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教育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韩愈的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潘石瑛

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

摘 要:韩愈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先后撰写了《师说》、《进学解》等传世名片,又肇兴地方教化,严格教育管理,其所提出的教育实践理论对后世,乃至现代教育都有深远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本文以其各阶段的教育成绩为分界线,分别论述了其在教育上的实践活动,望现代教育从中受到一定启示。

关键词:韩愈;教育实践;《师说》;《进学解》;地方教化;教育管理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卒后谥曰文,世称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又曾官居吏部侍郎,后世亦称韩吏部。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宦海沉浮,但一心卫道,著述颇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唐时期,正兴佛、道教,儒教独尊地位有所下降,世风日下,人们都“耻学于师”、“不耻为师”,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韩愈敢为人先、敢为人言,力排佛老,学为儒道,劝诫人们尊师重道,尤其他借《师说》、《进学解》等著作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所做出的教育实践,对中唐以后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番整理,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教育视野的角度却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活动,以期对现代教育有所启示

1 《师说》——论“师道”,提倡“教学相长”

《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从理论角度较为全面地诠释“师道”的文章。韩愈,25岁举进士第,初任四门博士,提议恢复国子监生徒,积极推荐文学青年,在世风日下的情况下撰写了《师说》,一举奠定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韩愈通过《师说》阐述了教师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职责、教师标准、师生关系等内容,倡导尊师重道、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互相学习、相互尊重,摒弃了传统中“弟子一定不比老师高明,老师一定比弟子贤明”的腐朽观念。

韩愈关于“师道”的论述,直至当代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有“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现代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这与韩愈所提到的“道”、“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宗旨都是人才培养。首先都是关注人、发展人,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然后是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才是传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让学生自主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韩愈的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潘石瑛

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

摘 要:韩愈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先后撰写了《师说》、《进学解》等传世名片,又肇兴地方教化,严格教育管理,其所提出的教育实践理论对后世,乃至现代教育都有深远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本文以其各阶段的教育成绩为分界线,分别论述了其在教育上的实践活动,望现代教育从中受到一定启示。

关键词:韩愈;教育实践;《师说》;《进学解》;地方教化;教育管理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卒后谥曰文,世称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又曾官居吏部侍郎,后世亦称韩吏部。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宦海沉浮,但一心卫道,著述颇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唐时期,正兴佛、道教,儒教独尊地位有所下降,世风日下,人们都“耻学于师”、“不耻为师”,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韩愈敢为人先、敢为人言,力排佛老,学为儒道,劝诫人们尊师重道,尤其他借《师说》、《进学解》等著作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所做出的教育实践,对中唐以后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韩愈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番整理,而本文试图从现代教育视野的角度却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活动,以期对现代教育有所启示

1 《师说》——论“师道”,提倡“教学相长”

《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从理论角度较为全面地诠释“师道”的文章。韩愈,25岁举进士第,初任四门博士,提议恢复国子监生徒,积极推荐文学青年,在世风日下的情况下撰写了《师说》,一举奠定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韩愈通过《师说》阐述了教师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职责、教师标准、师生关系等内容,倡导尊师重道、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互相学习、相互尊重,摒弃了传统中“弟子一定不比老师高明,老师一定比弟子贤明”的腐朽观念。

韩愈关于“师道”的论述,直至当代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有“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现代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这与韩愈所提到的“道”、“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其宗旨都是人才培养。首先都是关注人、发展人,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然后是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才是传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关文章

  • 唐宋散文研究
  • 唐宋散文研究教学大纲(康震)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唐宋这一散文发展高峰期中各阶段各类型散文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散文史发展的系统讲授,并精要评价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唐宋散文的发展概况,熟悉这一时期的散文流变,理解唐宋散 ...查看


  • 从韩愈的[师说]分析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 摘 要: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而教育思想作为教育的灵魂历来被社会各界关注.韩愈的<师说>指出了从师学习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教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教师所应该秉持的教师价值观以 ...查看


  • 韩愈[师说]的教师观及其启示
  • 摘要:<师说>一文是韩愈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作品,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著.韩愈从"古之学者必有师"充分肯定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了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qu ...查看


  • 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
  • 2010.07文学教育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伟大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熔铸百家,"含英咀华",出神入化,时时闪耀着独特精神的光辉,令人耳目一新.他对发展和完善古代散文的体裁种类和艺术 ...查看


  • 浅谈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 摘 要:韩愈(768―824),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重视教育,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思索人才问题,并且亲身从事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教育主张.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师说>.&l ...查看


  • 韩愈的文章理论及其意义
  • 作者:周楚汉 理论与创作 1995年07期 "反刓以朴,刬伪以真"(<新唐书·韩愈传赞>),是对韩愈古文理论和实践的评价,以它来概括韩愈古文理论的精神实质,是非常恰当的.韩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章家,他所倡导的 ...查看


  • 关于韩愈生平故事的资料介绍
  • 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 ...查看


  • 梁衡:读韩愈
  • 梁衡:读韩愈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 ...查看


  • 浅析韩愈[师说]中的教学思想
  • [摘要]韩愈的<师说>一文是他的教育学专论,对教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中谈到的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及师生观对我国当代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韩愈 <师说> 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