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篇一:《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平乡县职教中心 张克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篇二: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课前准备:天平,小石块,水,酒精,量筒和量杯,相同的两个烧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测量的原理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 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2、量筒的使用

(1)怎样选择量筒?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

(2)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3)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

(4)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

(5)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3、探究: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 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 盐水密度的实 验方案。

三、归纳总结

1、测量形状规则固体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利用数学方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

2、测量的液体密度

(1)常规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2)优化后的步骤

①在烧杯上盛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中剩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

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方法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②用细线拴住物体,把物体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测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2)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采用“压入法”或“助沉法”: 采用“压入法”的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采用“助沉法”的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助沉物(如铁块)和被测物,助沉

物在下,被测物在上,相隔一定距离,只将助沉物全部沉入水中,测出水和助沉物的总体积v1;

②将被测物和助沉物一起全部浸没入水中,测出水、助沉物和被测物的

总体积v2;

四、作业

1、p17、《动手动脑学物理》1-6题

2、《课时先锋》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篇一:《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平乡县职教中心 张克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篇二: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课前准备:天平,小石块,水,酒精,量筒和量杯,相同的两个烧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测量的原理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 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2、量筒的使用

(1)怎样选择量筒?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

(2)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3)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

(4)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

(5)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3、探究: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 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 盐水密度的实 验方案。

三、归纳总结

1、测量形状规则固体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利用数学方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

2、测量的液体密度

(1)常规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2)优化后的步骤

①在烧杯上盛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中剩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

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方法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②用细线拴住物体,把物体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测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2)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采用“压入法”或“助沉法”: 采用“压入法”的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采用“助沉法”的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助沉物(如铁块)和被测物,助沉

物在下,被测物在上,相隔一定距离,只将助沉物全部沉入水中,测出水和助沉物的总体积v1;

②将被测物和助沉物一起全部浸没入水中,测出水、助沉物和被测物的

总体积v2;

四、作业

1、p17、《动手动脑学物理》1-6题

2、《课时先锋》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相关文章

  •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
  •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 所用教材<物理>第1册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学会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理解实验原理密度定义式ρ=m/V,并学会测量密度的实际方法. 3.学会设计实验步骤,并且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查看


  •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 陈湘佳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后,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 ...查看


  • 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 科学之旅 总课时: 授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 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
  •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 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 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 过 ...查看


  •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 ...查看


  • 11.4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设 计 思 想 通过学习密度的测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测量 一个物理量,通过动脑动手,学习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知识和 技能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 ...查看


  •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 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 2. 力. 三.德育目标: 1. 2. 配合. ● ...查看


  • 6.2密度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课 题 密度 课 时 1 课时 1月 12 日 主备教师 任课教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目标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会查密度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