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张须陀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张须陀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从杨素击平之,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不可擅与。”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

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发兵拒之,薄遂引军南,转掠鲁郡。须陀蹑之,及于岱山之下。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须陀追之,至临邑,复破之,斩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于抚驭,得士卒心,论者号为名将。薄复北战,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既至津梁,复为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而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让惮须陀,不敢进。密劝之,让遂与密率兵逼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逐北十余里。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邀击须陀军,遂败绩。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B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C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D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因称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B .嗣位指继承君位,嗣即继承,接续,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C .岱山即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古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又名岱宗,岱岳,古代帝王常到此祭祀天地。

D .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军旅文书,泛指布告、通告;也指官府间不加缄封的文书。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须陀战功累累,多次因功加官受赏。他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凭军功拜任仪同将军;随杨素平定汉王作乱,加任开府;击败王薄后,皇帝不但下诏赞美表扬,还命令使者画出须陀相貌来进奏。

B .张须陀能心系百姓,冒死帮助百姓。他担任齐郡丞时,正遇上战争,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价格飞涨。他不顾下属反对,不等皇帝下令就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上表。

C .张须陀勇决善战,能以少胜多。他两次均击败王薄并俘获大量战利品,其中第二次率两万骑兵步兵大败王薄十几万大军;在和裴长才的战斗中更是亲率五名骑兵打败了对方两万兵众。

D .张须陀作为一名将领,能为下属拼命,很得军心。在荥阳之战中,他中了李密埋伏,自己已突围而出,看到士兵不能全部冲出包围,又多次跃马进入包围解救他们,下马战死后,士兵为他悲痛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

(2)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

答案:

10.B

11.C (岱山即泰山,古称东岳,西岳是华山。)

12.C (原文“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在和裴长才的交战中,张须陀是先率五名骑兵与之交战但被重重围攻,后有援兵赶到,他率领军队又出战才使对方败逃。)

13.(1)现在皇上在远方,派遣使者来往,一定会拖延时间。老百姓已十分危急了,如果等到诏令到达,将要饿倒在沟渠里了。(5分。淹,拖延,1分;委,放置,此处指饿倒,1分。全句大意3分。)

(2)不久率兵抗击东郡叛贼翟让,前后三十多次交战,每次都打败赶跑了他。(5分。寻,不久,1分;走,使动用法,使„„逃跑,赶跑,1分。全句大意3分。)

《隋书·张须陀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赐物三百段。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从杨素击平之,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不可擅与。”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

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发兵拒之,薄遂引军南,转掠鲁郡。须陀蹑之,及于岱山之下。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须陀追之,至临邑,复破之,斩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于抚驭,得士卒心,论者号为名将。薄复北战,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既至津梁,复为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而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贼竞赴之,围百余重,身中数创,勇气弥厉。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

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让惮须陀,不敢进。密劝之,让遂与密率兵逼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逐北十余里。时李密先伏数千人于林木间,邀击须陀军,遂败绩。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B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C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D .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因称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B .嗣位指继承君位,嗣即继承,接续,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C .岱山即泰山,在山东泰安市境内,古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又名岱宗,岱岳,古代帝王常到此祭祀天地。

D .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军旅文书,泛指布告、通告;也指官府间不加缄封的文书。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须陀战功累累,多次因功加官受赏。他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凭军功拜任仪同将军;随杨素平定汉王作乱,加任开府;击败王薄后,皇帝不但下诏赞美表扬,还命令使者画出须陀相貌来进奏。

B .张须陀能心系百姓,冒死帮助百姓。他担任齐郡丞时,正遇上战争,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价格飞涨。他不顾下属反对,不等皇帝下令就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上表。

C .张须陀勇决善战,能以少胜多。他两次均击败王薄并俘获大量战利品,其中第二次率两万骑兵步兵大败王薄十几万大军;在和裴长才的战斗中更是亲率五名骑兵打败了对方两万兵众。

D .张须陀作为一名将领,能为下属拼命,很得军心。在荥阳之战中,他中了李密埋伏,自己已突围而出,看到士兵不能全部冲出包围,又多次跃马进入包围解救他们,下马战死后,士兵为他悲痛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

(2)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

答案:

10.B

11.C (岱山即泰山,古称东岳,西岳是华山。)

12.C (原文“会城中兵至,贼稍却,须陀督军复战,长才败走。”在和裴长才的交战中,张须陀是先率五名骑兵与之交战但被重重围攻,后有援兵赶到,他率领军队又出战才使对方败逃。)

13.(1)现在皇上在远方,派遣使者来往,一定会拖延时间。老百姓已十分危急了,如果等到诏令到达,将要饿倒在沟渠里了。(5分。淹,拖延,1分;委,放置,此处指饿倒,1分。全句大意3分。)

(2)不久率兵抗击东郡叛贼翟让,前后三十多次交战,每次都打败赶跑了他。(5分。寻,不久,1分;走,使动用法,使„„逃跑,赶跑,1分。全句大意3分。)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4
  • 四.书面练习的设计艺术--文言文阅读练习的设计艺术 文言文的书面练习主要包含基础知识.诗词赏析.阅读三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阅读.除诗词赏析外,文言文中几乎所有的练习都可以在"阅读"中解决,如:1.实词的理解:2.虚词的理 ...查看


  • 归有光[归钺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 归有光<归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归有光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归钺传 归有光 孝子钺(yu è),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母常喋 喋罪过鉞,父提孝子,(后妻)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 ...查看


  • 韩愈[争臣论]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争臣①论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②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行古人之道,天子以为谏议大夫,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今阳 ...查看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好学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 ...查看


  • 2014人教版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答案
  • 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答案 一. 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 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20.余/因得/遍观群书. 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 仍不辍学习. 2 ...查看


  • 隆中对知识归纳与练习题目
  • 隆中对知识归纳与练习 一.通假字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2. 自董卓已. 来 二.古今异义词 1.将军宜枉顾.之 2.凡.三往 3. 孤.不度德量力 4.此殆.所以资将军 5. 遂用.猖獗 6.遂用猖獗.. 7. 抑.亦人谋也 8.此可以. ...查看


  • 阅读风向标 高考古诗文精读精练 方案
  • <阅读风向标·高考古诗文阅读与训练> 编 写 方 案 一. 概述 1.编写原则:本书旨在提高学生在古诗文方面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 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从而提高考场应对能力.同时,为了避免单纯的题海战术,本书采取讲练结合,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练习答案
  • 七年级下册课程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D 2.A 3.A 4.B 5.C 6.D 7.D 8.D 9.①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②竹中窥落日 ③独坐幽篁里 ④思君不见下渝州 赋分说明:每句1分,共4分. 二.阅读理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