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家长会

家校合作 共沐书香

——浅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课外阅读

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远航。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之水,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体化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课外阅读阅读,不仅是教师的事,作为家长更应参与。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一般不超过20年,而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件一辈子的大事,开始于父母,开始于家庭教育。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量的积累,而仅凭小学语文课本中三百篇左右文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能力形成的需求。语文课标中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作为家长怎样指导孩子读书,为孩子的成长储备能量助孩子一臂之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下面 10道题目检验的正是父母的心态,请回答“对”与“错”。

1、学习教孩子读书,如同学习经商挣钱一样费心是难以想象的。

2、阅读时一目数行,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3、读书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必须吃苦,不要企图享受。

4、孩子因为不想读书,所以才不会读书。

5、孩子读书的兴趣变来变去,这非常不好。

6、 在家里教孩子读书,只是孩子在教室接受教育的延续。

7、考试成绩好才是孩子成才、有个好前途的关键,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补充而已。

8、对崇拜歌星球星、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贬低他所崇拜的对象,转移他的注意力。

9、为了使孩子全面发展,要尽量满足他买课外书的要求,多多益善。

10、经常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是有必要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除了第10 题之外,其他都选“错”,那么你可称得上是指导孩子读书的行家;否则,很遗憾,你无论是在辅导孩子读书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阅读的重要性

美国有一个名叫德罗瑞斯达的博士,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小学调查5103名一年级的新生,其中有49个人在入小学以前已经在家里学过阅读。德罗瑞斯达对这49个孩子作了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的状态。这些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在智力上和个性上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学习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因为阅读以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

课内学习是硬任务,课外阅读是软指标”“课内学习必须抓紧抓牢,课外阅读可以一般号召号召”等等,在中小学成了人们的一种潜意识,而且相当根深蒂固。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份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份外事,是“看闲书”。 其实,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是有机的统一;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生活”基本的构成部分。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对180所中小学、7000多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从家庭藏书量看,当家庭藏书量达到500本左右时,这两个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生物等学科的成绩随着家庭藏书量的增加而上升,学生的学业水平都相对比较高,并且差异十分显著;从学生本人看,每天都能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各科的学业成绩都高于不这样做的学生。

我们不妨这样说,只注重课内学习、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实际上是“学习生活”有严重缺失的学生,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全的学生”。只抓课内学习、不抓课外阅读的学校,实际上是功能失调的学校,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整的学校”。要真正使课外阅读成为“完全学生”的题中应

有之义,确定其与课内学习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份内任务”观。

高林生老师的教育经验:孩子上学后,我们就要求他背诵所学的大部分课文,而且有些课文必须背得十分准确;还让他利用课余时间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学过的古文也必须背得滚瓜烂熟。我们常看着书让他背,背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上高中后,他涉猎了《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新编》、《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八圣贤书》、《四书五经精华》等,有些名篇他都能背上来。背诵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之一,当背诵积累到一定的量,对孩子的理解、分析、评价能力自然会有好处。一般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大多文理兼优。当孩子考入大学后高老师深有体会地说:“语文是百科之源,学好语文,学习其他学科就会省许多功夫。”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各科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

二、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

1. 把卧室设置成书斋

小调查:孩子在家看电视的时间多,还是看书时间多?

外部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让孩子坐下来读书不容易。父母应该巧妙利用孩子的贪玩心理,精心布置,把书房布置得如同外部一样充满魅力。一般家庭,孩子的卧室兼作书房,要引导孩子课外阅读,在布置卧室时要动一番脑筋,比如,在墙上张贴名人字画外,还要为孩子买张书桌,买个书柜,给孩子准备适合他们阅读的、感兴趣的书籍,为子女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气氛。孩子自然而然就想走进家,想坐到书桌前,并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书本。

2. 为孩子购置大量合适的书籍

首先进行一个父母阅读的调查:您家中有多少存书?

① 50本以内,②100本以内,③100本以上,④500本以上

② 请您说出学校获班级为您的孩子推荐过了那些书?孩子最近在读哪本书?

(不少学生现在连推荐的书都没有购买)

还是让我们多给孩子准备书吧,在我们的家里要让书籍伸手可及。现在有的家庭装修得很是精美,为了美观设计好看,孩子的书报总是要放到指定的书柜,可是您忘了,书籍一定要放的触手可及方便取用才是根本。诞生于书香门第的学者之所以能够成为学者,重要原因不是因为基因、遗传,而是家庭环境。请您看看您的家,也是这样让书本伸手可及的吗?您认为家中茶几上放上书影响家中的美观吗?怎么放孩子、家长爱看的书?(请大家说一说。)

建议:卫生间、沙发、床头、书桌„„

培根说过:史籍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家长指导孩子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读物,在各类图书泛滥的今天,这点尤为重要。首先要为孩子配齐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新华大词典》、《成语词典》等。其次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选择《少儿百科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想了解少年儿童七彩的生活,就读读曹文轩的《草房子》,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五·三班的坏小子》;想让孩子学会生存,敢于挑战困难,就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想让孩子感受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读四大名著;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可以多看相似的书籍或与教材配置的课外读物等。最后,还要指导孩子去关心时事,阅读报刊杂志等。

3. 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

作为家长也应该参加读书香的行列,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感受,共同进步。要指导孩子阅读一本书,家长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家长在阅读时,要常常保持一颗童心,亲近书中的文字,亲近作者,亲近主人翁,从孩子的视角去欣赏作品。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一起去爱,一起去怒,一起去恨,一起去痛,一起去乐。有时家长可以选择书中一些生动的故事作形象的讲述,却讲不完整,或讲头留尾,或讲果留因,或中间空白留一个悬念,吊起孩子的“胃口”,引导他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结果。这种“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家校合作 共沐书香

——浅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课外阅读

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远航。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之水,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体化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课外阅读阅读,不仅是教师的事,作为家长更应参与。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一般不超过20年,而读书,却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件一辈子的大事,开始于父母,开始于家庭教育。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量的积累,而仅凭小学语文课本中三百篇左右文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能力形成的需求。语文课标中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作为家长怎样指导孩子读书,为孩子的成长储备能量助孩子一臂之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下面 10道题目检验的正是父母的心态,请回答“对”与“错”。

1、学习教孩子读书,如同学习经商挣钱一样费心是难以想象的。

2、阅读时一目数行,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3、读书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必须吃苦,不要企图享受。

4、孩子因为不想读书,所以才不会读书。

5、孩子读书的兴趣变来变去,这非常不好。

6、 在家里教孩子读书,只是孩子在教室接受教育的延续。

7、考试成绩好才是孩子成才、有个好前途的关键,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补充而已。

8、对崇拜歌星球星、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贬低他所崇拜的对象,转移他的注意力。

9、为了使孩子全面发展,要尽量满足他买课外书的要求,多多益善。

10、经常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是有必要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除了第10 题之外,其他都选“错”,那么你可称得上是指导孩子读书的行家;否则,很遗憾,你无论是在辅导孩子读书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阅读的重要性

美国有一个名叫德罗瑞斯达的博士,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小学调查5103名一年级的新生,其中有49个人在入小学以前已经在家里学过阅读。德罗瑞斯达对这49个孩子作了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的状态。这些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在智力上和个性上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学习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因为阅读以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

课内学习是硬任务,课外阅读是软指标”“课内学习必须抓紧抓牢,课外阅读可以一般号召号召”等等,在中小学成了人们的一种潜意识,而且相当根深蒂固。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份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份外事,是“看闲书”。 其实,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是有机的统一;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生活”基本的构成部分。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对180所中小学、7000多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从家庭藏书量看,当家庭藏书量达到500本左右时,这两个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生物等学科的成绩随着家庭藏书量的增加而上升,学生的学业水平都相对比较高,并且差异十分显著;从学生本人看,每天都能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各科的学业成绩都高于不这样做的学生。

我们不妨这样说,只注重课内学习、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实际上是“学习生活”有严重缺失的学生,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全的学生”。只抓课内学习、不抓课外阅读的学校,实际上是功能失调的学校,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整的学校”。要真正使课外阅读成为“完全学生”的题中应

有之义,确定其与课内学习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份内任务”观。

高林生老师的教育经验:孩子上学后,我们就要求他背诵所学的大部分课文,而且有些课文必须背得十分准确;还让他利用课余时间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学过的古文也必须背得滚瓜烂熟。我们常看着书让他背,背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上高中后,他涉猎了《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新编》、《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八圣贤书》、《四书五经精华》等,有些名篇他都能背上来。背诵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之一,当背诵积累到一定的量,对孩子的理解、分析、评价能力自然会有好处。一般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大多文理兼优。当孩子考入大学后高老师深有体会地说:“语文是百科之源,学好语文,学习其他学科就会省许多功夫。”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各科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希望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

二、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

1. 把卧室设置成书斋

小调查:孩子在家看电视的时间多,还是看书时间多?

外部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让孩子坐下来读书不容易。父母应该巧妙利用孩子的贪玩心理,精心布置,把书房布置得如同外部一样充满魅力。一般家庭,孩子的卧室兼作书房,要引导孩子课外阅读,在布置卧室时要动一番脑筋,比如,在墙上张贴名人字画外,还要为孩子买张书桌,买个书柜,给孩子准备适合他们阅读的、感兴趣的书籍,为子女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气氛。孩子自然而然就想走进家,想坐到书桌前,并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书本。

2. 为孩子购置大量合适的书籍

首先进行一个父母阅读的调查:您家中有多少存书?

① 50本以内,②100本以内,③100本以上,④500本以上

② 请您说出学校获班级为您的孩子推荐过了那些书?孩子最近在读哪本书?

(不少学生现在连推荐的书都没有购买)

还是让我们多给孩子准备书吧,在我们的家里要让书籍伸手可及。现在有的家庭装修得很是精美,为了美观设计好看,孩子的书报总是要放到指定的书柜,可是您忘了,书籍一定要放的触手可及方便取用才是根本。诞生于书香门第的学者之所以能够成为学者,重要原因不是因为基因、遗传,而是家庭环境。请您看看您的家,也是这样让书本伸手可及的吗?您认为家中茶几上放上书影响家中的美观吗?怎么放孩子、家长爱看的书?(请大家说一说。)

建议:卫生间、沙发、床头、书桌„„

培根说过:史籍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家长指导孩子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读物,在各类图书泛滥的今天,这点尤为重要。首先要为孩子配齐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新华大词典》、《成语词典》等。其次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选择《少儿百科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想了解少年儿童七彩的生活,就读读曹文轩的《草房子》,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五·三班的坏小子》;想让孩子学会生存,敢于挑战困难,就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想让孩子感受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读四大名著;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可以多看相似的书籍或与教材配置的课外读物等。最后,还要指导孩子去关心时事,阅读报刊杂志等。

3. 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

作为家长也应该参加读书香的行列,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感受,共同进步。要指导孩子阅读一本书,家长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家长在阅读时,要常常保持一颗童心,亲近书中的文字,亲近作者,亲近主人翁,从孩子的视角去欣赏作品。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一起去爱,一起去怒,一起去恨,一起去痛,一起去乐。有时家长可以选择书中一些生动的故事作形象的讲述,却讲不完整,或讲头留尾,或讲果留因,或中间空白留一个悬念,吊起孩子的“胃口”,引导他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结果。这种“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相关文章

  •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案例
  • 书香校园 读书活动案例 张秀屯中心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 ...查看


  •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策略
  • 摘 要:教师在主题阅读教学中以读促解,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寻找合适的课外阅读方式,并运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主题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解: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让 ...查看


  • 中班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 中班组下学期工作总结 2013.2-2013.6 倪伏霞 转眼又到了绚丽的六月,这学期的工作也即将画上圆满句号.一学期的时间就在匆匆又忙忙的日子中,在累但却充实的日子中弹指而过. 仔细回顾这学期,激励我们努力.发奋.积极.阳光往前行的,是让 ...查看


  • 2013学年第一学期阳明幼儿园大三班班务计划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阳明幼儿园大三班班务计划 毛惠英 2013-8-31 一. 班级情况分析: 1. 幼儿情况:本班 35 名幼儿,男生 22 名,女生 13 名,新插生 6 名.大多 数幼儿活泼开朗, 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已 ...查看


  • XX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 XX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愉快的暑假一转眼就结束了,我们班可爱的小宝贝们都升入了大班.本学期,我班插班生三位,我班孩子的人数为39名,女生18名.男生21名.其中,新插班的男生危笑.余煜堃.罗翊宸等小朋友虽一开始表现出陌生.胆怯的反应,但经过 ...查看


  • 2012年秋季学期中一班班级计划
  • 2012年秋季学期中一班班级计划 教师:李娅丽 悠闲的暑期生活结束了,新的一个学期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中开始了.我们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共同讨论并制定了本学期具有本班特色的班务工作计划如下: 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幼儿4 ...查看


  • 引领家长快乐地走进家园共育
  • 作者:曾莉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08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查看


  •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幼儿园中班家长会讲话稿
  • 一.班级情况分析: 大家好,感谢各位能准时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我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也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配合和理解.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级情况本学期还是由我和吴老师负责我们中一班,目前我们班共有幼儿46名,这个学期新 ...查看


  •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2017
  •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谢谢你们百忙中抽空参加我班的家长会.在上学期里,有你们的支持配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了,并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里,我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帮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