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在行文中的重要性
摘要:
在作文中,主题、内容、结构固然很重要,这些是我们写一篇文章的必然条件,但是,在这些必备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想要追求文章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至善至美,就不能忽略“细节”的重要性。情感因细节而饱满精致,形象因细节而跃然纸上,作文因细节而深刻感人。本文就通过几方面来谈谈行文中细节运用的重要性。
关键字:细节 重要性 情感 形象
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因为有了工匠细腻的雕刻描摹,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我们学生的作文总是切入面太大,泛泛而谈,有大的轮廓,却没有细致的深入刻画。记人,只简单的记叙了人的外在和动作,没有深入的对这些动作或肖像进行刻画,这样就很难触及到人的内心,从而不能感受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记事,只是简单的说明前因后果,没有侧重的描述需要突出的地方,最终形成的文章只是流水账似的事件的整个过程,没有趣味性,哲理性也会因这样枯燥的语言而淡出文章,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像一栋没有装修的别墅,只有简单粗糙的框架,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不能触动读者的灵魂。 “细节”很重要,那“细节”的重要性在行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细节描写中的环境描写,首先会为我们营造一个适合此篇文章的氛围,让读者
感受到要记叙的这个人或这件事或景所处的环境背景,定下一个相应的基调,
这样的环境描写如迷雾一样萦绕着读者的大脑,使人置身诗境。如《荷塘月色》
中的第二段,写煤屑小路,“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
的路,白天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
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却还是淡淡的。”这段写小煤屑路,却
为我们渲染出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笼罩全文的淡淡的忧伤,这样的氛围。
无论是写到荷塘的月色还是写月色下的荷塘,流露出的都是淡淡的伤感,淡淡
的寂寞这种感觉。这就是环境的细节描写所达到的效果。
第二, 细节是我们塑造一个生动难忘的形象的必需手段。祥林嫂的形象,家喻户晓,
只要提到祥林嫂,脑海马上就会显现一个潦倒的、骨瘦如柴的、口中还念念有
词的一个妇女形象。为什么鲁迅所塑造的祥林嫂形象会给大家留下如此深刻的
印象?答案是细节刻画。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父亲
翻栏杆买机子时的那几个动词,无不生动的刻画了父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不
可磨灭的印象。还有《红楼梦》中黛玉的形象,“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
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如此细致的描写,给我们展现
了一个完完全全的黛玉形象。由此看出,只有细节刻画才能使人物的形象跃然
纸上。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有很多,像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等等,要写一个记人的文章,像这些细节描写是必须的,可以不全部
运用,但要根据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我们
学生写作文,相应的会用一些方法,但是用的也不够充分,不够细致,只能说
是描了,不能说是刻画,这在程度上是有质的不同的。
第三, 细节使结构有了详略,使主题更加鲜明。运用细节刻画要注意,并不是要全篇
都要刻画,要有主次之分,就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细致的刻画,自然在结构、
笔墨应用等方面就很明显的有了详略之分,所要表达的主题自然是要深入的去刻画去描摹的,如《三国演义》,他将笔墨的重点应用在战前和战后的形式分析或人物性格刻画上,而对于真正的战场用墨相比就少了很多,因此,他的整体结构分布就很明显,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很自然的就偏向了斗智和战前部署、作战策略,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所以,细节的刻画,并不是与结构没有关系,反而在结构方面,主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 细节直接触及到了情感。如果把整个作文比作人体,那细节就是血肉,一个人
体要是无血无肉,那他连行尸走肉也称不上,而作文也似这样,只有有细节了,文章才能活起来,文章才能有情感,才能感人。相信很多学生对于写母亲在雨夜送他去医院、母亲给他打伞而自己的衣服却湿了一大半这样的画面或材料并不陌生,每个人曾经几乎都盗用过,但盗用的成功吗?盗用的感人吗?我们且不说材料的创新性,只从细节上来看,母亲雨夜送你去医院,你怎样描写她的着急的?你怎样描写打在她身上的雨水的?你怎样描写她不顾一切的加速向前冲的?你怎样刻画她脸上的表情和凌乱的头发的?你描写这些了吗?要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很简单,你亲身经历的,我们很多同学的作文也写的是实事,但是,她写出的却怎么也像假的,这就看你是怎样描述的了,有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只有细致的刻画细节,这样,读者看到的,体味到的是当事人的直接口述,自然有真实之感,如此而来的的情感必然真实可信,因而感人。同样的,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臃肿的身体爬过栏杆时的笨拙与费力,到车上后的几句简单的话语,为什么一次次让作者泪眼模糊真情所使,从这些动作中,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一个质朴的老人对儿子毫无修饰的发自内心的质朴的爱,这就叫真情,由细节的刻画流露而出。
针对我们学生作文的泛泛而谈或只见框架不见血肉的这种现象,在此,我提出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就像电影中对于某一画面的特写,如母亲眼角沉淀的一滴泪,父亲发梢的银丝等,当然,细节刻画的方法很多,人物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等,我们在作文过程中尽可能的运用这些方法,仔细的去观察,深刻的去刻画,同时,我们的生活,不仅要宏观的看待问题,更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味。
细节在行文中的重要性
摘要:
在作文中,主题、内容、结构固然很重要,这些是我们写一篇文章的必然条件,但是,在这些必备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想要追求文章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至善至美,就不能忽略“细节”的重要性。情感因细节而饱满精致,形象因细节而跃然纸上,作文因细节而深刻感人。本文就通过几方面来谈谈行文中细节运用的重要性。
关键字:细节 重要性 情感 形象
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因为有了工匠细腻的雕刻描摹,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我们学生的作文总是切入面太大,泛泛而谈,有大的轮廓,却没有细致的深入刻画。记人,只简单的记叙了人的外在和动作,没有深入的对这些动作或肖像进行刻画,这样就很难触及到人的内心,从而不能感受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记事,只是简单的说明前因后果,没有侧重的描述需要突出的地方,最终形成的文章只是流水账似的事件的整个过程,没有趣味性,哲理性也会因这样枯燥的语言而淡出文章,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像一栋没有装修的别墅,只有简单粗糙的框架,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更不能触动读者的灵魂。 “细节”很重要,那“细节”的重要性在行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细节描写中的环境描写,首先会为我们营造一个适合此篇文章的氛围,让读者
感受到要记叙的这个人或这件事或景所处的环境背景,定下一个相应的基调,
这样的环境描写如迷雾一样萦绕着读者的大脑,使人置身诗境。如《荷塘月色》
中的第二段,写煤屑小路,“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
的路,白天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
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却还是淡淡的。”这段写小煤屑路,却
为我们渲染出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笼罩全文的淡淡的忧伤,这样的氛围。
无论是写到荷塘的月色还是写月色下的荷塘,流露出的都是淡淡的伤感,淡淡
的寂寞这种感觉。这就是环境的细节描写所达到的效果。
第二, 细节是我们塑造一个生动难忘的形象的必需手段。祥林嫂的形象,家喻户晓,
只要提到祥林嫂,脑海马上就会显现一个潦倒的、骨瘦如柴的、口中还念念有
词的一个妇女形象。为什么鲁迅所塑造的祥林嫂形象会给大家留下如此深刻的
印象?答案是细节刻画。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父亲
翻栏杆买机子时的那几个动词,无不生动的刻画了父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不
可磨灭的印象。还有《红楼梦》中黛玉的形象,“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
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如此细致的描写,给我们展现
了一个完完全全的黛玉形象。由此看出,只有细节刻画才能使人物的形象跃然
纸上。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方法有很多,像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等等,要写一个记人的文章,像这些细节描写是必须的,可以不全部
运用,但要根据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我们
学生写作文,相应的会用一些方法,但是用的也不够充分,不够细致,只能说
是描了,不能说是刻画,这在程度上是有质的不同的。
第三, 细节使结构有了详略,使主题更加鲜明。运用细节刻画要注意,并不是要全篇
都要刻画,要有主次之分,就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细致的刻画,自然在结构、
笔墨应用等方面就很明显的有了详略之分,所要表达的主题自然是要深入的去刻画去描摹的,如《三国演义》,他将笔墨的重点应用在战前和战后的形式分析或人物性格刻画上,而对于真正的战场用墨相比就少了很多,因此,他的整体结构分布就很明显,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很自然的就偏向了斗智和战前部署、作战策略,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所以,细节的刻画,并不是与结构没有关系,反而在结构方面,主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 细节直接触及到了情感。如果把整个作文比作人体,那细节就是血肉,一个人
体要是无血无肉,那他连行尸走肉也称不上,而作文也似这样,只有有细节了,文章才能活起来,文章才能有情感,才能感人。相信很多学生对于写母亲在雨夜送他去医院、母亲给他打伞而自己的衣服却湿了一大半这样的画面或材料并不陌生,每个人曾经几乎都盗用过,但盗用的成功吗?盗用的感人吗?我们且不说材料的创新性,只从细节上来看,母亲雨夜送你去医院,你怎样描写她的着急的?你怎样描写打在她身上的雨水的?你怎样描写她不顾一切的加速向前冲的?你怎样刻画她脸上的表情和凌乱的头发的?你描写这些了吗?要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很简单,你亲身经历的,我们很多同学的作文也写的是实事,但是,她写出的却怎么也像假的,这就看你是怎样描述的了,有没有进行细致的刻画,只有细致的刻画细节,这样,读者看到的,体味到的是当事人的直接口述,自然有真实之感,如此而来的的情感必然真实可信,因而感人。同样的,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臃肿的身体爬过栏杆时的笨拙与费力,到车上后的几句简单的话语,为什么一次次让作者泪眼模糊真情所使,从这些动作中,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一个质朴的老人对儿子毫无修饰的发自内心的质朴的爱,这就叫真情,由细节的刻画流露而出。
针对我们学生作文的泛泛而谈或只见框架不见血肉的这种现象,在此,我提出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就像电影中对于某一画面的特写,如母亲眼角沉淀的一滴泪,父亲发梢的银丝等,当然,细节刻画的方法很多,人物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等,我们在作文过程中尽可能的运用这些方法,仔细的去观察,深刻的去刻画,同时,我们的生活,不仅要宏观的看待问题,更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