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纠纷断送"庆历新政"

  宋朝的“庆历新政”是从改革人事制度开始的,而断送这一改革进程的罪魁祸首,也恰是一起恼人的人事纠纷。   在制定改革政策时,尽管改革派官员用心照顾了官僚权贵的既得利益,但由于朝廷派出的按察使巡视各地时检举弹劾了许多无能、老弱、贪污的官员,且“恩荫”制度的改革,又使不少心怀侥幸的人失去了当官的希望,于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对新政进行诽谤诋毁的言论越来越多,守旧势力和权贵们指责支持改革的官员是“朋党”。   断送新政前程的主要人物是前朝老臣夏竦。此人虽然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和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但急于进取,性好渔色,尤喜交结权贵。宋、夏关系紧张后,夏竦出任陕西经略安抚使,主持西北防务。可是夏竦意在朝廷,不愿久在塞外,于是三番五次上书请求解除边帅之职,在边境形势高度紧张之秋,夏竦贪图安逸、拈轻怕重,引起众臣强烈指责。后来边境形势有了缓和,宋仁宗才有意安排夏竦回朝,任职枢密使。   不想消息传出之后,引来台谏官员激烈反对。御史中丞王拱辰率领御史席平、沈邈和谏官余靖、欧阳修等人先后上疏十八道,坚决反对这一任命。有的奏疏揭发夏竦在陕西“临敌畏懦,不肯尽力”;有的奏疏批评夏竦“善于算计,奸邪险恶”。御史沈邈还揭露夏竦私交太监刘从愿的事实。   尽管遭到言官的猛烈抨击,夏竦还是顶着压力星夜兼程赶来京师。夏竦离京师越近,台谏的参劾也越加猛烈,王拱辰甚至进殿当面进谏。宋仁宗听得不耐烦,拔腿要走,王拱辰急步上前,一把扯住宋仁宗的衣襟,坚持要他改变初衷,由于台谏官员的强力反对,就在夏竦到达京师前夕,宋仁宗迫不得已撤销了这一任命,同时改命杜衍为枢密使。   宋仁宗是有名的老好人,为了让夏竦明白事情变化的原委,当夏竦兴冲冲地赶到京师后,便把群臣参劾他的奏疏封好,一并交给他看,夏竦只好沮丧地返回本镇。不久,夏竦改任判亳州事。   身为前朝元老,夏竦当然难以容忍言官们肆无忌惮的参劾,到亳州上任后,夏竦即向朝廷呈上了一篇洋洋万言的奏疏,为自己辩护。宋仁宗要翰林学士拟写批复。   然而新政官员为宋仁宗所拟的批复更加令夏竦愤慨难堪:“图功效莫若罄忠勤,弭谤言莫若修实行。”这不是说自己是不忠不勤、缺德乏善之人吗?   有趣的是,夏竦最后下重手打击的对象,既不是以王拱辰为首的御史台,也不是“贤人”聚集的谏院,而是新政首领范仲淹、富弼以及被称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国立大学教授石介。这是为什么?   原来,当宋仁宗为刷新政治而重用贤才时,“遇事奋然敢为”的前国子监石介心情非常激动:“此盛事也,歌颂吾职,其可已乎!”他不但写信向富弼表示祝贺,勉励富弼等人“行伊、周之事”,而且仿效唐朝韩愈《元和圣德颂》,撰写了一篇《庆历圣德诗》,以皇帝的口吻对各位执政大臣和谏官一一予以表彰,同时直斥遭台谏攻击没能当成枢密使的夏竦为“妖魃”和“大奸”:“皇帝圣明,忠邪辨别。举擢俊良,扫除妖魃。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此诗一出,同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断言“子祸始于此矣”(《宋史・儒林二・石介传》),范仲淹也不无忧虑地对宰相韩琦说:“这些鬼怪之辈要坏大事!”   丢了眼看就要到手的枢密使一职,现在又遭石介如此放肆地攻击谩骂,夏竦当然不会放过这些人。于是唆使家中女奴模仿石介的字体,将石介写给富弼的那封信篡改了,石介在信中勉励富弼等人“行伊、周之事”,这句话经夏竦匠心一改,就变成了“行伊、霍之事”。伊是伊尹,周是周公,两人都是古代辅佐天子的圣贤;霍乃霍光,东汉以废立皇帝著称的权臣。石介勉励富弼等人“行伊、周之事”,是希望富弼等人能像古代的贤相一样,尽力辅佐宋仁宗实现天下大治的愿望。这句话被夏竦改换为“行伊、霍之事”后,意思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为了证明富弼等人确有废掉当今圣上的意图,夏竦又指使女奴伪造了一份石介替富弼起草的废立诏书,有了这两件书证,富弼等人欲图废掉当今圣上的罪名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过了半年,范仲淹和富弼同日被罢免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职务,原来所颁布的各项新政措施,亦被一一废止。这次因在庆历年间进行而史称“庆历新政”的改革,至此被这起人事纠纷彻底断送。   在官本位社会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难乎其难矣。   (摘自《杂文月刊》)

  宋朝的“庆历新政”是从改革人事制度开始的,而断送这一改革进程的罪魁祸首,也恰是一起恼人的人事纠纷。   在制定改革政策时,尽管改革派官员用心照顾了官僚权贵的既得利益,但由于朝廷派出的按察使巡视各地时检举弹劾了许多无能、老弱、贪污的官员,且“恩荫”制度的改革,又使不少心怀侥幸的人失去了当官的希望,于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对新政进行诽谤诋毁的言论越来越多,守旧势力和权贵们指责支持改革的官员是“朋党”。   断送新政前程的主要人物是前朝老臣夏竦。此人虽然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和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但急于进取,性好渔色,尤喜交结权贵。宋、夏关系紧张后,夏竦出任陕西经略安抚使,主持西北防务。可是夏竦意在朝廷,不愿久在塞外,于是三番五次上书请求解除边帅之职,在边境形势高度紧张之秋,夏竦贪图安逸、拈轻怕重,引起众臣强烈指责。后来边境形势有了缓和,宋仁宗才有意安排夏竦回朝,任职枢密使。   不想消息传出之后,引来台谏官员激烈反对。御史中丞王拱辰率领御史席平、沈邈和谏官余靖、欧阳修等人先后上疏十八道,坚决反对这一任命。有的奏疏揭发夏竦在陕西“临敌畏懦,不肯尽力”;有的奏疏批评夏竦“善于算计,奸邪险恶”。御史沈邈还揭露夏竦私交太监刘从愿的事实。   尽管遭到言官的猛烈抨击,夏竦还是顶着压力星夜兼程赶来京师。夏竦离京师越近,台谏的参劾也越加猛烈,王拱辰甚至进殿当面进谏。宋仁宗听得不耐烦,拔腿要走,王拱辰急步上前,一把扯住宋仁宗的衣襟,坚持要他改变初衷,由于台谏官员的强力反对,就在夏竦到达京师前夕,宋仁宗迫不得已撤销了这一任命,同时改命杜衍为枢密使。   宋仁宗是有名的老好人,为了让夏竦明白事情变化的原委,当夏竦兴冲冲地赶到京师后,便把群臣参劾他的奏疏封好,一并交给他看,夏竦只好沮丧地返回本镇。不久,夏竦改任判亳州事。   身为前朝元老,夏竦当然难以容忍言官们肆无忌惮的参劾,到亳州上任后,夏竦即向朝廷呈上了一篇洋洋万言的奏疏,为自己辩护。宋仁宗要翰林学士拟写批复。   然而新政官员为宋仁宗所拟的批复更加令夏竦愤慨难堪:“图功效莫若罄忠勤,弭谤言莫若修实行。”这不是说自己是不忠不勤、缺德乏善之人吗?   有趣的是,夏竦最后下重手打击的对象,既不是以王拱辰为首的御史台,也不是“贤人”聚集的谏院,而是新政首领范仲淹、富弼以及被称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国立大学教授石介。这是为什么?   原来,当宋仁宗为刷新政治而重用贤才时,“遇事奋然敢为”的前国子监石介心情非常激动:“此盛事也,歌颂吾职,其可已乎!”他不但写信向富弼表示祝贺,勉励富弼等人“行伊、周之事”,而且仿效唐朝韩愈《元和圣德颂》,撰写了一篇《庆历圣德诗》,以皇帝的口吻对各位执政大臣和谏官一一予以表彰,同时直斥遭台谏攻击没能当成枢密使的夏竦为“妖魃”和“大奸”:“皇帝圣明,忠邪辨别。举擢俊良,扫除妖魃。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此诗一出,同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断言“子祸始于此矣”(《宋史・儒林二・石介传》),范仲淹也不无忧虑地对宰相韩琦说:“这些鬼怪之辈要坏大事!”   丢了眼看就要到手的枢密使一职,现在又遭石介如此放肆地攻击谩骂,夏竦当然不会放过这些人。于是唆使家中女奴模仿石介的字体,将石介写给富弼的那封信篡改了,石介在信中勉励富弼等人“行伊、周之事”,这句话经夏竦匠心一改,就变成了“行伊、霍之事”。伊是伊尹,周是周公,两人都是古代辅佐天子的圣贤;霍乃霍光,东汉以废立皇帝著称的权臣。石介勉励富弼等人“行伊、周之事”,是希望富弼等人能像古代的贤相一样,尽力辅佐宋仁宗实现天下大治的愿望。这句话被夏竦改换为“行伊、霍之事”后,意思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为了证明富弼等人确有废掉当今圣上的意图,夏竦又指使女奴伪造了一份石介替富弼起草的废立诏书,有了这两件书证,富弼等人欲图废掉当今圣上的罪名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过了半年,范仲淹和富弼同日被罢免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职务,原来所颁布的各项新政措施,亦被一一废止。这次因在庆历年间进行而史称“庆历新政”的改革,至此被这起人事纠纷彻底断送。   在官本位社会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难乎其难矣。   (摘自《杂文月刊》)


相关文章

  • [浣溪沙]教学反思
  • 晏殊是北宋文坛上与欧阳修相提并论的著名词人.王灼在<碧鸡漫志>里这样称赞他的词:"晏元献.欧阳文忠公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然而他的词大多数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以小令见长,纯净 ...查看


  • 花洲书院[散文欣赏]
  • 花洲书院 郑长春 一 在世界上还没有一所真正大学的时候,书院就在中国的一些角落里,静悄悄地担当起传播知识.弘扬道义.弘扬精神的重任来.这种深厚的文化情结,应该也算中国的一大特色吧. 自唐代以来,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至今已蔚然成风,全国书院林 ...查看


  • 从"文正"看范仲淹与包拯
  • "文正"是谥号,典出自<荀子·王制篇>:"积文学,正身行"之句.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一种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或后朝皇帝 ...查看


  • 余靖[子规] 赏析
  •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 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 ...查看


  • [历史著名政治家]北宋--韩琦
  •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12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宋仁宗时,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当 ...查看


  •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56.57集-[北宋名臣-范仲淹](文本稿)
  • 北宋名臣-范仲淹(上)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是一个朝代的大臣,苏州吴县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江苏苏州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童年的生活十分贫困,两岁的时候父亲去逝了,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 ...查看


  • 浅论欧阳修
  • 浅论欧阳修"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 杨江勇 摘要:欧阳修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散文诗歌创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他的 关键字:平易自然 原因 影响 正文 一.欧阳修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 ...查看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说明:一是课题说明,二是课标及教材分析,三是教法学法分析,四是教学过程设计,五是 ...查看


  • 读[朋党论]有感
  • 读<朋党论>有感 时间:2016/8/30栏目:读后感 读<朋党论>有感(一) 喜爱<朋党论>,不仅因为文章本身,更是缘于对欧阳修的钦慕.在那个谈"朋党"色变的年代,欧阳修敢于承认&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