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等有关精神,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研究中小学生厌学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方法,探求对策,让学习的学生远离厌学,让厌学生的学告别厌学,让所有的学生喜学、乐学。实现教育的理想——让学生愉悦的学习,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厌学,就是对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者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在中小学生中,轻微的厌学,偶尔在学习中感到疲倦,难以坚持,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发生懒惰的行为,但是,等到调整情绪,或者进入课堂气氛后,或经过老师的疏导,又能够重新投入学习之中,这种轻微的厌学现象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严重的厌学,是指厌学者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投入,效率低,记忆难,成绩差。严重的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阅读等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不难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虽经教育,但厌学心理难以改变,经常出现说谎、逃学、出走等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指最适合考试)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表明,从教育到教学都需要来一场大变革。社会改革发展,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但是,生活越来越忙碌,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家长求才心切,学校追求考试质量,学生的主观因素,以致很多学生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放学后大人在看电视或从事其他的休息活动,学生却在拼命的赶作业;在节假日里,其他人能有放松的时间,而不少的学生奔波于各种补课或培训。本该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但学生却只拥有“张”,而没有“弛”的时候。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过早过多,于是,有些学生本应该乐学却开始了烦学、厌学、拒学、逃学。
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峻,厌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我们是教师,我们是工作在教育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学生厌学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要对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厌学或者快要厌学的时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快乐的天空,让他们愉悦地学习。
针对中小学生厌学的种种现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学生厌学的心理对策,有助于丰富思想教育的内涵,促进思想教育的活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效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中简单化的模式和狭隘化的格局,从而使厌学学生重塑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起来,走上喜学、乐学的正常轨道,让积极主动的心理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和谐地发展起来。
三、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荀子、王充等,就教学包括学习心理方面,有不少精辟的阐述,他们强调后天学习重要性,他们强调教学方法,他们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心理。例如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等到思考到(实在)思考不明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不等到想说又不会说的时候,就不去引发;举出一个方面不能类推,那么,就不去教(新的东西)。《礼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知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学,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然后知道自己的困惑。知不足,然后就能反回来要求自己;知困,然后知道自己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礼记·学记》又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闲而效果双倍,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而效果只有工夫的一半,又从而埋怨老师。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松弛的游戏活动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不可以体罚学生,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坐落在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提出要让学生和谐发展,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走向多样化。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喜学、乐学。
2、心理学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是难免的,在生活、学习中谁都会碰上不顺心的事,谁都会产生厌烦恼怒、悲怨焦虑、惊慌恐惧等消极情绪,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但人更是有理智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因此,教育者调整被教育者的情绪,对于提高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教师教学生主动地学习”。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发现潜能,凝聚集体,师生沟通等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学习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可以运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既“会学”,又“善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避免产生厌学的心理。
四、具体意义
毋庸置疑,教育先后经历了由重视高等教育到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基础教育,与重视高等教育,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就是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精英教育,而基础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面向全体的基础教育必然要考虑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基础教育中,如何提高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喜爱之情,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基本目标
1、通过对学生厌学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积极寻找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最佳融会处,寻找学生情绪兴趣与奋斗目标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2、大力进行学校的教学研究,摸索一套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3、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与教育方法,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为建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提供有益的借鉴。
5、努力提高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论水平,以科研促教研,推进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六、实施原则
1、系统性
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找出主导性的因素与线索,从而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2、教育性
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动态性
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厌学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应由果溯因,以动态的视野寻求其心理机制的运行和外部影响的发展脉络,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综合性
在分析与研究中,既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发现厌学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导性
在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对厌学者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
6、异同性
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对象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家庭环境差异等影响,努力做到共性、个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7、保密性
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强调对研究对象的人格与利益的关系,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8、主体性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9、乐学性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
七、主要方法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厌学学生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八、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
⑴ 转变观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小组。
⑵ 创造条件,与各年级各教学班联系,配合调查研究。
⑶ 完成《〈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
⑴ 从多渠道获得信息,广泛收集各种资料。
⑵ 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论文,交流成果。
⑶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巩固心理学教育成果。采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阶段(总结)
⑴ 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总结
⑵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分析及矫正对策
心理健康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等有关精神,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研究中小学生厌学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方法,探求对策,让学习的学生远离厌学,让厌学生的学告别厌学,让所有的学生喜学、乐学。实现教育的理想——让学生愉悦的学习,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厌学,就是对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者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在中小学生中,轻微的厌学,偶尔在学习中感到疲倦,难以坚持,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发生懒惰的行为,但是,等到调整情绪,或者进入课堂气氛后,或经过老师的疏导,又能够重新投入学习之中,这种轻微的厌学现象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严重的厌学,是指厌学者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投入,效率低,记忆难,成绩差。严重的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阅读等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不难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虽经教育,但厌学心理难以改变,经常出现说谎、逃学、出走等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指最适合考试)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表明,从教育到教学都需要来一场大变革。社会改革发展,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但是,生活越来越忙碌,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家长求才心切,学校追求考试质量,学生的主观因素,以致很多学生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放学后大人在看电视或从事其他的休息活动,学生却在拼命的赶作业;在节假日里,其他人能有放松的时间,而不少的学生奔波于各种补课或培训。本该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但学生却只拥有“张”,而没有“弛”的时候。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过早过多,于是,有些学生本应该乐学却开始了烦学、厌学、拒学、逃学。
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峻,厌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我们是教师,我们是工作在教育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学生厌学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要对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厌学或者快要厌学的时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快乐的天空,让他们愉悦地学习。
针对中小学生厌学的种种现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学生厌学的心理对策,有助于丰富思想教育的内涵,促进思想教育的活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效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中简单化的模式和狭隘化的格局,从而使厌学学生重塑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起来,走上喜学、乐学的正常轨道,让积极主动的心理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和谐地发展起来。
三、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荀子、王充等,就教学包括学习心理方面,有不少精辟的阐述,他们强调后天学习重要性,他们强调教学方法,他们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心理。例如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等到思考到(实在)思考不明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不等到想说又不会说的时候,就不去引发;举出一个方面不能类推,那么,就不去教(新的东西)。《礼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知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学,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然后知道自己的困惑。知不足,然后就能反回来要求自己;知困,然后知道自己不倦地钻研。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礼记·学记》又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闲而效果双倍,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而效果只有工夫的一半,又从而埋怨老师。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松弛的游戏活动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不可以体罚学生,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坐落在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提出要让学生和谐发展,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走向多样化。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喜学、乐学。
2、心理学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是难免的,在生活、学习中谁都会碰上不顺心的事,谁都会产生厌烦恼怒、悲怨焦虑、惊慌恐惧等消极情绪,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但人更是有理智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因此,教育者调整被教育者的情绪,对于提高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教师教学生主动地学习”。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发现潜能,凝聚集体,师生沟通等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学习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可以运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既“会学”,又“善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避免产生厌学的心理。
四、具体意义
毋庸置疑,教育先后经历了由重视高等教育到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基础教育,与重视高等教育,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就是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精英教育,而基础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面向全体的基础教育必然要考虑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基础教育中,如何提高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喜爱之情,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基本目标
1、通过对学生厌学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积极寻找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最佳融会处,寻找学生情绪兴趣与奋斗目标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2、大力进行学校的教学研究,摸索一套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3、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与教育方法,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为建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提供有益的借鉴。
5、努力提高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论水平,以科研促教研,推进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六、实施原则
1、系统性
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找出主导性的因素与线索,从而作出更有效的决策。
2、教育性
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动态性
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厌学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应由果溯因,以动态的视野寻求其心理机制的运行和外部影响的发展脉络,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综合性
在分析与研究中,既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发现厌学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导性
在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对厌学者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
6、异同性
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对象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家庭环境差异等影响,努力做到共性、个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7、保密性
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强调对研究对象的人格与利益的关系,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8、主体性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9、乐学性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
七、主要方法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厌学学生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八、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
⑴ 转变观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小组。
⑵ 创造条件,与各年级各教学班联系,配合调查研究。
⑶ 完成《〈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
⑴ 从多渠道获得信息,广泛收集各种资料。
⑵ 对学生厌学心理进行分析讨论,形成论文,交流成果。
⑶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巩固心理学教育成果。采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阶段(总结)
⑴ 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总结
⑵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分析及矫正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