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让人成为人》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确实是太深奥了,看起来挺费劲的。只有这题目让我还有所感悟。一看到题目我就想到我们现在的学生一个个在家被家人们的爱包围着,他们不懂得自己要有责任感、自己要自立、自己要乐于奉献、自己要胸怀大志…,怎样让这样一群小皇帝、小公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成为大写的人。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肩负起神圣的职责,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那么,如何将这些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并不断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行素质呢?我认为,首先从"人"字的写法理解"大写的人"就是脊梁挺直、堂堂正正。然后是着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成就大写之人。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教给孩子怎样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永驻爱心的人。那这种爱心如何培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许多教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爱但又缺乏爱心,事实上,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评价孩子的爱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爱心,从而放大并培养孩子的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挖掘可以进行爱心教育的资源,并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给生病在家的小朋友以打电话问候、亲自看望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等,使孩子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新生入学时,请学生帮助照顾安慰;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和新同学一起做游戏;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逐渐萌发爱心,体验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学会关心同伴。
2、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有时我们老师仅仅注重了对孩子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却忽略了教学活动本身对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作用,失去了教育的良好契机。比如让孩子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和交往,在活动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唤起其具体的情绪情感,既能体验到游戏活动的乐趣,又能得到爱的教育。在语文课中,我引用儿童文学故事对孩子进行感化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述、提问和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如《孔融让梨》、《游子吟》等课文,让孩子以作品中的形象为榜样,从中也让孩子识别父母、长辈的爱心和抚养的艰难,工作的辛苦,教孩子要体谅并帮助父母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亲人、同伴给予关爱。
3、和家长一道培育孩子的爱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家长普遍更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爱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对孩子消极引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有部分家长自身缺乏同情心,给孩子负面影响;又有部分家长只知道给孩子爱,而不教孩子如何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多数孩子在关爱方面表现较差。因此,我们是指导,要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高度重视,使他们认识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随时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是不行的,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教育,使他们从小善良,对人关心、体贴。这样不仅能使孩子终身受益,而且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总之,让爱在孩子心田发 芽,茁壮成长,为写好大写的人的捺打下基础,这也为他们将来成为有爱心的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让人成为人》这本书,里面的内容确实是太深奥了,看起来挺费劲的。只有这题目让我还有所感悟。一看到题目我就想到我们现在的学生一个个在家被家人们的爱包围着,他们不懂得自己要有责任感、自己要自立、自己要乐于奉献、自己要胸怀大志…,怎样让这样一群小皇帝、小公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成为大写的人。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肩负起神圣的职责,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那么,如何将这些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并不断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行素质呢?我认为,首先从"人"字的写法理解"大写的人"就是脊梁挺直、堂堂正正。然后是着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成就大写之人。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教给孩子怎样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永驻爱心的人。那这种爱心如何培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许多教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爱但又缺乏爱心,事实上,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评价孩子的爱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爱心,从而放大并培养孩子的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挖掘可以进行爱心教育的资源,并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给生病在家的小朋友以打电话问候、亲自看望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等,使孩子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新生入学时,请学生帮助照顾安慰;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和新同学一起做游戏;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逐渐萌发爱心,体验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学会关心同伴。
2、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有时我们老师仅仅注重了对孩子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却忽略了教学活动本身对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作用,失去了教育的良好契机。比如让孩子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和交往,在活动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唤起其具体的情绪情感,既能体验到游戏活动的乐趣,又能得到爱的教育。在语文课中,我引用儿童文学故事对孩子进行感化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述、提问和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如《孔融让梨》、《游子吟》等课文,让孩子以作品中的形象为榜样,从中也让孩子识别父母、长辈的爱心和抚养的艰难,工作的辛苦,教孩子要体谅并帮助父母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亲人、同伴给予关爱。
3、和家长一道培育孩子的爱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家长普遍更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爱心的培养。有些家长怕孩子吃亏,受人欺,对孩子消极引导,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有部分家长自身缺乏同情心,给孩子负面影响;又有部分家长只知道给孩子爱,而不教孩子如何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多数孩子在关爱方面表现较差。因此,我们是指导,要转变家长观念,引起家长高度重视,使他们认识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随时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是不行的,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教育,使他们从小善良,对人关心、体贴。这样不仅能使孩子终身受益,而且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总之,让爱在孩子心田发 芽,茁壮成长,为写好大写的人的捺打下基础,这也为他们将来成为有爱心的品德高尚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