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什川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名单及效果
一、校本课程名单:
1、《家乡篇》
2、《礼仪篇》
3、《电子琴》
二、开发校本课程总结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开设主题为《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1.明确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落实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然而,大多数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我们唤醒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了正确、合理的课程理念,让教师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
3.确定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多门学科通过事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4.联系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绝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并能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
5.编写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将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并形成较科学的体系.
二、几点做法
1、强调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照教学活动建议,选取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家乡、关心家乡,积极参加保护和建设家乡的各种活动。
2、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3、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历史环境现象展开调研。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及文明礼仪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4、从可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教室、学校、家庭和本村的现实问题作为学生了解家乡问题的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愿意进一步参与建设家乡的行动。
5、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以及艺术情操教育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成效。
三、几点成效:
1、《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增强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热爱家乡的意识明显增强,更关注教学环境和建设,更具有责任感,而且学会用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同学们文明礼仪意识变强了,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同学们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来调查、研究,学会了做调查问卷,学会了与人沟通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能力,学会了写调查报告。
2、《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提升了老师们的课程意识、审美意识,获得了课程开发意识,同时改变了教师知识结构,能随时将家乡、礼仪、艺术教育的资源顺手拈来,以为“我”用。
3、《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完善了评价体系。
1、 从教师角度:
(1)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2)是否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3)是否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礼仪现象及家乡的问题展开调研,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 从学生角度:
(1)学生的热爱家乡、文明礼仪意识、艺术技能是否提高。
(2)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向好的方向转化。
(3)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4)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是否强烈,合作精神如何。
四、几点思考:
1、加强投入力度,争取在质上有突破,在学校有限经费上尽量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2、平时多利用一些机会做思想工作,让学生、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深层次上的认识。
3、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主动性、合作等方面的引导,并能迁移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我校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活动以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调查显示,95%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85%的学生对之感兴趣的原因是“可以有很大的收获”。而且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不
断获得迁移,班里的同学“更关心家乡的变化”、“对家乡越来越了解”、“变得更加文明礼貌”、“对乐器更加热爱”、“学习气氛更浓了”,自信心也得到增强。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皋兰什川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名单及效果
一、校本课程名单:
1、《家乡篇》
2、《礼仪篇》
3、《电子琴》
二、开发校本课程总结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开设主题为《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1.明确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2.落实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关键在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有特长的教师。然而,大多数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我们唤醒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了正确、合理的课程理念,让教师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
3.确定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界限,把多门学科通过事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4.联系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绝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蕴含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并能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提供各种有效的途径。
5.编写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将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并形成较科学的体系.
二、几点做法
1、强调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照教学活动建议,选取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家乡、关心家乡,积极参加保护和建设家乡的各种活动。
2、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3、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历史环境现象展开调研。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及文明礼仪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4、从可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教室、学校、家庭和本村的现实问题作为学生了解家乡问题的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愿意进一步参与建设家乡的行动。
5、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以及艺术情操教育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成效。
三、几点成效:
1、《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增强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热爱家乡的意识明显增强,更关注教学环境和建设,更具有责任感,而且学会用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同学们文明礼仪意识变强了,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同学们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来调查、研究,学会了做调查问卷,学会了与人沟通和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能力,学会了写调查报告。
2、《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提升了老师们的课程意识、审美意识,获得了课程开发意识,同时改变了教师知识结构,能随时将家乡、礼仪、艺术教育的资源顺手拈来,以为“我”用。
3、《家乡篇》、《礼仪篇》、《电子琴》校本课程开发,完善了评价体系。
1、 从教师角度:
(1)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2)是否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3)是否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礼仪现象及家乡的问题展开调研,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 从学生角度:
(1)学生的热爱家乡、文明礼仪意识、艺术技能是否提高。
(2)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向好的方向转化。
(3)学生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4)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是否强烈,合作精神如何。
四、几点思考:
1、加强投入力度,争取在质上有突破,在学校有限经费上尽量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2、平时多利用一些机会做思想工作,让学生、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深层次上的认识。
3、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主动性、合作等方面的引导,并能迁移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我校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活动以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调查显示,95%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85%的学生对之感兴趣的原因是“可以有很大的收获”。而且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不
断获得迁移,班里的同学“更关心家乡的变化”、“对家乡越来越了解”、“变得更加文明礼貌”、“对乐器更加热爱”、“学习气氛更浓了”,自信心也得到增强。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