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期(总第98期)
童声合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张红娟
合唱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乃至培育我国未来的声乐人才等方面, 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积累,谈一些经验和训练方法。
一、合唱训练的趣味性
有趣、喜欢是保障队员不流失、队伍长期发展壮大的根本。所以,要想使孩子们保持长期合唱训练的兴趣,最好的老师是合唱训练的趣味性。有了趣味,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合唱队伍像滚雪球似的逐渐壮大,激发起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也句等形式,来加强对重点音的关注。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中有首《小雨沙沙》,旋律主要以1、3、5三个音为主。教学中,我们就可抓住这个特点,通过音乐游戏来加强对这几个音的模唱练习,并请学生结合歌曲听听在歌曲里哪些地方这些音在不断反复,并一起唱一唱。一开始,教师要尽量提醒学生轻声演唱,要求大家在一起唱时要像一个人演唱一样,注意听听自己的音是否和大家的一样,如果发现有不一样,能否向集体的声音逐步靠近。另外,在演唱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手势、律动、线条等可视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使他们的耳朵更关注音高,从而唱得更准确而富有表情。在专注聆听的基础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和比较,比如在跟教师合作模唱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时刻注意他们的声音和教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是低了还是高了。
3. 在演奏中倾听。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或表演伴奏,在低段的音乐课中常被教师们所采纳。小乐器的引入,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能为培养低段孩子的聆听能力提供一条很好的途径。在单声部的演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用耳朵关注自己演奏的音色、情绪、速度,还要关注与乐曲的配合,要做到心里有音乐。在做一些合作训练时,眼睛在看着老师指挥的同时,还要能听到自己的演奏,并关注到对方声部的演奏,甚至在和对方声部合作时能控制好自己声部的强弱,耳朵里要听得到大家配合在一起的演奏效果。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训练的时候会有学生“顾此失彼”,但要在意识上让学生认识到这点,要经常提醒他们有意识地去聆听。相信在不断的强化和练习中,学生在演奏中的聆听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自愿、有意识地唱好每一部作品,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在合唱训练中,可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亦可通过一些有趣的发声练习、有趣味性的肢体活动,让他们觉得每天的训练有趣、好玩、新奇而不同,以此来培养其合唱的兴趣。
二、合唱队伍的建设性
一个好的合唱队伍,一定是一个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队伍。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任务等,要制订完善的考核制度,要有奖惩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的方法是:对于迟到的学生,要跳绳或弹跳数百次。这样,既严明了纪律,又锻炼了三、拓宽倾听“视野”,提高学生听觉能力
1. 全面分析音乐作品,把握各种音乐织体。要拓宽学生的倾听“视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着眼点既关注主旋律,还要关注到主旋律之外的东西,比如支声、伴奏旋律等。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把握音乐中的各种织体。在此基础上,要把分析到的这些要素通过设计符合低段孩子年龄特点的音乐活动,来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内涵。
2. 运用“指挥”训练孩子的音乐捕捉能力。这里所说的“指挥”,是指教师对音乐中所蕴涵的不容易被学生关注到的织体,用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进行提示,帮助他们更快地感知到音乐的各种织体。这种对音乐的感知,其实是一种对音响的捕捉能力。“指挥”可以帮助学生从音乐中听到更多、更细、更深的东西,把看不见的音响由可视的动作、眼神,把学生的耳朵牵引到他自己听不到的地方。久而久之,在学生的耳朵越来越灵敏之后,其对音乐的感知便会越来越深入。
3. 积累经典作品,把“歌儿”带回家。积累经典的音乐作品,让优秀的音乐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需要多听、多听、再多听!而这些积累光靠每周两节的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多种聆听经典的机会。比如,可以安排每周有固定的音乐欣赏时间,把更多好的作品“送”给学生,并教会他们在网上下载的方法,让他们把“歌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聆听、歌唱。学生也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经典音乐,带到音乐课堂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样,通过校内的学习和课外的延伸,学生聆听音乐的机会更多了。相信在这样不断的积累中,学生那双“音乐的小耳朵”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灵敏!
!!!!!!!!!!!!!!!!!!!!!!!!!!!!!!!!!!!!!!!!!!!!
42
2010年第2期(总第98期)
后抻拉,以锻炼腰肌、背肌和腹肌力量,也可双手握
拳,击腹而歌,以增强腹肌力量和腰腹的调控能力;通过“走跳练”,除了可以锻炼学生在歌唱中的协调性外,还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律动中进行演唱活动,加强学生在演唱中的灵活性,这样既丰富了演唱的形式,又使学生的歌唱气息在歌唱中得到锻炼和升华。
7. 通过学习音乐诸要素,(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情绪、演唱形式、曲式结构等)让孩子们懂得运用这些知识,调动这些手段,懂得聆听各声部的旋律,学会运用指拍法(↓↑)、手号法、图示法、节奏读、击法,学会识谱视唱,提高识谱视唱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
8. “吐字”、“咬字”的“拖长音朗诵”训练等,无不贯穿于合唱作品的练习和训练中。可以通过“弹舌”训练,使学生口腔肌有张力、变灵活,为吐字、咬字的练习打好基础。吐字、咬字应遵循“咬清字头”、“拖长字腹”、“咬准字尾”的原则,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并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四、合唱声音的统一、平衡、和谐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养成聆听的好习惯,由听到唱,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多进行和声的训练,由简单的二部到三部再到四部,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和声的变化,从而学会音量的平衡、音色的调整,由轻声到混声,再逐渐加强气息的运控能力,逐步提高演唱水平。训练中力求做到:音色、速度、节奏、基本表情的一致;在作品的演绎上,根据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进行音量平衡,处理好声部间音量的安排、调整,做好强弱的力度变化,以进一步丰富、补充作品;处理好音准的协调关系,即处理好“横”与“竖”的音高关系。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合唱的声音达到“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的要求;只有合唱声部的清晰、均衡、和谐,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只有有趣味的、有兴趣的、有序有则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喜学、乐学、愿学,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那将使孩子们终生受益。让我们通过合唱,使孩子懂得合作的乐趣、配合的妙趣、协作的意趣;让我们通过合唱,使孩子懂得谦让礼仪、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守则守纪等;让我们通过合唱,让学生去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并学会与人交往、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好学上进,做一个务实、诚实、守信的人。美已经沁入心扉,还怕它不生根发芽吗?
学生的肺活量和腹肌力量。同时,教师要加强个人表率、示范、带头作用,还要有吃苦、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做好表率工作,才能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观念,同时使训练时间得到保证。还要注意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制订有效的训练措施,配置不同程度的训练曲目,提出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们学习的新鲜感、动力感、使命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作风,更要有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团员学习意识的提高,增强竞争意识。
每年在选拔团员时,要及时与各学科教师进行交流,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合唱团,再进行二次音乐专业考核,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选拔的队员,经过阶段性的训练后,再进行三次筛选。这中间如有学科教师“投诉”因合唱影响学习的队员,就要返回班级,等成绩提高后,需自己申请,科任教师或班主任教师推荐,才能返队重新成为团员。由于有这些制度的规范,对于那些热爱合唱艺术的学生来讲,他们很在意,也非常在乎,争先恐后地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以示他们是班级的优秀学生,以此为荣。还要做好毕业班音乐特长生考试的工作,积极辅导培训这批学生,为其制订学习目标,达到学有所需、学有所向。
三、“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歌唱中的呼吸训练,始终是围绕着合唱训练进行的。对于具体的方法、手段,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整合,有一些收获———
1. 基础的吐“si ”练习。(长si 与短si )可以指导学生找到歌唱呼吸的准确位置、气息的自控状态及小腹的配合力度。
2. “抖唇”训练。长抖唇保持与短抖唇顿挫有力,让学生懂得气流在唇阻过程中气息的“保持”与“控制”,使腹肌力量得到充分地锻炼。
3. 闭唇呼吸训练。练习方法:嘴唇闭合,用鼻腔吸气和呼气,先慢练,再逐渐加速练习,直至快速地练习。与此同时,小腹肌快速运动,以加强胸腹肌力量的调控能力。
4. “哼鸣”、“呜”音练习。指导学生寻找和感受混声的别样,能辨别真假声音的不同,从而掌握学习混声的方法,使真假声过渡自然,喉头放松,产生优美的头腔共鸣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5. 有气息支撑的轻声练习。让学生养成有气息支撑的轻声、微声练唱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可以保证控气自如,又可以确保音准和音色。
6. 辅以“蹲练”、“弯腰”、“转腰”、“击腹”、“走跳练”、有气息支撑的“吆喝”练习等。通过“蹲练”,可以让学生体会腰腹部位在歌唱中的气流走向,从中找到歌唱中是如何支撑和保持的;通过“弯腰”训练,可以使学生找到胸腔放松的感觉,从而养成深呼吸的歌唱习惯,使胸腔共鸣得以启动,而不产生喉音;通过“转腰”、“击腹”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腰肌、腹肌力量,同时要求双手交叉、高举过头、伸直双臂、左右侧拉、前
43
2010年第2期(总第98期)
童声合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张红娟
合唱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乃至培育我国未来的声乐人才等方面, 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积累,谈一些经验和训练方法。
一、合唱训练的趣味性
有趣、喜欢是保障队员不流失、队伍长期发展壮大的根本。所以,要想使孩子们保持长期合唱训练的兴趣,最好的老师是合唱训练的趣味性。有了趣味,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合唱队伍像滚雪球似的逐渐壮大,激发起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也句等形式,来加强对重点音的关注。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中有首《小雨沙沙》,旋律主要以1、3、5三个音为主。教学中,我们就可抓住这个特点,通过音乐游戏来加强对这几个音的模唱练习,并请学生结合歌曲听听在歌曲里哪些地方这些音在不断反复,并一起唱一唱。一开始,教师要尽量提醒学生轻声演唱,要求大家在一起唱时要像一个人演唱一样,注意听听自己的音是否和大家的一样,如果发现有不一样,能否向集体的声音逐步靠近。另外,在演唱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手势、律动、线条等可视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使他们的耳朵更关注音高,从而唱得更准确而富有表情。在专注聆听的基础上,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和比较,比如在跟教师合作模唱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时刻注意他们的声音和教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是低了还是高了。
3. 在演奏中倾听。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或表演伴奏,在低段的音乐课中常被教师们所采纳。小乐器的引入,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能为培养低段孩子的聆听能力提供一条很好的途径。在单声部的演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用耳朵关注自己演奏的音色、情绪、速度,还要关注与乐曲的配合,要做到心里有音乐。在做一些合作训练时,眼睛在看着老师指挥的同时,还要能听到自己的演奏,并关注到对方声部的演奏,甚至在和对方声部合作时能控制好自己声部的强弱,耳朵里要听得到大家配合在一起的演奏效果。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训练的时候会有学生“顾此失彼”,但要在意识上让学生认识到这点,要经常提醒他们有意识地去聆听。相信在不断的强化和练习中,学生在演奏中的聆听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自愿、有意识地唱好每一部作品,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在合唱训练中,可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亦可通过一些有趣的发声练习、有趣味性的肢体活动,让他们觉得每天的训练有趣、好玩、新奇而不同,以此来培养其合唱的兴趣。
二、合唱队伍的建设性
一个好的合唱队伍,一定是一个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队伍。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任务等,要制订完善的考核制度,要有奖惩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的方法是:对于迟到的学生,要跳绳或弹跳数百次。这样,既严明了纪律,又锻炼了三、拓宽倾听“视野”,提高学生听觉能力
1. 全面分析音乐作品,把握各种音乐织体。要拓宽学生的倾听“视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着眼点既关注主旋律,还要关注到主旋律之外的东西,比如支声、伴奏旋律等。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把握音乐中的各种织体。在此基础上,要把分析到的这些要素通过设计符合低段孩子年龄特点的音乐活动,来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内涵。
2. 运用“指挥”训练孩子的音乐捕捉能力。这里所说的“指挥”,是指教师对音乐中所蕴涵的不容易被学生关注到的织体,用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进行提示,帮助他们更快地感知到音乐的各种织体。这种对音乐的感知,其实是一种对音响的捕捉能力。“指挥”可以帮助学生从音乐中听到更多、更细、更深的东西,把看不见的音响由可视的动作、眼神,把学生的耳朵牵引到他自己听不到的地方。久而久之,在学生的耳朵越来越灵敏之后,其对音乐的感知便会越来越深入。
3. 积累经典作品,把“歌儿”带回家。积累经典的音乐作品,让优秀的音乐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需要多听、多听、再多听!而这些积累光靠每周两节的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多种聆听经典的机会。比如,可以安排每周有固定的音乐欣赏时间,把更多好的作品“送”给学生,并教会他们在网上下载的方法,让他们把“歌儿”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聆听、歌唱。学生也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经典音乐,带到音乐课堂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样,通过校内的学习和课外的延伸,学生聆听音乐的机会更多了。相信在这样不断的积累中,学生那双“音乐的小耳朵”一定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灵敏!
!!!!!!!!!!!!!!!!!!!!!!!!!!!!!!!!!!!!!!!!!!!!
42
2010年第2期(总第98期)
后抻拉,以锻炼腰肌、背肌和腹肌力量,也可双手握
拳,击腹而歌,以增强腹肌力量和腰腹的调控能力;通过“走跳练”,除了可以锻炼学生在歌唱中的协调性外,还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律动中进行演唱活动,加强学生在演唱中的灵活性,这样既丰富了演唱的形式,又使学生的歌唱气息在歌唱中得到锻炼和升华。
7. 通过学习音乐诸要素,(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情绪、演唱形式、曲式结构等)让孩子们懂得运用这些知识,调动这些手段,懂得聆听各声部的旋律,学会运用指拍法(↓↑)、手号法、图示法、节奏读、击法,学会识谱视唱,提高识谱视唱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
8. “吐字”、“咬字”的“拖长音朗诵”训练等,无不贯穿于合唱作品的练习和训练中。可以通过“弹舌”训练,使学生口腔肌有张力、变灵活,为吐字、咬字的练习打好基础。吐字、咬字应遵循“咬清字头”、“拖长字腹”、“咬准字尾”的原则,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并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四、合唱声音的统一、平衡、和谐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养成聆听的好习惯,由听到唱,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多进行和声的训练,由简单的二部到三部再到四部,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和声的变化,从而学会音量的平衡、音色的调整,由轻声到混声,再逐渐加强气息的运控能力,逐步提高演唱水平。训练中力求做到:音色、速度、节奏、基本表情的一致;在作品的演绎上,根据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进行音量平衡,处理好声部间音量的安排、调整,做好强弱的力度变化,以进一步丰富、补充作品;处理好音准的协调关系,即处理好“横”与“竖”的音高关系。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合唱的声音达到“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的要求;只有合唱声部的清晰、均衡、和谐,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只有有趣味的、有兴趣的、有序有则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喜学、乐学、愿学,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那将使孩子们终生受益。让我们通过合唱,使孩子懂得合作的乐趣、配合的妙趣、协作的意趣;让我们通过合唱,使孩子懂得谦让礼仪、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守则守纪等;让我们通过合唱,让学生去享受音乐带来的幸福,并学会与人交往、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好学上进,做一个务实、诚实、守信的人。美已经沁入心扉,还怕它不生根发芽吗?
学生的肺活量和腹肌力量。同时,教师要加强个人表率、示范、带头作用,还要有吃苦、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做好表率工作,才能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观念,同时使训练时间得到保证。还要注意低、中、高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制订有效的训练措施,配置不同程度的训练曲目,提出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们学习的新鲜感、动力感、使命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作风,更要有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团员学习意识的提高,增强竞争意识。
每年在选拔团员时,要及时与各学科教师进行交流,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合唱团,再进行二次音乐专业考核,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选拔的队员,经过阶段性的训练后,再进行三次筛选。这中间如有学科教师“投诉”因合唱影响学习的队员,就要返回班级,等成绩提高后,需自己申请,科任教师或班主任教师推荐,才能返队重新成为团员。由于有这些制度的规范,对于那些热爱合唱艺术的学生来讲,他们很在意,也非常在乎,争先恐后地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以示他们是班级的优秀学生,以此为荣。还要做好毕业班音乐特长生考试的工作,积极辅导培训这批学生,为其制订学习目标,达到学有所需、学有所向。
三、“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歌唱中的呼吸训练,始终是围绕着合唱训练进行的。对于具体的方法、手段,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整合,有一些收获———
1. 基础的吐“si ”练习。(长si 与短si )可以指导学生找到歌唱呼吸的准确位置、气息的自控状态及小腹的配合力度。
2. “抖唇”训练。长抖唇保持与短抖唇顿挫有力,让学生懂得气流在唇阻过程中气息的“保持”与“控制”,使腹肌力量得到充分地锻炼。
3. 闭唇呼吸训练。练习方法:嘴唇闭合,用鼻腔吸气和呼气,先慢练,再逐渐加速练习,直至快速地练习。与此同时,小腹肌快速运动,以加强胸腹肌力量的调控能力。
4. “哼鸣”、“呜”音练习。指导学生寻找和感受混声的别样,能辨别真假声音的不同,从而掌握学习混声的方法,使真假声过渡自然,喉头放松,产生优美的头腔共鸣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5. 有气息支撑的轻声练习。让学生养成有气息支撑的轻声、微声练唱的良好习惯,这样既可以保证控气自如,又可以确保音准和音色。
6. 辅以“蹲练”、“弯腰”、“转腰”、“击腹”、“走跳练”、有气息支撑的“吆喝”练习等。通过“蹲练”,可以让学生体会腰腹部位在歌唱中的气流走向,从中找到歌唱中是如何支撑和保持的;通过“弯腰”训练,可以使学生找到胸腔放松的感觉,从而养成深呼吸的歌唱习惯,使胸腔共鸣得以启动,而不产生喉音;通过“转腰”、“击腹”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腰肌、腹肌力量,同时要求双手交叉、高举过头、伸直双臂、左右侧拉、前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