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
持。
二、加强指导,科学引领
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本意见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
评价等任务,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更科学、有
效地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一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提
倡教师阅读文学名著、儿童文学作品、历史、科普等读物,不但要了解世界
范围内的经典名著,还要了解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二要为小学生推荐适
合阅读的书目。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不断向学生
推荐好书,多读经典的著作,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要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的方法和途径。
三、建好阵地,提供服务
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
用。学校图书室是小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阵地,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室的
作用,尽可能添置、配齐开展课外阅读所需的推荐书目,建立健全图书借阅
制度,每天定时开放学生阅览室,保证每生每学期平均能借阅5本书。学校
图书室要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每学期要进行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
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方向,掌握各班级图书借阅情况,为学校更
好地推进课外阅读提供信息和资料。各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广开书源,建
立班级图书角、家庭藏书交流目录、校园流动图书廊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建
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源。
四、内外衔接,形成合力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涉及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改
革。作为学校、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内、课外阅读的同等重要性,各学校、
各年级都要设立阅读课或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堂教
学体系。从三年级开始,每周都要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有计划、
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读物书目的推荐、阅读方法的指导、主题读
书会、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心得交流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课课
型的研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模式。同时,要加强课内阅
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让学生在课内习得阅读的方法,更好地进行课外的阅
读。教师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多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阅读
兴趣上多做文章。要严格控制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
间进行课外阅读,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
五、活动推进,典型示范
各小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不断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教研室将面向所有小学生,每年举办“读
书心得征文”、“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各小学要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及美文诵读、
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网上阅读、作家进校园、校园读书节等活动。
对有影响的活动,教研室将宣传和推广其经验。
六、科学评价,正确引导
恰当、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健康发展。针对我校的特
点,各小学应遵循“重过程、重实效、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尝试采用活动
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阅读评级等多种形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
行评价,并在小学生素质报告书上反映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引
导学生多读书。学校应成立课外阅读指导与考核小组,制订全校每学期的推
进计划,进行督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各小学要把每
学年课外阅读推进情况形成书面小结报教研室,教育局每学年要对各小学的
推进情况进行抽查,并评选出“书香校园”,予以表彰。
针对我校课外阅读无体系、无梯度、无评价的“三无”现状, 我们着手
进行了课外阅读考级方案的设计和试行。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目前, “课外
阅读阶梯”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支柱板块, 全校的课外阅读
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践证明, 以“课外阅读考级”为根本抓手的课外阅
初步成效 读终端管理, 对于系统推进学生的大阅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有
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一、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日趋浓厚开展
课外阅读考级活动以来,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许多沉迷于电
视、电玩的学生逐渐摆脱陋习, 与书籍交上了朋友。午间阅读, 更是我校一道
亮丽的风景。全校师生都静心凝神, 自由翱翔在书籍的天地间, 尽情享受阅读
的快乐和充实。课外阅读考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
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
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我从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数年,当前的小学语
文阅读教学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在专家学者的引领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
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
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现简单地总结如下:
1.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进行得不够深入和广泛。拓展阅读是有效的引导学
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关键。可是在很多常态课堂上,同主题的或关联主
题的拓展阅读往往进行得不够深入或不够广泛。教师的阅读积累不够广泛和
丰富,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条件不够理想等原因是导致该问题的主
要因素。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反思 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很少买书;再加上学校图书室设备的不齐全,仅有班级
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
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达不到预
期效果。
3.由于部分教师对“主题单元”的编写意图不理解,对相应的教学策
略和方法缺乏研究。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只教主体课文,没有处理好“主
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关系,往往是把二者割裂开
来,没有引领学生进行迁移性、拓展性阅读,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增强学
生阅读的能力
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教学时间分配随意性很大, 教学
空间封闭。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考试化”导致了部分教师把阅读教学课变
成分析课。课上教师滔滔不绝、繁琐的讲解、分析、提问、解答,不见学生
的读书和思考,没给学生留下必要的读、思的时间和机会,不可忽略的读书
活动则被排挤到课外,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
研究需求 1. 急需专家指导和相关培训。2. 需要建立学科交流的平台
咸宁小学小课题研究课题立项
议 定 书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申 请 人:
联系电话:E- Mail:填表时间: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如何开展 杨向旭 年 2 月 28 日 [1**********] 2016
一、课题组成员:
杨向旭
二、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及产生问题与困惑的原因
三、实施步骤设计及结题时间(研究阶段划分、各阶段具体研究任务及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提高广大语文教师对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是有效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保证。各小学要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把积极推进课外阅读作为自觉的行动。同时,还要向家长宣传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争取家长、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加强指导,科学引领
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本意见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评价等任务,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一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提倡教师阅读文学名著、儿童文学作品、历史、科普等读物,不但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经典名著,还要了解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二要为小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不断向学生推荐好书,多读经典的著作,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要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
三、建好阵地,提供服务
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学校图书室是小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阵地,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尽可能添置、配齐开展课外阅读所需的推荐书目,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每天定时开放学生阅览室,保证每生每学期平均能借阅5本书。学校图书室要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每学期要进行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方向,掌握各班级图书借阅情况,为学校更好地推进课外阅读提供信息和资料。各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广开书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家庭藏书交流目录、校园流动图书廊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源。
四、内外衔接,形成合力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涉及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内、课外阅读的同等重要性,各学校、各年级都要设立阅读课或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从三年级开始,每周都要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读物书目的推荐、阅读方法的指导、主题读书会、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心得交流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课课型的研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模式。同时,要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让学生在课内习得阅读的方法,更好地进行课外的阅读。教师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多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多做文章。要严格控制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
五、活动推进,典型示范
各小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教研室将面向所有小学生,每年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各小学要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及美文诵读、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网上阅读、作家进校园、校园读书节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教研室将宣传和推广其经验。
六、科学评价,正确引导
恰当、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健康发展。针对我校的特点,各小学应遵循“重过程、重实效、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阅读评级等多种形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并在小学生素质报告书上反映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应成立课外阅读指导与考核小组,制订全校每学期的推进计划,进行督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各小学要把每学年课外阅读推进情况形成书面小结报教研室,教育局每学年要对各小学的推进情况进行抽查,并评选出“书香校园”,予以表彰。
五、课题预期成果
注:本表申报人只需填写一至五项,以电子稿形式填写上报,待审定后通知本人立项研究。 六、专家组审定意见
七、课题成果鉴定记录
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
持。
二、加强指导,科学引领
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本意见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
评价等任务,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更科学、有
效地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一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提
倡教师阅读文学名著、儿童文学作品、历史、科普等读物,不但要了解世界
范围内的经典名著,还要了解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二要为小学生推荐适
合阅读的书目。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不断向学生
推荐好书,多读经典的著作,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要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的方法和途径。
三、建好阵地,提供服务
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
用。学校图书室是小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阵地,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室的
作用,尽可能添置、配齐开展课外阅读所需的推荐书目,建立健全图书借阅
制度,每天定时开放学生阅览室,保证每生每学期平均能借阅5本书。学校
图书室要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每学期要进行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
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方向,掌握各班级图书借阅情况,为学校更
好地推进课外阅读提供信息和资料。各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广开书源,建
立班级图书角、家庭藏书交流目录、校园流动图书廊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建
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源。
四、内外衔接,形成合力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涉及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改
革。作为学校、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内、课外阅读的同等重要性,各学校、
各年级都要设立阅读课或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堂教
学体系。从三年级开始,每周都要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有计划、
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读物书目的推荐、阅读方法的指导、主题读
书会、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心得交流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课课
型的研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模式。同时,要加强课内阅
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让学生在课内习得阅读的方法,更好地进行课外的阅
读。教师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多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阅读
兴趣上多做文章。要严格控制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
间进行课外阅读,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
五、活动推进,典型示范
各小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不断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教研室将面向所有小学生,每年举办“读
书心得征文”、“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各小学要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及美文诵读、
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网上阅读、作家进校园、校园读书节等活动。
对有影响的活动,教研室将宣传和推广其经验。
六、科学评价,正确引导
恰当、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健康发展。针对我校的特
点,各小学应遵循“重过程、重实效、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尝试采用活动
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阅读评级等多种形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
行评价,并在小学生素质报告书上反映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引
导学生多读书。学校应成立课外阅读指导与考核小组,制订全校每学期的推
进计划,进行督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各小学要把每
学年课外阅读推进情况形成书面小结报教研室,教育局每学年要对各小学的
推进情况进行抽查,并评选出“书香校园”,予以表彰。
针对我校课外阅读无体系、无梯度、无评价的“三无”现状, 我们着手
进行了课外阅读考级方案的设计和试行。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目前, “课外
阅读阶梯”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支柱板块, 全校的课外阅读
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践证明, 以“课外阅读考级”为根本抓手的课外阅
初步成效 读终端管理, 对于系统推进学生的大阅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有
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一、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日趋浓厚开展
课外阅读考级活动以来,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许多沉迷于电
视、电玩的学生逐渐摆脱陋习, 与书籍交上了朋友。午间阅读, 更是我校一道
亮丽的风景。全校师生都静心凝神, 自由翱翔在书籍的天地间, 尽情享受阅读
的快乐和充实。课外阅读考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
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
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我从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数年,当前的小学语
文阅读教学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在专家学者的引领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
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也还存
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现简单地总结如下:
1.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进行得不够深入和广泛。拓展阅读是有效的引导学
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关键。可是在很多常态课堂上,同主题的或关联主
题的拓展阅读往往进行得不够深入或不够广泛。教师的阅读积累不够广泛和
丰富,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条件不够理想等原因是导致该问题的主
要因素。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反思 由于家庭因素,学生很少买书;再加上学校图书室设备的不齐全,仅有班级
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
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所以达不到预
期效果。
3.由于部分教师对“主题单元”的编写意图不理解,对相应的教学策
略和方法缺乏研究。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只教主体课文,没有处理好“主
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关系,往往是把二者割裂开
来,没有引领学生进行迁移性、拓展性阅读,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增强学
生阅读的能力
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教学时间分配随意性很大, 教学
空间封闭。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考试化”导致了部分教师把阅读教学课变
成分析课。课上教师滔滔不绝、繁琐的讲解、分析、提问、解答,不见学生
的读书和思考,没给学生留下必要的读、思的时间和机会,不可忽略的读书
活动则被排挤到课外,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
研究需求 1. 急需专家指导和相关培训。2. 需要建立学科交流的平台
咸宁小学小课题研究课题立项
议 定 书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申 请 人:
联系电话:E- Mail:填表时间: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如何开展 杨向旭 年 2 月 28 日 [1**********] 2016
一、课题组成员:
杨向旭
二、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及产生问题与困惑的原因
三、实施步骤设计及结题时间(研究阶段划分、各阶段具体研究任务及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提高广大语文教师对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是有效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保证。各小学要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把积极推进课外阅读作为自觉的行动。同时,还要向家长宣传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争取家长、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加强指导,科学引领
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本意见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评价等任务,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一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提倡教师阅读文学名著、儿童文学作品、历史、科普等读物,不但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经典名著,还要了解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二要为小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各学校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不断向学生推荐好书,多读经典的著作,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要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
三、建好阵地,提供服务
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学校图书室是小学生进行阅读的重要阵地,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尽可能添置、配齐开展课外阅读所需的推荐书目,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每天定时开放学生阅览室,保证每生每学期平均能借阅5本书。学校图书室要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每学期要进行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方向,掌握各班级图书借阅情况,为学校更好地推进课外阅读提供信息和资料。各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广开书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家庭藏书交流目录、校园流动图书廊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源。
四、内外衔接,形成合力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涉及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改革。作为学校、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内、课外阅读的同等重要性,各学校、各年级都要设立阅读课或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从三年级开始,每周都要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读物书目的推荐、阅读方法的指导、主题读书会、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心得交流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课课型的研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模式。同时,要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让学生在课内习得阅读的方法,更好地进行课外的阅读。教师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多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多做文章。要严格控制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确保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
五、活动推进,典型示范
各小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教研室将面向所有小学生,每年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各小学要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及美文诵读、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网上阅读、作家进校园、校园读书节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教研室将宣传和推广其经验。
六、科学评价,正确引导
恰当、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健康发展。针对我校的特点,各小学应遵循“重过程、重实效、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阅读评级等多种形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并在小学生素质报告书上反映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应成立课外阅读指导与考核小组,制订全校每学期的推进计划,进行督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各小学要把每学年课外阅读推进情况形成书面小结报教研室,教育局每学年要对各小学的推进情况进行抽查,并评选出“书香校园”,予以表彰。
五、课题预期成果
注:本表申报人只需填写一至五项,以电子稿形式填写上报,待审定后通知本人立项研究。 六、专家组审定意见
七、课题成果鉴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