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实验探究 2010-04-13 10:11:51 阅读15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piao200808《引用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的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一、H2SO4硫酸

1、浓硫酸:吸水性(吸收水蒸气)脱水性

可用于干燥空气。通常在实验题中出现浓硫酸,那作用就是吸收水,实验室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吸收空气

中的水。

2、稀硫酸:作用:除铁锈(常出现在物质推断题和选择题中)

二、NaOH :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

与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反应,常用来吸收CO2和SO2 ,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室密封是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三、Ca(OH) 2:氢氧化钙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用于家禽栏舍消毒;用于检验CO2气体,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四、CaCO3:碳酸钙

高温分解产生CaO 和CO2

(注:三、四中的转化关系为钙三角即为CaCO3 高温分解产生CaO 和CO2

CaO 加H2O 生成Ca(OH) 2,Ca(OH) 2通CO2生成CaCO3和H2O )

五、HCl :盐酸

可以去除铁锈;可以与CaCO3反应制取CO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HCl 气体;加AgNO3反应有

白色沉淀

六、CO 一氧化碳

作为还原剂,可用于还原CuO(氧化铜) Fe2O3(氧化铁);可点燃生成CO2(二氧化碳);性质:无色、

无味、有毒气体,空气污染物中的一种。

七、CO2二氧化碳

实验室用HCl 和CaCO3 制取,溶于水生成H2CO3( H2CO3易分解)

可用于图书馆、精密仪器的灭火;可用C 高温还原,产物为CO ;性质:无色、无味,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固体干冰升华可以制冷,用于舞台上产生白雾效果(注:白雾是二氧化碳是干冰升华吸热,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可用NaOH 吸收。用Ca(OH) 2检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

(注:六、七和C (碳)的转化关系为碳三角)

八、单质:

1、Cu :红色固体 铜加热与O2(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现象)——CuO (氧化铜)

Cu不与酸反应,但CuO 可以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含有Cu2+(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用于物质推断题)

2、Fe 铁:铁单质为白色固体,铁粉为黑色,纯铁是银白色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

现象:有黑色固体生成,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粉,含Fe3+(铁离子)

的溶液里呈棕黄色含Fe2+(亚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

3、O2:氧气 支持燃烧,自身不燃烧;可供给呼吸、给植物光合作用,和H2O 一起使金属生锈;在空气中占21%(五分之一) ,密度比空气大;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H2氢气:自身可以燃烧;可以还原CuO (氧化铜)、Fe2O3(氧化铁); 密度比空气小

5、C 碳:点燃:①氧气充足时,生成CO2(二氧化碳)②氧气不充足时,生成CO (一氧化碳)还原性:还原CuO (氧化铜)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固体、Fe2O3 (氧化铁) 、 CO2(二氧化碳);常

温下活性炭可以吸附颜色、气体;稳定性高

6、Mg 镁: 银白色,活动性高,点燃时有白光,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现象),燃烧后,若质量变大,

原因是有O 原子加入,若质量变小,原因是有大量MgO 扩散到空气中。

九、 H2O2:双氧水

以MnO2做为催化剂,分解产生O2和H2O

十、 MnO2:二氧化锰

催化剂,用于催化氯酸钾(KClO3)和双氧水H2O2

催化剂的作用:起催化的作用。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十一、 KMnO4: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 ====== K2MnO4+MnO2+O2↑ (注这里不需要催化剂)

物质推断题,解题思路

一、 若题中说:蓝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u2+(铜离子);棕黄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Fe3+ (铁

离子);浅绿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Fe2+ (亚铁离子)

二、 加入盐酸,若气泡产生,且气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有碳酸盐

三、 加入AgNO3有沉淀,则溶液中有盐酸盐

四、 加入Ba(NO3)2有沉淀,则该溶液中有硫酸盐

五、 加入碱有刺激性气味的是铵盐

六、 关于沉淀

1、红褐色沉淀是Fe(OH)3;蓝色沉淀是Cu(OH)2;其余沉淀是白色

2、沉淀溶于酸,有气泡产生的,沉淀为碳酸盐。

3、沉淀溶于酸,没有气泡产生的,沉淀为碱。

4、沉淀不溶解的,为硫酸钡(BaSO4)或氯化银(AgCl)

七、 记住物质溶解度表

1、钾盐、钠盐、钡盐、钙盐、氨盐溶于水

2、盐酸盐中除氯化银(AgCl)都溶于水

3、硝酸盐全溶

4、硫酸盐除硫酸钡(BaSO4)、硫酸钙 (CaSO4)和硫酸银(AgSO4)都溶于水

5、碳酸盐只有NH4CO3、K2CO3、Na2CO3溶于水

八、特殊反应的现象和物质

1、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白磷

2、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是氨气

3、可使黑色固体CuO 还原成亮红色金属Cu 的还原性气体是H2和CO ,还原性固体是C

4、遇碘变蓝色的是含淀粉的物质

九、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 、Fe3O4、C 、FeS (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 、Cu(OH) 2、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 (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 (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 )、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七水合硫酸亚铁) 、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 2CO3]

无色气体:N2、CO2、CO 、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 、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酸、碱的通性

一、 酸的通性

1、在水中解离出H+

2、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溶液呈酸性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加新酸

6、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二、 碱的通性

1、在水中解离出OH-

2、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溶液呈碱性

3、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酸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加新碱

四大基本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注:A 的金属活动性在中B 以前)

四、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注: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

计算题

一、计算题的类型有:

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该元素质量分数/混合物质量×100%

二、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

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解],②设未知量,③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④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⑤

列出比例式,求解,⑥答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

色由白色→蓝色) 、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

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

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 、CH4)或用CO 、H2还原CuO 、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

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 、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

处理:CO 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

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氯化氢气体(HCl )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 )、生石灰、无水CuSO4(并

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 等

除HCl 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

KOH 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

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固体

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

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实验现象: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结论: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 镁、 铝、锌、铁、锡、 铅、氢、铜、 汞、银、铂、 金

K 、Ca 、Na 、Mg 、Al 、 Zn、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20号元素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实验探究 2010-04-13 10:11:51 阅读15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piao200808《引用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的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一、H2SO4硫酸

1、浓硫酸:吸水性(吸收水蒸气)脱水性

可用于干燥空气。通常在实验题中出现浓硫酸,那作用就是吸收水,实验室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吸收空气

中的水。

2、稀硫酸:作用:除铁锈(常出现在物质推断题和选择题中)

二、NaOH :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

与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反应,常用来吸收CO2和SO2 ,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室密封是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三、Ca(OH) 2:氢氧化钙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用于家禽栏舍消毒;用于检验CO2气体,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四、CaCO3:碳酸钙

高温分解产生CaO 和CO2

(注:三、四中的转化关系为钙三角即为CaCO3 高温分解产生CaO 和CO2

CaO 加H2O 生成Ca(OH) 2,Ca(OH) 2通CO2生成CaCO3和H2O )

五、HCl :盐酸

可以去除铁锈;可以与CaCO3反应制取CO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HCl 气体;加AgNO3反应有

白色沉淀

六、CO 一氧化碳

作为还原剂,可用于还原CuO(氧化铜) Fe2O3(氧化铁);可点燃生成CO2(二氧化碳);性质:无色、

无味、有毒气体,空气污染物中的一种。

七、CO2二氧化碳

实验室用HCl 和CaCO3 制取,溶于水生成H2CO3( H2CO3易分解)

可用于图书馆、精密仪器的灭火;可用C 高温还原,产物为CO ;性质:无色、无味,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固体干冰升华可以制冷,用于舞台上产生白雾效果(注:白雾是二氧化碳是干冰升华吸热,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可用NaOH 吸收。用Ca(OH) 2检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

(注:六、七和C (碳)的转化关系为碳三角)

八、单质:

1、Cu :红色固体 铜加热与O2(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现象)——CuO (氧化铜)

Cu不与酸反应,但CuO 可以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

含有Cu2+(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用于物质推断题)

2、Fe 铁:铁单质为白色固体,铁粉为黑色,纯铁是银白色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

现象:有黑色固体生成,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粉,含Fe3+(铁离子)

的溶液里呈棕黄色含Fe2+(亚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

3、O2:氧气 支持燃烧,自身不燃烧;可供给呼吸、给植物光合作用,和H2O 一起使金属生锈;在空气中占21%(五分之一) ,密度比空气大;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H2氢气:自身可以燃烧;可以还原CuO (氧化铜)、Fe2O3(氧化铁); 密度比空气小

5、C 碳:点燃:①氧气充足时,生成CO2(二氧化碳)②氧气不充足时,生成CO (一氧化碳)还原性:还原CuO (氧化铜)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固体、Fe2O3 (氧化铁) 、 CO2(二氧化碳);常

温下活性炭可以吸附颜色、气体;稳定性高

6、Mg 镁: 银白色,活动性高,点燃时有白光,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现象),燃烧后,若质量变大,

原因是有O 原子加入,若质量变小,原因是有大量MgO 扩散到空气中。

九、 H2O2:双氧水

以MnO2做为催化剂,分解产生O2和H2O

十、 MnO2:二氧化锰

催化剂,用于催化氯酸钾(KClO3)和双氧水H2O2

催化剂的作用:起催化的作用。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十一、 KMnO4: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 ====== K2MnO4+MnO2+O2↑ (注这里不需要催化剂)

物质推断题,解题思路

一、 若题中说:蓝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u2+(铜离子);棕黄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Fe3+ (铁

离子);浅绿色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Fe2+ (亚铁离子)

二、 加入盐酸,若气泡产生,且气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有碳酸盐

三、 加入AgNO3有沉淀,则溶液中有盐酸盐

四、 加入Ba(NO3)2有沉淀,则该溶液中有硫酸盐

五、 加入碱有刺激性气味的是铵盐

六、 关于沉淀

1、红褐色沉淀是Fe(OH)3;蓝色沉淀是Cu(OH)2;其余沉淀是白色

2、沉淀溶于酸,有气泡产生的,沉淀为碳酸盐。

3、沉淀溶于酸,没有气泡产生的,沉淀为碱。

4、沉淀不溶解的,为硫酸钡(BaSO4)或氯化银(AgCl)

七、 记住物质溶解度表

1、钾盐、钠盐、钡盐、钙盐、氨盐溶于水

2、盐酸盐中除氯化银(AgCl)都溶于水

3、硝酸盐全溶

4、硫酸盐除硫酸钡(BaSO4)、硫酸钙 (CaSO4)和硫酸银(AgSO4)都溶于水

5、碳酸盐只有NH4CO3、K2CO3、Na2CO3溶于水

八、特殊反应的现象和物质

1、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白磷

2、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是氨气

3、可使黑色固体CuO 还原成亮红色金属Cu 的还原性气体是H2和CO ,还原性固体是C

4、遇碘变蓝色的是含淀粉的物质

九、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 、Fe3O4、C 、FeS (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 、Cu(OH) 2、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 (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 (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 )、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七水合硫酸亚铁) 、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 2CO3]

无色气体:N2、CO2、CO 、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 、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酸、碱的通性

一、 酸的通性

1、在水中解离出H+

2、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溶液呈酸性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加新酸

6、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二、 碱的通性

1、在水中解离出OH-

2、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溶液呈碱性

3、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酸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加新碱

四大基本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注:A 的金属活动性在中B 以前)

四、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注: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

计算题

一、计算题的类型有:

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质量×该元素质量分数/混合物质量×100%

二、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

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解],②设未知量,③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④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⑤

列出比例式,求解,⑥答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

色由白色→蓝色) 、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

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

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 、CH4)或用CO 、H2还原CuO 、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

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 、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

处理:CO 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

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氯化氢气体(HCl )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 )、生石灰、无水CuSO4(并

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 等

除HCl 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

KOH 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

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固体

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

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实验现象: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结论: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 镁、 铝、锌、铁、锡、 铅、氢、铜、 汞、银、铂、 金

K 、Ca 、Na 、Mg 、Al 、 Zn、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20号元素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相关文章

  • 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化学
  • 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化学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 ...查看


  • 2017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考纲
  • 化 学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 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 ...查看


  •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化学
  •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化 学 Ⅰ. 考 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 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 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 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 ...查看


  • 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 (修订稿) <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内容及编写体例是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各模块为单元,对各模块中每一主题的"内容标准"从广度和深度 ...查看


  • 201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
  • 一 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因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查看


  • 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化学方程式(精编版) 1
  • 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一.化学式的含义: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二.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1.非金属单质 2.金属单质 3.常见氧化物 4.氯化物/盐酸盐 5.常见的酸 6.常见的盐 7.常见的碱 8.常见有机物 9 ...查看


  • 2015年苏州中考化学考点解析
  • 2015年苏州市中考化学考点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今年的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q ...查看


  •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设计: 胡晓勇 一.教材分析 1.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2.教材所处地位: 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 ...查看


  • 盐的说课稿2013
  • 第十一单元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课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部分,是从学生身 边熟悉的物质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盐的知识.进而对酸.碱.盐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有比 ...查看


  • 矿石学基础
  • 矿石学基础 目录 第一节 岩矿石基本概念....................................................................................... 2 1. 什么是成岩和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