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作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黄瓜根结线虫病发展蔓延速度较快,黄瓜死苗率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黄瓜严重减产。通过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危害症状、发生程度的详细阐述,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即以高温防治、及时清洁田园、合理施肥、 培育无病壮苗、深耕翻晒、轮作倒茬等为主的农业防治措施结合适当的化学防治方法,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关键词:设施栽培;黄瓜根结线虫;发生特点;综合防治 由于保护地黄瓜栽培的特殊环境,给黄瓜病虫害的滋生、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据笔者调查,由于连作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黄瓜根结线虫病发展蔓延速度较快,黄瓜死苗率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黄瓜严重减产,品质降低,对黄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现将该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 危害症状 黄瓜根结线虫病仅危害根,被害的须根和侧根形成串珠状瘤状物,也叫根结,使整个根肿大,粗糙,呈不规则状。瘤状物初为白色,表面光滑较坚实,后期根结变成淡褐色腐烂。剖开瘤状物,可见里面有半透明白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即雌成虫。由于根部被破坏,影响正常的吸收机能,所以地上部生长发育受阻,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比较矮小,生育不良,结瓜小而且少。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地上部植株呈萎蔫状态;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时,暂时萎蔫又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逐渐枯死。黄瓜被害后,常诱发土壤中某些病菌如镰刀菌属及丝核菌属等真菌的感染,使根系加速腐烂,植株提早枯死。 2 发生特点 黄瓜根结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根结线虫属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以卵在病株根内,随同病株残根在土壤中越冬,或以2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环境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而2龄幼虫继续发育。在田间主要依靠带虫土及病残体传入,农具携带传播,也可通过流水传播土中幼虫,幼虫一般从嫩根部位侵入。侵入前,能作短距离移动,速度很慢,故此病不会在短期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侵入后,能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肿瘤。幼虫在肿瘤内发育至3龄,开始分化,4龄时性成熟,雌雄虫体各异,雄虫交尾后进入土中死亡;卵在瘤内孵化,1龄幼虫出卵并进入土中,进行侵染和越冬。也有的以卵在病根中,于土壤中越冬。 3 发生程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地势高燥,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发病重;碱性或酸性土壤不利于发病;土壤潮湿,黏重时,发病轻或不发病。如果土壤墒情适中,通透气又好,线虫可以反复为害。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措施 4.1.1 轮作倒茬 一种线虫一般在同科、同属或邻科、邻属中为害,所以有计划地进行远缘科、属间2~3年间轮作,如可与辣椒、葱蒜类等抗耐病较强的作物轮作2~3年,以减少损失,降低土壤中的线虫数量,可起到减少虫源作用,减轻下茬受害。 4.1.2 深耕翻晒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 cm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播前深耕深翻20 cm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上茬收获后,在下茬播种前应翻晒土壤,尤其发病地更需要翻晒,使线虫暴露在土表而促使其死亡。根据线虫的致死温度为55 ℃(5 min)的特点,在线虫病害发生的地块,待作物收获后土表覆盖地膜,暴晒7 d左右,使土表温度达到55 ℃的高温,1周左右的长时间可杀死土壤上层的绝大多数线虫。 4.1.3 培育无病壮苗 采用无病土育苗或选用大田作物土育苗,选择无病苗,避免有病史的棚土育苗,以利于培育无病壮苗。 4.1.4 合理施肥 重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不仅能够增强植株抗性,而且还可增加线虫天敌微生物,抑制线虫的生长发育。 4.1.5 及时清洁田园 把前茬带线虫病的黄瓜植株连根清理干净,集中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另外,在病地用过的农具如铁锨、瓜铲等,要擦洗干净,防止扩大传播。 4.1.6 高温防治 春季保护地黄瓜6月下旬拉秧后,立即清除病根,集中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层,然后起垄0.5 m高;沟内灌水,使沟里始终有水;铺盖地膜,大棚或温室密闭15~20 d后,揭膜平地播种。铺膜既可防枯萎病,又可杀死耕作层土壤中的大部分线虫,起到防病作用。 4.2 化学防治 4.2.1 土壤消毒 播种或定植前,用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1.8%的齐螨素乳油1 200~1 500倍液作土壤处理,应进行覆盖。 4.2.2 药剂防治 对生长期发病的植株,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根部穴浇,每株100~200 mL。
摘要:连作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黄瓜根结线虫病发展蔓延速度较快,黄瓜死苗率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黄瓜严重减产。通过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危害症状、发生程度的详细阐述,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即以高温防治、及时清洁田园、合理施肥、 培育无病壮苗、深耕翻晒、轮作倒茬等为主的农业防治措施结合适当的化学防治方法,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关键词:设施栽培;黄瓜根结线虫;发生特点;综合防治 由于保护地黄瓜栽培的特殊环境,给黄瓜病虫害的滋生、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据笔者调查,由于连作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黄瓜根结线虫病发展蔓延速度较快,黄瓜死苗率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黄瓜严重减产,品质降低,对黄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现将该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 危害症状 黄瓜根结线虫病仅危害根,被害的须根和侧根形成串珠状瘤状物,也叫根结,使整个根肿大,粗糙,呈不规则状。瘤状物初为白色,表面光滑较坚实,后期根结变成淡褐色腐烂。剖开瘤状物,可见里面有半透明白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即雌成虫。由于根部被破坏,影响正常的吸收机能,所以地上部生长发育受阻,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植株比较矮小,生育不良,结瓜小而且少。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地上部植株呈萎蔫状态;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时,暂时萎蔫又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逐渐枯死。黄瓜被害后,常诱发土壤中某些病菌如镰刀菌属及丝核菌属等真菌的感染,使根系加速腐烂,植株提早枯死。 2 发生特点 黄瓜根结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根结线虫属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以卵在病株根内,随同病株残根在土壤中越冬,或以2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在环境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而2龄幼虫继续发育。在田间主要依靠带虫土及病残体传入,农具携带传播,也可通过流水传播土中幼虫,幼虫一般从嫩根部位侵入。侵入前,能作短距离移动,速度很慢,故此病不会在短期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侵入后,能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肿瘤。幼虫在肿瘤内发育至3龄,开始分化,4龄时性成熟,雌雄虫体各异,雄虫交尾后进入土中死亡;卵在瘤内孵化,1龄幼虫出卵并进入土中,进行侵染和越冬。也有的以卵在病根中,于土壤中越冬。 3 发生程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地势高燥,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发病重;碱性或酸性土壤不利于发病;土壤潮湿,黏重时,发病轻或不发病。如果土壤墒情适中,通透气又好,线虫可以反复为害。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措施 4.1.1 轮作倒茬 一种线虫一般在同科、同属或邻科、邻属中为害,所以有计划地进行远缘科、属间2~3年间轮作,如可与辣椒、葱蒜类等抗耐病较强的作物轮作2~3年,以减少损失,降低土壤中的线虫数量,可起到减少虫源作用,减轻下茬受害。 4.1.2 深耕翻晒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 cm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播前深耕深翻20 cm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上茬收获后,在下茬播种前应翻晒土壤,尤其发病地更需要翻晒,使线虫暴露在土表而促使其死亡。根据线虫的致死温度为55 ℃(5 min)的特点,在线虫病害发生的地块,待作物收获后土表覆盖地膜,暴晒7 d左右,使土表温度达到55 ℃的高温,1周左右的长时间可杀死土壤上层的绝大多数线虫。 4.1.3 培育无病壮苗 采用无病土育苗或选用大田作物土育苗,选择无病苗,避免有病史的棚土育苗,以利于培育无病壮苗。 4.1.4 合理施肥 重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不仅能够增强植株抗性,而且还可增加线虫天敌微生物,抑制线虫的生长发育。 4.1.5 及时清洁田园 把前茬带线虫病的黄瓜植株连根清理干净,集中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另外,在病地用过的农具如铁锨、瓜铲等,要擦洗干净,防止扩大传播。 4.1.6 高温防治 春季保护地黄瓜6月下旬拉秧后,立即清除病根,集中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层,然后起垄0.5 m高;沟内灌水,使沟里始终有水;铺盖地膜,大棚或温室密闭15~20 d后,揭膜平地播种。铺膜既可防枯萎病,又可杀死耕作层土壤中的大部分线虫,起到防病作用。 4.2 化学防治 4.2.1 土壤消毒 播种或定植前,用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1.8%的齐螨素乳油1 200~1 500倍液作土壤处理,应进行覆盖。 4.2.2 药剂防治 对生长期发病的植株,2%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根部穴浇,每株100~2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