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你的眼泪为谁而流:依赖性人格及相关子人格分析(深度好文)

所谓依赖性人格,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性格特点:他们缺少主见,经常让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依附于某一个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丈夫或妻子,听对方的话,顺从对方,不敢对对方提出要求;总害怕被抛弃,害怕没有人照顾,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自己生活;总觉得自己无依无靠、无能力、缺乏精力。

这些特征严重的时候,就可以定义为依赖性人格障碍。不过,在不足以称为有障碍的人中,也有很多人具有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说这些人是依赖性人格。依赖性人格的人可能出现的其他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因为当你依赖别人,你就把自己的幸福交到了别人手中,一旦被依赖的对象对你不够好,你就不可避免地会抑郁。

依赖性人格的子人格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子人格。

我用泪光吸引你——“哭泣者”

在他们的子人格中,经常会有一个爱哭的人。

依赖者依赖于人,难免有时会受到冷落,越是对他人纠缠不休,往往受到的冷落就越多。这个时候,心里难免不产生愤怒、恐惧或抑郁。

他们不敢太多愤怒,因为愤怒的结果,可能会惹恼自己的靠山。于是,他们会把愤怒压抑转变为抑郁,转变为哭泣。抑郁和哭泣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它可以激发“靠山”的怜悯之情。

哭泣着而有人来安慰,是依赖者心中最幸福的事情。

这是一位女性的子人格,子人格的名字叫莲莲,是一个女孩子,十八九岁。她的发型为披肩发,穿白色连衣裙。第一次在想像中出现的时候,她是在河边哭泣,渴望着有人来安慰、倾听她诉说心中的苦闷。她最怕一个人孤独寂寞、别人的冷眼。她犹豫自卑、脆弱敏感、优柔寡断。

长发,在表演性人格中和依赖性人格中都会出现,是多情的象征,缠绵的象征。在依赖者这里是“哭泣者”对异性的依赖的象征。多情是她们潜意识的手段,是为了吸引异性。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没有星光的夜里,我用泪光吸引你”。她们的悲哀是自怜,也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怜惜。在这个子人格身上,实际上有性的元素。

“哭泣者”以女性居多,但是也不全是女性。也有男性的哭泣者子人格,他们的外形一般是天真的少年形象,瘦弱纤细柔美,容易勾起女性母性的关怀。

注意,“哭泣者”是依赖者不顺利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的化身,可是又成为了依赖者寻求依赖的工具。实际上有一个子人格在背后利用“哭泣者”做依赖工具,或者对她传输“没有人可依赖是不行的”一类的观念,这个子人格往往是“狡猾的魔鬼”一类的子人格。

依赖者和表演者一样,都是在操纵别人,依赖者也是广义上的表演者,但是不同的是,她只演一种角色,就是“柔弱的我”。表演者追求的是别人的注意,而依赖者要的是别人的关怀照顾。

如何应对“哭泣者”呢?

依赖也不是不好,只不过不能过度。假如这个“哭泣者”占了主导地位,这个人就成了一个“哭泣者”了。林黛玉是不是这样一个人,我们无法考证,我们也不可能为她做人格意象分解。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谁都能够接受林黛玉。虽然她聪明、美丽,但是那从春流到秋,冬流到夏的眼泪的确让好多人觉得受不了。

假如有个人有这样的“哭泣者”子人格,非常爱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或者说,假如自己不幸是这样的人,自己又应该怎么办呢?

哭泣,是需要酝酿情绪的,是需要氛围和环境的。这环境必须安静,光线不可太好,人才可以哭。假如是在游乐园,或者四周都是打游戏机的,或者在劲舞的舞场,似乎谁都难于哭泣。所以如果一个人总是执著于“哭泣者”子人格,我们可以让他想像一个这样的情境,于是“哭泣者”就不见了。如果在实际的生活中,让他走出户外,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哭泣者”出现的频率也会下降。

惹人怜爱的小家伙——儿童或小动物

绝大多数人的子人格中都有动物,也都有儿童。不过,依赖性人格中动物和儿童的数量相对要多一些。也许,这正反映了依赖性的人在心理发展上的不成熟性吧。

而且,我们可以看出,依赖性的人所想像出的儿童中,多数也表现出对人的依赖这个特点。

有一位女士的子人格中出现了这样的两个形象:小红,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扎着小辫,穿着有大红花的衣服。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哥哥一起玩。最不喜欢的事情是有人招惹她。还有一个形象叫小兰,也是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外貌像小红,但是更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胆小,紧张。

小红和小兰是她性格中两个很接近的侧面,区别是小红更活泼外向,而小兰胆小一些,但是她们都关注着别人,依赖着别人。小红快乐的前提是要有别人和她一起玩,小兰则最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样的性格说不上不好,但是,在失去依赖对象时,她们就会在情绪上受到比其他人更大的挫伤。

同一个人还有另外的两个动物意象,一只是母猫,白色的,长毛,眯着眼睛。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主人怀里或身边听主人讲故事,让主人抚摸它。它的性格是温顺、听话、依赖。

还有一只小狗,也是白色的,总是欢蹦乱跳,扑到另一个子人格少爷的腿上,让少爷逗它。

除了可爱的动物外,依赖性的人还有一些可怕的动物子人格,比如吸血的蝙蝠。“吸血”象征着从别人那里吸取生命的力量,而这是依赖性的人所常做的事情之一。当然,这不是他们希望自己表现出的形象,毕竟蝙蝠不美丽。不过,这也并不是最坏的形象。因为在被依赖的一方,还会有更不美丽的比喻。有一位先生,他的妻子依赖性太强了,他实在受不了了,他竟然把妻子比喻为蚂蟥。

如何应对儿童和小动物呢?

依赖者的儿童和小动物子人格都很可爱,一般不需要改变。如果感觉过度了,可以在想像中诱导儿童长大,长大后,他们的依赖性有可能会有所降低。

吸血的蝙蝠、蚂蟥等动物形象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可怕的。蚂蟥在吸血的时候,你越往外拽,它就越用力吸。可以用转换想像的方式来减弱它的“依赖性”。首先,可以让来访者想像那不是一个蚂蟥,而是一只饥渴的小猫,正在吮吸猫妈妈的乳房。也就是说,你不能用蚂蟥的方式来依赖,不能伤害别人或者强夺别人的血,而可以用小猫的方式来依赖。如果原来是蝙蝠,可以想像那不是蝙蝠而是蝴蝶,是在吮吸花蜜。这样,就可以把矛盾减少化解。

依赖的理由——病人

得病是得到关怀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因此,依赖性的人几乎必然有“生病”的子人格。

荣荣,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她瘦弱,有病,贫血。她面色苍白,眼睛小,尖下颏,营养不好的样子。她天生一副让人怜惜的样子,性格懂事,体谅父母,不提无理要求。

在其他依赖性的人,有病的子人格可能样子会不同,比如,眼睛也许会是大眼睛。但是,面色一定是偏于苍白的。也许有的子人格会有咳嗽或疾病的症状。

假如依赖者的“病人”子人格占据了他人格中的一个主要地位,这个人就有可能真的得病。因为一个人是不是得病,除了身体素质的原因,病菌的原因等等之外,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像中医所说的,“七情可以致病”,消极的子人格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和身体变化,很有可能引起真实的身体疾病。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会比较难以分辨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因为他先得了病,然后才出现这个“病人”子人格呢,还是因为他有依赖性,然后产生了这个子人格,然后才得了病。不过,我们也不大需要搞清楚孰先孰后,因为有一点是清楚的。“病人”子人格的存在会增加他得病的可能性,而得病的事件也会加强他的“病人”子人格,而且可能会加强他的依赖性。这两者之间有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只要削弱了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随着削弱。

假如一个人的“病人”子人格占据了心灵的主导地位,而他的身体却偏偏比较强健,并没有出现身体疾病,潜意识中的压力就会引起一种心理症状——疑病症。一个有疑病症的人会不停地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心脏病等。即使在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消除他的疑心。他会怀疑医生没有认真检查,怀疑医生知道他有了不治之症而对他隐瞒真相。即使多次找不同的医院检查而没有发现疾病,他也不可能消除怀疑。因为他有一种感觉,“我明明是有病,明明是非常不舒服,怎么会是没有病呢?”某种意义上,他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他的子人格中的确有一个“病人”,的确有疾病,难怪他总觉得自己有病。但是,他不知道,病了的是想像中的一个子人格,而并不是这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身体。他把想像的世界、心灵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混淆了。

如何应对“病人”呢?

依赖者也不可能整个人都衰弱,“病人”子人格衰弱只是因为这个子人格上的心理能量太少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是守恒的。这个子人格上的心理能量少,必定会有另一个子人格的心理能量多,只要我们借助那个心理能量多的子人格,就可以使心灵中的“病人”子人格康复。

依赖者常常有一个“魔女”或者“疯子”的子人格,这个子人格很凶、很疯狂,这是由于,魔女和疯子是有着较大的心理能量的,是有力的。中医说,一座山上有毒草,就必然有能化解这毒草的解药。当然,这解药有可能本身也是一种毒草,但是它可以以毒攻毒。魔女就是病人的解药。假如我们让来访者在想像中让病人和魔女交朋友,让他们互相帮助。在魔女发疯的时候,病人帮助她安静下来;病人自感衰弱的时候,魔女可以给她支持和鼓励。这样,这两个子人格都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

如果没有“魔女”或者“疯子”,也必定会有其他有力量的子人格,但是在依赖性的人身上,这个子人格一定是被强烈压抑的。因为一旦他的力量被“靠山”发现了,他也就失去了依赖的理由。为了继续依赖,他必须压抑这个子人格。而心理咨询师所要做的就是逐步帮助他减少依赖,获得更多的独立;帮助他发掘、培养这个被压抑的子人格。

愤怒的女神——“魔女”

依赖,可以像天堂一样美丽,也可以像地狱一样可怕。最美丽的依赖是新生儿的依赖,他绝对的无助、绝对的信任、绝对的依赖。他可以唤醒别人天生就有的母性或者父性。让这样一个小孩子在自己的怀里,感到自己被这样一个小孩子依赖,这是人最大的幸福之一。

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当他应该独立的年龄到来之后,依赖就未必一定会可爱了。当然,我的话不应该说得太绝对,有的时候,依赖也是可爱的,妻子可以模仿小孩子的样子依赖丈夫;丈夫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唤起妻子的爱怜,这些都无可指责。只要使用的适当,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害怕危险、逃避责任、不愿努力而必须依赖别人的时候,他对别人的依赖就会变得过度。某种意义上他成为了一个寄生者,完全靠依赖别人生活。这样,他的依赖就不再可爱,而成为了别人的负担。如果他格外害怕失去这个“寄主”,他就会死死缠住这个“寄主”,这样,依赖就不再是一个有趣的游戏,而会使对方感到窒息了。于是,对方就会努力摆脱这个依赖者。而这会使依赖者非常恐惧、愤怒,于是“依赖与保护”的游戏变成了“纠缠和挣脱”的战斗,严重的时候,双方都会感觉如同生活在地狱中。

纠缠着对方的依赖者,肯定有一个子人格会像一个魔女。

这个魔女的衣服的颜色大多是黑色的,个别时候也许会是白色的或者大红色,但是很少有其他颜色。她的外貌中,最引起人注意的就是她的表情,那是疯狂的、或愤怒的、或执著的、或警惕的,眼光发直。还有就是她的头发,长而披散着,或黑或白。长发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她对感情的极度重视,披散着则意味着愤怒和疯狂。这个魔女和表演性人格中的恶鬼很相似,有的时候是一样的。因为依赖性人格和表演性人格本来就有许多类似之处。

如何应对“魔女”或“疯子”呢?

“魔女”比较容易转变。在想像中,我们允许她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且强调“魔女”的力量,让她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当她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后,她就会有所转变,变得更加独立。

依赖者不独立就是因为她没有发现自己的心理力量。她没有发现自己的心理力量是因为她压抑自己的“魔女”,压抑了自己的力量之源。她压抑自己的“魔女”是害怕得罪了自己所依赖的人。她害怕得罪自己所依赖的人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独立生存。依赖者走进了一个死循环,她误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而没有寄托于自己那有力量的子人格。

“魔女”独立后,可能会变成更有力量也更美的形象。比如,变成太阳女神,变成“大母神”等等。

“疯子”稍微难处理一点,因为疯子没有魔女心理力量强,而且定力也弱一点。但是,在处理原则上,和对待魔女是一样的。过分依赖别人的人必定要被轻视,被轻视必定会愤怒。这愤怒就是自救的基础,因为愤怒表明这个人有自尊。过去,她的其他子人格必定是在压抑着这个愤怒,而我们允许她愤怒,即使在愤怒的时候,她可能有一些不公平,我们也暂时不管。这样,疯子也一样可以转化为有力量、自信的其他形象。

不幸的象征——“乞丐”

“乞丐”是依赖者具有的一个子人格,外形和我们见到的乞丐一样,破衣烂衫、灰头土脸,甚至有身体的残疾。

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乞丐说起,按道理说,乞丐只不过是比较穷而已,穿破衣烂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脸上要到处是泥呢?难道找一点水洗洗也非常困难吗?应该不是。

也许我们会说,因为乞丐生活不如意,心情不好,所以没有心思洗脸;或者做乞丐的人性格疏懒,没有兴趣洗脸。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实际上,乞丐是故意把脸弄脏的;他们知道这样要到钱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为什么脸脏会要到更多的钱呢?是因为它迎合了施舍者的心理,施舍者觉得乞丐应该是很脏才对。施舍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显然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和推理,而是根据想像。想像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人的“乞丐”子人格就是这样子的。

“灰头土脸”象征着这个子人格中含有我们前面所说的一个心理元素:“灰暗”。它是自卑的象征,是缺少自尊的象征,也是抑郁的象征。

依赖者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也许是锦衣玉食,但是在心态上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子人格中常有乞丐出现。

如何应对“乞丐”呢?

被一些艺术评论家认为肤浅的周星驰,演过一个故事片叫《济公》。在这个片子中,对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故事中,济公下凡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一个注定要做十世乞丐的人。济公发现这个人做乞丐的原因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尊心。他费尽苦心,试图帮助乞丐恢复自尊,但是十分困难。乞丐已经适应了没有自尊的生活,不愿意努力去恢复自尊。

经过一次次尝试,济公突然发现了一件事,这个乞丐喜欢上了一个妓女,而在他所爱的女人面前,他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没有自尊的样子。济公大喜,他发现用“爱”可以治疗自尊缺乏的心理疾病。于是他鼓励和帮助乞丐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后来这个乞丐被一个恶人害死了。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大喊:“不要叫我乞丐,我的名字叫朱大昌”。在故事中,他虽然死了,但是终于找到了自尊,而来世的他将不再是乞丐。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寓言,而这也恰恰是我在人格意象分解和意象对话中所做的事情。用其他子人格的“爱”是可以消除“乞丐”子人格的自卑的。

另外,还有一种对恢复自尊很有用的方式,就是激发“义愤”,对压迫者的愤怒也可以恢复乞丐的自尊。

《济公》电影中,朱大昌恢复自尊除了因为爱,也因为对恶人的愤怒和反抗。依赖者都缺乏反抗的勇气,如果我们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对消除自卑也是很有用处的。记得波德莱尔曾经写过一个小故事,他发现某一个装玻璃的工匠缺乏自我坚持和自尊心,就故意欺负他,一次次欺负他,直到把工匠激怒。而波德莱尔这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发现对方的自尊心也恢复了。

当然,波德莱尔的方法是危险的,不能轻易使用。有些依赖者的心理太有问题了,即使是受到虐待、家庭暴力,他们也都可以继续忍耐,而当他们终于愤怒的时候就太危险了,他们有可能做出暴力的行为。许多杀人案件就是这样发生的。

虽然在子人格之间,“杀恶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依旧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借助“爱”的力量来消除自卑。

所谓依赖性人格,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性格特点:他们缺少主见,经常让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依附于某一个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丈夫或妻子,听对方的话,顺从对方,不敢对对方提出要求;总害怕被抛弃,害怕没有人照顾,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自己生活;总觉得自己无依无靠、无能力、缺乏精力。

这些特征严重的时候,就可以定义为依赖性人格障碍。不过,在不足以称为有障碍的人中,也有很多人具有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说这些人是依赖性人格。依赖性人格的人可能出现的其他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因为当你依赖别人,你就把自己的幸福交到了别人手中,一旦被依赖的对象对你不够好,你就不可避免地会抑郁。

依赖性人格的子人格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子人格。

我用泪光吸引你——“哭泣者”

在他们的子人格中,经常会有一个爱哭的人。

依赖者依赖于人,难免有时会受到冷落,越是对他人纠缠不休,往往受到的冷落就越多。这个时候,心里难免不产生愤怒、恐惧或抑郁。

他们不敢太多愤怒,因为愤怒的结果,可能会惹恼自己的靠山。于是,他们会把愤怒压抑转变为抑郁,转变为哭泣。抑郁和哭泣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它可以激发“靠山”的怜悯之情。

哭泣着而有人来安慰,是依赖者心中最幸福的事情。

这是一位女性的子人格,子人格的名字叫莲莲,是一个女孩子,十八九岁。她的发型为披肩发,穿白色连衣裙。第一次在想像中出现的时候,她是在河边哭泣,渴望着有人来安慰、倾听她诉说心中的苦闷。她最怕一个人孤独寂寞、别人的冷眼。她犹豫自卑、脆弱敏感、优柔寡断。

长发,在表演性人格中和依赖性人格中都会出现,是多情的象征,缠绵的象征。在依赖者这里是“哭泣者”对异性的依赖的象征。多情是她们潜意识的手段,是为了吸引异性。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没有星光的夜里,我用泪光吸引你”。她们的悲哀是自怜,也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怜惜。在这个子人格身上,实际上有性的元素。

“哭泣者”以女性居多,但是也不全是女性。也有男性的哭泣者子人格,他们的外形一般是天真的少年形象,瘦弱纤细柔美,容易勾起女性母性的关怀。

注意,“哭泣者”是依赖者不顺利时产生的消极情绪的化身,可是又成为了依赖者寻求依赖的工具。实际上有一个子人格在背后利用“哭泣者”做依赖工具,或者对她传输“没有人可依赖是不行的”一类的观念,这个子人格往往是“狡猾的魔鬼”一类的子人格。

依赖者和表演者一样,都是在操纵别人,依赖者也是广义上的表演者,但是不同的是,她只演一种角色,就是“柔弱的我”。表演者追求的是别人的注意,而依赖者要的是别人的关怀照顾。

如何应对“哭泣者”呢?

依赖也不是不好,只不过不能过度。假如这个“哭泣者”占了主导地位,这个人就成了一个“哭泣者”了。林黛玉是不是这样一个人,我们无法考证,我们也不可能为她做人格意象分解。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谁都能够接受林黛玉。虽然她聪明、美丽,但是那从春流到秋,冬流到夏的眼泪的确让好多人觉得受不了。

假如有个人有这样的“哭泣者”子人格,非常爱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或者说,假如自己不幸是这样的人,自己又应该怎么办呢?

哭泣,是需要酝酿情绪的,是需要氛围和环境的。这环境必须安静,光线不可太好,人才可以哭。假如是在游乐园,或者四周都是打游戏机的,或者在劲舞的舞场,似乎谁都难于哭泣。所以如果一个人总是执著于“哭泣者”子人格,我们可以让他想像一个这样的情境,于是“哭泣者”就不见了。如果在实际的生活中,让他走出户外,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哭泣者”出现的频率也会下降。

惹人怜爱的小家伙——儿童或小动物

绝大多数人的子人格中都有动物,也都有儿童。不过,依赖性人格中动物和儿童的数量相对要多一些。也许,这正反映了依赖性的人在心理发展上的不成熟性吧。

而且,我们可以看出,依赖性的人所想像出的儿童中,多数也表现出对人的依赖这个特点。

有一位女士的子人格中出现了这样的两个形象:小红,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扎着小辫,穿着有大红花的衣服。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哥哥一起玩。最不喜欢的事情是有人招惹她。还有一个形象叫小兰,也是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外貌像小红,但是更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胆小,紧张。

小红和小兰是她性格中两个很接近的侧面,区别是小红更活泼外向,而小兰胆小一些,但是她们都关注着别人,依赖着别人。小红快乐的前提是要有别人和她一起玩,小兰则最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样的性格说不上不好,但是,在失去依赖对象时,她们就会在情绪上受到比其他人更大的挫伤。

同一个人还有另外的两个动物意象,一只是母猫,白色的,长毛,眯着眼睛。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主人怀里或身边听主人讲故事,让主人抚摸它。它的性格是温顺、听话、依赖。

还有一只小狗,也是白色的,总是欢蹦乱跳,扑到另一个子人格少爷的腿上,让少爷逗它。

除了可爱的动物外,依赖性的人还有一些可怕的动物子人格,比如吸血的蝙蝠。“吸血”象征着从别人那里吸取生命的力量,而这是依赖性的人所常做的事情之一。当然,这不是他们希望自己表现出的形象,毕竟蝙蝠不美丽。不过,这也并不是最坏的形象。因为在被依赖的一方,还会有更不美丽的比喻。有一位先生,他的妻子依赖性太强了,他实在受不了了,他竟然把妻子比喻为蚂蟥。

如何应对儿童和小动物呢?

依赖者的儿童和小动物子人格都很可爱,一般不需要改变。如果感觉过度了,可以在想像中诱导儿童长大,长大后,他们的依赖性有可能会有所降低。

吸血的蝙蝠、蚂蟥等动物形象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可怕的。蚂蟥在吸血的时候,你越往外拽,它就越用力吸。可以用转换想像的方式来减弱它的“依赖性”。首先,可以让来访者想像那不是一个蚂蟥,而是一只饥渴的小猫,正在吮吸猫妈妈的乳房。也就是说,你不能用蚂蟥的方式来依赖,不能伤害别人或者强夺别人的血,而可以用小猫的方式来依赖。如果原来是蝙蝠,可以想像那不是蝙蝠而是蝴蝶,是在吮吸花蜜。这样,就可以把矛盾减少化解。

依赖的理由——病人

得病是得到关怀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因此,依赖性的人几乎必然有“生病”的子人格。

荣荣,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她瘦弱,有病,贫血。她面色苍白,眼睛小,尖下颏,营养不好的样子。她天生一副让人怜惜的样子,性格懂事,体谅父母,不提无理要求。

在其他依赖性的人,有病的子人格可能样子会不同,比如,眼睛也许会是大眼睛。但是,面色一定是偏于苍白的。也许有的子人格会有咳嗽或疾病的症状。

假如依赖者的“病人”子人格占据了他人格中的一个主要地位,这个人就有可能真的得病。因为一个人是不是得病,除了身体素质的原因,病菌的原因等等之外,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像中医所说的,“七情可以致病”,消极的子人格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和身体变化,很有可能引起真实的身体疾病。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会比较难以分辨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因为他先得了病,然后才出现这个“病人”子人格呢,还是因为他有依赖性,然后产生了这个子人格,然后才得了病。不过,我们也不大需要搞清楚孰先孰后,因为有一点是清楚的。“病人”子人格的存在会增加他得病的可能性,而得病的事件也会加强他的“病人”子人格,而且可能会加强他的依赖性。这两者之间有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只要削弱了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随着削弱。

假如一个人的“病人”子人格占据了心灵的主导地位,而他的身体却偏偏比较强健,并没有出现身体疾病,潜意识中的压力就会引起一种心理症状——疑病症。一个有疑病症的人会不停地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比如癌症、心脏病等。即使在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消除他的疑心。他会怀疑医生没有认真检查,怀疑医生知道他有了不治之症而对他隐瞒真相。即使多次找不同的医院检查而没有发现疾病,他也不可能消除怀疑。因为他有一种感觉,“我明明是有病,明明是非常不舒服,怎么会是没有病呢?”某种意义上,他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他的子人格中的确有一个“病人”,的确有疾病,难怪他总觉得自己有病。但是,他不知道,病了的是想像中的一个子人格,而并不是这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身体。他把想像的世界、心灵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混淆了。

如何应对“病人”呢?

依赖者也不可能整个人都衰弱,“病人”子人格衰弱只是因为这个子人格上的心理能量太少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是守恒的。这个子人格上的心理能量少,必定会有另一个子人格的心理能量多,只要我们借助那个心理能量多的子人格,就可以使心灵中的“病人”子人格康复。

依赖者常常有一个“魔女”或者“疯子”的子人格,这个子人格很凶、很疯狂,这是由于,魔女和疯子是有着较大的心理能量的,是有力的。中医说,一座山上有毒草,就必然有能化解这毒草的解药。当然,这解药有可能本身也是一种毒草,但是它可以以毒攻毒。魔女就是病人的解药。假如我们让来访者在想像中让病人和魔女交朋友,让他们互相帮助。在魔女发疯的时候,病人帮助她安静下来;病人自感衰弱的时候,魔女可以给她支持和鼓励。这样,这两个子人格都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

如果没有“魔女”或者“疯子”,也必定会有其他有力量的子人格,但是在依赖性的人身上,这个子人格一定是被强烈压抑的。因为一旦他的力量被“靠山”发现了,他也就失去了依赖的理由。为了继续依赖,他必须压抑这个子人格。而心理咨询师所要做的就是逐步帮助他减少依赖,获得更多的独立;帮助他发掘、培养这个被压抑的子人格。

愤怒的女神——“魔女”

依赖,可以像天堂一样美丽,也可以像地狱一样可怕。最美丽的依赖是新生儿的依赖,他绝对的无助、绝对的信任、绝对的依赖。他可以唤醒别人天生就有的母性或者父性。让这样一个小孩子在自己的怀里,感到自己被这样一个小孩子依赖,这是人最大的幸福之一。

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当他应该独立的年龄到来之后,依赖就未必一定会可爱了。当然,我的话不应该说得太绝对,有的时候,依赖也是可爱的,妻子可以模仿小孩子的样子依赖丈夫;丈夫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唤起妻子的爱怜,这些都无可指责。只要使用的适当,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害怕危险、逃避责任、不愿努力而必须依赖别人的时候,他对别人的依赖就会变得过度。某种意义上他成为了一个寄生者,完全靠依赖别人生活。这样,他的依赖就不再可爱,而成为了别人的负担。如果他格外害怕失去这个“寄主”,他就会死死缠住这个“寄主”,这样,依赖就不再是一个有趣的游戏,而会使对方感到窒息了。于是,对方就会努力摆脱这个依赖者。而这会使依赖者非常恐惧、愤怒,于是“依赖与保护”的游戏变成了“纠缠和挣脱”的战斗,严重的时候,双方都会感觉如同生活在地狱中。

纠缠着对方的依赖者,肯定有一个子人格会像一个魔女。

这个魔女的衣服的颜色大多是黑色的,个别时候也许会是白色的或者大红色,但是很少有其他颜色。她的外貌中,最引起人注意的就是她的表情,那是疯狂的、或愤怒的、或执著的、或警惕的,眼光发直。还有就是她的头发,长而披散着,或黑或白。长发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她对感情的极度重视,披散着则意味着愤怒和疯狂。这个魔女和表演性人格中的恶鬼很相似,有的时候是一样的。因为依赖性人格和表演性人格本来就有许多类似之处。

如何应对“魔女”或“疯子”呢?

“魔女”比较容易转变。在想像中,我们允许她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且强调“魔女”的力量,让她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当她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后,她就会有所转变,变得更加独立。

依赖者不独立就是因为她没有发现自己的心理力量。她没有发现自己的心理力量是因为她压抑自己的“魔女”,压抑了自己的力量之源。她压抑自己的“魔女”是害怕得罪了自己所依赖的人。她害怕得罪自己所依赖的人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独立生存。依赖者走进了一个死循环,她误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而没有寄托于自己那有力量的子人格。

“魔女”独立后,可能会变成更有力量也更美的形象。比如,变成太阳女神,变成“大母神”等等。

“疯子”稍微难处理一点,因为疯子没有魔女心理力量强,而且定力也弱一点。但是,在处理原则上,和对待魔女是一样的。过分依赖别人的人必定要被轻视,被轻视必定会愤怒。这愤怒就是自救的基础,因为愤怒表明这个人有自尊。过去,她的其他子人格必定是在压抑着这个愤怒,而我们允许她愤怒,即使在愤怒的时候,她可能有一些不公平,我们也暂时不管。这样,疯子也一样可以转化为有力量、自信的其他形象。

不幸的象征——“乞丐”

“乞丐”是依赖者具有的一个子人格,外形和我们见到的乞丐一样,破衣烂衫、灰头土脸,甚至有身体的残疾。

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乞丐说起,按道理说,乞丐只不过是比较穷而已,穿破衣烂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脸上要到处是泥呢?难道找一点水洗洗也非常困难吗?应该不是。

也许我们会说,因为乞丐生活不如意,心情不好,所以没有心思洗脸;或者做乞丐的人性格疏懒,没有兴趣洗脸。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实际上,乞丐是故意把脸弄脏的;他们知道这样要到钱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为什么脸脏会要到更多的钱呢?是因为它迎合了施舍者的心理,施舍者觉得乞丐应该是很脏才对。施舍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显然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和推理,而是根据想像。想像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人的“乞丐”子人格就是这样子的。

“灰头土脸”象征着这个子人格中含有我们前面所说的一个心理元素:“灰暗”。它是自卑的象征,是缺少自尊的象征,也是抑郁的象征。

依赖者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也许是锦衣玉食,但是在心态上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子人格中常有乞丐出现。

如何应对“乞丐”呢?

被一些艺术评论家认为肤浅的周星驰,演过一个故事片叫《济公》。在这个片子中,对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故事中,济公下凡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一个注定要做十世乞丐的人。济公发现这个人做乞丐的原因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尊心。他费尽苦心,试图帮助乞丐恢复自尊,但是十分困难。乞丐已经适应了没有自尊的生活,不愿意努力去恢复自尊。

经过一次次尝试,济公突然发现了一件事,这个乞丐喜欢上了一个妓女,而在他所爱的女人面前,他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没有自尊的样子。济公大喜,他发现用“爱”可以治疗自尊缺乏的心理疾病。于是他鼓励和帮助乞丐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后来这个乞丐被一个恶人害死了。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大喊:“不要叫我乞丐,我的名字叫朱大昌”。在故事中,他虽然死了,但是终于找到了自尊,而来世的他将不再是乞丐。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寓言,而这也恰恰是我在人格意象分解和意象对话中所做的事情。用其他子人格的“爱”是可以消除“乞丐”子人格的自卑的。

另外,还有一种对恢复自尊很有用的方式,就是激发“义愤”,对压迫者的愤怒也可以恢复乞丐的自尊。

《济公》电影中,朱大昌恢复自尊除了因为爱,也因为对恶人的愤怒和反抗。依赖者都缺乏反抗的勇气,如果我们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对消除自卑也是很有用处的。记得波德莱尔曾经写过一个小故事,他发现某一个装玻璃的工匠缺乏自我坚持和自尊心,就故意欺负他,一次次欺负他,直到把工匠激怒。而波德莱尔这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发现对方的自尊心也恢复了。

当然,波德莱尔的方法是危险的,不能轻易使用。有些依赖者的心理太有问题了,即使是受到虐待、家庭暴力,他们也都可以继续忍耐,而当他们终于愤怒的时候就太危险了,他们有可能做出暴力的行为。许多杀人案件就是这样发生的。

虽然在子人格之间,“杀恶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依旧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借助“爱”的力量来消除自卑。


相关文章

  • 男人要有事业,女人得有事干
  • 我在#猎豹资讯#中发现了一篇有意思的新闻,与你分享!猎豹资讯,海量资讯,热门新闻,娱乐八卦,段子搞笑,应有尽有,与潮流零距离! 加载中 找不到你想要的页面 猎豹浏览器 发现世界,发现美 有钱就变坏的男人,没钱也好不到哪去! 这才是男人的深度 ...查看


  • 推荐|深度好文企业必看,你为什么招不到人
  • 文未开篇,看完题目好多人就要开始吐槽了,谁说企业招不到人了,像以BAT为代表的大企业,求职者趋之若鹜,排了不知有多少条街.为避免麻烦,笔者特地声明,这里所指的企业主要是指"中小企业",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中小企业.BAT大 ...查看


  • TA的图书馆-----初中物理:电学(115)初中物理:力学(51)
  • 共 51 篇文章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初中力学知识超全总结,附易错题集锦,赶快收藏! 初中力学知识超全总结,附易错题集锦,赶快收藏!知识总结.易错题集.好文推荐.知识点:学习法: 阅8  转6  评0  公众公开  17-11-11 19 ...查看


  • [推荐]酒店管理秘籍(深度好文)
  • 减员增效'这个词已经热闹了好几年,但对其的理解和操作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文对减员增效相关认知.经验及操作方法进行了总结,期待酒店同仁能在阅读本文后有所收获并得以实际运用. 减员增效的原则 原则一 减员绝不能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 在 ...查看


  • 从天津瑞海爆炸事故分析中国现状(深度解析好文,值得一看)
  • http://www.gutirunhua.com/news/company/104.html 从天津瑞海爆炸事故分析中国现状(深度解析好文,值得一看) 本文通过从天津瑞海爆炸中,对于事故中的伤亡和消防队员的牺牲做出了原因分析,并从而引出中 ...查看


  •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 深度好文
  •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级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应该说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深刻的阐述了初中三年的变化.我们倒着分析分析. 初三是最忙碌的一年,关键词就是"考试多".紧张的结束新知识的学习后,就会开始几轮的中考复习和考试,根本 ...查看


  • [原创]浅谈风险管理(深度好文,推荐阅读)
  • 浅谈风险管理 精彩语录(资金管理篇): 1.一步到位的仓位匹配一步到位的进场.不给自己任何抗单的余地. 2.保持资金总额的固定仓位,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资金管理.重仓是不给自己任何理由去炕单或者是坚持错误,轻仓反而是给了一个抗单或者是加 ...查看


  • 决定成败的,绝对不只是细节(深度好文)
  • 一个正常的单位招聘员工,最看重的一定是应聘者的专业素养.他能不能胜任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才是重中之重,一个正常的决策者绝不会因为一两个美好的举动而聘用一个无法胜任工作的人.渔的渔民,生活虽不易,却让人为之幸福. 单位招聘,我是主考官之一.面试 ...查看


  • 昊天经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内涵详解(深度好文)
  • 2017-05-09 11:39栏目:汉唐归来 浏览数:2017次 (版权所有,转载须署名"昊天经纬") <时事分析147>20170509 新闻1:[1**********]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间地点日程安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