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为何没有割地条款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等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辛丑条约》,但《条约》却没有任何涉及割地的内容,为什么会如此?   1900年6月6日,英、法、德、日、意、俄、奥、比8国军舰指挥官在英舰“百人长”号上举行军事会议,决定采取一致行动,组成联军,侵犯中国。由于实力的悬殊,对于这场战争,列强是抱着发意外财的心理来的,认为“将作一趟十分顺利的行军”。英国统帅西摩尔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表现。以保护各国使馆为名,6月10日,西摩尔率领2000人的侵略军气势汹汹地从天津强行西进,企图打入北京。   廊坊之战仅是这场残酷战争的一个小小场景。同时,在大沽炮台,在天津城南的八里台,在海河东岸的老龙头火车站,在河西紫竹林租界,天津民众和清军爱国官兵们舍生忘死,与侵略者浴血奋战,总兵罗荣光及聂士成将军等人英勇殉国。此外,山东、河北各地民众都参加到天津的战斗中来,阻止西摩尔率领的联军进犯北京。据史料记载,河北霸州民众列队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柬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   可以说,中国民众的英勇抵抗使侵略者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也开始从瓜分的梦幻中走出来。   如果说中国民众的忘死抵抗打破了列强的美梦,是改变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因,那么列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则是没有瓜分中国的外因,直接促成了列强接受一个“完整”中国的现状。   沙俄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利用八国联军侵华之机,俄国出兵侵占了东北三省。此举不仅触怒了日本,也损害了英美的侵略利益。日俄矛盾尤为突出,为了报复俄国,日本随即派兵进入朝鲜,以示对抗,同时积极寻找反俄同盟。英国对于俄国在华势力的空前膨胀也感到极为不安,阻止俄国独霸中国东北是其远东政策的一个重点。但英国正忙于非洲的殖民战争(英布战争),无暇直接对抗俄国,为此,英国支持日本对抗俄国,在外交上日益与日本接近。   此外,列强对在华代理人的人选上也意见不合,围绕李鸿章和谈代表资格的问题争论不休。八国联军逼近北京之际,清廷正式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列强对此反应不一。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各国急于找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早日同清政府议和。美国作为“门户开放”政策的谋划者,向来的态度就是反对列强瓜分中国,主张维持原状,以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优势逐步排挤其他列强,达到最后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之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便再次向各国发出了“门户开放”照会,重申上述原则。   英国虽企图垄断长江流域,但为了反对俄国独占中国东北和法国侵占云南,也只能有条件地接受了此原则。日本为了打击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争取美国的支持,便在“门户开放”政策不影响其侵略朝鲜计划的条件下承认了这一原则。俄国方面,因其武装占领中国东北成为众矢之的,为缓解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极力主张调整对华政策,尽管接受“门户开放”意味着放弃在中国东北已获得的特权,但最终还是有保留地接受了。   这样,由美国倡导的以维持中国领土完整为前提的“门户开放”政策终于成了各国共同对华的基本纲领。同年10月,英国与德国达成保持中国领土完整的原则协议,并照会奥、法、意、日、俄、美6国政府,各国政府均表示没有异议。同时,由于慈禧对列强极力示好,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在挑选代理人的问题上,列强态度也渐趋一致,决定“保全”慈禧,与清廷开议。《辛丑条约》割不割地的基本方案就这样初步达成了!   最终列强虽然没有瓜分中国,但要求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等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辛丑条约》,但《条约》却没有任何涉及割地的内容,为什么会如此?   1900年6月6日,英、法、德、日、意、俄、奥、比8国军舰指挥官在英舰“百人长”号上举行军事会议,决定采取一致行动,组成联军,侵犯中国。由于实力的悬殊,对于这场战争,列强是抱着发意外财的心理来的,认为“将作一趟十分顺利的行军”。英国统帅西摩尔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表现。以保护各国使馆为名,6月10日,西摩尔率领2000人的侵略军气势汹汹地从天津强行西进,企图打入北京。   廊坊之战仅是这场残酷战争的一个小小场景。同时,在大沽炮台,在天津城南的八里台,在海河东岸的老龙头火车站,在河西紫竹林租界,天津民众和清军爱国官兵们舍生忘死,与侵略者浴血奋战,总兵罗荣光及聂士成将军等人英勇殉国。此外,山东、河北各地民众都参加到天津的战斗中来,阻止西摩尔率领的联军进犯北京。据史料记载,河北霸州民众列队抵抗德兵,战死者300余人,柬鹿县旧城民众,徒手与侵略军相搏,牺牲4000余人。   可以说,中国民众的英勇抵抗使侵略者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也开始从瓜分的梦幻中走出来。   如果说中国民众的忘死抵抗打破了列强的美梦,是改变列强瓜分中国的内因,那么列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则是没有瓜分中国的外因,直接促成了列强接受一个“完整”中国的现状。   沙俄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利用八国联军侵华之机,俄国出兵侵占了东北三省。此举不仅触怒了日本,也损害了英美的侵略利益。日俄矛盾尤为突出,为了报复俄国,日本随即派兵进入朝鲜,以示对抗,同时积极寻找反俄同盟。英国对于俄国在华势力的空前膨胀也感到极为不安,阻止俄国独霸中国东北是其远东政策的一个重点。但英国正忙于非洲的殖民战争(英布战争),无暇直接对抗俄国,为此,英国支持日本对抗俄国,在外交上日益与日本接近。   此外,列强对在华代理人的人选上也意见不合,围绕李鸿章和谈代表资格的问题争论不休。八国联军逼近北京之际,清廷正式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列强对此反应不一。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各国急于找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早日同清政府议和。美国作为“门户开放”政策的谋划者,向来的态度就是反对列强瓜分中国,主张维持原状,以利用其强大的经济优势逐步排挤其他列强,达到最后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之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便再次向各国发出了“门户开放”照会,重申上述原则。   英国虽企图垄断长江流域,但为了反对俄国独占中国东北和法国侵占云南,也只能有条件地接受了此原则。日本为了打击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争取美国的支持,便在“门户开放”政策不影响其侵略朝鲜计划的条件下承认了这一原则。俄国方面,因其武装占领中国东北成为众矢之的,为缓解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极力主张调整对华政策,尽管接受“门户开放”意味着放弃在中国东北已获得的特权,但最终还是有保留地接受了。   这样,由美国倡导的以维持中国领土完整为前提的“门户开放”政策终于成了各国共同对华的基本纲领。同年10月,英国与德国达成保持中国领土完整的原则协议,并照会奥、法、意、日、俄、美6国政府,各国政府均表示没有异议。同时,由于慈禧对列强极力示好,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在挑选代理人的问题上,列强态度也渐趋一致,决定“保全”慈禧,与清廷开议。《辛丑条约》割不割地的基本方案就这样初步达成了!   最终列强虽然没有瓜分中国,但要求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相关文章

  • #尼布楚条约签订326年#为什么大清打赢了还割地?
  • 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俄国得到了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整个外贝加尔边区.虽然史书称这份中俄间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一份平等的条约,但由于被指割让外贝加尔地区,该条约是否平等一直存在争议,还被一些网友称为&qu ...查看


  • 不平等条约
  • 南京条约 ( 1842年 (道光22年) 8月29日 ,与英国, 南京 )赔款:2100万银元 割地:香港 7.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 虎门条约( 1843年 (道光23年) 10月8日 ,与英国, 虎门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一 ...查看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 一.<北京条约> 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原称<中英续增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 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 ...查看


  • 高中历史中的不平等条约
  • 1842<南京条约 > 签约国:中国(清朝).英国 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 英国代表:璞鼎查 签约时间: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签约地点:中国南京 废除时间:1943年 中华民国废除 中英< ...查看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 重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记忆) 根本原因: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或英国极需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强占原料产地,打开中国大门.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其他原因:英国要保护鸦片走私. 2.对中国近代 ...查看


  • 四万万人齐下泪
  • 四万万人齐下泪 作者:克石 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廷特派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使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的条约规定了一系列使中国丧权辱国的条款:清朝政府承认日本奴役长期与中国有藩属关系的朝 ...查看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这是外国侵略中国的开始 ...查看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A ) 一.单项选择题 1. 6月26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禁毒日".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者是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康有为 2. 中国近代史签订 ...查看


  • 八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自主学习 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 . 一带. 2.1 900年6月, . . . . . . . 八个国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3.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华列强签订了< >. 4.<辛丑条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