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东北大学)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知识大纲

第一章 范式论

一、范式

1、 范式的内涵

范式是某一科学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基本认同并在研究中加以遵循的学术基础和原则体系。

2、 范式的基本特征

(1)公认性;(2)相对稳定性;(3)生成性;(4)层次性。

3、 范式的基本结构

(1)逻辑起点;(2)研究进路;(3)解释语境;(4)社会建制。

4、 范式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1) 强化理论解释功能;(2)提高学科竞争力;(3)增强社会认同度。

三、科学本质观与技术本质观

1.科学本质观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是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2. 技术本质观

技术的技能说、技术的生产工具说、技术的软硬件说、方法说。

四、基本范式

1、 人工过程自然论

(1) 五个自然:天然、人化、人工、产业、社会

(2) 五个构成:自然之物、认识之物、人工物、制造物、社会物

(3) 五个特性:自在性、规律性、目的性(存在性)、普遍性、社会性(人格化性)

(4) 四个转化:天然人化;天然、人化人工;人工产业;人工、产业社会

(5) 五个概念: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

2、 演化论

(1) 常态、非常态:人类是演化的产物,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是常态,不适宜就是非常

态。

(2) 基本矛盾:人类发展离不开常态也离不开非常态,人类不能直接进入非常态。

(3) 解决矛盾:利用中介手段间接进入非常态,科学是间接进入的知识体系、认识活动,

符号试错;技术是间接进入的手段工具,工具试错。

(4) 范式公式:常态间接引入成功正效应

常态间接引入未成功(直接引入)负效应。

3、 技性科学

(1) 科学技术所面向的不再是“科学和技术”,而是“技性科学”,科学和技术仅仅是技

性科学的一个子集。

(2) 科学技术一体化

(3) 以技术为中心

4、 行动者网络理论

(1)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全社会都在研究从而形成网络变成全民的事业。

(2) 社会资本的概念:网络成员信任度与合作程度决定社会资本高低。

5、 马克思人格化范式(生产关系范式)

(1) 科学要发展需要人格化范式,将物的得失转为人的得失即人格化。

(2) 生产要素实质是科学技术的对象化,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人格化。

(3) 每个时期的人格化代表不同,不同时期主导生产要素起作用需要一个机制即人格化

代表。奴隶主、地主、资本家(企业家、科技型企业家、知识资本家)

6、 价值库论

(1) 一分为三,世界三的概念。

(2) 科技价值:Q=C+V+M+M’(C世界一,V+M世界二,M’世界三)

(3) 现存价值、人生成价值、科技转化价值,科学技术以价值库形式存在

(4) M’是象化转化,学习转化(人),有形转化(机器设备),无形转化(专利)

7、 生产力论(生产力范式)

(1) 马克思的经济学基本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 马克思的理论空间:生产力基础、新阶级

(3) 苏联解体的教训

(4) 中国五代领导核心的回答

(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第二章 科技演化论

一、演化

1、 演化论下科学的内涵

科学是对“非常态”和“常态”系统要素的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产生对“非常态”和“常态”生态系统要素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2、 演化论下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由方法、工艺技术、设备、工艺流程等组成的将“非常态”系统引入到“常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控制手段的总和。

3、 自然界的四种演化:宇宙的演化(基本粒子形成与核辐射、核合成)、恒星的演化(重

元素原子核聚变)、地球的演化(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的演化

二、科学技术在演化中的引入

1、 宇宙演化状态一:基本粒子形成阶段,宇宙以光子存在,以能量存在,能量守恒定律。 合理引入:基本粒子物理学。反物质、夸克模型;

直接进入:宇宙射线、紫外线危害生物;黑洞。

2、 宇宙演化状态二:核辐射和核合成阶段,原子核形成,质能守恒定律。

合理引入:受控热核反应,原子能

直接进入:氢弹,光辐射失明,热辐射消融,放射性污染。

3、 恒星的演化状态:氢原子向氦原子形成阶段及各种重元素的原子核聚变阶段。

合理引入:原子能科学,核能技术,纳米技术。

直接进入:原子形成与核灾难;星系形成与对地球的撞击。

4、 地球演化状态一:地圈:地核、地幔、地壳

合理引入:地质学、采矿技术

直接进入:地震、地质灾害、矿难

5、 地球演化状态二: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高层大气

合理引入:大气科学、风能利用

直接进入: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负效应

6、 地球演化状态三:水圈:海洋水、陆地水

合理引入:水利学、水利工程

直接进入:水灾害、水污染、水利工程的负效应

7、 生物的演化状态:生物圈:无机物分子有机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原始生命

合理引入:农业生物技术、基因治疗技术

直接引入:基因武器

8、 人类的产生:生物演化的新质阶段,演化状态8是人类产生和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即常

态。

三、演化论视域下的人类社会风险

1、 分类

(1)技术原理缺失引发的第一类风险:非常态直接进入常态引发的风险,包括地震、火山、天体撞击。

(2)技术手段缺失引发的第二类风险:技术手段缺少导致间接引入变为直接引入的风险,包括纳米技术应用风险,基因技术应用风险,瘟疫现象的技术疏忽。

(3)技术误用和异化引发的第三类风险:人为选择因素导致直接引入的风险,包括环境污染、核灾难。

2、规避

(1)技术预测与第一类风险的规避

(2)技术完善与第二类风险的规避

(3)制度创新与第三类风险的规避

第三章 科学论

一、科学

1、科学的本质

(1)科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又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同时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

(2)从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关系出发,可以探索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天然自然的过程中对天然自然规律的把握,是人类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

(3)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是形成人化自然的手段,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

2

(1)客观真理性。研究对象决定的,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知识的根本的属性。

(2)可检验性。科学实践既是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标准,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客观规律性。天然自然只服从自然规律和受自然规律自发作用的支配。

(4)活动性。

3、科学的分类

(1)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形成人化自然的过程,把自然科学分为基础科学(或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或技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或工程应用科学)三类。

(2)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形成人化自然的领域,把自然科学分为力学(地球人化自然)、物理学(宇宙人化自然)、化学(恒星人化自然)、生物学(生命人化自然)的科学。

4、科学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这是科学家现实行为的重要参照系。科学的社会规范是由科学也是形成人化自然的手段这一特点决定的。

(1)由于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是公有的,所以产生公有主义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

(2)由于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是普遍的。所以产生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只要是科学真理,不管它来源如何,都服从于不以个人为转移的普遍标准。

(3)由于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是共享的,所以产生无私利性规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

(4)由于对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的探索应该是逐步深入的,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所以产生独创性规范。

(5)由于对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的探索是曲折的,所以产生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永远的批判精神。

二、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的形成、科学理论的创立等。(1、2、3对应天然自然,4、5对应人化自然)

1(1)科学研究从观察和问题开始:其实质是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2)选择科学问题(科研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或价值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1)特征:科学事实具有客观真实性与可靠性;科学事实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2)途径:观察。首先,科学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形成。其次,探索性的观察有助于科学假说的建立。它可以为科学假说的提出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材料。第三,观察可以为检验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根据。

(3)科学事实的获取途径:实验。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或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天然自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实验是检验在科学认识中获得的各种假说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也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科学实验能够克服认识非常态,因此,能获得更精确的科学事实,而且更具主动性。在科学事实的获取中实验方法更具优越性。

3

(1)科学抽象就是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过程。

(2)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3)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就是运用理性整理和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通过再现理性具体呈现天然自然。

4、科学假说的形成

(1)科学假说的实质: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

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测,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建构人化自然的初步设计。

(2)形成方式:类比;归纳与概括;分析与综合。

(3)检验手段:逻辑检验与实践检验。

5(1)科学理论的体系结构构成:事实;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结论;表述科学理论的公理化方法。

(2)建立科学理论的原则: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其实质是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对偶原则)

(3)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及原则: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原则;相容性评价与自洽性原则;简单性原则;理论的更优解释性与预见性原则。(后三点事建立人化自然的要求)

第四章 技术论

一、技术

1

(1)“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

(2)天然自然是各种“非常态”的集合体,需要把它们引入到‘常态’环境,这就必须创建人工自然。技术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手段,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这就是技术的本质。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2、技术的特点

(1)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2)、“装”“备”的配合性;“装”实现对“非常态”的引入,通过“备”实现对“非常态”的隔离和防护。

(3)工具性与价值性;由于人工自然的规律属性,决定技术具有工具性;由于人工自然的人工属性,决定技术具有价值性。

(4)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由于人工自然的规律属性,决定技术具有自主性;由于人工自然的人工属性,决定技术具有社会建构性。

(5)外延性; 技术制品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与延伸。技术的外延性使人们能够间接进入“非常态”,创造人工自然。

(6)双刃剑效应。由于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是“非常态”向“常态”间接引入过程,但由“非常态”向“常态”的引入机制是非常复杂的, 稍有不慎, 这种间接引入就可能变为直接引入过程, 科学技术就表现出双刃剑效应。

3

(1)人工自然形成的方向与天然自然演化的方向相反。天然自然的演化生成历程是:宇宙演化→恒星演化→地球演化→生物演化。

(2)生物技术(生物人工自然)→机械技术(地球人工自然)→化学技术(恒星人工自然)→物理技术(宇宙人工自然)

4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5

(1)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技术创造人工自然的现实存在的方式,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各种技术有机联系形成的复杂技术网络系统。

(2)技术体系的特征:功能的整体性;目的的社会性。

6、

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从科学是创建人化自然和技术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本质出发。可以得出科学和技术的划界如下:(1)研究的对象不同, 科学是研究天然自然物,是使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基础和条件。技术是制造人工自然物,技术是使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工自然的现实性和关键。(2)活动的性质不同: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认识活动,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按照人所需要的目的,运用人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借助人可能利用的物质手段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使自然界人工化的动态系统或过程。(3)追求的目标不同:追求真理,追求效益。纯粹科学是指向知识的理论结构,技术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给定种类产品的有效性。(4)成果的形式不同:新知识,新产品。

7、技术发展的动力

(1)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技术方法论

1、技术方法的特点

(1)蕴含性:技术是创造人工自然的手段,由此决定了技术方法的工具蕴含性,其含义是技术方法在实施中要凭借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工具蕴含于方法之中。

(2)灵活性:技术是创造人工自然的手段,人工自然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方法运用的灵活性。

(3)综合性:人工自然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2、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人类通过认识自然、自身和社会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并利用创造性人工物来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活动。

(2)技术发明最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理性,其特点为:机遇性、计划性、可累积性、实践性。

3、技术预测

(1)技术预测,是指通过对现有的有关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来计算或预报未来的人工自然发展情况的工作。

(2)技术预测步骤:第一,提出课题和任务;第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第三,建立预测模型;第四,确定预测方法;第五,评定预测结果;第六,将预测结果提交,进入决策阶段。

第五章 工程观

一、工程

1境和社会情境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活动。

2、工程的特点

(1)系统性与集成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所以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由于工程系统性的创造产生了集成性。

(2)场域性与情境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所以工程活动总是在特定的自

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具有明显的场域性与情境性。

(3)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由于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充满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4)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由于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彻底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程结果表现出的双刃性。

3

工程是特殊的人工自然的创造,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反映:

(1)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从而赋予人工自然有意识性与目的;

(2)科学、技术、社会、人文、情境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综合集成与创造,反映了人工自然的探索性、创造性;

(3)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体现了人工自然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

(4)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人工自然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

(5)工程活动的成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体现了工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4分为农业和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宇宙探测工程等。

5(1)工程的计划,表现为创建人工自然的模型;(2)工程的设计,工程设计随着时间的展开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工程的实施。(4)工程人工物的运行。

6(1)社会需要的牵引力;(2)政府激励与控制力;(3)科学技术的支持力。

7、(1)科学与工程的划界:工程与科学之间的区别甚为分明。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关于天然自然的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认识。而工程活动则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造物形成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人工自然。

(2)技术与工程的划界:工程与技术都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但技术侧重于用打造“技术人工物”来创建人工自然,着重于各种发明手段的探索。“技术人工物”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普适性、可复制性、可转移与传播性。而工程侧重于用打造“工程人工物“来创建人工自然,着重于各种造物的探索。“工程人工物”则具有“特殊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无法转移性”等特点。

二、工程方法论

1、工程系统方法

(1)工程问题的系统系:9个基本要素(用户、目标、资源、行动者、方法与技术、过程、时间、活动、环境);6个子系统(工程对象系统、工程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组织系统、工程支持系统)

(2)工程系统分析:问题、目标、可行方案、模型、评价。

(3)工程系统设计特点:创造性、复杂性、选择性、折中性。

(4)工程系统的实施:一般采用项目生产体制;组织方式有平行承发包模式,总承包模式,

承包联营模式,承包监理模式。

2(1)实质:指导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把专家的智慧、计算机的智能和各种数据、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和问题求解系统。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人的心智与机器高性能的取长补短、综合集成。

(2)特点:专家们同计算机和信息资料情报系统一起工作的“厅”;人·机结合的方法;集大成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体现民主集中制和辩证思维原则。

(3)构成:专家体系、知识/ 信息体系、 机器体系。

3、工程决策方法

(1)内涵:工程决策是指选择创建人工自然方案的活动,是决策者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

(2)工程决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严格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依靠专家和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决断。

(3)科学决策必须遵循八条准则:情报准则、预测准则、科学准则、系统准则、可行准则、选优原则、行动准则、反馈准则。

第六章 产业观

一、产业

1

产业可以定义为重复乃至规模化地生产人工物、使个别的、偶然出现的灵感、创意、发现、发明、人工物实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

2、产业是社会自然的形成过程,是追求普遍性的过程,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及实践活动形式。

3、规模性、盈利性、结构性、系统性、生产力性、标准性

4、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的划界

(1)科学与产业区别: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使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基础和条件。而产业是规模化地生产人工物, 使个别的、偶然出现的灵感、创意、发现、发明、人工物实现了社会化的传播,是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科学与产业区别是明显的,二者的联系是间接的。

(2)技术与产业区别:第一,外延不同,因而功能各异。技术并不都是产业性的,还有种种非产业技术。产业与收入直接相关。而技术如军事技术、环保技术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支出项”直接相关。第二,技术表明了产业的可能性和质的方面,而不是现实的产业和产业的量的方面。现实的产业不仅涉及技术的优劣,并且要有产品的连续和批量。第三,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规律性不同,新技术始于发明,成于研制,“终”于推广应用,创造人工自然。而产业过程则始于技术的推广,成于设备和工艺规范的定型,“终”于批量的产品和经济的产出,创建社会自然。

二、产业化方法论

1

产业化过程是实践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相互转化的过程,体现在:

(1)新技术的发明和研制。首先产生新技术的构想和设汁,形成小规模的高技术样品,使得高技术成果进入实用阶段。(2)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对研制的高技术样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的检测能力、生产线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等进行大规模地开发与推广。(3)

新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即把上述样品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出大量产品。(4)其中第一、第二阶段是创建人工自然的阶段,第三、

第四阶段是创建社会自然的阶段。

2、产业化的机制:(1)融资渠道的转化(政府企业、市场);(2)主体的转化(发明家企业家);(3)载体的转化(研究机构企业);(4)评价标准的转化(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东北大学)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知识大纲

第一章 范式论

一、范式

1、 范式的内涵

范式是某一科学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基本认同并在研究中加以遵循的学术基础和原则体系。

2、 范式的基本特征

(1)公认性;(2)相对稳定性;(3)生成性;(4)层次性。

3、 范式的基本结构

(1)逻辑起点;(2)研究进路;(3)解释语境;(4)社会建制。

4、 范式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1) 强化理论解释功能;(2)提高学科竞争力;(3)增强社会认同度。

三、科学本质观与技术本质观

1.科学本质观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是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2. 技术本质观

技术的技能说、技术的生产工具说、技术的软硬件说、方法说。

四、基本范式

1、 人工过程自然论

(1) 五个自然:天然、人化、人工、产业、社会

(2) 五个构成:自然之物、认识之物、人工物、制造物、社会物

(3) 五个特性:自在性、规律性、目的性(存在性)、普遍性、社会性(人格化性)

(4) 四个转化:天然人化;天然、人化人工;人工产业;人工、产业社会

(5) 五个概念: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

2、 演化论

(1) 常态、非常态:人类是演化的产物,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是常态,不适宜就是非常

态。

(2) 基本矛盾:人类发展离不开常态也离不开非常态,人类不能直接进入非常态。

(3) 解决矛盾:利用中介手段间接进入非常态,科学是间接进入的知识体系、认识活动,

符号试错;技术是间接进入的手段工具,工具试错。

(4) 范式公式:常态间接引入成功正效应

常态间接引入未成功(直接引入)负效应。

3、 技性科学

(1) 科学技术所面向的不再是“科学和技术”,而是“技性科学”,科学和技术仅仅是技

性科学的一个子集。

(2) 科学技术一体化

(3) 以技术为中心

4、 行动者网络理论

(1)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全社会都在研究从而形成网络变成全民的事业。

(2) 社会资本的概念:网络成员信任度与合作程度决定社会资本高低。

5、 马克思人格化范式(生产关系范式)

(1) 科学要发展需要人格化范式,将物的得失转为人的得失即人格化。

(2) 生产要素实质是科学技术的对象化,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人格化。

(3) 每个时期的人格化代表不同,不同时期主导生产要素起作用需要一个机制即人格化

代表。奴隶主、地主、资本家(企业家、科技型企业家、知识资本家)

6、 价值库论

(1) 一分为三,世界三的概念。

(2) 科技价值:Q=C+V+M+M’(C世界一,V+M世界二,M’世界三)

(3) 现存价值、人生成价值、科技转化价值,科学技术以价值库形式存在

(4) M’是象化转化,学习转化(人),有形转化(机器设备),无形转化(专利)

7、 生产力论(生产力范式)

(1) 马克思的经济学基本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 马克思的理论空间:生产力基础、新阶级

(3) 苏联解体的教训

(4) 中国五代领导核心的回答

(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第二章 科技演化论

一、演化

1、 演化论下科学的内涵

科学是对“非常态”和“常态”系统要素的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产生对“非常态”和“常态”生态系统要素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2、 演化论下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由方法、工艺技术、设备、工艺流程等组成的将“非常态”系统引入到“常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控制手段的总和。

3、 自然界的四种演化:宇宙的演化(基本粒子形成与核辐射、核合成)、恒星的演化(重

元素原子核聚变)、地球的演化(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的演化

二、科学技术在演化中的引入

1、 宇宙演化状态一:基本粒子形成阶段,宇宙以光子存在,以能量存在,能量守恒定律。 合理引入:基本粒子物理学。反物质、夸克模型;

直接进入:宇宙射线、紫外线危害生物;黑洞。

2、 宇宙演化状态二:核辐射和核合成阶段,原子核形成,质能守恒定律。

合理引入:受控热核反应,原子能

直接进入:氢弹,光辐射失明,热辐射消融,放射性污染。

3、 恒星的演化状态:氢原子向氦原子形成阶段及各种重元素的原子核聚变阶段。

合理引入:原子能科学,核能技术,纳米技术。

直接进入:原子形成与核灾难;星系形成与对地球的撞击。

4、 地球演化状态一:地圈:地核、地幔、地壳

合理引入:地质学、采矿技术

直接进入:地震、地质灾害、矿难

5、 地球演化状态二: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高层大气

合理引入:大气科学、风能利用

直接进入: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负效应

6、 地球演化状态三:水圈:海洋水、陆地水

合理引入:水利学、水利工程

直接进入:水灾害、水污染、水利工程的负效应

7、 生物的演化状态:生物圈:无机物分子有机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原始生命

合理引入:农业生物技术、基因治疗技术

直接引入:基因武器

8、 人类的产生:生物演化的新质阶段,演化状态8是人类产生和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即常

态。

三、演化论视域下的人类社会风险

1、 分类

(1)技术原理缺失引发的第一类风险:非常态直接进入常态引发的风险,包括地震、火山、天体撞击。

(2)技术手段缺失引发的第二类风险:技术手段缺少导致间接引入变为直接引入的风险,包括纳米技术应用风险,基因技术应用风险,瘟疫现象的技术疏忽。

(3)技术误用和异化引发的第三类风险:人为选择因素导致直接引入的风险,包括环境污染、核灾难。

2、规避

(1)技术预测与第一类风险的规避

(2)技术完善与第二类风险的规避

(3)制度创新与第三类风险的规避

第三章 科学论

一、科学

1、科学的本质

(1)科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又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同时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

(2)从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关系出发,可以探索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天然自然的过程中对天然自然规律的把握,是人类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

(3)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是形成人化自然的手段,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

2

(1)客观真理性。研究对象决定的,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知识的根本的属性。

(2)可检验性。科学实践既是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标准,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客观规律性。天然自然只服从自然规律和受自然规律自发作用的支配。

(4)活动性。

3、科学的分类

(1)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形成人化自然的过程,把自然科学分为基础科学(或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或技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或工程应用科学)三类。

(2)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形成人化自然的领域,把自然科学分为力学(地球人化自然)、物理学(宇宙人化自然)、化学(恒星人化自然)、生物学(生命人化自然)的科学。

4、科学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这是科学家现实行为的重要参照系。科学的社会规范是由科学也是形成人化自然的手段这一特点决定的。

(1)由于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是公有的,所以产生公有主义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

(2)由于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是普遍的。所以产生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只要是科学真理,不管它来源如何,都服从于不以个人为转移的普遍标准。

(3)由于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是共享的,所以产生无私利性规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

(4)由于对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的探索应该是逐步深入的,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所以产生独创性规范。

(5)由于对科学的对象天然自然的探索是曲折的,所以产生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永远的批判精神。

二、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的形成、科学理论的创立等。(1、2、3对应天然自然,4、5对应人化自然)

1(1)科学研究从观察和问题开始:其实质是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2)选择科学问题(科研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或价值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1)特征:科学事实具有客观真实性与可靠性;科学事实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2)途径:观察。首先,科学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形成。其次,探索性的观察有助于科学假说的建立。它可以为科学假说的提出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材料。第三,观察可以为检验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根据。

(3)科学事实的获取途径:实验。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或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天然自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实验是检验在科学认识中获得的各种假说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也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科学实验能够克服认识非常态,因此,能获得更精确的科学事实,而且更具主动性。在科学事实的获取中实验方法更具优越性。

3

(1)科学抽象就是在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过程。

(2)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3)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就是运用理性整理和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通过再现理性具体呈现天然自然。

4、科学假说的形成

(1)科学假说的实质: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

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测,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建构人化自然的初步设计。

(2)形成方式:类比;归纳与概括;分析与综合。

(3)检验手段:逻辑检验与实践检验。

5(1)科学理论的体系结构构成:事实;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结论;表述科学理论的公理化方法。

(2)建立科学理论的原则: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其实质是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对偶原则)

(3)科学理论评价的标准及原则:理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原则;相容性评价与自洽性原则;简单性原则;理论的更优解释性与预见性原则。(后三点事建立人化自然的要求)

第四章 技术论

一、技术

1

(1)“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

(2)天然自然是各种“非常态”的集合体,需要把它们引入到‘常态’环境,这就必须创建人工自然。技术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手段,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这就是技术的本质。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2、技术的特点

(1)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2)、“装”“备”的配合性;“装”实现对“非常态”的引入,通过“备”实现对“非常态”的隔离和防护。

(3)工具性与价值性;由于人工自然的规律属性,决定技术具有工具性;由于人工自然的人工属性,决定技术具有价值性。

(4)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由于人工自然的规律属性,决定技术具有自主性;由于人工自然的人工属性,决定技术具有社会建构性。

(5)外延性; 技术制品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与延伸。技术的外延性使人们能够间接进入“非常态”,创造人工自然。

(6)双刃剑效应。由于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是“非常态”向“常态”间接引入过程,但由“非常态”向“常态”的引入机制是非常复杂的, 稍有不慎, 这种间接引入就可能变为直接引入过程, 科学技术就表现出双刃剑效应。

3

(1)人工自然形成的方向与天然自然演化的方向相反。天然自然的演化生成历程是:宇宙演化→恒星演化→地球演化→生物演化。

(2)生物技术(生物人工自然)→机械技术(地球人工自然)→化学技术(恒星人工自然)→物理技术(宇宙人工自然)

4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5

(1)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技术创造人工自然的现实存在的方式,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各种技术有机联系形成的复杂技术网络系统。

(2)技术体系的特征:功能的整体性;目的的社会性。

6、

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从科学是创建人化自然和技术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本质出发。可以得出科学和技术的划界如下:(1)研究的对象不同, 科学是研究天然自然物,是使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基础和条件。技术是制造人工自然物,技术是使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工自然的现实性和关键。(2)活动的性质不同: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认识活动,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按照人所需要的目的,运用人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借助人可能利用的物质手段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使自然界人工化的动态系统或过程。(3)追求的目标不同:追求真理,追求效益。纯粹科学是指向知识的理论结构,技术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给定种类产品的有效性。(4)成果的形式不同:新知识,新产品。

7、技术发展的动力

(1)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2)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技术方法论

1、技术方法的特点

(1)蕴含性:技术是创造人工自然的手段,由此决定了技术方法的工具蕴含性,其含义是技术方法在实施中要凭借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工具蕴含于方法之中。

(2)灵活性:技术是创造人工自然的手段,人工自然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方法运用的灵活性。

(3)综合性:人工自然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2、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人类通过认识自然、自身和社会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并利用创造性人工物来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活动。

(2)技术发明最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理性,其特点为:机遇性、计划性、可累积性、实践性。

3、技术预测

(1)技术预测,是指通过对现有的有关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来计算或预报未来的人工自然发展情况的工作。

(2)技术预测步骤:第一,提出课题和任务;第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第三,建立预测模型;第四,确定预测方法;第五,评定预测结果;第六,将预测结果提交,进入决策阶段。

第五章 工程观

一、工程

1境和社会情境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活动。

2、工程的特点

(1)系统性与集成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的手段,所以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由于工程系统性的创造产生了集成性。

(2)场域性与情境性:由于工程是通过造物形成人工自然,所以工程活动总是在特定的自

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具有明显的场域性与情境性。

(3)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由于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充满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4)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由于工程活动是特殊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彻底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程结果表现出的双刃性。

3

工程是特殊的人工自然的创造,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反映:

(1)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从而赋予人工自然有意识性与目的;

(2)科学、技术、社会、人文、情境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综合集成与创造,反映了人工自然的探索性、创造性;

(3)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体现了人工自然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

(4)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人工自然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

(5)工程活动的成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因而体现了工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4分为农业和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宇宙探测工程等。

5(1)工程的计划,表现为创建人工自然的模型;(2)工程的设计,工程设计随着时间的展开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工程的实施。(4)工程人工物的运行。

6(1)社会需要的牵引力;(2)政府激励与控制力;(3)科学技术的支持力。

7、(1)科学与工程的划界:工程与科学之间的区别甚为分明。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关于天然自然的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认识。而工程活动则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其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造物形成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人工自然。

(2)技术与工程的划界:工程与技术都是创建人工自然的活动。但技术侧重于用打造“技术人工物”来创建人工自然,着重于各种发明手段的探索。“技术人工物”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普适性、可复制性、可转移与传播性。而工程侧重于用打造“工程人工物“来创建人工自然,着重于各种造物的探索。“工程人工物”则具有“特殊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无法转移性”等特点。

二、工程方法论

1、工程系统方法

(1)工程问题的系统系:9个基本要素(用户、目标、资源、行动者、方法与技术、过程、时间、活动、环境);6个子系统(工程对象系统、工程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组织系统、工程支持系统)

(2)工程系统分析:问题、目标、可行方案、模型、评价。

(3)工程系统设计特点:创造性、复杂性、选择性、折中性。

(4)工程系统的实施:一般采用项目生产体制;组织方式有平行承发包模式,总承包模式,

承包联营模式,承包监理模式。

2(1)实质:指导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把专家的智慧、计算机的智能和各种数据、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人·机结合的巨型智能系统和问题求解系统。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人的心智与机器高性能的取长补短、综合集成。

(2)特点:专家们同计算机和信息资料情报系统一起工作的“厅”;人·机结合的方法;集大成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体现民主集中制和辩证思维原则。

(3)构成:专家体系、知识/ 信息体系、 机器体系。

3、工程决策方法

(1)内涵:工程决策是指选择创建人工自然方案的活动,是决策者最后做出决定的过程。

(2)工程决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严格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依靠专家和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决断。

(3)科学决策必须遵循八条准则:情报准则、预测准则、科学准则、系统准则、可行准则、选优原则、行动准则、反馈准则。

第六章 产业观

一、产业

1

产业可以定义为重复乃至规模化地生产人工物、使个别的、偶然出现的灵感、创意、发现、发明、人工物实现了社会化的传播,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

2、产业是社会自然的形成过程,是追求普遍性的过程,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及实践活动形式。

3、规模性、盈利性、结构性、系统性、生产力性、标准性

4、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的划界

(1)科学与产业区别: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使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基础和条件。而产业是规模化地生产人工物, 使个别的、偶然出现的灵感、创意、发现、发明、人工物实现了社会化的传播,是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科学与产业区别是明显的,二者的联系是间接的。

(2)技术与产业区别:第一,外延不同,因而功能各异。技术并不都是产业性的,还有种种非产业技术。产业与收入直接相关。而技术如军事技术、环保技术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支出项”直接相关。第二,技术表明了产业的可能性和质的方面,而不是现实的产业和产业的量的方面。现实的产业不仅涉及技术的优劣,并且要有产品的连续和批量。第三,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规律性不同,新技术始于发明,成于研制,“终”于推广应用,创造人工自然。而产业过程则始于技术的推广,成于设备和工艺规范的定型,“终”于批量的产品和经济的产出,创建社会自然。

二、产业化方法论

1

产业化过程是实践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相互转化的过程,体现在:

(1)新技术的发明和研制。首先产生新技术的构想和设汁,形成小规模的高技术样品,使得高技术成果进入实用阶段。(2)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对研制的高技术样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的检测能力、生产线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等进行大规模地开发与推广。(3)

新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即把上述样品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出大量产品。(4)其中第一、第二阶段是创建人工自然的阶段,第三、

第四阶段是创建社会自然的阶段。

2、产业化的机制:(1)融资渠道的转化(政府企业、市场);(2)主体的转化(发明家企业家);(3)载体的转化(研究机构企业);(4)评价标准的转化(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与学科体系建设方法分析
  • 摘要:本文阐述了21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的现状, 特点及其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就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的革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内容体系; 革新研究 1 引言 " ...查看


  • 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
  • 人文主义对西方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西方近代科学是在经过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后诞生的,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与此相对应,意大利也是世界近代科学的第一个中心.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无论是在杰出的科学家还是在取得的重大科学成 ...查看


  •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 <韦伯斯特国际新英语词典>中对"科学主义"解释为:"一种主张科学的方法应该推广应用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领域的观点,是一种坚信只 ...查看


  • 人文科学概论
  • 一.填空题 1.近代以来,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在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曾长期存在着" "与"人文主义"两种传统既相对立而又互动互渗的格局. 2.中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强调做人. 3.所谓&quo ...查看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精神能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增强人们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人文精神是现代文明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发展 ...查看


  • 理解的理解_论巴赫金的人文科学方法论思想
  • ]评论 2008/1・文艺争鸣・评论 理解的理解 --论巴赫金的人文科学方法论思想 ]钱中文 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对话批评>中的第一句话是:"大家知道,要想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是很不容易的.或者他们侵犯你,但这是因为他们 ...查看


  • 对体育学科分类的分析与调整建议
  • 摘要:对体育学下属4个二级学科进行分析与调整,认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科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基础支撑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qu ...查看


  •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郝昆 清华环境系 摘要: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 ...查看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的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特别是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 2.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 ...查看


  • _中国管理学_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2009年8月总第463期第15期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Aug. 2009Gen.463No.15 "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文/吕 [摘 力 要]当前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重心在探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