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史记]-商君列传对比分析

描绘卫鞅的简单对比分析

本节介绍战国人物卫鞅的事迹在和两本史书中的对比分析.

卫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因 “商鞅”是入秦后所得封号,所以这里全文用 “卫鞅”做对比讨论. 《战国策》因为没有连贯性叙述商鞅的事迹,所以选几个共同场景加以比较.

一.魏公叔座病,卫鞅去魏入秦.

《史记》开篇点写明卫鞅的身份,喜好-刑名之学,所处地位-魏相公门下中庶子.又说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表明卫鞅并非在魏国不受待见,只是,公孙座还未来得及推举卫鞅辅佐魏王就生病了.两篇公叔座病,魏王探视问政的叙述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魏王听了公叔座举荐卫鞅后两书对魏王动作的反应表达:《战国策》里是“王弗应” “弗”有 “不”的意思, “应”有“应答,许诺”的意思;《史记》是“王嘿然”;“嘿然”有 “沉默无言的样子”.这两种状态值得揣摩.如果“王弗应”是不做应答则可以理解为沉默不言,但是把“王弗应”理解为王没有许诺公叔座的托付的话意思则大不相同.因为,《史记》后面记载“王许诺而去”.

另外,还有一处细节:《史记》公叔见魏王默默不语后似乎看出魏王不大重视自己的话,于是在魏王将要离开时“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个人认为这里的 “座屏人言”用的很好.反映出公叔座对关乎国家存亡的人才的重视,也戏剧性和下面魏王非但不信可公叔反而说他糊涂做了鲜明的对比.而《战国策》里没有这一细节,而是直接写公叔再举荐卫鞅后接着对魏王说“为弗能听,勿使出竟”

再有,《史记》记述在魏王离开后,公叔又向卫鞅转达了他与魏王的对话并表示对卫鞅的歉意,希望卫鞅赶快逃出魏国.接着就是卫鞅很智慧的回答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这样看来,卫鞅并未逃出魏国,而是未受到魏国重用主动离开的.《战国策》的“卫鞅亡魏入秦说”值得考订.

二,罚不讳强大

《史记》记载: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之后又有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可见,卫鞅行法令确实不讳强大,有法可依。并且处以公子虔割鼻之刑是因为公子虔又触犯了法令。《史记》对卫鞅的执法,做了详细的因果阐述,逻辑分明,赏罚都在情理之中。《战国策》是简单总括性记载: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处于历《史记》载方面考虑,这样叙述可能会引起读者误会。所以从这一情节的对比会发现,《战国策》对卫鞅叙述只是简单评价总结,而《史记》则较为全面记述卫鞅行事的前后详细历史事实。

三,卫鞅亡命

卫鞅亡命之前,《战国策》记载一个场景:“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傅商君,辞不受。”这里记载秦孝公临死之前想要把王位传于卫鞅,而卫鞅辞谢不受。《史记》中没有相关记载,只说秦孝公死,太子继位。

《史记》里的记载则有所不同。《史记》记载了秦孝公死前另一个场景,赵良见卫鞅。这一章节主要记述赵良劝说卫鞅在秦孝公死前明哲保身退出秦国政坛,但是卫鞅并未采纳赵良建议,坚持留在秦国从政。

另,《战国策》记述:“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这里说秦惠王继位不久,卫鞅回乡修养,这时秦惠王身边的大臣趁机向其进言说卫鞅反臣为主,危及秦王对秦国统治,并希望秦惠王能处置卫鞅。于是卫鞅休假归来,惠王将其处以极刑车裂。根据前面卫鞅辞谢王位和坚持留秦从政我们可以看出《战国策》里描绘的卫鞅并没有贪恋政权和躲避灾祸的倾向。

但,《史记》记载截然不同:“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说明有人告发卫鞅,卫鞅惧怕后逃走,后无路可逃被迫发兵反抗, 失败身死后被秦惠王处以车裂刑罚以儆效尤。 最后我们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卫鞅的评价:商君,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的规劝,足以证明商君残忍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籍,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相类似。但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故的!

综合这些简单章节的对比可以看出《战国策》侧重描绘卫鞅个人的政治改革的非凡勇气和能力并浅要点出卫鞅 “刻深寡恩”的性格。

《史记》则通过大量事实的记述表现出卫鞅的智慧,非凡的政治谋略,除旧更新的意志,立信变法的英明,不畏强人果敢,行军诡计多变,刚愎自用不善查视听等丰富的人物性格。

下面简单摘抄两段后人关于卫鞅的记述供大家体味。

《史记》·七十列传·范睢蔡泽列传

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这里蔡泽对卫鞅的评价极高,点名商鞅变法对于强秦的重要性。

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1.

苏秦西入秦,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这里提到两个本节议论的关键人物:孝公之子秦惠公和商鞅.秦惠王表面谦虚自己能力不足,不能采纳苏秦的政见,实质是因为刚刚诛杀了商鞅,对游说之士憎恨反感不愿采纳苏秦政见.也说明,即使不受谗言,秦惠王也是反感卫鞅的。

赵蕤2.

诸葛亮曰:“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赵蕤在这里借诸葛亮的话点明,商鞅善于法治,但不善于施行道德教化.

1.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2. 赵蕤 (ruí),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唐代杰出的道家与纵横家 。赵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以“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并称。

赵蕤的代表作为《长短经》,又叫《反经》。《长短经》成书于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共九卷 64 篇《长短经》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杂揉之书,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记述国家兴亡,权变谋略、举荐贤能、人间善恶四大内容,又以权谋政治和知人善任两个重点为核心;此书高妙完美,天人合一,振聋发聩,警世惩恶,是难得的谋略全书。

以上,不足和错误之处望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숭실대학교중문학과대학원석사과정 1학기왕장강

描绘卫鞅的简单对比分析

本节介绍战国人物卫鞅的事迹在和两本史书中的对比分析.

卫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因 “商鞅”是入秦后所得封号,所以这里全文用 “卫鞅”做对比讨论. 《战国策》因为没有连贯性叙述商鞅的事迹,所以选几个共同场景加以比较.

一.魏公叔座病,卫鞅去魏入秦.

《史记》开篇点写明卫鞅的身份,喜好-刑名之学,所处地位-魏相公门下中庶子.又说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表明卫鞅并非在魏国不受待见,只是,公孙座还未来得及推举卫鞅辅佐魏王就生病了.两篇公叔座病,魏王探视问政的叙述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魏王听了公叔座举荐卫鞅后两书对魏王动作的反应表达:《战国策》里是“王弗应” “弗”有 “不”的意思, “应”有“应答,许诺”的意思;《史记》是“王嘿然”;“嘿然”有 “沉默无言的样子”.这两种状态值得揣摩.如果“王弗应”是不做应答则可以理解为沉默不言,但是把“王弗应”理解为王没有许诺公叔座的托付的话意思则大不相同.因为,《史记》后面记载“王许诺而去”.

另外,还有一处细节:《史记》公叔见魏王默默不语后似乎看出魏王不大重视自己的话,于是在魏王将要离开时“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个人认为这里的 “座屏人言”用的很好.反映出公叔座对关乎国家存亡的人才的重视,也戏剧性和下面魏王非但不信可公叔反而说他糊涂做了鲜明的对比.而《战国策》里没有这一细节,而是直接写公叔再举荐卫鞅后接着对魏王说“为弗能听,勿使出竟”

再有,《史记》记述在魏王离开后,公叔又向卫鞅转达了他与魏王的对话并表示对卫鞅的歉意,希望卫鞅赶快逃出魏国.接着就是卫鞅很智慧的回答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这样看来,卫鞅并未逃出魏国,而是未受到魏国重用主动离开的.《战国策》的“卫鞅亡魏入秦说”值得考订.

二,罚不讳强大

《史记》记载: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之后又有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可见,卫鞅行法令确实不讳强大,有法可依。并且处以公子虔割鼻之刑是因为公子虔又触犯了法令。《史记》对卫鞅的执法,做了详细的因果阐述,逻辑分明,赏罚都在情理之中。《战国策》是简单总括性记载: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处于历《史记》载方面考虑,这样叙述可能会引起读者误会。所以从这一情节的对比会发现,《战国策》对卫鞅叙述只是简单评价总结,而《史记》则较为全面记述卫鞅行事的前后详细历史事实。

三,卫鞅亡命

卫鞅亡命之前,《战国策》记载一个场景:“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傅商君,辞不受。”这里记载秦孝公临死之前想要把王位传于卫鞅,而卫鞅辞谢不受。《史记》中没有相关记载,只说秦孝公死,太子继位。

《史记》里的记载则有所不同。《史记》记载了秦孝公死前另一个场景,赵良见卫鞅。这一章节主要记述赵良劝说卫鞅在秦孝公死前明哲保身退出秦国政坛,但是卫鞅并未采纳赵良建议,坚持留在秦国从政。

另,《战国策》记述:“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这里说秦惠王继位不久,卫鞅回乡修养,这时秦惠王身边的大臣趁机向其进言说卫鞅反臣为主,危及秦王对秦国统治,并希望秦惠王能处置卫鞅。于是卫鞅休假归来,惠王将其处以极刑车裂。根据前面卫鞅辞谢王位和坚持留秦从政我们可以看出《战国策》里描绘的卫鞅并没有贪恋政权和躲避灾祸的倾向。

但,《史记》记载截然不同:“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说明有人告发卫鞅,卫鞅惧怕后逃走,后无路可逃被迫发兵反抗, 失败身死后被秦惠王处以车裂刑罚以儆效尤。 最后我们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卫鞅的评价:商君,他的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再说凭靠着国君宠臣太监的推荐,等到被任用,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的规劝,足以证明商君残忍少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的书籍,其内容和他本身的作为相类似。但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缘故的!

综合这些简单章节的对比可以看出《战国策》侧重描绘卫鞅个人的政治改革的非凡勇气和能力并浅要点出卫鞅 “刻深寡恩”的性格。

《史记》则通过大量事实的记述表现出卫鞅的智慧,非凡的政治谋略,除旧更新的意志,立信变法的英明,不畏强人果敢,行军诡计多变,刚愎自用不善查视听等丰富的人物性格。

下面简单摘抄两段后人关于卫鞅的记述供大家体味。

《史记》·七十列传·范睢蔡泽列传

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这里蔡泽对卫鞅的评价极高,点名商鞅变法对于强秦的重要性。

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1.

苏秦西入秦,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这里提到两个本节议论的关键人物:孝公之子秦惠公和商鞅.秦惠王表面谦虚自己能力不足,不能采纳苏秦的政见,实质是因为刚刚诛杀了商鞅,对游说之士憎恨反感不愿采纳苏秦政见.也说明,即使不受谗言,秦惠王也是反感卫鞅的。

赵蕤2.

诸葛亮曰:“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赵蕤在这里借诸葛亮的话点明,商鞅善于法治,但不善于施行道德教化.

1.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2. 赵蕤 (ruí),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唐代杰出的道家与纵横家 。赵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杰”,以“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并称。

赵蕤的代表作为《长短经》,又叫《反经》。《长短经》成书于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共九卷 64 篇《长短经》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杂揉之书,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记述国家兴亡,权变谋略、举荐贤能、人间善恶四大内容,又以权谋政治和知人善任两个重点为核心;此书高妙完美,天人合一,振聋发聩,警世惩恶,是难得的谋略全书。

以上,不足和错误之处望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숭실대학교중문학과대학원석사과정 1학기왕장강


相关文章

  • 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兼论[诗]在秦国的传播
  •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考察了周秦时代儒学在秦地的传播状况.文章认为,尽管从商鞅变法时代开始秦国就确立了以法治国的统治方向,但法家思想的盛行并未完全挤占儒者的生存空间.只是由于儒者一直未能跻身秦国的统治阶层,未能对秦国的政治统治发生影响,所以荀子 ...查看


  •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二商鞅变法试题
  • 专题二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 ...查看


  • 专题二第二节秦国的崛起
  • 玉林实验中学教师教学设计 课 题 秦国的崛起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技能 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 ...查看


  • 中国历史上的变法
  • 语出:<商君书·更法>:"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明)刘基<半山寺>诗之二:"奸邪变法事多端,气燄兴妖胆自寒."严复<救亡决论>:&qu ...查看


  • 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_孙斌来
  • DOI:10.15895/j.cnki.rwzz.2003.01.015 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 孙斌来 内容提要 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位于西部的秦国,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及一系 列成功地决策,都明显地胜过六国 ...查看


  • 试论商鞅的愚民思想
  • 试论商鞅的愚民思想 发布时间: 2003-10-26 作者:徐奇堂 [内容提要]商鞅的愚民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过长远而又深刻的影响,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商鞅提出愚民思想的动机和目的.商鞅愚民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对秦 ...查看


  •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 [高二历史] 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思考] 1.当时的秦国为何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一.[课程标准] (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二. ...查看


  •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A.促使土地国有制转向私有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确立了封建制度 2.春秋时期, ...查看


  • 透析秦朝覆灭之谜2-强国之路
  • 第二部 强国之路 1. 秦国的源起和困境 史记上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历事舜.禹,于商代已经显赫.有很多人据此便认定秦人属西迁的华夏族.但中国古代各民族包括匈奴,大都能从上古神话传说里攀上个祖宗,不足据此为凭.近来又有考古研究发现,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