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以构建人文化的和谐新校园,提高教师的群体科研素质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营造教育科研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为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加深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强化科研的激励功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努力。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形成融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为一体的教师素质结构。通过多种方法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邀请校外教师传授先进经验,明确各班科技特色研究方向,通过理论学习、参与课题、课堂观摩、课后评说、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规范制度,细化管理,抓好常规教学。教学质量是立校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之源,是教师的生存之基。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搞好学校的课题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努力指导并规范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把深化课题研究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制度,细化管理,转好一、二年级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依据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个学科课程,安排课程科学、合理。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坚持按课程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
2、上课:全体教师必须根据各科课堂教学的有关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积极引导教师课前钻研教
材,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尽可能地创设开放鲜活的教学氛围,生成互动共享的教与学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和课堂常规的养成,如良好的预习、听讲、书写、作业习惯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室。用足多媒体硬件和网络资源。
3、加强一日常规教学检查。严格课程表、时间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备课方式的改革。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抓好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改革作业形式。严格控制作业量,精选精讲精练,坚决杜绝统一购置教辅资料、增加学生作业量的行为。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语数英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课堂作业当堂作,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学生的课外作业要适量,要提质减负。忌死抄死背,忌机械、重复作业,注重积累性、实践性、应用性作业。考查学科也应创造性地布置作业。
5、抓好培优帮困工作。积极探索培优辅后的实现形式,加大优秀学生培养力度,抓好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确保取得优异成绩。加大学困学生转化力度,研究“治困”对策,确保帮困取得实效,学校将适时组织考察。
6、抓好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工作。进一步探索非统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融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班主任评价、期终抽测为一体的多维多元评价体系。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1、开展读书(含网络读书活动)活动,每人每年读一本好书,在期初选择好所读书目,由教导处佐统计,所读书目要有较细致的笔记,年终要上交读书心得上交。
2、结合上级各项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竞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积极组织筹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教学优秀案例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教师由教书匠型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轨。
3、创新教研形式。全面推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研究活动的开展,做到集中研讨与随时随地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录像播放相结合,课堂设计与课
堂诊断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培养教师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的能力。各教师应根据自己所任教科目的特点,把握教学活动实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适合该学科的自己的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效应,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种学习,并将精神带回学校,带到教师中去。
6、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听课教师回来必须上模仿课、移植课。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7、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特别要利用好学校远程教育体系,让它实实在在为教师服好务,为教学服好务。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狠抓面上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开始,学校将从原来的点上教研“课题研究”的重心转向面上教研的“每师一课”即“互听课”活动的落实。各任课教师,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互听课研修活动”,把“互听课研修活动”看作是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对舞台与机会,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
2、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3、抓校级公开课教学。
凡事预则立,本学期从“实”字着眼,“效”字下劲,为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在磨课、上课、说课、评课中,深入理解教材,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公开课的实效。具体做到:“有教案、有教学设计、有效果、有评议、有材料汇编;每次至少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作为教者说课、听课老师评课及交流互动的时间,教研整个过程要形成材料并存档,并把本项工作与年度考核挂钩。
(四)、幼儿园各班提出应制定自己的科技特色教育主题计划。本班的科技特色侧重于哪方面,主要研究哪方面的内容。如:通过科学发现室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如何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科学素养,通过视听之旅激发幼儿科学兴趣,以便于教师们更有目的组织教学活动。有计划有体系地进行五大领域科技教育的渗透工作。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做好学生开学教育及幼儿小班招生等工作。
2、制定教学教研计划、教师制订各班及个人教育教研计划。
九月份:
1、举行校级公开课,并对优秀课进行推广交流。
2、教学反思的交流。
十月份:
1、教研组研讨,结合“教师课堂评价”开展研究课活动。
2、组织期中复习和考核。
十一月份:
1、教研活动(教师评课比赛)。
2、举行校本培训。集体备课活动。
十二月份:
教学研讨:如何搞好复习,并进行优质复习公开课。
元月份:
学期结束,总结本学期工作。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以构建人文化的和谐新校园,提高教师的群体科研素质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营造教育科研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为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加深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强化科研的激励功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而努力。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形成融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为一体的教师素质结构。通过多种方法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邀请校外教师传授先进经验,明确各班科技特色研究方向,通过理论学习、参与课题、课堂观摩、课后评说、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规范制度,细化管理,抓好常规教学。教学质量是立校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之源,是教师的生存之基。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搞好学校的课题研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努力指导并规范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把深化课题研究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立项课题的管理,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制度,细化管理,转好一、二年级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依据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个学科课程,安排课程科学、合理。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坚持按课程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
2、上课:全体教师必须根据各科课堂教学的有关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积极引导教师课前钻研教
材,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尽可能地创设开放鲜活的教学氛围,生成互动共享的教与学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和课堂常规的养成,如良好的预习、听讲、书写、作业习惯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室。用足多媒体硬件和网络资源。
3、加强一日常规教学检查。严格课程表、时间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备课方式的改革。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扬长补短、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抓好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改革作业形式。严格控制作业量,精选精讲精练,坚决杜绝统一购置教辅资料、增加学生作业量的行为。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语数英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课堂作业当堂作,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学生的课外作业要适量,要提质减负。忌死抄死背,忌机械、重复作业,注重积累性、实践性、应用性作业。考查学科也应创造性地布置作业。
5、抓好培优帮困工作。积极探索培优辅后的实现形式,加大优秀学生培养力度,抓好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确保取得优异成绩。加大学困学生转化力度,研究“治困”对策,确保帮困取得实效,学校将适时组织考察。
6、抓好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工作。进一步探索非统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融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班主任评价、期终抽测为一体的多维多元评价体系。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1、开展读书(含网络读书活动)活动,每人每年读一本好书,在期初选择好所读书目,由教导处佐统计,所读书目要有较细致的笔记,年终要上交读书心得上交。
2、结合上级各项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竞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积极组织筹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教学优秀案例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教师由教书匠型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轨。
3、创新教研形式。全面推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研究活动的开展,做到集中研讨与随时随地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录像播放相结合,课堂设计与课
堂诊断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培养教师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的能力。各教师应根据自己所任教科目的特点,把握教学活动实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适合该学科的自己的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效应,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种学习,并将精神带回学校,带到教师中去。
6、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听课教师回来必须上模仿课、移植课。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7、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特别要利用好学校远程教育体系,让它实实在在为教师服好务,为教学服好务。
(三)、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狠抓面上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开始,学校将从原来的点上教研“课题研究”的重心转向面上教研的“每师一课”即“互听课”活动的落实。各任课教师,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互听课研修活动”,把“互听课研修活动”看作是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对舞台与机会,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
2、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3、抓校级公开课教学。
凡事预则立,本学期从“实”字着眼,“效”字下劲,为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在磨课、上课、说课、评课中,深入理解教材,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公开课的实效。具体做到:“有教案、有教学设计、有效果、有评议、有材料汇编;每次至少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作为教者说课、听课老师评课及交流互动的时间,教研整个过程要形成材料并存档,并把本项工作与年度考核挂钩。
(四)、幼儿园各班提出应制定自己的科技特色教育主题计划。本班的科技特色侧重于哪方面,主要研究哪方面的内容。如:通过科学发现室活动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如何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科学素养,通过视听之旅激发幼儿科学兴趣,以便于教师们更有目的组织教学活动。有计划有体系地进行五大领域科技教育的渗透工作。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做好学生开学教育及幼儿小班招生等工作。
2、制定教学教研计划、教师制订各班及个人教育教研计划。
九月份:
1、举行校级公开课,并对优秀课进行推广交流。
2、教学反思的交流。
十月份:
1、教研组研讨,结合“教师课堂评价”开展研究课活动。
2、组织期中复习和考核。
十一月份:
1、教研活动(教师评课比赛)。
2、举行校本培训。集体备课活动。
十二月份:
教学研讨:如何搞好复习,并进行优质复习公开课。
元月份:
学期结束,总结本学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