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要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要点)

第一部分(68%)

一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 教育的涵义:

广义上,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上,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2. 教育的属性

①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质的规定性)

[1,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4、在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②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①起源: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不科学)

劳动起源说(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从恩格斯“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②教育发展历程P4-7

4. 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①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之父”;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主要观点包括: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②赫尔巴特:

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观点:1.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2.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3.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阶段教学理论(预备、提供、比较、总结、应用);4. 教育性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③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

1.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2. 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3. 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4. 学校即社会。5.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种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种假设。

5.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②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④制约着学校结构;⑤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性质;②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④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好而各种政治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③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7.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例如机械记忆到以意义记忆,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身心发展的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性;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例如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失明者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8.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9.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对新一代寄予的期望都可以理解广义的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10. 我国教育的目的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哦与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 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 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1. 素质教育

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基本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三、中学教学

1. 教学的内涵:

(1)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的任务(五个):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其他的是在完成这个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教学的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双方互相作用;教学具有多种心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②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①备课: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②上课:*具体要求(明确目标,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③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④课外辅导

⑤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5. 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和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②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③巩固性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④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不躐等”,躐lie ,超越、逾越;“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谓之孙” ⑤因材施教原则(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⑦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⑧量力性原则(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⑨教学相长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学习观摩原则,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6.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时间内系统的讲授教材内容,知识面涉及广,难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较少运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②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④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⑤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要求: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思想上有提升;主义启发,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记录;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做好实验小结。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讨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在讨论结束后要做好小结。

7.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古代);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学生自己决定内容和目的);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结合);

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基本特征: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有统一、固定的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大致均衡。

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性有限。

8. 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实施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运用的标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9.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注重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科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情意性、过程性、个性化);教学环境(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和社会化);教学评价(由甄别走向发展,由单一走向多远,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教学效果(提高质量;个性化的教学,一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教学本身的个性化)

四、中学生学生心理

1. 感觉的特性: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

2.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3.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意志力水平;个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转移(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4. 记忆(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瞬时记忆0.25秒~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短时记忆30秒左右,最长不超过1分钟;

5.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6. 学习动机的理论P137-138

7.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8. 学习迁移的分类P141~143

按迁移的结果: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迁移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按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按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经验的层次水平:难度、复杂度、概括层次)

按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9. 逆向迁移即负迁移。(×)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10.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①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②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③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11. 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①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互相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性;画线);②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如谐音联想、缩减和编歌诀、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③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例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如自我激励;资源利用策略,如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资源的应用)

12. 行为学习理论[客观题]: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3. 认知学习理论[主观题]: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基本内容:①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②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①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②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提倡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按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不能错误的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接受还是发现都可能是机械的,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接受。 在教学中的应用:①课堂教学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②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的策略。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加涅认为,学习是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学习不是刺激反应的一种简单联结。

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观题]: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①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②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1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观题]:

创始人:皮亚杰

主要内容:①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②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③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④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应用: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启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衣衣,修正以往的概念;教师还有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七、中学德育

1.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2. 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

权威阶段(5-8岁)也称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可逆性阶段(8-10岁)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规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公正阶段(10-12岁)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教育价值: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故事)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青少年和承认)—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达到)

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教育价值: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3. 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4.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②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 中学德育的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原则;③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⑥知行统一原则;⑦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⑧正面教育与记录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 中学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陶冶教育法(创设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实践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第二部分(32%)

二、中学课程

1. 课程的类型:①按课程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怀特海)与活动课程(杜威)。 ②按学生的学习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③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④按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 课程理论流派:

①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缺少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与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较少关注。)

②活动中心课程论[偏重个人]。(美·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基本特征: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但是它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③社会中心课程论[偏重社会]。(布拉梅尔德;金帝斯;布厄迪)

基本观点: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习应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批判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评价: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该深入社会生活。蛋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夸大了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把课程设置的重心完全放在适应和改造社会上,护士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其预想的课程目标很难实现。

3.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习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②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③教材: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础方式。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发展观。 ②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5.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 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①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战友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②主义品质的全面发展(注意稳定性提高;注意广度接近成人;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2.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①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②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由于词语;③中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④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⑤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 情绪的分类:①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②情绪的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4.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形;心境化和持久性。

5. 人格的结构:气质(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后天形成的,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6.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①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②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③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④强化情感陶冶和行为训练;⑤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⑥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⑦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7.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口腔期:出生到12-18个月左右——肛门期:大约12-18个月到3岁左右——性器期:大约3岁和5岁——潜伏期:大约5岁到12岁——生殖期:大约12岁到成年

8.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儿童早期(1.5岁-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到内疚感——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9.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10. 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①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生理的变化;②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③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性冲动、恰当与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 中学生人际交往、抑郁症和焦虑症相关知识。P191-197

2. 心理辅导的方法:P198-201

(1)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

(2)系统脱敏法:(南非)沃尔普。方法:①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

②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 ;

③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景,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景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景不再出现为止。

(3)认知疗法:认知治疗特别注重改变不良的认知,即不合理的歪曲的,消极的信念和想法,认为不良的认知是引发自我挫败行为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观念,可以改变情绪和行为。

四个过程:建立求助的动机;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4)来访者中心疗法:(美)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代表。

(5)理性-情绪疗法(RET):(美)埃利斯。ABC 理论:A 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beliefs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consequences )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 引起的。RET 的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其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 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工作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最主要阶段)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①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②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③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2.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①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③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④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⑤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 班集体的建设策略: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③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①教师的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的因素(课堂活动的主体)

③课堂物理环境因素(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

5.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①准确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②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③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④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6.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组我促成的纪律

7.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①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②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③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④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⑤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⑥协调同伴关系;⑦与家长合作。

8. 课外活动的内容: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其他班级活动。

9.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选题;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实施与总结

10. 班主任的地位:①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③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11.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核心]、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充分了解学生;全面教育引导学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12. 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①角色认知阶段;②角色认同阶段;③角色信念阶段。

13. 教师角色意识:①角色认知;②角色体验;③角色期待。

14. 教师成长心理:(1)教师成长的历程: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

教育知识与能力(要点)

第一部分(68%)

一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 教育的涵义:

广义上,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上,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2. 教育的属性

①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质的规定性)

[1,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4、在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②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①起源: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不科学)

劳动起源说(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从恩格斯“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出发,推断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②教育发展历程P4-7

4. 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①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之父”;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主要观点包括: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②赫尔巴特:

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观点:1.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2.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3.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阶段教学理论(预备、提供、比较、总结、应用);4. 教育性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③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

1.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2. 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3. 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4. 学校即社会。5.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种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种假设。

5.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②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④制约着学校结构;⑤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性质;②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④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好而各种政治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造成舆论;③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7.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例如机械记忆到以意义记忆,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身心发展的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性;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例如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失明者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8.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9.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对新一代寄予的期望都可以理解广义的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10. 我国教育的目的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哦与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 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 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1. 素质教育

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基本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三、中学教学

1. 教学的内涵:

(1)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的任务(五个):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其他的是在完成这个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教学的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双方互相作用;教学具有多种心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②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①备课: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②上课:*具体要求(明确目标,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③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④课外辅导

⑤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5. 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和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②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③巩固性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④循序渐进原则(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不躐等”,躐lie ,超越、逾越;“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谓之孙” ⑤因材施教原则(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⑦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⑧量力性原则(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⑨教学相长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学习观摩原则,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6.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时间内系统的讲授教材内容,知识面涉及广,难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较少运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②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④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⑤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要求: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思想上有提升;主义启发,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记录;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做好实验小结。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讨论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在讨论结束后要做好小结。

7.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古代);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学生自己决定内容和目的);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结合);

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基本特征: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有统一、固定的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大致均衡。

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性有限。

8. 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实施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运用的标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9.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注重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科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情意性、过程性、个性化);教学环境(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和社会化);教学评价(由甄别走向发展,由单一走向多远,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教学效果(提高质量;个性化的教学,一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教学本身的个性化)

四、中学生学生心理

1. 感觉的特性: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

2.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3.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注意的范围(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意志力水平;个人的主观状态);注意的转移(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4. 记忆(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瞬时记忆0.25秒~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短时记忆30秒左右,最长不超过1分钟;

5.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6. 学习动机的理论P137-138

7.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8. 学习迁移的分类P141~143

按迁移的结果: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迁移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按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按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经验的层次水平:难度、复杂度、概括层次)

按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9. 逆向迁移即负迁移。(×)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10.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①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②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③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11. 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①复述策略(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互相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性;画线);②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如谐音联想、缩减和编歌诀、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③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例如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如自我激励;资源利用策略,如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资源的应用)

12. 行为学习理论[客观题]: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3. 认知学习理论[主观题]: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基本内容:①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②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①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②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提倡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按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不能错误的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接受还是发现都可能是机械的,也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接受。 在教学中的应用:①课堂教学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②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的策略。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加涅认为,学习是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学习不是刺激反应的一种简单联结。

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观题]: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①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②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1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观题]:

创始人:皮亚杰

主要内容:①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②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③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④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应用: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启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衣衣,修正以往的概念;教师还有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七、中学德育

1.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2. 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

权威阶段(5-8岁)也称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可逆性阶段(8-10岁)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规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公正阶段(10-12岁)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教育价值: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故事)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青少年和承认)—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达到)

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教育价值: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3. 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4.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②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 中学德育的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原则;③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⑥知行统一原则;⑦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⑧正面教育与记录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 中学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陶冶教育法(创设良好的情景;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实践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第二部分(32%)

二、中学课程

1. 课程的类型:①按课程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怀特海)与活动课程(杜威)。 ②按学生的学习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③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④按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 课程理论流派:

①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缺少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与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较少关注。)

②活动中心课程论[偏重个人]。(美·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基本特征: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但是它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③社会中心课程论[偏重社会]。(布拉梅尔德;金帝斯;布厄迪)

基本观点: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习应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批判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评价: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该深入社会生活。蛋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夸大了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把课程设置的重心完全放在适应和改造社会上,护士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其预想的课程目标很难实现。

3.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习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②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③教材: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础方式。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①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发展观。 ②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5.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 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①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战友优势地位;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②主义品质的全面发展(注意稳定性提高;注意广度接近成人;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2.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①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②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由于词语;③中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④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⑤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 情绪的分类:①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②情绪的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4.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形;心境化和持久性。

5. 人格的结构:气质(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后天形成的,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6.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①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②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③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④强化情感陶冶和行为训练;⑤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⑥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⑦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7.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口腔期:出生到12-18个月左右——肛门期:大约12-18个月到3岁左右——性器期:大约3岁和5岁——潜伏期:大约5岁到12岁——生殖期:大约12岁到成年

8.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儿童早期(1.5岁-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到内疚感——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9.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10. 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①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生理的变化;②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③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性冲动、恰当与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 中学生人际交往、抑郁症和焦虑症相关知识。P191-197

2. 心理辅导的方法:P198-201

(1)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

(2)系统脱敏法:(南非)沃尔普。方法:①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

②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 ;

③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景,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景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景不再出现为止。

(3)认知疗法:认知治疗特别注重改变不良的认知,即不合理的歪曲的,消极的信念和想法,认为不良的认知是引发自我挫败行为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观念,可以改变情绪和行为。

四个过程:建立求助的动机;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4)来访者中心疗法:(美)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代表。

(5)理性-情绪疗法(RET):(美)埃利斯。ABC 理论:A 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beliefs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consequences )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 引起的。RET 的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其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 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工作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最主要阶段)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①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②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③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2.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①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③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④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⑤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 班集体的建设策略: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③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①教师的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的因素(课堂活动的主体)

③课堂物理环境因素(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

5.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①准确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②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③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④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6.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组我促成的纪律

7.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①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②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③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④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⑤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⑥协调同伴关系;⑦与家长合作。

8. 课外活动的内容: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其他班级活动。

9.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选题;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实施与总结

10. 班主任的地位:①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③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11.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包括学生班集体的建设[核心]、学生团队组织、班级教室集体的组织、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充分了解学生;全面教育引导学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12. 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①角色认知阶段;②角色认同阶段;③角色信念阶段。

13. 教师角色意识:①角色认知;②角色体验;③角色期待。

14. 教师成长心理:(1)教师成长的历程: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


相关文章

  • 2016下半年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通关简答题
  •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简答题必背通关32题 1.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要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 ...查看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密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 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查看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 ...查看


  •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
  •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1) 责任教师张莉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评讲(1)主要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平时作业(1) (教材第一.二章语言功能篇的内容)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 ...查看


  • 华德福理念
  •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学院价值理念 教育学院以发展教育事业为使命,以为青少儿提供符合成长规律和人性特点的教育,为教职员工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家"平台为愿景,以"伍个学会.陆条律己.柒种品格.捌项能力&quo ...查看


  • 经管应用数学B模块教学大纲
  • 经管应用数学B 模块教学大纲 模块编号:M071103 模块名称:经管应用数学B 理论学时:72 实践学时:8 总学时数:80 总学分:5 后续模块: 一. 说明部分 1. 模块性质 本模块是文科类本科各专业(包括经济系.管理系各专业)的学 ...查看


  • 教育学考试题库 卷三.四
  • 教育学试题(三)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每题的正.误,在正确的命题后划"√" ,在错误的命题后划"×",判断不正确则倒扣1分,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学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 ) 2.封建社会 ...查看


  • 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
  • 本答案非标准答案,只是配合教学整理简易要点,如果参加考试答题应在此基础上再做概念和理论的详细解释为好,另答题知识也非标准答案,只是本人一家之言,有些参考了张奇老师的教学内容,在此表示感谢!:综合练习题源于历年真题,由于目前考试主要是案例分析 ...查看


  •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 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教 育 理 论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教育学 选择题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将所 ...查看


  • 陕西省特岗考试真题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