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学法指导: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
1、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对待探索中的挫折,吸取其教训;更要理解走中国特色者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意义 ,坚定前进的方向和信心。
2、中护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比较贴近。应该尽可能得就近做些社会调查,增强感性认识,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二、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首先从整体上认识本专题,让学生明白本专题的历史阶段:
过渡时期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底) 三大改造(1953—1956)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 十年文革(1966.5—1976.1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至今) 〖讲授新课〗⑴⑵⑶⑷⑸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阅读下列材料,并说说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 0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2、归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条件。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4、简述三大改造。
5、三大改造的结果,并评价之。 (二)讲解 2.条件
(1)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2)国营企业的壮大;(3)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控制能力的加强;(4)政府倡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向集体化过渡的开端。 3.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2)内容:“一化三改造”。 (3)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 4.内容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形式: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②政策:赎买。③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2)对农业的改造
形式: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改造
形式: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5.结果: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评价:是最深刻的变革,但遗留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二)讲解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探索。 6.十年成就
(1)特点:两头好,中间差。(2)成就:钢铁基地、基础行业、新修铁路、石油自给。
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经建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文革”十年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文革对经济造成哪些破坏?
2、周恩来主持工作期间为什么国家经济有所起色? 3、文革期间经济复苏的原因是什么? 4、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什么?
5、“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
分析归纳:“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发展缓慢、比例失调、体制僵化、丧失机遇、差距增大(反左、改革刻不容缓)‟ (二)讲解
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文革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动乱开始全
周恩来主持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结束 面夺权
1966------------1971-----------1973----------1975----------76 经建大混乱
经济起色
经济好转复苏
〖小结〗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和失误有哪些?有哪些经验教训? ⑴成功探索:①《论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③1960年冬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即八字方针;④周恩来主持工作时;⑤邓小平主持工作时
⑵失误: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
⑶经验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③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级斗争问题;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坚持走群众道路。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课后反思】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认识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及对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
②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③了解中国创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②课上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阐述历史、分析问题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通过改革开放十年初期1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②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政策。③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二、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结合学生收
集的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创设历史情境,营造轻松的欢乐气氛,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带领学生融入历史,走进历史。
〖讲授新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一)阅读第一目,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二)讲解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历史背景:①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②“文革”的结束;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改革开放决策:提高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方式;肯定权力下放原则、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三个历史性转变;(2)两个标志: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首先从农村开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面临哪些不利因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呢? 2、农村改革的历程及意义 3、城市改革的内容
4、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二)讲解
1、原因: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都没解决。
2、历程:①安徽(小岗村)、四川(广汉)秘密尝试:包产到户;②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文件,对做法肯定;③中共中央推动: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改革生产关系,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
意义: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结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投影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抛荒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解决之策。 3、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1)起步:农村改革的推动。
(2)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要求:①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地位:改革重点
(4)国企改革:①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②内容: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③作用:增强国企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4、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5、补充国企的改革问题(经济改革的重点) a.由来:没收及接收
b.地位:经济的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存在问题: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落后,富余人员多等
d.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股分制,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分流转换等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引导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有哪些,认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整理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2、课上以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这一目内容,可设问如下:
第一组:A、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B、何为经济特区?C、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组:A、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以及1985年后开辟的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B、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第三组:A、浦东开发的目的?B、浦东开发的条件?C、浦东开发前后的变化? 第四组:A、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B、有什么特点? 3、①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②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何不同? ③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
4、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思考: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 2、歌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合作探究: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
①前提不同:前者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进行的,后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进行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后者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③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后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二)讲解
1、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经济特区的设立。1979年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1984年5月,中央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扩大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
3、从1985年起,中央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5、对外开放的前提——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原则——平等互利;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小结〗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2、做些理性分析:特区“特”在何处,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用数据来说明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所具有的探索和示范作用等。
3、搜集有关深圳、浦东开发开放的图片或亲身经历的事实,有说服力地证明对外开放的价值,也可以举办小型的深圳、浦东发展前后图片展。
【课后反思】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②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③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
②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综合,培养和提高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中共十五大则是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知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③引领学生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树立向伟人学习的志向和为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二、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课前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你认为会有哪些障碍?应如何突破这些障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背景。 10年前,“手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到2002年底,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使用手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6亿户,居世界第一位。10年前,要想装一部固定电话,不但要批条子、找关系,交上几千元钱,还要等上半年,甚至一两年;现如今,不但初装费免了,而且包括农村在内,一般装机时间都在10天以内,到2002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2.14亿户,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巨大的变化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和不断完善。由此导入新课。
讨论: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期?
〖讲授新课〗
一、历史性的跨越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分析20世纪8、90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
2、归纳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3、归纳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4、案例分析: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分析: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5
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
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 (二)讲解
1、演示有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文字、图片材料,了解中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恶劣的国际环境;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
要强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内容: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②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④关
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⑥关于发展问题
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3、中共十四大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生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十五大的创新)
2、分析中共十五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意义。
3、合作探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广州人20年生活十大变化盘点
变化一:衣——过年买新衫→想买就去买;变化二:食——分分必计较→靓菜不讲价; 变化三:食——有证才能买→有钱就能买;变化四:住——三代五平方→一家两套房; 变化五:行——踩单车上班→开轿车度假;变化六:行——打的也心痛→机票也不贵; 变化七: ——联络靠传呼→人人拿手机;变化八: ——万元成首富→百万也寻常;
变化九:——七十古来稀→百岁老人多;变化十: ——有钱就去存→有钱去充电
(二)讲解
1、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及其意义。
⑴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⑵决定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⑶决定的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2、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及论断提出的伟大意义。
⑴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⑵主要内容。⑶论断提出的伟大意义。
3、到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实现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互接互补,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小结〗
进行专题总结,让学生明白以下几个道理:
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科学的、艰巨的。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及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课后反思】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学法指导: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
1、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对待探索中的挫折,吸取其教训;更要理解走中国特色者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意义 ,坚定前进的方向和信心。
2、中护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生活比较贴近。应该尽可能得就近做些社会调查,增强感性认识,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二、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首先从整体上认识本专题,让学生明白本专题的历史阶段:
过渡时期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底) 三大改造(1953—1956)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 十年文革(1966.5—1976.1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至今) 〖讲授新课〗⑴⑵⑶⑷⑸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阅读下列材料,并说说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80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 0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2、归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条件。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4、简述三大改造。
5、三大改造的结果,并评价之。 (二)讲解 2.条件
(1)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2)国营企业的壮大;(3)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控制能力的加强;(4)政府倡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向集体化过渡的开端。 3.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2)内容:“一化三改造”。 (3)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 4.内容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形式: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②政策:赎买。③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2)对农业的改造
形式: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改造
形式: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5.结果: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评价:是最深刻的变革,但遗留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 2、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二)讲解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探索。 6.十年成就
(1)特点:两头好,中间差。(2)成就:钢铁基地、基础行业、新修铁路、石油自给。
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经建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文革”十年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文革对经济造成哪些破坏?
2、周恩来主持工作期间为什么国家经济有所起色? 3、文革期间经济复苏的原因是什么? 4、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什么?
5、“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
分析归纳:“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发展缓慢、比例失调、体制僵化、丧失机遇、差距增大(反左、改革刻不容缓)‟ (二)讲解
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文革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动乱开始全
周恩来主持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结束 面夺权
1966------------1971-----------1973----------1975----------76 经建大混乱
经济起色
经济好转复苏
〖小结〗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和失误有哪些?有哪些经验教训? ⑴成功探索:①《论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③1960年冬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即八字方针;④周恩来主持工作时;⑤邓小平主持工作时
⑵失误: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
⑶经验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③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级斗争问题;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坚持走群众道路。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课后反思】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认识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及对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
②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③了解中国创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②课上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阐述历史、分析问题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通过改革开放十年初期1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②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政策。③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二、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结合学生收
集的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创设历史情境,营造轻松的欢乐气氛,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带领学生融入历史,走进历史。
〖讲授新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一)阅读第一目,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二)讲解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历史背景:①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②“文革”的结束;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改革开放决策:提高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方式;肯定权力下放原则、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三个历史性转变;(2)两个标志: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首先从农村开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面临哪些不利因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呢? 2、农村改革的历程及意义 3、城市改革的内容
4、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二)讲解
1、原因: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都没解决。
2、历程:①安徽(小岗村)、四川(广汉)秘密尝试:包产到户;②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文件,对做法肯定;③中共中央推动: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改革生产关系,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
意义: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结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投影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抛荒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解决之策。 3、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1)起步:农村改革的推动。
(2)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要求:①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地位:改革重点
(4)国企改革:①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②内容: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③作用:增强国企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4、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5、补充国企的改革问题(经济改革的重点) a.由来:没收及接收
b.地位:经济的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存在问题: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落后,富余人员多等
d.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机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股分制,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分流转换等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引导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有哪些,认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整理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2、课上以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这一目内容,可设问如下:
第一组:A、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B、何为经济特区?C、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组:A、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以及1985年后开辟的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B、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第三组:A、浦东开发的目的?B、浦东开发的条件?C、浦东开发前后的变化? 第四组:A、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B、有什么特点? 3、①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②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何不同? ③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
4、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思考: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 2、歌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合作探究: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
①前提不同:前者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进行的,后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进行的
②性质不同: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后者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③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后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二)讲解
1、对外开放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经济特区的设立。1979年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的自主权。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1984年5月,中央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扩大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
3、从1985年起,中央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提出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5、对外开放的前提——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原则——平等互利;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小结〗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2、做些理性分析:特区“特”在何处,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用数据来说明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所具有的探索和示范作用等。
3、搜集有关深圳、浦东开发开放的图片或亲身经历的事实,有说服力地证明对外开放的价值,也可以举办小型的深圳、浦东发展前后图片展。
【课后反思】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②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③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关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
②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综合,培养和提高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中共十五大则是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知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③引领学生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树立向伟人学习的志向和为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二、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课前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你认为会有哪些障碍?应如何突破这些障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背景。 10年前,“手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到2002年底,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使用手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6亿户,居世界第一位。10年前,要想装一部固定电话,不但要批条子、找关系,交上几千元钱,还要等上半年,甚至一两年;现如今,不但初装费免了,而且包括农村在内,一般装机时间都在10天以内,到2002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2.14亿户,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巨大的变化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和不断完善。由此导入新课。
讨论: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期?
〖讲授新课〗
一、历史性的跨越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分析20世纪8、90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
2、归纳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3、归纳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4、案例分析: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分析: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5
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
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 (二)讲解
1、演示有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文字、图片材料,了解中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恶劣的国际环境;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
要强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内容: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②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④关
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⑥关于发展问题
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3、中共十四大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生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十五大的创新)
2、分析中共十五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意义。
3、合作探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广州人20年生活十大变化盘点
变化一:衣——过年买新衫→想买就去买;变化二:食——分分必计较→靓菜不讲价; 变化三:食——有证才能买→有钱就能买;变化四:住——三代五平方→一家两套房; 变化五:行——踩单车上班→开轿车度假;变化六:行——打的也心痛→机票也不贵; 变化七: ——联络靠传呼→人人拿手机;变化八: ——万元成首富→百万也寻常;
变化九:——七十古来稀→百岁老人多;变化十: ——有钱就去存→有钱去充电
(二)讲解
1、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及其意义。
⑴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⑵决定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⑶决定的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2、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及论断提出的伟大意义。
⑴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⑵主要内容。⑶论断提出的伟大意义。
3、到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实现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互接互补,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小结〗
进行专题总结,让学生明白以下几个道理:
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科学的、艰巨的。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及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