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蛙》有感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看小说《蛙》,就像在逛着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段段情节像一个个摊位,你在人群中被推着走,眼睛、耳朵仿佛都不够用了,因为那嘈杂声、那琳琅满目的货品,密集地直朝你袭来。我本身是不太喜好这样的文字的,因为我很可能在这文字环境的感染下渐渐地就生出满心的浮躁,最后只好把它弃之不顾了;也可能在精彩热闹了一番过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中意的玩意儿都没买到,刚才全是兴奋着别人的兴奋。
《蛙》,首先是这个题目吸引我,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作家,仅仅是题目这一招似乎已经胜出很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们。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倒不是向我一开始想的纯粹是为了卖座那么肤浅。“蛙——娃——娲”,这么一追溯,便显出此中真意了。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在此只想谈谈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姑”为了忠诚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我”妻子家的门外对内喊话,劝说我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不要心存侥幸,乖乖的流产。劝说不成,
姑姑便推倒邻居家的树、邻居家的墙,用这种方式威逼“我”的妻子。看看,这举动是多么的野蛮。中国人向来推崇火与剑,要秋风扫落叶般地对待自己的“敌人”,倒把个礼义廉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全部抛到脑后。这使我联想到现在社会很多政府拆迁,对于不愿意搬走的人家,就断水断电,更有甚者直接用机器推倒人家的房屋。种种行为,只要是打着国家的名义、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便都是合情合法、正义之举了。凡是与之对抗的,便都是历史的敌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顽固分子,是必然要“逆之者亡”的。
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正确的,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手段是否正确,恐怕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思想是和我们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融入我们国人的血液里的,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可叹,一场急躁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行动带着火山爆发的宏大气势,吞没了整个中国,分不清这火山的岩浆里,到底混合着多少中国家庭的血与泪。
高密东北乡不仅仅是故事发生地,而且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区域。在计生国策推行之初,中国有无数个东北乡,万心这样的计生干部也有许多个。莫言的书写因而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佩服莫言,是因为他比我勇敢。我也曾经对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只能拿着育龄妇女捞金的计生干部表示过谴责。为他们拿着纳税人的钱,不为纳税人办事而跟他们理论。他们也曾威胁,要在户籍部门把我列入“黑名单”。把一个育龄的并没有超生的妇女列入黑名单,取消我的户籍。这仅仅是因为我没有按时去体检。后来,不愿多事儿,就算了。知道当前的政府部门,公权力高居于宪法和民权力之上。所以就不了了之。他们爱怎么就怎么吧。只是威胁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但是莫言不这样,莫言似是而非的语言,已经模糊而尖锐的,用极具民族风格的语言,把这个不满表达出来。利用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作为挡箭牌,把当期那些腹中的娃娃们,和孱弱的产妇们的命运,哇哇的诉说出来。
《蛙》里的一切无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即关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
读《蛙》有感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看小说《蛙》,就像在逛着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段段情节像一个个摊位,你在人群中被推着走,眼睛、耳朵仿佛都不够用了,因为那嘈杂声、那琳琅满目的货品,密集地直朝你袭来。我本身是不太喜好这样的文字的,因为我很可能在这文字环境的感染下渐渐地就生出满心的浮躁,最后只好把它弃之不顾了;也可能在精彩热闹了一番过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中意的玩意儿都没买到,刚才全是兴奋着别人的兴奋。
《蛙》,首先是这个题目吸引我,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作家,仅仅是题目这一招似乎已经胜出很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们。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倒不是向我一开始想的纯粹是为了卖座那么肤浅。“蛙——娃——娲”,这么一追溯,便显出此中真意了。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在此只想谈谈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姑”为了忠诚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我”妻子家的门外对内喊话,劝说我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不要心存侥幸,乖乖的流产。劝说不成,
姑姑便推倒邻居家的树、邻居家的墙,用这种方式威逼“我”的妻子。看看,这举动是多么的野蛮。中国人向来推崇火与剑,要秋风扫落叶般地对待自己的“敌人”,倒把个礼义廉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全部抛到脑后。这使我联想到现在社会很多政府拆迁,对于不愿意搬走的人家,就断水断电,更有甚者直接用机器推倒人家的房屋。种种行为,只要是打着国家的名义、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便都是合情合法、正义之举了。凡是与之对抗的,便都是历史的敌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顽固分子,是必然要“逆之者亡”的。
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正确的,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手段是否正确,恐怕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思想是和我们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融入我们国人的血液里的,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可叹,一场急躁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行动带着火山爆发的宏大气势,吞没了整个中国,分不清这火山的岩浆里,到底混合着多少中国家庭的血与泪。
高密东北乡不仅仅是故事发生地,而且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区域。在计生国策推行之初,中国有无数个东北乡,万心这样的计生干部也有许多个。莫言的书写因而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佩服莫言,是因为他比我勇敢。我也曾经对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只能拿着育龄妇女捞金的计生干部表示过谴责。为他们拿着纳税人的钱,不为纳税人办事而跟他们理论。他们也曾威胁,要在户籍部门把我列入“黑名单”。把一个育龄的并没有超生的妇女列入黑名单,取消我的户籍。这仅仅是因为我没有按时去体检。后来,不愿多事儿,就算了。知道当前的政府部门,公权力高居于宪法和民权力之上。所以就不了了之。他们爱怎么就怎么吧。只是威胁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但是莫言不这样,莫言似是而非的语言,已经模糊而尖锐的,用极具民族风格的语言,把这个不满表达出来。利用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作为挡箭牌,把当期那些腹中的娃娃们,和孱弱的产妇们的命运,哇哇的诉说出来。
《蛙》里的一切无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即关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