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二小校园文化墙解说词
入校南墙安全教育栏
学校门口南侧强以漫画的形式,突出了安全教育的主题。如过马路走人行道,上下学要排队,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用电安全,火灾报警,不要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醒师生“安全重于泰山”。
长城图片
教育方针
操场北墙中华五千年发展史专栏
列宁曾经说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就等于背叛”。通过整个一面墙,展示中华五千年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朝代的变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中华——我们永远的家》,是导言,从盘古开天到神七飞天,中华五千年的史诗随你妙笔生花,时代的画卷任你挥洒勾画。
第一幅:文明曙光。通过神话传说的形式,简要概述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社会、自然的懵懂认识和征服自然、改造
自然的愿望。共分七个小版块: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黄帝战蚩尤、神农尝百草、尧舜禅让和大禹治水,这些故事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神农氏即为炎帝,和皇帝轩辕氏并称炎黄,炎黄子孙由此得名。
第二幅:青铜时代。通过夏启即位、牧野之战、商汤灭夏、周公辅政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青铜时代的生活画卷。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青铜业的发展,又促使百工的出现,并带动各个行业一起兴盛起来。商代社会,正是由于青铜业的发展,才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三幅:群雄争霸。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和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乱世出英雄,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也出现了大教育家孔子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第四幅:帝国统一。秦商鞅变法促使秦的经济得到突飞
猛进的发展,使秦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秦国采取近攻远交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嬴政还用金钱收买了各诸侯国的权臣,“以乱其谋”。嬴政广纳贤才,以礼待之,统一天下、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
第五幅:大汉雄风。高祖刘邦,知人善任,打败项羽,建立汉王朝,并成为西汉的第一个皇帝。文帝、景帝,休养生息,统治四十年时期,政通人和,迎来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元帝时期,为了稳定边陲,和匈奴交好,昭君出塞和亲,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年,昭君也成了历史名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王莽篡汉成了最不和谐的音符,也成了东汉西汉的分水岭,刘秀收拾残局,建立东汉。东汉时期,出现了科学家张衡,他发明的地动仪,领先世界1700年之久。
第六幅:动荡的年代。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中国又进入到动荡的年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火烧赤壁,孙刘联盟,这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一次著名战役。司马家先后灭蜀灭吴,建立西晋。晋元帝司马睿,因其
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华佗是三国时期的“神医”之一,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相传后被曹操所杀。祖冲之不但通晓天文、历法,在数学方面也卓有成就,特别对“圆周率”的研究,在世界数学史上放射着异彩。
第七幅:巍巍盛世。隋朝结束了自西晋以来270年的分裂,重新统一中国,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唐王朝,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可以看出,李世民和李隆基是大唐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更难得的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正史记载的女皇帝武则天,尽管毁誉参半,众说纷纭,但其对历史做出的重大贡献可昭日月。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为传扬佛法和传播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八幅:从割据到统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靖康之变,中国历史进入南宋时期,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王安石变法,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四大发明”,成就了文明古国的称号。岳飞抗金,家喻户晓,岳母刺字,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
第九幅:草原帝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骑征服世界;忽必烈建元,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马可波罗东游使得其成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他是第一个将中国介绍给欧洲的人,也成为了中西的友好使者。郭守敬和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泰斗。
第十幅:华夏兴衰。朱元璋出身平民,成为继汉高祖刘邦之后第二位出身平民并统一全国的君主,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清军入关,吴三桂倒戈,使得满清王朝开始建立。郑和下西洋,使得郑和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四大名著,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之震动,前所未有。
第十一幅: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帝制,
使得“民主”思想已深入人心,孙中山成为革命的先驱者,被誉为“国父”。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达30万,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之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以中国胜利告终。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内战,从1945年持续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心,建立了新中国。
第十二幅: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高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和统一的道路。抗美援朝是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的一场正义战争。核弹试验,震惊了世界;改革开放,走上了强国之路;香港澳门回归,显示了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的提出,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圆了中国民族百年梦想。60年大庆,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吸引了全球目光。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从原始社会一直到1999年澳门回
归。承接前面十二个板块,互为补充。
小院国学墙:以经典文化为主,通过经典文化的浸润,实现经典润人生的作用。
——《劝学篇》
引用荀子的《劝学》,主要目的是向我们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劝勉鼓励我们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它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它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来琅琅上口,广为流传,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都会使人受益匪浅。漫画式的《三字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目的是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不仅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
——《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表达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成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用竹简的形式将《大学》以隶书呈现,让师生品中华经典,成完美人生。
青龙二小校园文化墙解说词
入校南墙安全教育栏
学校门口南侧强以漫画的形式,突出了安全教育的主题。如过马路走人行道,上下学要排队,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用电安全,火灾报警,不要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醒师生“安全重于泰山”。
长城图片
教育方针
操场北墙中华五千年发展史专栏
列宁曾经说过,“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就等于背叛”。通过整个一面墙,展示中华五千年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朝代的变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中华——我们永远的家》,是导言,从盘古开天到神七飞天,中华五千年的史诗随你妙笔生花,时代的画卷任你挥洒勾画。
第一幅:文明曙光。通过神话传说的形式,简要概述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社会、自然的懵懂认识和征服自然、改造
自然的愿望。共分七个小版块: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黄帝战蚩尤、神农尝百草、尧舜禅让和大禹治水,这些故事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神农氏即为炎帝,和皇帝轩辕氏并称炎黄,炎黄子孙由此得名。
第二幅:青铜时代。通过夏启即位、牧野之战、商汤灭夏、周公辅政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青铜时代的生活画卷。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这与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相始终。青铜业的发展,又促使百工的出现,并带动各个行业一起兴盛起来。商代社会,正是由于青铜业的发展,才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三幅:群雄争霸。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和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乱世出英雄,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也出现了大教育家孔子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第四幅:帝国统一。秦商鞅变法促使秦的经济得到突飞
猛进的发展,使秦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秦国采取近攻远交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嬴政还用金钱收买了各诸侯国的权臣,“以乱其谋”。嬴政广纳贤才,以礼待之,统一天下、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
第五幅:大汉雄风。高祖刘邦,知人善任,打败项羽,建立汉王朝,并成为西汉的第一个皇帝。文帝、景帝,休养生息,统治四十年时期,政通人和,迎来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元帝时期,为了稳定边陲,和匈奴交好,昭君出塞和亲,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年,昭君也成了历史名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王莽篡汉成了最不和谐的音符,也成了东汉西汉的分水岭,刘秀收拾残局,建立东汉。东汉时期,出现了科学家张衡,他发明的地动仪,领先世界1700年之久。
第六幅:动荡的年代。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中国又进入到动荡的年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火烧赤壁,孙刘联盟,这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一次著名战役。司马家先后灭蜀灭吴,建立西晋。晋元帝司马睿,因其
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华佗是三国时期的“神医”之一,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相传后被曹操所杀。祖冲之不但通晓天文、历法,在数学方面也卓有成就,特别对“圆周率”的研究,在世界数学史上放射着异彩。
第七幅:巍巍盛世。隋朝结束了自西晋以来270年的分裂,重新统一中国,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唐王朝,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可以看出,李世民和李隆基是大唐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更难得的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正史记载的女皇帝武则天,尽管毁誉参半,众说纷纭,但其对历史做出的重大贡献可昭日月。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为传扬佛法和传播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八幅:从割据到统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靖康之变,中国历史进入南宋时期,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独一无二。王安石变法,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四大发明”,成就了文明古国的称号。岳飞抗金,家喻户晓,岳母刺字,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
第九幅:草原帝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骑征服世界;忽必烈建元,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马可波罗东游使得其成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他是第一个将中国介绍给欧洲的人,也成为了中西的友好使者。郭守敬和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泰斗。
第十幅:华夏兴衰。朱元璋出身平民,成为继汉高祖刘邦之后第二位出身平民并统一全国的君主,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清军入关,吴三桂倒戈,使得满清王朝开始建立。郑和下西洋,使得郑和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四大名著,成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之震动,前所未有。
第十一幅: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帝制,
使得“民主”思想已深入人心,孙中山成为革命的先驱者,被誉为“国父”。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达30万,是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之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以中国胜利告终。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内战,从1945年持续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心,建立了新中国。
第十二幅: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高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和统一的道路。抗美援朝是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的一场正义战争。核弹试验,震惊了世界;改革开放,走上了强国之路;香港澳门回归,显示了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的提出,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圆了中国民族百年梦想。60年大庆,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吸引了全球目光。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从原始社会一直到1999年澳门回
归。承接前面十二个板块,互为补充。
小院国学墙:以经典文化为主,通过经典文化的浸润,实现经典润人生的作用。
——《劝学篇》
引用荀子的《劝学》,主要目的是向我们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劝勉鼓励我们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它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它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来琅琅上口,广为流传,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都会使人受益匪浅。漫画式的《三字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目的是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不仅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
——《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表达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成功所必备的基本素养。用竹简的形式将《大学》以隶书呈现,让师生品中华经典,成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