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造出许多新亮点,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基本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参保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随着中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不断在该县发展和壮大,有的用工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不愿依法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使部分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近期,笔者走访了该县部分此类企业老板和个体工商户,发现用工单位和用工个人养老保险上存在诸多问题。若用人单位和用工个人不转变参保观念,将会给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

  一、现状

  保康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起步于1988年3月,当时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范围为国营企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和混岗的集体职工,当年参保缴费的只有3276人,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人数越来越多,截止2013年底,参保人数已达25200余人,其中:单位用工人数9000人、退休人数5200人、灵活就业人员11000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17000人,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能认真履行单位社会责任,但还有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中,少数用人单位负责人认识不足,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对单位来说是一种负担,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由于员工的养老保险得不到落实,相应造成这些单位喊叫 招工难、留不住人,人员流动性大成为此类企业经营生产困难的顽症。

  走访了解到,保康县共有40余个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抽查五家企业老板和个体工商户,这些企业中只有行政管理人员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其他劳动者只参加了新农合;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中,只有3名老板本人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其他劳动者只参加了农保和新农合,个别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还购买商业保险,甚至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用货币的形势每月发给了劳动者,记入了工资成本。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用人单位不愿依法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与个体工商户形成劳动关系的雇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待遇应与企业职工相同,其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应与企业职工一致。保康县用人单位所使用的员工大都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即使勉强为员工办理参保,也往往按较低的工资基数来缴费,或采取拖延、瞒报、漏报等各种手段。有的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招的以季节工、小时工、辅助工等居多,属短期雇佣工人,用工单位认为他们工作时间短、变动快,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不够规范。员工张某,是农民,40岁左右,在城区一家石材雕刻小作坊当小工,农忙时回家干农活,农闲时进城挣钱,参加的是新农保,每年在村里自己缴100元养老金。

  二是一些员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参保意识淡薄。因为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约束十分明显,很多情况下许多员工只能根据岗位需求或自身经济、体力状况,频繁更换单位或岗位,导致部分人不愿参保。刘某属下岗职工,45岁,在一家搬家社打工,凭体力吃饭,每月工资不等,老板接的活多时,干的活多多的钱,有时一个月有2000多元;刘某说下岗后,在几个地方打过工,这家老板心眼好,对自己够兄弟,每月都是明算账,没少给几个兄弟发过钱。原来参加的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下岗后养老金由自己缴纳。

  三是一些员工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差。部分员工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加之不学法律知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加上流动就业不够稳定,不敢主动向用工单位提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意愿,害怕提出后会丢掉岗位,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任用工单位损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王某,33岁,农民,小学文化,在民营磷矿矿山当员工, 2014年磷矿生意不景气,有几个员工已走了,老板每月还在给自己发工资,不敢给老板说养老金的事。

  四是用人单位和用工个人没算好算清养老保险福利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和员工投入少,获利多。例如:按现行的缴费基数,企业职工每年只有8%部分的个人缴费,大约1600元左右,缴15年才2.4万元左右,并且都是记入在自己个人账户上,60岁领取(计算到平均年龄 75岁)最低可领取养老金待遇11万元(不含调待)+死亡后丧葬抚恤费3.6万元(目前待遇),合计14.6万元,回报率为5倍,也就是你交1元钱,国家给你补贴5元钱。即便是你缴纳了养老保险费,没有领取养老金待遇死亡了,你也不会受到一分钱的损失,你自己所交的本、息全部退还给法定继承人,还有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三、建议

  为保障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其雇用工年老时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及用人单位经营的成功之道在于单位营运和劳动者生活的兼顾,关怀劳动者就是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若安定劳动者的生活就会提升工作效率。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社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督促用工单位要为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让劳动者清楚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让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老板,老总讲诚信,应依法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使其明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单位应尽的义务,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参加养老保险可以留住人才,减少劳动者的流动率。

  2、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3、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后,员工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解决,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家的感觉,更加爱企业;算好养老保险福利账,他们不再担心退休后老无所依,生活没保障,自然可减低流动率、提升了生产力,让企业和员工获得双赢。

  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造出许多新亮点,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基本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参保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随着中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不断在该县发展和壮大,有的用工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不愿依法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使部分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近期,笔者走访了该县部分此类企业老板和个体工商户,发现用工单位和用工个人养老保险上存在诸多问题。若用人单位和用工个人不转变参保观念,将会给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

  一、现状

  保康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起步于1988年3月,当时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范围为国营企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和混岗的集体职工,当年参保缴费的只有3276人,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人数越来越多,截止2013年底,参保人数已达25200余人,其中:单位用工人数9000人、退休人数5200人、灵活就业人员11000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17000人,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能认真履行单位社会责任,但还有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中,少数用人单位负责人认识不足,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对单位来说是一种负担,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由于员工的养老保险得不到落实,相应造成这些单位喊叫 招工难、留不住人,人员流动性大成为此类企业经营生产困难的顽症。

  走访了解到,保康县共有40余个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抽查五家企业老板和个体工商户,这些企业中只有行政管理人员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其他劳动者只参加了新农合;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中,只有3名老板本人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其他劳动者只参加了农保和新农合,个别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还购买商业保险,甚至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用货币的形势每月发给了劳动者,记入了工资成本。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用人单位不愿依法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与个体工商户形成劳动关系的雇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和待遇应与企业职工相同,其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应与企业职工一致。保康县用人单位所使用的员工大都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即使勉强为员工办理参保,也往往按较低的工资基数来缴费,或采取拖延、瞒报、漏报等各种手段。有的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招的以季节工、小时工、辅助工等居多,属短期雇佣工人,用工单位认为他们工作时间短、变动快,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不够规范。员工张某,是农民,40岁左右,在城区一家石材雕刻小作坊当小工,农忙时回家干农活,农闲时进城挣钱,参加的是新农保,每年在村里自己缴100元养老金。

  二是一些员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参保意识淡薄。因为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约束十分明显,很多情况下许多员工只能根据岗位需求或自身经济、体力状况,频繁更换单位或岗位,导致部分人不愿参保。刘某属下岗职工,45岁,在一家搬家社打工,凭体力吃饭,每月工资不等,老板接的活多时,干的活多多的钱,有时一个月有2000多元;刘某说下岗后,在几个地方打过工,这家老板心眼好,对自己够兄弟,每月都是明算账,没少给几个兄弟发过钱。原来参加的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下岗后养老金由自己缴纳。

  三是一些员工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差。部分员工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加之不学法律知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加上流动就业不够稳定,不敢主动向用工单位提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意愿,害怕提出后会丢掉岗位,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任用工单位损害自己的合法权益。王某,33岁,农民,小学文化,在民营磷矿矿山当员工, 2014年磷矿生意不景气,有几个员工已走了,老板每月还在给自己发工资,不敢给老板说养老金的事。

  四是用人单位和用工个人没算好算清养老保险福利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企业和员工投入少,获利多。例如:按现行的缴费基数,企业职工每年只有8%部分的个人缴费,大约1600元左右,缴15年才2.4万元左右,并且都是记入在自己个人账户上,60岁领取(计算到平均年龄 75岁)最低可领取养老金待遇11万元(不含调待)+死亡后丧葬抚恤费3.6万元(目前待遇),合计14.6万元,回报率为5倍,也就是你交1元钱,国家给你补贴5元钱。即便是你缴纳了养老保险费,没有领取养老金待遇死亡了,你也不会受到一分钱的损失,你自己所交的本、息全部退还给法定继承人,还有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三、建议

  为保障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其雇用工年老时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及用人单位经营的成功之道在于单位营运和劳动者生活的兼顾,关怀劳动者就是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若安定劳动者的生活就会提升工作效率。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社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督促用工单位要为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让劳动者清楚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让小微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老板,老总讲诚信,应依法为员工办理参保缴费;使其明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单位应尽的义务,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参加养老保险可以留住人才,减少劳动者的流动率。

  2、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3、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后,员工的后顾之忧得到了解决,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家的感觉,更加爱企业;算好养老保险福利账,他们不再担心退休后老无所依,生活没保障,自然可减低流动率、提升了生产力,让企业和员工获得双赢。


相关文章

  • 财经应用文写作论文
  • 关于全椒县个体工商户从业者参保问题及建议 摘要:个体工商从业者多为以谋生.糊口为主要目的的进城农民和下岗职工等城市底层群体.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并得到推广实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从业者的权益.但在实践中,社会保险制度在个体工商业户中 ...查看


  • 广州社会保险费基础知识
  • 社会保险费基础知识 一.社会保险概述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颁布法律,对社会全体公民或一定范围内 的劳动者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在生活中出现的其他困难,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制度. 广州市 ...查看


  • 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 ...查看


  • 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
  •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到各类企业务工的人员增多,因务工人员的伤亡问题不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由于目前对工伤认定问题仅有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作为依据,而其规定较为原则.抽象,缺乏一定的 ...查看


  • 2012年社保缴费标准
  • 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政策及业务办理指南(二) 一.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月缴费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月缴费金额=Σ(职工月缴费基数×各险种单位缴纳比例+职工月缴费基数×各险种个人缴纳比例) 温馨提示: 1.根据成府发[2011]5号文.成办发[2 ...查看


  • 重庆市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政策解读
  • 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www.cqhrss.gov.cn 2009-3-4 10:40:24 一.哪些人员可以参保?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北部新区内的以下人员: (一)城镇灵活就 ...查看


  • 2010年重庆市社保缴费基数为30965元
  • 2010年重庆市社保缴费基数为30965元 2009年我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为30965元,比上年增加3980元,增长14.7%. 这一数据的变化将引起一连串的反应,我市城镇职工和个体参 ...查看


  • 我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 第51卷第2期Vol.51 No.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uazhonNormalUniversit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gy( 2012年3月 Mar.012 2 我国 ...查看


  • [工伤保险条例]的十大修订
  • 甲方乙方 <工伤保险条例>的十大修订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笔者总结,<工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