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容易对亲人发火

为什么容易对亲人发火

爱是什么?有人曾告诉我,“好像突然有了铠甲,又好像突然有了软肋”,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简简单单的两个词道尽了爱的幸福与苦涩。爱,来自情人,亦来自家人,我们都清楚地知晓彼此的珍贵,但现实中“我爱的人往往伤我最深”,这样的控诉你听过多少?我们无法停驻追逐爱的脚步,幸福的曙光亦在不远之处,但爱的荆棘却让我们束手无策。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在外广受称道,谦逊有礼的你,为什么总是难以避免地会与亲人发生矛盾,总是难以自抑地会“发火”?如果你带有这样的困惑,希望在本文之中能让你有所收获。

任何的人际交互,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人,都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性格特征、人际情境和交流方式。关于为什么会更容易向亲人“发火”,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

性格特征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性格特征在人际交互中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选择、唤起和操控。我们在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性格特质对于情绪的唤起作用,而会引发争吵的往往是负面情绪的唤起。

性格特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着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第一种是通过行为引发亲人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个支配性强的人可能以高傲的姿态或不容分说的方式行事,这自然会唤起亲人的愤怒情绪,抑或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丈夫可能不注意个人仪表,总是把衣服乱扔在地上,这两种行为亦可能引起妻子的烦躁情绪。另一种方式是,当一个人引发他人的行为后,他人的行为又会反过来令引发者很心烦。例如,一个攻击性强的男性可能会引发亲人的冷战,反过来冷战又会使他很沮丧,又或者一个高傲的妻子可能会伤害了丈夫的自尊,然后又因为丈夫自信的丧失而变得更加生气。

你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都会影响亲人的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你自己的情绪。西方心理学家曾经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对夫妻双方的亲密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支配性和低随和性的丈夫比任何其他性格特征更能很好的预测妻子愤怒情绪的唤起和对婚姻的不满。因此,容易对亲人“发火”,同双方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二、不同的人际情境,不同的行为选择

与容易向亲人“发火”相对应的往往是对外人“谦逊有礼”,想必大多数人会用“在外面”和“在家里”做区分,而这指向的恰恰是不同的人际交互情境。在中国的文化中,“君子慎独”是一条至高的标准,一个人是怎么样的,最真实的反应在于他独处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在以往的打卡中曾提到过荣格的人格面具,这就是“在外面”,我们都戴着面具在与别人交往,我们选择了面具,同时也受锢于面具,如同至尊宝选择戴上金箍变成法力无边的孙大圣,他亦将受制于金箍,走上取经的道路。同样的,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记得田亮

说过一句话“我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这就是他在摄像机前戴上的面具,然后可以发现好几次他忍着脾气耐心教导小森碟,就是因为这是“在外面”。

虽然在亲人之间也会存在着隐私,但是亲人间的交互情境是最接近“独处”时那真实的自己的。家一般都会被比作温馨的港湾,是一个可以放下所有防备,所有猜忌,可以摘下面具的地方,因此“在家里”的环境下,与亲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往往有什么情绪便会直接地表达出来,同“在外面”相比而言,少了一个“该不该”或者“能不能”的理智分析过程。并且“在家里”给予我们一种安全的心理感知,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反而很容易将“在外面”积累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随便找一个理由宣泄出来。

三、因为我跟你亲,所以你必须懂我

所谓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说到底是信息之间的流动,上述内容讲了信息流通中的两端的人和所处的情境,还有最后一点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主要指的是基于不同的交互情境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扭曲。

不妨简单做个例证吧,以“昨天老王家闺女结婚,那个小伙子据说年薪二十多万呢!”为例,如果这句话是任何一个你的同事跟你说的,你会简单的回一句“嗯,挺不错的”,嚼舌的话你还会多问一句“他是做什么的啊”。如果这句话是你父母跟你说的时候呢,会有什么不同?“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我不就没对象,赚得也没别人多嘛”(当然这仅仅可能出现在适婚单身青年),当对话趋于这种节奏的时候,可想而知后面“发火”的概率急剧上升。

Why ?如果要问原因,都是因为爱。想起一句歌词“没人分享,再多的成就都不圆满”,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都想要被认同,最希望的当然是来自那些我们最爱的人。因为他们是如此的重要,我是如此爱着他们,所以他们应该认同我,他们不能认为别人比我好,“任何的小石块都会让心起涟漪”,越是在乎,越是敏感,越是容易捕风捉影,也就越容易因为这些扭解的信息而发生争吵。

四、You are always gonna be my love

至于要如何走出这个怪圈,以下方式仅供参考:

第一步:需要认识到自己有没有这种情况出现,想不想改变?

第二步:确认自己有没有因为“在外面”受气而撒在亲人身上?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请尝试用另外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打游戏,锻炼,看电影,写日记等任何不影响其他人的方式,有用即可,灌醉自己不算。

第三步:下次在将要“发火”或者之后,尝试着分析一下“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事情本身,还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受到认同,觉得被忽视,被看清而生气。

第四步:懂得补救,补救最好的方式除了“对不起”之外,还有你真实的想法,你反思的结果,告诉他们你是因何会生气,你生气的真正的内在原因。

第五步:学会在平常生活中表达自己,当你能够反思,能够更深一步去认识自己情绪背后的因素时,那么亲人对你而言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啦,不要在平常生活中吝啬表达你的

爱,学会索取你的需求,“你对我很重要,所以我希望你能支持我”,让对方明白怎么做是你最需要的。

画外音:即使再好的关系,再深的感情都会有争吵的时候,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休止的争吵抑或是陷入争吵的情绪中不懂反思不去弥补。争吵过后,并没有谁对谁错,谁先求饶,只能说明爱得更深沉,仅此而已。

为什么容易对亲人发火

爱是什么?有人曾告诉我,“好像突然有了铠甲,又好像突然有了软肋”,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简简单单的两个词道尽了爱的幸福与苦涩。爱,来自情人,亦来自家人,我们都清楚地知晓彼此的珍贵,但现实中“我爱的人往往伤我最深”,这样的控诉你听过多少?我们无法停驻追逐爱的脚步,幸福的曙光亦在不远之处,但爱的荆棘却让我们束手无策。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在外广受称道,谦逊有礼的你,为什么总是难以避免地会与亲人发生矛盾,总是难以自抑地会“发火”?如果你带有这样的困惑,希望在本文之中能让你有所收获。

任何的人际交互,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人,都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性格特征、人际情境和交流方式。关于为什么会更容易向亲人“发火”,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

性格特征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性格特征在人际交互中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选择、唤起和操控。我们在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性格特质对于情绪的唤起作用,而会引发争吵的往往是负面情绪的唤起。

性格特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着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第一种是通过行为引发亲人的情绪反应。例如,一个支配性强的人可能以高傲的姿态或不容分说的方式行事,这自然会唤起亲人的愤怒情绪,抑或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丈夫可能不注意个人仪表,总是把衣服乱扔在地上,这两种行为亦可能引起妻子的烦躁情绪。另一种方式是,当一个人引发他人的行为后,他人的行为又会反过来令引发者很心烦。例如,一个攻击性强的男性可能会引发亲人的冷战,反过来冷战又会使他很沮丧,又或者一个高傲的妻子可能会伤害了丈夫的自尊,然后又因为丈夫自信的丧失而变得更加生气。

你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都会影响亲人的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你自己的情绪。西方心理学家曾经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对夫妻双方的亲密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支配性和低随和性的丈夫比任何其他性格特征更能很好的预测妻子愤怒情绪的唤起和对婚姻的不满。因此,容易对亲人“发火”,同双方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二、不同的人际情境,不同的行为选择

与容易向亲人“发火”相对应的往往是对外人“谦逊有礼”,想必大多数人会用“在外面”和“在家里”做区分,而这指向的恰恰是不同的人际交互情境。在中国的文化中,“君子慎独”是一条至高的标准,一个人是怎么样的,最真实的反应在于他独处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在以往的打卡中曾提到过荣格的人格面具,这就是“在外面”,我们都戴着面具在与别人交往,我们选择了面具,同时也受锢于面具,如同至尊宝选择戴上金箍变成法力无边的孙大圣,他亦将受制于金箍,走上取经的道路。同样的,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记得田亮

说过一句话“我要做一个慈祥的爸爸”,这就是他在摄像机前戴上的面具,然后可以发现好几次他忍着脾气耐心教导小森碟,就是因为这是“在外面”。

虽然在亲人之间也会存在着隐私,但是亲人间的交互情境是最接近“独处”时那真实的自己的。家一般都会被比作温馨的港湾,是一个可以放下所有防备,所有猜忌,可以摘下面具的地方,因此“在家里”的环境下,与亲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往往有什么情绪便会直接地表达出来,同“在外面”相比而言,少了一个“该不该”或者“能不能”的理智分析过程。并且“在家里”给予我们一种安全的心理感知,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反而很容易将“在外面”积累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随便找一个理由宣泄出来。

三、因为我跟你亲,所以你必须懂我

所谓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说到底是信息之间的流动,上述内容讲了信息流通中的两端的人和所处的情境,还有最后一点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主要指的是基于不同的交互情境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扭曲。

不妨简单做个例证吧,以“昨天老王家闺女结婚,那个小伙子据说年薪二十多万呢!”为例,如果这句话是任何一个你的同事跟你说的,你会简单的回一句“嗯,挺不错的”,嚼舌的话你还会多问一句“他是做什么的啊”。如果这句话是你父母跟你说的时候呢,会有什么不同?“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我不就没对象,赚得也没别人多嘛”(当然这仅仅可能出现在适婚单身青年),当对话趋于这种节奏的时候,可想而知后面“发火”的概率急剧上升。

Why ?如果要问原因,都是因为爱。想起一句歌词“没人分享,再多的成就都不圆满”,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都想要被认同,最希望的当然是来自那些我们最爱的人。因为他们是如此的重要,我是如此爱着他们,所以他们应该认同我,他们不能认为别人比我好,“任何的小石块都会让心起涟漪”,越是在乎,越是敏感,越是容易捕风捉影,也就越容易因为这些扭解的信息而发生争吵。

四、You are always gonna be my love

至于要如何走出这个怪圈,以下方式仅供参考:

第一步:需要认识到自己有没有这种情况出现,想不想改变?

第二步:确认自己有没有因为“在外面”受气而撒在亲人身上?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请尝试用另外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打游戏,锻炼,看电影,写日记等任何不影响其他人的方式,有用即可,灌醉自己不算。

第三步:下次在将要“发火”或者之后,尝试着分析一下“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事情本身,还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受到认同,觉得被忽视,被看清而生气。

第四步:懂得补救,补救最好的方式除了“对不起”之外,还有你真实的想法,你反思的结果,告诉他们你是因何会生气,你生气的真正的内在原因。

第五步:学会在平常生活中表达自己,当你能够反思,能够更深一步去认识自己情绪背后的因素时,那么亲人对你而言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啦,不要在平常生活中吝啬表达你的

爱,学会索取你的需求,“你对我很重要,所以我希望你能支持我”,让对方明白怎么做是你最需要的。

画外音:即使再好的关系,再深的感情都会有争吵的时候,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休止的争吵抑或是陷入争吵的情绪中不懂反思不去弥补。争吵过后,并没有谁对谁错,谁先求饶,只能说明爱得更深沉,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喜欢把火撒在亲人身上
  • 为什么我们喜欢把火撒在亲人身上? 爱是什么?有人曾告诉我,"好像突然有了铠甲,又好像突然有了软肋",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简简单单的两个词道尽了爱的幸福与苦涩.爱,来自情人,亦来自家人,我们都清楚地知晓彼此的珍贵,但现实 ...查看


  • 九型人格与企业管理
  • 九型人格 学习九型人格的关键和意义 一.首先是认识自己对自己这个生命有一个相对客观中立的认识,从而找到自己个性当中的优势,如果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就可以扬长避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则力,自胜则强.解:知道别人的人,说明你 ...查看


  • 心灵鸡汤-控制你的情绪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那么,如何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呢? 一是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 ...查看


  • 离别的礼物
  •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 ...查看


  • 各种情绪调节方法
  • 给你的建议! 一. 情绪低落.郁闷 情绪低落.郁闷是一种最常见的消极情绪,大多源于工作.学习压力,或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人们在情绪低落时,常常会感到无精打采.压抑苦闷等,对周围事物兴趣减低,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严重者还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人 ...查看


  • 用心理学方法发泄情绪
  • 实用心理学:处理坏情绪 [导读]社会太快了,人太浮躁了,矛盾太多了,摩擦常见了,于是生活里的坏情绪就像是火药桶,一点就着,着起来还没完没了.你想过避免这样的糟糕情况吗?(来源 心融网)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 ...查看


  •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导语: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 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怎么培养一个心理阳光.远离阴暗的孩子呢? 第一,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 ...查看


  •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决[散文欣赏]
  • 多少次我希望你能带我离开这个地方.伴着依靠走下去.可当你要带我离开时我没有跟你走.而是独自留了下来.要是早知道我们之间的结局会是这样的话.我当时会选择跟你一起离开. 前言 2011年7月19日12时我又背上了自己的行囊南下了. 那一刻.是我 ...查看


  • 与学生个别谈话技巧时间
  • 与学生个别谈话技巧时间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对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激励进步等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促使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开展"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