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巧算教案 沪教版

巧算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62

教学目标:

1. 在熟记和为10的加法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使有些加减计算变 得简便。

2. 通过学生的尝试和比较,培养观察能力,并形成灵活解题的能力与习惯。

3. 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尝试和比较,体会到经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能使有些加减计算变得简便。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和为10的算句进行有益的结合与分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卡片游戏: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教师和每位学生各有1~10十张数字卡片。

师讲述游戏要求:老师拿出一张卡片,请你们也拿出一张卡片,使你们拿出的卡片 上的数字和老师拿出的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比一比谁拿出卡片的速度快。

二、尝试计算,体验有益交换与结合的方法

(一)体验加法算式中的巧算方法

1. 创设情景,理解题意。

(媒体演示情景图)小丁丁、小巧、小胖三人在海滩边捡贝壳,小丁丁捡到了9 个贝壳,小巧捡到了4个,小胖只捡到1个。

出示问题:他们共捡到几个贝壳?

师:请你看图说故事。

2. 引导尝试,汇报交流。(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 观察比较,提炼方法。

师:小朋友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计算的方法。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小结:先把能够凑10的两个加数先加,再加第三个数的方法更简便。

4. 合作交流,体验方法

师:先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下面各题哪两个数能凑成10,再计算。

7+8+2 2+9+1 3+5+5 9+1+3

5+6+4 8+2+4 9+6+4 6+4+9

7+3+2 4+7+2 5+5+7 5+7+3

5. 独立练习,巩固方法

4+3+6 7+5+3 5+9+5 8+9+2

2+4+8 9+7+1 6+7+4 1+9+9

(二)体验连减算式中的巧算方法

1. 媒体演示情景,请学生编故事:

小丁丁他们从捡到的15个贝壳里拿出4个送给了小亚,又拿出6个送给了老师。他们自己还剩多少个贝壳?

2. 独立尝试解答,交流算法。

师:请你列出算式,并算一算。(学生交流算法,师板书。)

15-6-4=5 15-6-4=5

15-6=9 6+4=10

9-4=5 15-10=5

3. 比较算法,提炼方法。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比较容易?为什么?

小结:两个减数相加的和正好是十,从十几中减去一个十比较容易。

4. 独立练习,反馈计算结果。

16-8-2 *14-6-4 18-2-8 20-9-1

15-3-7 19-5-5 13-7-3 *20-4-6

打*号的题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三、引导探究,体验有益分拆的方法

(一)探究20以内进位加法的巧算方法

1. 继续情景,引导探究

小丁丁把自己家里的贝壳整理了一下,发现有8个小贝壳,4个大贝壳。小丁丁共有多少个贝壳?

指名说题意。

指名列式:8+4

师:8+4怎么算?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方法一:把4分拆成2和2,8加2等于10,再加2等于12;

方法二:把8分拆成6和2,4加6等于10,再加2等于12;

方法三:8+;

方法四:从8往后数4。

……

2. 比较讨论,提炼方法

师:小朋友想了那么多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小组讨论)

小结:分拆小数,和大数先凑成10,再继续加的方法比较简便。

3. 同桌互说,交流方法

5+9=□ 7+6=□

同桌互说这两道题可以怎样分拆?

反馈交流的情况。

4. 独立尝试,巩固方法

5+8 5+9 9+4 9+5 9+7

5+6 5+7 9+6 9+3 9+2

(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的巧算方法

1. 继续情景,引导探究

快要过年了,小丁丁从他的12个贝壳中拿出7个装扮教室。自己还剩多少个贝壳?指名说题意。 师:请你列出算式,算一算。

2. 交流比较,提炼方法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算法。

师:请小朋友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归纳:在计算时,先从减数中分拆出一个与被减数个位相同的数,使被减数减去它等于10,再用10减剩下的数比较简便。

3. 独立练习,巩固方法

13-7 12-5 15-8 18-9

*16-8 11-6 *17-9 13-6

巧算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62

教学目标:

1. 在熟记和为10的加法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使有些加减计算变 得简便。

2. 通过学生的尝试和比较,培养观察能力,并形成灵活解题的能力与习惯。

3. 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尝试和比较,体会到经过有益的结合与分拆,能使有些加减计算变得简便。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和为10的算句进行有益的结合与分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卡片游戏: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教师和每位学生各有1~10十张数字卡片。

师讲述游戏要求:老师拿出一张卡片,请你们也拿出一张卡片,使你们拿出的卡片 上的数字和老师拿出的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比一比谁拿出卡片的速度快。

二、尝试计算,体验有益交换与结合的方法

(一)体验加法算式中的巧算方法

1. 创设情景,理解题意。

(媒体演示情景图)小丁丁、小巧、小胖三人在海滩边捡贝壳,小丁丁捡到了9 个贝壳,小巧捡到了4个,小胖只捡到1个。

出示问题:他们共捡到几个贝壳?

师:请你看图说故事。

2. 引导尝试,汇报交流。(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 观察比较,提炼方法。

师:小朋友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计算的方法。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小结:先把能够凑10的两个加数先加,再加第三个数的方法更简便。

4. 合作交流,体验方法

师:先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下面各题哪两个数能凑成10,再计算。

7+8+2 2+9+1 3+5+5 9+1+3

5+6+4 8+2+4 9+6+4 6+4+9

7+3+2 4+7+2 5+5+7 5+7+3

5. 独立练习,巩固方法

4+3+6 7+5+3 5+9+5 8+9+2

2+4+8 9+7+1 6+7+4 1+9+9

(二)体验连减算式中的巧算方法

1. 媒体演示情景,请学生编故事:

小丁丁他们从捡到的15个贝壳里拿出4个送给了小亚,又拿出6个送给了老师。他们自己还剩多少个贝壳?

2. 独立尝试解答,交流算法。

师:请你列出算式,并算一算。(学生交流算法,师板书。)

15-6-4=5 15-6-4=5

15-6=9 6+4=10

9-4=5 15-10=5

3. 比较算法,提炼方法。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比较容易?为什么?

小结:两个减数相加的和正好是十,从十几中减去一个十比较容易。

4. 独立练习,反馈计算结果。

16-8-2 *14-6-4 18-2-8 20-9-1

15-3-7 19-5-5 13-7-3 *20-4-6

打*号的题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三、引导探究,体验有益分拆的方法

(一)探究20以内进位加法的巧算方法

1. 继续情景,引导探究

小丁丁把自己家里的贝壳整理了一下,发现有8个小贝壳,4个大贝壳。小丁丁共有多少个贝壳?

指名说题意。

指名列式:8+4

师:8+4怎么算?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方法一:把4分拆成2和2,8加2等于10,再加2等于12;

方法二:把8分拆成6和2,4加6等于10,再加2等于12;

方法三:8+;

方法四:从8往后数4。

……

2. 比较讨论,提炼方法

师:小朋友想了那么多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小组讨论)

小结:分拆小数,和大数先凑成10,再继续加的方法比较简便。

3. 同桌互说,交流方法

5+9=□ 7+6=□

同桌互说这两道题可以怎样分拆?

反馈交流的情况。

4. 独立尝试,巩固方法

5+8 5+9 9+4 9+5 9+7

5+6 5+7 9+6 9+3 9+2

(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的巧算方法

1. 继续情景,引导探究

快要过年了,小丁丁从他的12个贝壳中拿出7个装扮教室。自己还剩多少个贝壳?指名说题意。 师:请你列出算式,算一算。

2. 交流比较,提炼方法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算法。

师:请小朋友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归纳:在计算时,先从减数中分拆出一个与被减数个位相同的数,使被减数减去它等于10,再用10减剩下的数比较简便。

3. 独立练习,巩固方法

13-7 12-5 15-8 18-9

*16-8 11-6 *17-9 13-6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一年级语文二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九年级语文高中语文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八年级数学九年级数学高中数学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1 2. 分数乘分数 ------------------------ 5 3. 小数乘法分数 -----------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认知,拉近师生关系: 2.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让学生了解该怎么学好数学这门课: 4.让学生制定本学期的学期计划. 教学重点: 制定本学 ...查看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罗秀珍 使用人:五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1.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认识小数,使同学们在分数的基础 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初步能读.写小数. 2.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查看


  • 西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 <辨认方向>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P33~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 ...查看


  •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授课教师:董南科 授课班级:小塘中学一年级(2)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认识"+"和"=&q ...查看


  •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课件 教案
  • <23.1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章23.1图形的旋转(P59-P 61)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概括.抽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查看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加 法 教 案 毛井中心小学 车永谦 2012-9-12 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