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申请人:孙阳阳
学科(专业):1109批次会计学
指导教师:王小青
2013年08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
专业班级 会计本1109层次专升本姓名孙阳阳学号[1**********]014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3年5月13日至2013年8月26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1.写作态度端正,围绕选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认真分析利用。
2.论文应当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合理设计论文结构,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4.论文逻辑应严谨,使所选资料能够形成合力。
5.论文论述应清楚,做到文字流畅,语句通顺。
6.论证过程应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
7.论文字数至少8000字。
8.论文的参考文献至少10篇,且格式规范。
9.论文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向老师提交,由老师进行指导。
10.按照学校论文模版要求进行编辑,并按论文质量规范打印和装订。
11.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抄袭他人成果。
指导教师: 王小青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论文题目: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学科(专业):1109批次会计学
申请人:孙阳阳
指导教师:王小青
摘 要
会计调整是企业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对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的调整。
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在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中,追溯调整法是首选方法,未来适用法是备选方法;会计差错包括确认、计量和记录环节的错误;会计差错包含错账,错账只是记录环节的会计差错;会计差错可按三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计估计具有主观性;会计估计包括确认和计量环节的估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恰当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熟悉并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熟悉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特点及处理原则,掌握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路线,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会计调整是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也是容易疏忽的问题。对正确核算会计调整事项,为了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会计调整事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会计处理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目 录
1 绪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 ....................................................................................... 1
1.3 研究目标 ................................................................................................................... 2
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处理原则和方法 .......................................................................... 3
2.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及内容 ................................................................................... 3
2.1.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 .................................................................................... 3
2.1.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 .................................................................................... 3
2.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事项的核算 ............................................... 3
2.2.1 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 .................................................................................... 3
2.2.2 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 .................................................................................... 5
2.2.3 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 .................................................................................... 7
2.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 ....................................................... 7
2.3.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原则 ................................................................ 7
2.3.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 8
3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事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3.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不明确 ..................................................................11
3.2 两类日后事项经常浑浊 ..........................................................................................11
3.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 12
3.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 12
3.4.1 忽略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 12
3.4.2 未确定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 12
3.4.3 未区分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问题 .......................................................... 13
4 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的建议 .................................................................... 15
4.1 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 15
4.2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 15
4.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 15
4.4 明确并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 16
4.4.1 重视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 16
4.4.2 重视并明确会计差错的处理 ...................................................................... 16
4.4.3 正确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 .................................. 17
5 结 论 ............................................................................................................................ 18
致 谢 ................................................................................................................................ 19
参考文献 ................................................................................................................................ 21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会计调整事项包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调整事项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调整事项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所以它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再具有有用性,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金额进行重新的估计,并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这些事项有的会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的虽然不会影响财务报告,但是会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理解和是否做出正确判断产生影响,因此,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政策的变更是企业对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外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的变更指的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新准则中,取消了重大差错,把“会计差错更正”修改为“前期差错更正”,前期差错应当是指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并不是指以前年度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错误的,而是随着经济环境以及相关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原有的会计政策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或者掌握新的信息使得会计估计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课题的研究是以对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会计事项调整的作用为目的,按其要求处理实际问题。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发现和分析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有利于探讨完善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熟悉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了解会计调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于正确、充分的理解会计报表至关重要;正确的核算不同会计调整事项,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真实可靠也存在十分重要意义。本课题对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究也明显有着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华南理工大学李定安(1998),进行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其中主要问题有实物资产的计价问题和实物出资中的其他问题;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期前事项与期后事项、会计变更与期后事
项的关系,体现了旧准则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的相关要求。
关玉荣(2002)发表有关会计事项调整的比较,指出因为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含义不同,变更的原因复杂,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会计报表调整不同,是有必要进行比较,以明晰变更的原因,正确掌握不同的事项的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使得有了多项会计调整事项有了明确的区分和了解。
学者季书战(2003)根据2001年新修改了的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进行了两点思考,就此指出了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学者郑玉忠(2006)年发表论文探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要点,强调该如何正确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并指出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的几个特殊之处,阐述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其他会计要素的关系。
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在2007年发布的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取消了旧准则中的重大差错,把“会计差错更正”修改为“前期差错更正”。
学者许艺真(2007)对新准则的要求进行理解,就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取消重大差错改为前期差错,对于重要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并调整报表项目的期初数,对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不用调整报表项目的期初数,对追溯重述法的采用不切实可行的,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这些方法就是对新准则的要求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学者王雪花(2009)在《浅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中,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与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指出了新旧准则衔接的规定,执行新准则由于所得税处理方法的差异对企业权益、损益的影响,新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同时,作者也表明了新准则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的作用。
1.3 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希望通过对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的探究,学习会计调整相关内容,并分析会计事项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事项调整的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处理原则和方法
2.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及内容
2.1.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
会计调整是指企业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或者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2.1.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
会计调整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由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为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表已不再可靠,应依据新的证据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
2) 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3) 会计估计变更。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4) 是会计差错更正。会计调整事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2.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事项的核算
2.2.1 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
1)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允许的会计具体原则、会计处理具体方法中作出的具体选择,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是企业自主权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是会计政策的核心和实质,没有选择性就不能称为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一个新名词,过去之所以没有这一名词,主要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自主权,只是执行国家计划的机器,表现在会计核算中,就是企业对会计具体原则和处理方法没有选择性,企业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由国家在财务制度中包办了。
2)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是一贯性原则的特殊情况和例外。
正因为会计政策变更是对一贯性原则的否定,会计政策的变更也不能随心所欲,
而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
3)累积影响数。计算累积影响数属于会计核算的计量环节,是追溯调整法的第一步,计算出累积影响数是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前提条件。
在应付税款法下,按税收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额不会变化,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在应付税款法下对所得税费用并无影响。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则不然,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按税收利润计算的所得税额不会变化,按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则发生变化,按会计利润与税收利润的差额计算的递延税款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对所得税费用有影响。
4)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实质上是观念上的变化,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用新政策进行的重新审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视野看待同一个事物,即对过去的业务原来已采用旧政策核算,现在采用新政策核算,是虚的,是模拟的。因此,对于实实在在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等,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变化,在追溯调整法下也无须调整。
当累积影响数为正数时,即按新政策核算的税前税后收益大于按旧政策核算的税前税后收益时,追溯调整为调增,其分录模式为:
A、借:有关资产账户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有关收入、费用等损益类账户)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这一损益类账户)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还须做
C、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所得税”这一损益类账户)
贷:递延税款
反之,当累积影响数为负数时,分录模式与上面相反。
追溯调整法下调整报表项目并非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也非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项目,而是调整本年度的年度报表项目,例如,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3月份,则3月份的月报、第一季度的季报和当年中报均不须调整,而只须调整当年的年报。调整报表时只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关项目,对现金流量表不作调整,类似于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过去的税收利润,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过去的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5)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因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或理由不同而不同。
会计政策如果是因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变更,且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如果法律法规中未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会计政策如果是因客观经济环境的变
化引起的变更,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采用追溯调整法须计算出累积影响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时,则采用未来适用法。
由此可见,在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中,追溯调整法是首选方法,未来适用法是备选方法,相当于球队中的替补队员。追溯调整法是秋后算账,未来适用法是既往不咎,无为而治。追溯调整法虽然较复杂,但由于现在和将来的会计核算均采用新会计政策进行,对过去采用旧会计政策核算的会计信息按新政策进行了调整,因而较好地遵循了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进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未来适用法虽然较简便,但由于过去的业务按旧会计政策核算,现在和将来的业务按新会计政策核算,明显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违背了会计核算的一贯性,使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相对而言,追溯调整法利大于弊,未来适用法弊大于利。因此,未来适用法较少采用,只在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时才采用,是不得已而为之。
6)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包括:(1)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和理由(条件);(2)会计政策变更对有关报表项目本年影响数和累积影响数;(3)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其中,(1)和(3)为定性信息,(2)为定量信息。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只需披露(1)和(2)两项。
2.2.2 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
1)会计差错的环节。会计差错在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中,只包括确认、计量和记录环节的错误,没有包括会计报告环节的错误。
因为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中,确认、计量、记录环节只是会计核算的工具和手段。而报告是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会计核算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内或对外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不允许出现错误,而且与确认、计量、记录相比,报告只是汇总、综合和整理,工作量小得多,因为对企业发生每一件事,都要进行确认,可能要进行计量和记录,其工作量之大之繁琐是报告环节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报告环节也有可能不出现错误。在准则中,会计差错的定义里不提会计报告环节。
2)会计差错与错帐的关系。会计差错是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环节出现的错误,错账则仅指在会计核算的记录环节(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时)出现的错误。错账及错账更正法(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是一个历史概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经济体制下,确认和计量由国家在财务制度中规定,企业会计所要做的仅仅是记录和报告。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错账的概念,没有会计差错的概念。
会计差错和错账是属种关系,会计差错包含错账,错账只是记录环节的会计差错,而且错账一般仅指本会计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
区分会计差错与错账的关系的意义在于明确,本会计年度发生的会计记录环节的
会计差错仍可采用错账更正法更正。
3)会计差错的分类。对会计差错分类是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的基础。只有先将会计差错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才有可能对会计差错对症下药地进行更正。会计差错的类型不同,更正的方法也不同。
在对会计差错更正时,可以对会计差错按三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这三种分类在会计差错更正时都将运用到。
(1)按会计差错发生时间与发现时间是否在同一会计年度,会计差错可分为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与以前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本年度发生的差错是指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在同一会计年度的差错;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是指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不在同一会计年度的差错。一般而言,会计差错的发生时间在前,发现时间在后;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多于以前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因为在会计年度结束前,企业要准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要求对账和结账,大多数的会计差错都能在发生年度被发现并更正,当年发生当年未被发现,到以后年度才被发现更正的差错属于漏网之鱼,比较少见。
(2)按会计差错的重要性,会计差错可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不同。这实质上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差错更正上的具体运用。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的判别标准有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形式标准是定量标准,当差错率(差错额与实际金额的比例)大于或等子10时,按形式标准为重大会计差错;实质标准是定性标准,当会计差错影响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即使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的性质产生影响时,按实质标准为重大差错。当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相矛盾时,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采用实质标准确定,如按形式标准属于重大会计差错而按实质标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时,应按非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反之,如按形式标准属于非重大差错而按实质标准为重大差错时,应按重大差错进行更正。
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更正时,不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均调账不调表,那么,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是否不需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呢?答案是否定的,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同样需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因为在报表附注中只需披露重大差错更正的内容和金额。
(3)按会计差错的发现时间,会计差错可分为报表日前发现的差错(第一类和报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第二类)。从发现的时间先后看,第一类会计差错的发现时间在前,第二类会计差错发现时间在后;从出现的次数多少看,第一类会计差错出现较多,第二类会计差错出现较少,道理同本年度发生的差错与以前年度发生的差错。第二类会计差错属资产负债表曰后事项,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4)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因会计差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对报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R之间发现的本年度发生的差错及以前年度发生的非重大差错,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对报表日前发现的会计差错分本年度发生的和以前年度发生的差错两类。对本年度发生的差错不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均调账不调表,因为报表曰发现的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尚未在报表中反映,故不需调整报表;对以前年度发生的差错则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对非重大差错,调账不调表;对重大差错,调账且调表;这体现了会计核算区别对待的重要性原则。
5)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包括:(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2)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金额。
从上面可看出,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仅是重大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不需披露,这也是会计核算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以上披露的内容中,(1)为披露的定性信息,(2)为定量信息。
2.2.3 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
1)会计估计的实质。会计估计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如同会计政策变更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一样,会计估计是对客观性原则的否定,是客观性原则的特殊情况和例外。
会计估计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地估计,而是要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进行估计。不进行会计估计,有些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如为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要求,每个会计期间都耍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就要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而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清理净残值不到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不能精确确定,因此,必须进行会计估计。
2)会计估计的环节。会计估计在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中只包括确认和计量环节,记录和报告环节不能估计。 会计确认环节的估计主要是对企业发生的事情是否需核算、何时核算、何地核算进行估计,主要对是否符合确认条件(原则、标准)进行估计;会计计量环节的估计则是对计量过程中所需的条件的估计,如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对使用年限、清理净残值的估计。
3)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有:(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变更前、后的会计估计);(2)会计估计变更对本年有关报表项目的影响数;(3)或影响数不能确定的原因。
(1)和(3)为定性信息,(2)为定量信息。因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计算累积影响数,故在报表附注中只要求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本年影响数,而不要求披露累积影响数。
2.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
2.3.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由于资产负
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次年,上年的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帐后已无余额。 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对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及其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损益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以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
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
调整相关科目
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2)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2.3.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这一事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现时义务尚未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确认,从而需要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或者资产负债表日已确认的某项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需要对已经确认的金额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有了最终的结果,因而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这一新的证据如果表明资产负债表日所做估计需要调整的,应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这一事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的资料判断某项资产可能产生了损失或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会发生,因而按照当时的最佳估计金额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因而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所得取得的确凿证据能证明该事实成立,即某项资产已经发生了损失或减值,则应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做的估计予以修正。
企业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事项,如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
如果发生在报告年度汇算清缴之后,应将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的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本年度应交所得税。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这类调整事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等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则应该对已入账的资产成本进行调整。例如,购建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企业已办理暂估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办理决算,此时应根据竣工决算的金额调整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成本等。 企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资产销售收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关于资产收入的进一步证据,如发生销售退回等,此时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这一事项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3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事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不明确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第一天起至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止,即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公历12 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对上市公司而言,年度报表批露的时间为次年的1 月1 日—4 月30日,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是在次年的1—4月。例如某企业2008年度财务报告于2009年3月10 日编制而成,2009年3 月25日经中介机构出具了审计报告,董事会于2009 年4 月10日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实际公布时间为4月20 日,则日后日期为2009 年1 月1 日至2009年4 月20日。但有时候需经股东大会审议等原因,董事会批准的日期与实际对外公布的时间间隔较长,在此期间又发生了重大事项而在财务报告中又作了调整或披露的,董事会则应该重新批准。此时,日后时间应延伸至董事会再次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3.2 两类日后事项经常浑浊
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需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数据进行调整,这类事项属于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则属于非调整事项。同一性质的事项可以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这取决于所涉及的情况在该企业的特定环境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日后事项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事项,主要有:(1)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如资产负债表日认为可以收回的大额应收账款,在日后时期由于债务人突然破产而无法收回;又如日后时期大批产品经验收不合格等。(2)销售退回。指资产负债表日前已销售的商品,在日后时期退回。(3)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主要指资产负债表日的未决诉讼在日后时期作出判决的。(4)日后时期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这类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调整有关会计报表数据[10]。
另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的事项。主要有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巨额的对外投资、自然灾害导致的重大损失、所持短期投资中证券市价严重下跌、某种存货市价下跌、偶然性的大笔支出等等。这些事项都发生在日后时期,属非调整事项,但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3.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应当披露这一情况。
2)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3)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已经作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的,只需以报表附注形式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提供会计数据来补充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无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对财务报告数据的影响做出估计,应说明其无法估计的理由。
3.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3.4.1 忽略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会计准则中》在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之外,对利润分配单独作出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或分配非投资这的利润)应该按照以下方式予以处理:1)现金股利作为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2)股票股利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比照上述规定办理。也就是说利润分配事项作为分配年度的当年的会计事项,不再调整上一年度的报表,而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一般是与利润分配方案一同披露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果是的话是该作为调整事项还是该作为非调整事项。
3.4.2 未确定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1)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这里大家主要注意的就是重大会计差错与一般会计差错的区别,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2)会计差错更正区分当期发现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来要容易些。当期发现(指的是除开资产负债表日后这个期间以外的时期):这里也区分重大会计差错与一般会计差错。如若是重大会计差错,不管何时发现,如果涉及损益,都要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并在本年度报表核算时要调整上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相关项目,另外,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处理上仍然有区别,区别在于调表上,而不是调账上。这个大家只要注意一下即可,一般体现在会计报表附注里。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3.4.3 未区分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问题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本准则中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国际准则中资产负债日后事项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批准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不论有利的或不利的事项。可分为以下两类事项:1)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2)说明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情况的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状况或情形,其最终结果(即发生损失或收益)只有在未来发生或不发生某个(或某几个)事件时,才能得到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概括如下:1)应收帐款有可能无法收回;2)企业对售后商品提供担保;
3)已贴现票据可能发生的追索;4)为其他企业债务提供担保;5)待决诉讼;6)企业因损坏另一方的财产而可能发生赔偿7)由于污染环境而可能发生治污费用或可能支付罚金;8)在发生税收争议时,有可能补交税款或获得税款返还。
4 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的建议
4.1 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只有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才能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时间,才能正确的登帐,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时间首先应明确这一期间所包含的内容:1)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或报告期间下一期间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2)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的,应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至日期。
如果公司管理层由此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新的审计报告日期不应早于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后批准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对外公布的日期。
4.2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某一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直接影响会计处理方法。实务中,财务人员对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认定较为模糊。
部分财会人员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同一性质的事项,要么就是调整事项,要么就是非调整事项。实际上,同一性质的事项既可能是调整事项,也可能是非调整事项,这取决于有关状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
调整事项的和非调整事项的异同归纳如下:
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相同点在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均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间存有或产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都将发生重要影响
两个事项的不同在于:调整事项是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出了证据对之前已存有的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还未存在,是发生在财务会计报告批准的报出日前。
4.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并涉及损益时,在会计处理上,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税务处理上,则需根据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分别进行调整:
1)如果企业在该期间尚未办理纳税申报的,按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新计算报告年
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应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2)如果企业已经办理纳税申报,但尚未超过税务局规定的汇算清缴截止日,则按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新计算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重新办理纳税申报。该处理的原因在于:即使企业已经自行汇算清缴完成了,如果发生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追溯调整事项,只要在税法上规定的最后截止日(5月31日)前,税务机关还是允许企业修改调整财务报表后重新申报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3)如果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次年的纳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税务局规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期满截止日为报告年度次年的5月31日,而上市公司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最后截止报出日期为报告年度次年的4月30日,所以汇算清缴截止日一般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另外,部分财务人员将所得税汇算清缴后,调整事项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作为暂时性差异,计入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该项做法不妥,因为该纳税差异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的定义。
4.4 明确并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4.4.1 重视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从实质上看,提取盈余公积属于法定事项。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分配当年的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所以,即便董事会在下一年宣布提取盈余公积事宜,也只是形式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的一部分;其次,从权责发生制来看,不单纯是收入,费用的确认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值,资产,负债和权责的确认也要遵循此原值。所以,该事项就不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此,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与股利分配事项不同,必须作为当年度会计事项在当年度的计提。
4.4.2 重视并明确会计差错的处理
如若是一般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即可。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的会计差错处理:属于调整事项,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来做即可。涉及损益的也是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
会计差错对所得税与应交税金的影响:若是一般会计差错,在当期进行处理,要影响也只是影响当期的所得税与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但要注意一点:税法上实质是不认可以前年度的差错所产生的损益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的,而会计上我们一直用的是
假设,举个例子来说,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漏记了100万,会计上一直是假设可调的,而税法上是不允许的,这个大家注意一下即可,不必深究,否则做题会出差错的,最好当成我说的这段话不存在,做会计时就容易些,但如果考税法这个注意点可要注意,除非有假设)。
4.4.3 正确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区别。这里以或有事项最常见的诉讼例子来说明。例如,甲公司在2010年10月涉及一个诉讼事项,到年末法庭还没有判决。那么,在年末,该诉讼事项是甲公司的或有事项,甲公司必须按照有关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或有损失的可能性决定是否计提准备;由于在年末还没有判决,甲公司一般会根据律师的意见作出估计。如果在财务报告报出前,法庭作出判决,或律师修改其法律意见,该事项就成为一个应调整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由上例可以看出,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相关的。首先在资产负债表日,我们应根据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来判断是否存在或有事项,以及应该为该或有事项所作的准备金额或可能带来的或有损失金额;若根据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判断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一个或有事项,由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有相关的调整事项,影响我们对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估计和判断。判断或有事项的存在及有关金额,依据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当或有事项确定下来并成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则应依据本准则的要求,作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或附注说明。
5 结 论
本文对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进行探究,主要掌握了会计调整事项涵盖期间;熟悉了调整事项的涵义、内容和原则,掌握了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完善会计调整事项的几点建议:
1)加强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会计调整事项中的会计估计变更,可能会由于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薄弱而影响其准确性。
2)企业建立健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控制程序,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或重大遗漏。由于会计估计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较多,估计的合理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很大影响,必须要求企业建立健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控制程序,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或重大遗漏,确保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科学,并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3)由于相关会计准则实施时间较短,企业重视不够使得会计估计的内部控制不力,甚至很多企业根本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导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很多时候受人为因素的制约而影响了会计估计处理与披露的合理与适当。为规范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势必全面实施该准则,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真是,可靠,富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
4)有些交易或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的,而且这些交易或事项的调整对企业报告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正确披露 ,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全面、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如果不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有可能会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为了企业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企业应对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同时应该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于提供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王小青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王老师在学业上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此向王老师及各位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清芳.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则和方法[J].财会研究,2008,(4).
[2] 李海强.资产负债表日后特殊调整事项所得税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08,(2).
[3] 胡晓玲.论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J].商业现代化,2007,(1).
[4] 刘永泽.中级会计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航.谈会计估计变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5).
[6]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S〕.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周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9,(12).
[8] 李水秋.浅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J].中国外资,2010,(4)
[9] 周素华.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10] 张翠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10,(11).
[11] 周国强.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12]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13] Scitor C. Project 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 Corp,1983.
[14] 由磊.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及对策[[J].时代财贸,2009,(3).
[15] 孟宪宏. 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5~36.
[16] 朱春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初探[J].现代商业,2009,(12):238~239.
[17] 唐敏,赵娜,章新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退回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通讯, 2009,(1):85~86.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附件: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如果本论文有摘抄他人的研究成果,被他人追究责任,则本人负全部责任,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无关。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 交回学校授予的毕业证书;
2. 学校可以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 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证书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
公开道歉;
4. 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孙阳阳 日期: 2013 年 8 月 25 日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读、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孙阳阳 日期: 2013 年 8 月 25 日
导 师 签 名: 王小青 日期: 2013 年 8 月 25 日
注:本声明的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论文
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申请人:孙阳阳
学科(专业):1109批次会计学
指导教师:王小青
2013年08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
专业班级 会计本1109层次专升本姓名孙阳阳学号[1**********]014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3年5月13日至2013年8月26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1.写作态度端正,围绕选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认真分析利用。
2.论文应当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合理设计论文结构,中心突出,层次分明。
4.论文逻辑应严谨,使所选资料能够形成合力。
5.论文论述应清楚,做到文字流畅,语句通顺。
6.论证过程应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
7.论文字数至少8000字。
8.论文的参考文献至少10篇,且格式规范。
9.论文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向老师提交,由老师进行指导。
10.按照学校论文模版要求进行编辑,并按论文质量规范打印和装订。
11.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抄袭他人成果。
指导教师: 王小青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论文题目: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
学科(专业):1109批次会计学
申请人:孙阳阳
指导教师:王小青
摘 要
会计调整是企业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对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的调整。
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在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中,追溯调整法是首选方法,未来适用法是备选方法;会计差错包括确认、计量和记录环节的错误;会计差错包含错账,错账只是记录环节的会计差错;会计差错可按三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计估计具有主观性;会计估计包括确认和计量环节的估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恰当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熟悉并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熟悉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特点及处理原则,掌握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路线,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会计调整是会计核算和报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也是容易疏忽的问题。对正确核算会计调整事项,为了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会计调整事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会计处理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目 录
1 绪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 ....................................................................................... 1
1.3 研究目标 ................................................................................................................... 2
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处理原则和方法 .......................................................................... 3
2.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及内容 ................................................................................... 3
2.1.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 .................................................................................... 3
2.1.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 .................................................................................... 3
2.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事项的核算 ............................................... 3
2.2.1 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 .................................................................................... 3
2.2.2 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 .................................................................................... 5
2.2.3 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 .................................................................................... 7
2.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 ....................................................... 7
2.3.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原则 ................................................................ 7
2.3.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 8
3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事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3.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不明确 ..................................................................11
3.2 两类日后事项经常浑浊 ..........................................................................................11
3.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 12
3.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 12
3.4.1 忽略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 12
3.4.2 未确定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 12
3.4.3 未区分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问题 .......................................................... 13
4 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的建议 .................................................................... 15
4.1 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 15
4.2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 15
4.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 15
4.4 明确并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 16
4.4.1 重视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 16
4.4.2 重视并明确会计差错的处理 ...................................................................... 16
4.4.3 正确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 .................................. 17
5 结 论 ............................................................................................................................ 18
致 谢 ................................................................................................................................ 19
参考文献 ................................................................................................................................ 21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会计调整事项包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调整事项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调整事项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所以它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再具有有用性,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金额进行重新的估计,并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这些事项有的会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的虽然不会影响财务报告,但是会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理解和是否做出正确判断产生影响,因此,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政策的变更是企业对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外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的变更指的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新准则中,取消了重大差错,把“会计差错更正”修改为“前期差错更正”,前期差错应当是指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并不是指以前年度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错误的,而是随着经济环境以及相关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原有的会计政策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或者掌握新的信息使得会计估计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课题的研究是以对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会计事项调整的作用为目的,按其要求处理实际问题。并且运用这些方法发现和分析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行性,有利于探讨完善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熟悉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了解会计调整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于正确、充分的理解会计报表至关重要;正确的核算不同会计调整事项,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真实可靠也存在十分重要意义。本课题对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究也明显有着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华南理工大学李定安(1998),进行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其中主要问题有实物资产的计价问题和实物出资中的其他问题;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期前事项与期后事项、会计变更与期后事
项的关系,体现了旧准则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的相关要求。
关玉荣(2002)发表有关会计事项调整的比较,指出因为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含义不同,变更的原因复杂,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会计报表调整不同,是有必要进行比较,以明晰变更的原因,正确掌握不同的事项的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使得有了多项会计调整事项有了明确的区分和了解。
学者季书战(2003)根据2001年新修改了的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进行了两点思考,就此指出了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学者郑玉忠(2006)年发表论文探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要点,强调该如何正确界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并指出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的几个特殊之处,阐述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其他会计要素的关系。
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在2007年发布的新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取消了旧准则中的重大差错,把“会计差错更正”修改为“前期差错更正”。
学者许艺真(2007)对新准则的要求进行理解,就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取消重大差错改为前期差错,对于重要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并调整报表项目的期初数,对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不用调整报表项目的期初数,对追溯重述法的采用不切实可行的,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这些方法就是对新准则的要求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学者王雪花(2009)在《浅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中,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与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指出了新旧准则衔接的规定,执行新准则由于所得税处理方法的差异对企业权益、损益的影响,新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同时,作者也表明了新准则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的作用。
1.3 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希望通过对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的探究,学习会计调整相关内容,并分析会计事项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事项调整的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会计事项调整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处理原则和方法
2.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及内容
2.1.1 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
会计调整是指企业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或者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2.1.2 会计调整事项的内容
会计调整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由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为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表已不再可靠,应依据新的证据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
2) 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3) 会计估计变更。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4) 是会计差错更正。会计调整事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2.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事项的核算
2.2.1 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
1)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允许的会计具体原则、会计处理具体方法中作出的具体选择,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是企业自主权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
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是会计政策的核心和实质,没有选择性就不能称为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一个新名词,过去之所以没有这一名词,主要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自主权,只是执行国家计划的机器,表现在会计核算中,就是企业对会计具体原则和处理方法没有选择性,企业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由国家在财务制度中包办了。
2)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是一贯性原则的特殊情况和例外。
正因为会计政策变更是对一贯性原则的否定,会计政策的变更也不能随心所欲,
而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
3)累积影响数。计算累积影响数属于会计核算的计量环节,是追溯调整法的第一步,计算出累积影响数是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前提条件。
在应付税款法下,按税收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额不会变化,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在应付税款法下对所得税费用并无影响。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则不然,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按税收利润计算的所得税额不会变化,按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则发生变化,按会计利润与税收利润的差额计算的递延税款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对所得税费用有影响。
4)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实质上是观念上的变化,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用新政策进行的重新审视,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视野看待同一个事物,即对过去的业务原来已采用旧政策核算,现在采用新政策核算,是虚的,是模拟的。因此,对于实实在在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等,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变化,在追溯调整法下也无须调整。
当累积影响数为正数时,即按新政策核算的税前税后收益大于按旧政策核算的税前税后收益时,追溯调整为调增,其分录模式为:
A、借:有关资产账户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有关收入、费用等损益类账户)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这一损益类账户)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还须做
C、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代替“所得税”这一损益类账户)
贷:递延税款
反之,当累积影响数为负数时,分录模式与上面相反。
追溯调整法下调整报表项目并非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也非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项目,而是调整本年度的年度报表项目,例如,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3月份,则3月份的月报、第一季度的季报和当年中报均不须调整,而只须调整当年的年报。调整报表时只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关项目,对现金流量表不作调整,类似于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过去的税收利润,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过去的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5)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因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或理由不同而不同。
会计政策如果是因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变更,且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其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如果法律法规中未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会计政策如果是因客观经济环境的变
化引起的变更,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采用追溯调整法须计算出累积影响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时,则采用未来适用法。
由此可见,在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中,追溯调整法是首选方法,未来适用法是备选方法,相当于球队中的替补队员。追溯调整法是秋后算账,未来适用法是既往不咎,无为而治。追溯调整法虽然较复杂,但由于现在和将来的会计核算均采用新会计政策进行,对过去采用旧会计政策核算的会计信息按新政策进行了调整,因而较好地遵循了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进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未来适用法虽然较简便,但由于过去的业务按旧会计政策核算,现在和将来的业务按新会计政策核算,明显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违背了会计核算的一贯性,使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相对而言,追溯调整法利大于弊,未来适用法弊大于利。因此,未来适用法较少采用,只在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时才采用,是不得已而为之。
6)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包括:(1)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和理由(条件);(2)会计政策变更对有关报表项目本年影响数和累积影响数;(3)累积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其中,(1)和(3)为定性信息,(2)为定量信息。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只需披露(1)和(2)两项。
2.2.2 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
1)会计差错的环节。会计差错在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中,只包括确认、计量和记录环节的错误,没有包括会计报告环节的错误。
因为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中,确认、计量、记录环节只是会计核算的工具和手段。而报告是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会计核算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内或对外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不允许出现错误,而且与确认、计量、记录相比,报告只是汇总、综合和整理,工作量小得多,因为对企业发生每一件事,都要进行确认,可能要进行计量和记录,其工作量之大之繁琐是报告环节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报告环节也有可能不出现错误。在准则中,会计差错的定义里不提会计报告环节。
2)会计差错与错帐的关系。会计差错是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环节出现的错误,错账则仅指在会计核算的记录环节(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时)出现的错误。错账及错账更正法(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是一个历史概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经济体制下,确认和计量由国家在财务制度中规定,企业会计所要做的仅仅是记录和报告。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错账的概念,没有会计差错的概念。
会计差错和错账是属种关系,会计差错包含错账,错账只是记录环节的会计差错,而且错账一般仅指本会计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
区分会计差错与错账的关系的意义在于明确,本会计年度发生的会计记录环节的
会计差错仍可采用错账更正法更正。
3)会计差错的分类。对会计差错分类是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的基础。只有先将会计差错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才有可能对会计差错对症下药地进行更正。会计差错的类型不同,更正的方法也不同。
在对会计差错更正时,可以对会计差错按三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这三种分类在会计差错更正时都将运用到。
(1)按会计差错发生时间与发现时间是否在同一会计年度,会计差错可分为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与以前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本年度发生的差错是指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在同一会计年度的差错;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是指发生时间和发现时间不在同一会计年度的差错。一般而言,会计差错的发生时间在前,发现时间在后;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多于以前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因为在会计年度结束前,企业要准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要求对账和结账,大多数的会计差错都能在发生年度被发现并更正,当年发生当年未被发现,到以后年度才被发现更正的差错属于漏网之鱼,比较少见。
(2)按会计差错的重要性,会计差错可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不同。这实质上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差错更正上的具体运用。重大会计差错与非重大会计差错的判别标准有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形式标准是定量标准,当差错率(差错额与实际金额的比例)大于或等子10时,按形式标准为重大会计差错;实质标准是定性标准,当会计差错影响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即使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信息的性质产生影响时,按实质标准为重大差错。当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相矛盾时,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采用实质标准确定,如按形式标准属于重大会计差错而按实质标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时,应按非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反之,如按形式标准属于非重大差错而按实质标准为重大差错时,应按重大差错进行更正。
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更正时,不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均调账不调表,那么,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是否不需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呢?答案是否定的,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同样需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因为在报表附注中只需披露重大差错更正的内容和金额。
(3)按会计差错的发现时间,会计差错可分为报表日前发现的差错(第一类和报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差错(第二类)。从发现的时间先后看,第一类会计差错的发现时间在前,第二类会计差错发现时间在后;从出现的次数多少看,第一类会计差错出现较多,第二类会计差错出现较少,道理同本年度发生的差错与以前年度发生的差错。第二类会计差错属资产负债表曰后事项,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4)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因会计差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对报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R之间发现的本年度发生的差错及以前年度发生的非重大差错,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对报表日前发现的会计差错分本年度发生的和以前年度发生的差错两类。对本年度发生的差错不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均调账不调表,因为报表曰发现的本年度发生的会计差错尚未在报表中反映,故不需调整报表;对以前年度发生的差错则区分重大差错与非重大差错,对非重大差错,调账不调表;对重大差错,调账且调表;这体现了会计核算区别对待的重要性原则。
5)会计差错更正的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包括:(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2)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金额。
从上面可看出,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仅是重大会计差错,非重大会计差错不需披露,这也是会计核算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以上披露的内容中,(1)为披露的定性信息,(2)为定量信息。
2.2.3 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
1)会计估计的实质。会计估计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如同会计政策变更是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一贯性原则的否定一样,会计估计是对客观性原则的否定,是客观性原则的特殊情况和例外。
会计估计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地估计,而是要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进行估计。不进行会计估计,有些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如为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要求,每个会计期间都耍报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就要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而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清理净残值不到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不能精确确定,因此,必须进行会计估计。
2)会计估计的环节。会计估计在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中只包括确认和计量环节,记录和报告环节不能估计。 会计确认环节的估计主要是对企业发生的事情是否需核算、何时核算、何地核算进行估计,主要对是否符合确认条件(原则、标准)进行估计;会计计量环节的估计则是对计量过程中所需的条件的估计,如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对使用年限、清理净残值的估计。
3)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有:(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变更前、后的会计估计);(2)会计估计变更对本年有关报表项目的影响数;(3)或影响数不能确定的原因。
(1)和(3)为定性信息,(2)为定量信息。因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计算累积影响数,故在报表附注中只要求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本年影响数,而不要求披露累积影响数。
2.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
2.3.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由于资产负
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次年,上年的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帐后已无余额。 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对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及其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损益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以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
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
调整相关科目
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2)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2.3.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这一事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现时义务尚未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确认,从而需要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或者资产负债表日已确认的某项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需要对已经确认的金额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有了最终的结果,因而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这一新的证据如果表明资产负债表日所做估计需要调整的,应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这一事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的资料判断某项资产可能产生了损失或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会发生,因而按照当时的最佳估计金额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因而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所得取得的确凿证据能证明该事实成立,即某项资产已经发生了损失或减值,则应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做的估计予以修正。
企业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事项,如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
如果发生在报告年度汇算清缴之后,应将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的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本年度应交所得税。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这类调整事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等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则应该对已入账的资产成本进行调整。例如,购建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企业已办理暂估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办理决算,此时应根据竣工决算的金额调整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成本等。 企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资产销售收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关于资产收入的进一步证据,如发生销售退回等,此时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这一事项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3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事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不明确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第一天起至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止,即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公历12 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对上市公司而言,年度报表批露的时间为次年的1 月1 日—4 月30日,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是在次年的1—4月。例如某企业2008年度财务报告于2009年3月10 日编制而成,2009年3 月25日经中介机构出具了审计报告,董事会于2009 年4 月10日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实际公布时间为4月20 日,则日后日期为2009 年1 月1 日至2009年4 月20日。但有时候需经股东大会审议等原因,董事会批准的日期与实际对外公布的时间间隔较长,在此期间又发生了重大事项而在财务报告中又作了调整或披露的,董事会则应该重新批准。此时,日后时间应延伸至董事会再次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3.2 两类日后事项经常浑浊
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需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数据进行调整,这类事项属于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则属于非调整事项。同一性质的事项可以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这取决于所涉及的情况在该企业的特定环境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日后事项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事项,主要有:(1)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如资产负债表日认为可以收回的大额应收账款,在日后时期由于债务人突然破产而无法收回;又如日后时期大批产品经验收不合格等。(2)销售退回。指资产负债表日前已销售的商品,在日后时期退回。(3)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主要指资产负债表日的未决诉讼在日后时期作出判决的。(4)日后时期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与财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这类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调整有关会计报表数据[10]。
另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的事项。主要有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巨额的对外投资、自然灾害导致的重大损失、所持短期投资中证券市价严重下跌、某种存货市价下跌、偶然性的大笔支出等等。这些事项都发生在日后时期,属非调整事项,但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3.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应当披露这一情况。
2)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3)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已经作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的,只需以报表附注形式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提供会计数据来补充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无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对财务报告数据的影响做出估计,应说明其无法估计的理由。
3.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3.4.1 忽略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会计准则中》在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之外,对利润分配单独作出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或分配非投资这的利润)应该按照以下方式予以处理:1)现金股利作为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2)股票股利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比照上述规定办理。也就是说利润分配事项作为分配年度的当年的会计事项,不再调整上一年度的报表,而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一般是与利润分配方案一同披露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果是的话是该作为调整事项还是该作为非调整事项。
3.4.2 未确定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1)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这里大家主要注意的就是重大会计差错与一般会计差错的区别,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2)会计差错更正区分当期发现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来要容易些。当期发现(指的是除开资产负债表日后这个期间以外的时期):这里也区分重大会计差错与一般会计差错。如若是重大会计差错,不管何时发现,如果涉及损益,都要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并在本年度报表核算时要调整上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相关项目,另外,上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处理上仍然有区别,区别在于调表上,而不是调账上。这个大家只要注意一下即可,一般体现在会计报表附注里。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3.4.3 未区分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问题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本准则中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国际准则中资产负债日后事项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批准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不论有利的或不利的事项。可分为以下两类事项:1)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2)说明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情况的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状况或情形,其最终结果(即发生损失或收益)只有在未来发生或不发生某个(或某几个)事件时,才能得到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概括如下:1)应收帐款有可能无法收回;2)企业对售后商品提供担保;
3)已贴现票据可能发生的追索;4)为其他企业债务提供担保;5)待决诉讼;6)企业因损坏另一方的财产而可能发生赔偿7)由于污染环境而可能发生治污费用或可能支付罚金;8)在发生税收争议时,有可能补交税款或获得税款返还。
4 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的建议
4.1 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只有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才能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时间,才能正确的登帐,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时间首先应明确这一期间所包含的内容:1)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或报告期间下一期间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2)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的,应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至日期。
如果公司管理层由此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新的审计报告日期不应早于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后批准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对外公布的日期。
4.2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某一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直接影响会计处理方法。实务中,财务人员对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认定较为模糊。
部分财会人员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同一性质的事项,要么就是调整事项,要么就是非调整事项。实际上,同一性质的事项既可能是调整事项,也可能是非调整事项,这取决于有关状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
调整事项的和非调整事项的异同归纳如下:
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相同点在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均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间存有或产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都将发生重要影响
两个事项的不同在于:调整事项是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出了证据对之前已存有的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还未存在,是发生在财务会计报告批准的报出日前。
4.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并涉及损益时,在会计处理上,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税务处理上,则需根据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分别进行调整:
1)如果企业在该期间尚未办理纳税申报的,按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新计算报告年
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应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2)如果企业已经办理纳税申报,但尚未超过税务局规定的汇算清缴截止日,则按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新计算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重新办理纳税申报。该处理的原因在于:即使企业已经自行汇算清缴完成了,如果发生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追溯调整事项,只要在税法上规定的最后截止日(5月31日)前,税务机关还是允许企业修改调整财务报表后重新申报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3)如果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次年的纳税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税务局规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期满截止日为报告年度次年的5月31日,而上市公司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最后截止报出日期为报告年度次年的4月30日,所以汇算清缴截止日一般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另外,部分财务人员将所得税汇算清缴后,调整事项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作为暂时性差异,计入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该项做法不妥,因为该纳税差异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的定义。
4.4 明确并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4.4.1 重视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从实质上看,提取盈余公积属于法定事项。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分配当年的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所以,即便董事会在下一年宣布提取盈余公积事宜,也只是形式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的一部分;其次,从权责发生制来看,不单纯是收入,费用的确认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值,资产,负债和权责的确认也要遵循此原值。所以,该事项就不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此,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与股利分配事项不同,必须作为当年度会计事项在当年度的计提。
4.4.2 重视并明确会计差错的处理
如若是一般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即可。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的会计差错处理:属于调整事项,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来做即可。涉及损益的也是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
会计差错对所得税与应交税金的影响:若是一般会计差错,在当期进行处理,要影响也只是影响当期的所得税与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但要注意一点:税法上实质是不认可以前年度的差错所产生的损益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的,而会计上我们一直用的是
假设,举个例子来说,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漏记了100万,会计上一直是假设可调的,而税法上是不允许的,这个大家注意一下即可,不必深究,否则做题会出差错的,最好当成我说的这段话不存在,做会计时就容易些,但如果考税法这个注意点可要注意,除非有假设)。
4.4.3 正确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区别。这里以或有事项最常见的诉讼例子来说明。例如,甲公司在2010年10月涉及一个诉讼事项,到年末法庭还没有判决。那么,在年末,该诉讼事项是甲公司的或有事项,甲公司必须按照有关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或有损失的可能性决定是否计提准备;由于在年末还没有判决,甲公司一般会根据律师的意见作出估计。如果在财务报告报出前,法庭作出判决,或律师修改其法律意见,该事项就成为一个应调整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由上例可以看出,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相关的。首先在资产负债表日,我们应根据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来判断是否存在或有事项,以及应该为该或有事项所作的准备金额或可能带来的或有损失金额;若根据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判断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一个或有事项,由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有相关的调整事项,影响我们对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估计和判断。判断或有事项的存在及有关金额,依据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当或有事项确定下来并成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则应依据本准则的要求,作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或附注说明。
5 结 论
本文对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进行探究,主要掌握了会计调整事项涵盖期间;熟悉了调整事项的涵义、内容和原则,掌握了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完善会计调整事项的几点建议:
1)加强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会计调整事项中的会计估计变更,可能会由于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薄弱而影响其准确性。
2)企业建立健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控制程序,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或重大遗漏。由于会计估计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较多,估计的合理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很大影响,必须要求企业建立健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控制程序,以减少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或重大遗漏,确保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科学,并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3)由于相关会计准则实施时间较短,企业重视不够使得会计估计的内部控制不力,甚至很多企业根本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导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很多时候受人为因素的制约而影响了会计估计处理与披露的合理与适当。为规范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势必全面实施该准则,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真是,可靠,富有时效性的会计信息。
4)有些交易或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的,而且这些交易或事项的调整对企业报告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正确披露 ,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全面、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如果不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有可能会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为了企业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企业应对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同时应该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于提供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王小青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王老师在学业上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此向王老师及各位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清芳.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则和方法[J].财会研究,2008,(4).
[2] 李海强.资产负债表日后特殊调整事项所得税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08,(2).
[3] 胡晓玲.论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核算[J].商业现代化,2007,(1).
[4] 刘永泽.中级会计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航.谈会计估计变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5).
[6]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S〕.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 周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09,(12).
[8] 李水秋.浅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J].中国外资,2010,(4)
[9] 周素华.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10] 张翠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10,(11).
[11] 周国强.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12]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13] Scitor C. Project 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 Corp,1983.
[14] 由磊.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及对策[[J].时代财贸,2009,(3).
[15] 孟宪宏. 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5~36.
[16] 朱春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初探[J].现代商业,2009,(12):238~239.
[17] 唐敏,赵娜,章新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退回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通讯, 2009,(1):85~86.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附件: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如果本论文有摘抄他人的研究成果,被他人追究责任,则本人负全部责任,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无关。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 交回学校授予的毕业证书;
2. 学校可以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 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证书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
公开道歉;
4. 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孙阳阳 日期: 2013 年 8 月 25 日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读、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孙阳阳 日期: 2013 年 8 月 25 日
导 师 签 名: 王小青 日期: 2013 年 8 月 25 日
注:本声明的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