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陈 莹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并掌握用移多补少法和公式计算法求平均数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环保及感恩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用移多补少法和公式计算法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份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5月12日,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教师出示5.12汶川地震的图片)
讲述: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数万人失去了生命,数百万人家园被毁。但灾难无情人有情,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咱们学校的师生们也都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当时每位教师平均捐款100元。如今,汶川已经重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教师出示汶川县现在的图片)
二、引思质疑。
问:刚才在老师的讲述中,有一个与咱们今天所学知识相关的词,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答:平均)
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平均数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平均数)
提问:同学们,看到平均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答)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始今天的数学探索之旅吧!
三、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课件)
师:咱们学校是一所绿色环保学校,瞧,一群环保小卫士正在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
2、学生从图中找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与平均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3、小组合作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将方法整理到课堂学习单上。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进行课件演示):
方法一:移多补少
方法二:公式计算 总数÷份数=平均数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平均数与实际数量,有什么发现?
6、小组合作完成归纳总结部分,进一步深化平均数的意义。
四、拓展归纳。
1、师: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展了多彩的文体活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踢毽比赛吧。今天老师就聘请你们来当小裁判,希望你们能公平公正地裁决!
2、比较单人比赛成绩。
3、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成绩。
4、巧设矛盾: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了,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5、学生独立完成人数不同的两队进行比较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6、师生共同归纳:
人数相同时,可直接比较总数;人数不相同时,要比较平均数,因为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在池塘里学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
2、小芳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语文93分,英语98分,你知道她的数学考了多少分吗?
六、课堂小测:
1、判断对错: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
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
2、两个小组比赛跳绳,第一小组4人,一共跳了720个。第二小组5个,一共跳了850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七、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八、布置实践作业:
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如有不知道的可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求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后,再和自己的身高、体重比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九、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方法一: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总数÷份数=平均数
各部分数合起来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我感觉自己在这节课中,对学生还是不敢放手,没有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总是怀疑学生的自主能力。因此,今后我还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下功夫。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陈 莹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并掌握用移多补少法和公式计算法求平均数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环保及感恩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用移多补少法和公式计算法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份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5月12日,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教师出示5.12汶川地震的图片)
讲述: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数万人失去了生命,数百万人家园被毁。但灾难无情人有情,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咱们学校的师生们也都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当时每位教师平均捐款100元。如今,汶川已经重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教师出示汶川县现在的图片)
二、引思质疑。
问:刚才在老师的讲述中,有一个与咱们今天所学知识相关的词,你们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答:平均)
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平均数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平均数)
提问:同学们,看到平均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答)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始今天的数学探索之旅吧!
三、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课件)
师:咱们学校是一所绿色环保学校,瞧,一群环保小卫士正在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
2、学生从图中找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与平均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3、小组合作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将方法整理到课堂学习单上。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进行课件演示):
方法一:移多补少
方法二:公式计算 总数÷份数=平均数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平均数与实际数量,有什么发现?
6、小组合作完成归纳总结部分,进一步深化平均数的意义。
四、拓展归纳。
1、师: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展了多彩的文体活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踢毽比赛吧。今天老师就聘请你们来当小裁判,希望你们能公平公正地裁决!
2、比较单人比赛成绩。
3、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成绩。
4、巧设矛盾: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了,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5、学生独立完成人数不同的两队进行比较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6、师生共同归纳:
人数相同时,可直接比较总数;人数不相同时,要比较平均数,因为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在池塘里学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
2、小芳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语文93分,英语98分,你知道她的数学考了多少分吗?
六、课堂小测:
1、判断对错: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
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
2、两个小组比赛跳绳,第一小组4人,一共跳了720个。第二小组5个,一共跳了850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七、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八、布置实践作业:
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如有不知道的可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求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后,再和自己的身高、体重比较,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九、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方法一: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总数÷份数=平均数
各部分数合起来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我感觉自己在这节课中,对学生还是不敢放手,没有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总是怀疑学生的自主能力。因此,今后我还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