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河崖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氛围。数学活
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时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圆周率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准备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上课时我对学生说:“谁能说出圆的直径,我就能说出它的周长,不信的话,你再量一量周长,看我说的是否正确。”这一番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兴奋的活动起来。当学生发现教师说出的数非常准确时,这种好奇心就立刻变成求知欲。这时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学生的学习情感就随着被调动起来了。创设这样的情景,既是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2、创设“操作”情境,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活动中,操作——思维是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创设“操作" 情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让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小刀、直尺等工具,自己动手研究,学生饶有兴趣地数、割、补、拼、算,动手又动脑,既学会利用转化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又亲身感受到探究知识的愉悦。
通过操作情境的创设,不但让学生参加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产生了研究数学的兴趣,而且是自主探索的学习成为可能。
3、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一个“美”的情境不但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而且能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得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就不难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比如:简洁与灵活、对称与和谐、想象的丰富与逻辑的严谨。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数字,可以说是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也只有用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是全世界儿童都认识的。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简单的数字符号能表示出无限多的数,用加、减、乘、除4种符号就能准确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四大基本数量关系。从算式1+2+3+4+5„„+98+99+100=(1+100) +(2+99) +„„+(50+51) =101×50=5050中可以看出, 高斯运用乘法使加法变的如此简单可行。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象等直观因素,通过简练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简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形象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
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在发现美、欣赏美的震撼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数学的情感。
山东省高密市河崖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激励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氛围。数学活
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时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圆周率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准备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上课时我对学生说:“谁能说出圆的直径,我就能说出它的周长,不信的话,你再量一量周长,看我说的是否正确。”这一番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兴奋的活动起来。当学生发现教师说出的数非常准确时,这种好奇心就立刻变成求知欲。这时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学生的学习情感就随着被调动起来了。创设这样的情景,既是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2、创设“操作”情境,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活动中,操作——思维是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创设“操作" 情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让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小刀、直尺等工具,自己动手研究,学生饶有兴趣地数、割、补、拼、算,动手又动脑,既学会利用转化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又亲身感受到探究知识的愉悦。
通过操作情境的创设,不但让学生参加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产生了研究数学的兴趣,而且是自主探索的学习成为可能。
3、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一个“美”的情境不但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而且能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得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就不难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比如:简洁与灵活、对称与和谐、想象的丰富与逻辑的严谨。通行世界的阿拉伯数字,可以说是当今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也只有用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是全世界儿童都认识的。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简单的数字符号能表示出无限多的数,用加、减、乘、除4种符号就能准确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四大基本数量关系。从算式1+2+3+4+5„„+98+99+100=(1+100) +(2+99) +„„+(50+51) =101×50=5050中可以看出, 高斯运用乘法使加法变的如此简单可行。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象等直观因素,通过简练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简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形象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
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在发现美、欣赏美的震撼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