的关键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根本。但是目前的信息化条件还远远不能满足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使用的要求。
第二、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实现困难
“横向一体化”,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它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这就是供应链。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 但是目前“链”脱节现象严重。比如网络直销中,消费者与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络大多通过电子邮件手段,直邮的反馈率并不高。研究表明,电子邮件的平均回复率只有36.83%。这必然会导致响应及时性的降低。
第三、物流系统化、专业化欠缺
在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物流的经营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当前大多物流只是作为商务活动的辅助职能而存在,其本身并不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业务管理也往往分散进行,没有总体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第四、服务个性化有待加强
在网络直销模式下,企业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达到了和谐统一,使得企业的供应链更加简洁、高效、开放和灵活,需要有完美的个性化服务。但是很多网络直销企业要做到个性化服务还有很长路要走。
第五、信息共享性与管理高效性亟待改进
网络直销要求整个交易过程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之间的动态联系,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电子
商务的初级阶段的状况很难达到以上的要求。
另外,顾客对产品可信度问题也不可忽视。在网络直销中,顾客与商家不直接接触,顾客往往会产生一种不真实或不信任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阻止其主动购买的动机。
一方面,在配送的硬件上,基础设施较差,不配套,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现代化水平低;另一方面,在软件上,物流企业的社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覆盖面广的社会化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缺乏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和效益。一个好的配送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内容:库存的可供性、反应速度、送货频率、送货的可靠性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成功运作,关键不仅在于有完善的配送网络,还在于能否在完成配送服务的同时,保证配送系统高效、低成本地运作。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聘请专业人员对系统的配送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配送中心的做法,即配送中心按照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在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距离较短的货运路线,选择经济、迅速、安全的运输方式和适宜的运输工具。物流配送中心在安排每次出车时,按照物流线性规划和相关的运筹模型,尽量满足配载的要求。
四、网络直销问题的应对措施
高效的配送需要在配送调度和配送运输、交货等具体操作方面进行整合优化。为此,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根据现阶段我国的物流配送条件,对单纯配送流程进行改进。其优化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运输工具的统一标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现代物流的专业化水平;设计合理的统筹规划路线模型系统。制单员在每次制单时,运用配送路线模型确定路线,不必考虑运输工具的差异性,只需在配送路线模型中输进几个需要配送的地点,每个点需要配送货物的数量,模型就会自动选出几条可供选择的路线,让调度人员根据所在区域的交通流来灵活选择,确定配送点的合理配送路线,从而做到尽可能不安排配送跨度很大的车次。到达目的地后,配送员根据送货单上客户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就可以很容易地联系到客户。路线的合理安排,可以大大缩短配送员耗费在途中的配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现阶段我国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尚不完善,物流技术也较落后,但新的商务模式必将推动物流配送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配送业不仅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更需要在流程管理方面优化方案,提高效率。因此,物流配送业要以目前商务模式的变革为契机,提升物流配送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实现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鼎.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
2.李芳,罗清明,钱省三.基于便利店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l J1.商场研究,2007,(1 1):180一l84.
3.蒋家添.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j.商场现代化.2007,(8)(上旬刊):126—127.
4.夏丽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及实证分析[J1_商场现代化.2006,
(5)(中旬刊):142—143.
5.刘艳秋,张一兰.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6,(3):60—62.
6.蒋树森.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5.
7.陈岗,刘亚彬.改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能力[JJ_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
(2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