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治疗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是垂体危象与垂体卒中危象的类型之一,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而诱发危象。垂体肿瘤突发瘤内出血、梗塞、坏死,致瘤体膨大,引起的急性神经内分泌病变称垂体卒中。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原因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等引起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诊断

一. 病史、症状及体征

(一)危象类型:

1.低血糖昏迷;最多见,多于进食过少、饥饿或空腹时或注射胰岛素后发病。表现为低血糖症状;昏厥(可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及低血压。有垂体功能减退病史,检测血糖过低可以确诊。

2.感染诱发昏迷;表现为高热、 感染后昏迷和血压过低。

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镇静剂和麻醉药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乃至昏迷。根据病史不难诊断。

4.低温昏迷:多于冬季寒冷诱发,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

5.失钠性昏迷:多因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6.水中毒昏迷:因本病原有排水障碍,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主要表现为水滞留症群、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

(二)垂体卒中:

主要表现为①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   ②常有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间脑和中脑,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生命体征改变;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体温、呼吸及心律紊乱;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症状及静脉回流障碍;   ③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尤其伴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应警惕垂体卒中。

二.辅助检查:

1.内分泌功能测定:  显示垂体促激素和相应靶腺激素同时降低。

(1)血中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降低(T3,T4,FT3,FT4,TSH,ACTH,P,T,E2,FSH,LH);

(2)用垂体促激素(TSH、CTH、LH)连续兴奋数天后靶腺激素逐渐增高,呈延迟反应, 可与原发性靶腺机能减退鉴别。

(3)TRH、CRH、LHRH兴奋试验无反应。

2.蝶鞍X线摄片:  蝶鞍扩大可见于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微腺瘤蝶鞍无扩大但可有局限性破坏,CT或MRI有助进一步诊断。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鉴别诊断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最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表现。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镇静、麻醉剂所致昏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危象患者对镇静、麻醉剂甚为敏感,一般常用的荆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以至昏迷。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患者会出现水中毒性昏迷。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虚脱,精神错乱、抽搐与昏迷。

一. 病史、症状及体征

(一)危象类型:

1.低血糖昏迷;最多见,多于进食过少、饥饿或空腹时或注射胰岛素后发病。表现为低血糖症状;昏厥(可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及低血压。有垂体功能减退病史,检测血糖过低可以确诊。

2.感染诱发昏迷;表现为高热、 感染后昏迷和血压过低。

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镇静剂和麻醉药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乃至昏迷。根据病史不难诊断。

4.低温昏迷:多于冬季寒冷诱发,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

5.失钠性昏迷:多因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6.水中毒昏迷:因本病原有排水障碍,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主要表现为水滞留症群、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

(二)垂体卒中:

主要表现为①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   ②常有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间脑和中脑,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生命体征改变;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体温、呼吸及心律紊乱;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症状及静脉回流障碍;   ③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尤其伴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应警惕垂体卒中。

二.辅助检查:

1.内分泌功能测定:  显示垂体促激素和相应靶腺激素同时降低。

(1)血中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降低(T3,T4,FT3,FT4,TSH,ACTH,P,T,E2,FSH,LH);

(2)用垂体促激素(TSH、CTH、LH)连续兴奋数天后靶腺激素逐渐增高,呈延迟反应, 可与原发性靶腺机能减退鉴别。

(3)TRH、CRH、LHRH兴奋试验无反应。

2.蝶鞍X线摄片:  蝶鞍扩大可见于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微腺瘤蝶鞍无扩大但可有局限性破坏,CT或MRI有助进一步诊断。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感染能力。  (2)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3)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对于长期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氯喹、磺胺等药物的病人,一旦发现本病征兆,应立即停药。  (4)日常护理及保健过程中肢端需保暖,又要预防烫伤。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瘫痪还可伴呼吸肌麻痹,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参看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是垂体危象与垂体卒中危象的类型之一,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而诱发危象。垂体肿瘤突发瘤内出血、梗塞、坏死,致瘤体膨大,引起的急性神经内分泌病变称垂体卒中。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原因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等引起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诊断

一. 病史、症状及体征

(一)危象类型:

1.低血糖昏迷;最多见,多于进食过少、饥饿或空腹时或注射胰岛素后发病。表现为低血糖症状;昏厥(可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及低血压。有垂体功能减退病史,检测血糖过低可以确诊。

2.感染诱发昏迷;表现为高热、 感染后昏迷和血压过低。

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镇静剂和麻醉药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乃至昏迷。根据病史不难诊断。

4.低温昏迷:多于冬季寒冷诱发,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

5.失钠性昏迷:多因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6.水中毒昏迷:因本病原有排水障碍,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主要表现为水滞留症群、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

(二)垂体卒中:

主要表现为①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   ②常有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间脑和中脑,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生命体征改变;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体温、呼吸及心律紊乱;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症状及静脉回流障碍;   ③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尤其伴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应警惕垂体卒中。

二.辅助检查:

1.内分泌功能测定:  显示垂体促激素和相应靶腺激素同时降低。

(1)血中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降低(T3,T4,FT3,FT4,TSH,ACTH,P,T,E2,FSH,LH);

(2)用垂体促激素(TSH、CTH、LH)连续兴奋数天后靶腺激素逐渐增高,呈延迟反应, 可与原发性靶腺机能减退鉴别。

(3)TRH、CRH、LHRH兴奋试验无反应。

2.蝶鞍X线摄片:  蝶鞍扩大可见于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微腺瘤蝶鞍无扩大但可有局限性破坏,CT或MRI有助进一步诊断。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鉴别诊断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最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表现。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镇静、麻醉剂所致昏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危象患者对镇静、麻醉剂甚为敏感,一般常用的荆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以至昏迷。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患者会出现水中毒性昏迷。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虚脱,精神错乱、抽搐与昏迷。

一. 病史、症状及体征

(一)危象类型:

1.低血糖昏迷;最多见,多于进食过少、饥饿或空腹时或注射胰岛素后发病。表现为低血糖症状;昏厥(可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及低血压。有垂体功能减退病史,检测血糖过低可以确诊。

2.感染诱发昏迷;表现为高热、 感染后昏迷和血压过低。

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镇静剂和麻醉药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乃至昏迷。根据病史不难诊断。

4.低温昏迷:多于冬季寒冷诱发,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

5.失钠性昏迷:多因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6.水中毒昏迷:因本病原有排水障碍,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主要表现为水滞留症群、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

(二)垂体卒中:

主要表现为①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   ②常有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间脑和中脑,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生命体征改变;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体温、呼吸及心律紊乱;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症状及静脉回流障碍;   ③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尤其伴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应警惕垂体卒中。

二.辅助检查:

1.内分泌功能测定:  显示垂体促激素和相应靶腺激素同时降低。

(1)血中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降低(T3,T4,FT3,FT4,TSH,ACTH,P,T,E2,FSH,LH);

(2)用垂体促激素(TSH、CTH、LH)连续兴奋数天后靶腺激素逐渐增高,呈延迟反应, 可与原发性靶腺机能减退鉴别。

(3)TRH、CRH、LHRH兴奋试验无反应。

2.蝶鞍X线摄片:  蝶鞍扩大可见于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微腺瘤蝶鞍无扩大但可有局限性破坏,CT或MRI有助进一步诊断。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感染能力。  (2)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3)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对于长期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氯喹、磺胺等药物的病人,一旦发现本病征兆,应立即停药。  (4)日常护理及保健过程中肢端需保暖,又要预防烫伤。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瘫痪还可伴呼吸肌麻痹,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参看


相关文章

  • 1二十种抢救车常备药品
  • 二十种抢救车常备药品:有效期.剂量.作用及不良反应 1.尼可刹米:3年 0.375g 作用及用途:为最常见的呼吸兴奋剂,主要是通过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同时还间接地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并提 ...查看


  • 抢救车二十种急救药品
  • 抢救车二十种急救药品 1.尼可刹米:剂量:0.375g .作用及用途:为最常见的呼吸兴奋剂,使呼吸加快加深,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兴奋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查看


  • 抢救车二十种常备药品
  • 抢救车二十种常备药品 1.尼可刹米:剂量:0.375g . 作用及用途:为最常见的呼吸兴奋剂,使呼吸加快加深,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兴奋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血压 ...查看


  • 肝性脑病治疗常规
  • 灌云县中医院肝病科 肝性脑病(癫狂)治疗常规 一.概述 肝性脑病是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可分为急性爆发性和慢性肝昏迷两类,后者多有明显诱因. 二.诊断标 ...查看


  •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处理办法
  •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处理办法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查看


  • 肺性脑病的病因
  • 肺性脑病的病因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发病率相当.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近10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因素的影响,患病高峰年龄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0岁逐渐向60一70岁推移.从肺部基础疾病发展为肺性脑病一般需 ...查看


  • 101章 急性药物中毒的诊治
  • 第101章 急性药物中毒的诊治 目 录 第1节 药物中毒的概论 一.药物中毒的毒理 二.急性药物中毒的表现和诊断 三.急性药物中毒的治疗 第2节 常见药物中毒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二.巴比妥类中毒 三.苯二氮卓类中毒 四.阿片类中毒 五.氰 ...查看


  • 药理学重点
  • 一名词解释 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 ...查看


  • 神经康复试题
  • 1.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 2.Kernig 征:嘱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膝关节可被伸至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