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离合变速器存在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1"-3题,行星齿轮变速器又难以根据发动机特性曲线为各个挡位安排最佳
的传动比。文章介绍了一种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该变速器结构形式多样,只需控制制动器即可实现任意挡位变换。基于
SIMPACK软件平台,建立变速器的仿真模型,依据仿真模型对汽车的启动及换挡动态性能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启动时扭矩增长可控,换挡过程动力不中断。该技术传动效率高且易于制造。
关键词:变速器;行星齿轮开关;仿真
DynamicSimulationof
contributetheoptimum
driveratio
foreachshift
based
on
PlanetaryTransmission
Abstract:Twinclutchexiststheproblemofpowerinterruptionintheshiftingprocess,andtheplanetarytransmissionishardto
the
engine
propertycurve.Thispaperintroduces
a
planetary
transmission,thistransmissionpresentsvarioustypes,isonlyneededtocontrolthebraketorealizeanygearchange.SIMPACKsoftwareisusedtoestablishthetransmissionsimulationmodel,vehiclestartingandshiftingdynamicswerecalculatedbasedthesimulation
on
model.The
is
resultsshowthatitiseasy
not
to
controltorqueincreaseinthe
has
case
ofstartingthetransmission,and
efficiency.andthis
powershiftingprocessinterrupted
on
the
transmission.Thistechnologyhigh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iseasytomanufacture.
Keywords:Transmission;Planetaryswitch;Simulation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11作为换挡开关,由于结构的限
制,只能使用2组同轴离合器,而且换挡过程中动力要中断。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各个挡位传动比互相关联,分配缺乏灵活性,难以根据发动机特性曲线为各个挡位安排最佳的传动比,由于换挡需要换挡离合器和换挡制动器协作,所以挡位越多,需要参与的换挡离合器和换挡制动器就越多[21。文章提出了一种直接将行星齿轮排作为换挡开关的变速器,行星齿轮排数量可以不受限制,实现了动力不中断换挡,用SIMPACK软件建立该变速器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r
『]
锄Ⅻ卜刊7L
面
输出轴l
悄强l|+伊齿畸2+
U
1结构与工作原理
1.1行星齿轮排对应一个主动齿轮结构
变速器有前进挡和倒车挡,前进挡又可细分成减速挡和超速挡。利用行星齿轮3个基本构件联结输出轴即可实现减速、超速及反转功能,图1示出一对一输出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结构原理图。
——48——
~/
L
i齿心1
断斟2
L
从动齿轮1
图1一对一输出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结构原理图
图1中,从动齿轮都固定在输出轴上,从动齿轮与
万方数据
对应的主动齿轮常啮合。A型结构中,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太阳轮共轴同步旋转,行星架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齿圈,行星架与主动齿轮一起做正向减速旋转。B型结构中,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行星架共轴同步旋转,太阳轮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齿圈,太阳轮与主动齿轮一起做正向加速旋转。c型结构中,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太阳轮共轴同步旋转,齿圈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行星架,齿圈与主动齿轮一起做反向减速旋转。此外,若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齿圈共轴同步旋转,太阳轮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行星架,太阳轮与主动齿轮一起做反向加速旋转,产生一个超速倒车挡。
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每个挡位均为2级减速模式,行星齿轮减速和齿轮减速,总传动比为二者传动比之积。各个挡位的传动比通过3种方式获得:1)只改变行星排的传动比;2)只改变主/从齿轮的传动比;3)同时改变行星排和外接齿轮的传动比。
可见,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各个挡位传动比跨度范围大,设置灵活,每个挡位传动比都可以量体定做。1.2行星齿轮排对应多个主动齿轮结构
将2个A型结构行星齿轮同轴布置,如图2所示。在每个行星齿轮排的行星架与主动齿轮群之间增加一个离合器,主/从齿轮使用往复式挂齿,在准备挡内,先断开离合器再挂齿轮,然后再合上离合器,松开工作挡的制动器,同时制动准备挡的制动器就完成换挡过程。以后的过程同上所述,这种结构避免了啮合冲击,相当于双离合变速器同步器的作用。同样,A型结构可用B型或者C型结构代替。
工作挡制动器
准备挡制动器
本仿真在SIMPACK环境里进行,用其自带的齿轮模块按A型结构建立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第1挡和第2挡的模型,如图3所示。二者的行星齿轮结构形式和参数相同,所有齿轮模数为3nlnl,压力角为20。,螺旋角为10。,齿宽为50nlITl,表1示出模型的其余参数。
第l捎
靴二捎
黔j?,’.%蠹露j牟+蒜;遗爨毳搿慧冀鑫T
静t毒曩薯#i:董轰豫,;囊嚣簪墓:菇尝譬
2.2变速器传动参数验证
在输入轴上施加200rad/s的转速驱动,输出轴固定。分别以制动第1挡齿圈、第2挡齿圈和制动器全松开3种运行工况进行仿真模拟,获得3种工况的参数,取转速稳定后的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rad/s
虾.I计
由表2可知,仿真参数与理论参数高度一致,模型正确,空转工况数据供后续分析使用。2.3启动性能模拟
模拟运行状态从发动机怠速变换到第1挡的过程,对输入轴施加270N・m的稳定扭矩,输入轴保持在
200
世
2动力学仿真
2.1建立样机模型
^尸
.取-
_',_
1_'^
rad/s的恒定转速,参照表2设置第1挡齿圈的输
入函数,在5s内转速先从空转时的一88.889rad/s降低到一10rad/s,再降低到0。
第1挡齿圈静止后启动力矩达到最大,为输入扭矩的8.67倍,如图4所示,启动力矩与第1挡齿圈转速成线性反比例关系。
—.49—.
SIMPACK软件是德国开发的针对机械和机电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包。
万方数据
从图6可以看出,在1.2s内输出轴转速急剧下
z
oooj
500j
0001
//
/
降。若在1.2s内制动第2挡齿圈,则输出轴转速向第2挡变化,实现动力不中断换挡。
模拟第1挡在O.2s内转换到第2挡,参照表2设置第1挡齿圈输入函数在0.2S内转速从0上升到
46.68
1
I
/
/
1
soo{/
rad/s;设置第2挡齿圈输入函数在0.1s内转速
()上二、—————一.——————————r——————一
##j射(rad/s)
由一30.57rad/s下降到0。
图7示出从第1挡变换到第2挡时的输出轴转速变化曲线,在此过程中,输出轴转速从一23.08rad/s增加到一35.18rad/s,在0.2S内呈线性不间断增加。实际上,第2挡齿圈制动器介入后,第1挡齿圈制动器应该迅速放松,避免运动干涉。
一22
图4启动力矩与第1挡齿圈转速关系
图5示出第1挡从动齿轮圆周力启动过程曲线。如图5所示,齿轮圆周力递增,最后停留在理论值9
601.9
N附近,第1挡齿圈转速在一10rad/s时,圆N,只降低了11%。
∞O
周力为8
513
0
-24-26
8∞O642
∞O∞O
焉一28制一30
鲫0
O
m“一32
-34—36
O0
吣
1()1.52025
时tii]/s
可见,此种变速器的启动过程与手动挡启动过程相似,控制制动力矩,不抱死第1挡齿圈,使其以较低转速运行,对汽车保持持续的较高启动力矩。2.4换挡过程模拟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为:式中:nl’/'/'2
nl+an2一(1+a)n3=O
图
7
换挡时转速变化曲线
3结论
文章依据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以SIMPACK软件平台构建了其仿真模型。通过对此仿真系统的计算分析得出:行星齿轮开关变速一对一结构反应快,齿圈可用非摩擦方式锁定,适合全部车辆,而一对多结构由于摩擦离合器的存在,只适合轻型车辆;
rad/s
旷呐圈与太阳轮齿数比。
n厂太阳轮、齿圈、行星架转速,rad/s;
结合本模型,n。恒定,n:从0变到一88.889非线性曲线。
启动性能分析表明,给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的第1挡设置较高的传动比,可模拟手动挡起步,并可实现不问断换任意挡。
行星齿轮作为离合器使用效果显著,全部零件易于制造,由于其结构不使用液力变扭器和同步器,避开了我国自动变速器制造的短板。
参考文献
【l】杨伟斌,吴光强,秦大同.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的建模及
换挡特性们.机械工程学报,2007,43(7):188—194.
时,n,呈非线性下降,由行星架驱动的输出轴转速也是
图6示出从第1挡变换到怠速时的输出轴转速曲线。
【2】段钦华.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忉.机械传动,2007
(1):50—53.
(收稿13期:2015—04—07)
一50一
万方数据
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动力学仿真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史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师Tianjin Auto2015(9)
1. 杨伟斌,吴光强,秦大同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的建模及换挡特性[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7(07)2. 段钦华 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机械传动 2007(01)
引用本文格式:史炎 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动力学仿真[期刊论文]-汽车工程师 2015(9)
摘要:双离合变速器存在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1"-3题,行星齿轮变速器又难以根据发动机特性曲线为各个挡位安排最佳
的传动比。文章介绍了一种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该变速器结构形式多样,只需控制制动器即可实现任意挡位变换。基于
SIMPACK软件平台,建立变速器的仿真模型,依据仿真模型对汽车的启动及换挡动态性能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启动时扭矩增长可控,换挡过程动力不中断。该技术传动效率高且易于制造。
关键词:变速器;行星齿轮开关;仿真
DynamicSimulationof
contributetheoptimum
driveratio
foreachshift
based
on
PlanetaryTransmission
Abstract:Twinclutchexiststheproblemofpowerinterruptionintheshiftingprocess,andtheplanetarytransmissionishardto
the
engine
propertycurve.Thispaperintroduces
a
planetary
transmission,thistransmissionpresentsvarioustypes,isonlyneededtocontrolthebraketorealizeanygearchange.SIMPACKsoftwareisusedtoestablishthetransmissionsimulationmodel,vehiclestartingandshiftingdynamicswerecalculatedbasedthesimulation
on
model.The
is
resultsshowthatitiseasy
not
to
controltorqueincreaseinthe
has
case
ofstartingthetransmission,and
efficiency.andthis
powershiftingprocessinterrupted
on
the
transmission.Thistechnologyhigh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iseasytomanufacture.
Keywords:Transmission;Planetaryswitch;Simulation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11作为换挡开关,由于结构的限
制,只能使用2组同轴离合器,而且换挡过程中动力要中断。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各个挡位传动比互相关联,分配缺乏灵活性,难以根据发动机特性曲线为各个挡位安排最佳的传动比,由于换挡需要换挡离合器和换挡制动器协作,所以挡位越多,需要参与的换挡离合器和换挡制动器就越多[21。文章提出了一种直接将行星齿轮排作为换挡开关的变速器,行星齿轮排数量可以不受限制,实现了动力不中断换挡,用SIMPACK软件建立该变速器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模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r
『]
锄Ⅻ卜刊7L
面
输出轴l
悄强l|+伊齿畸2+
U
1结构与工作原理
1.1行星齿轮排对应一个主动齿轮结构
变速器有前进挡和倒车挡,前进挡又可细分成减速挡和超速挡。利用行星齿轮3个基本构件联结输出轴即可实现减速、超速及反转功能,图1示出一对一输出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结构原理图。
——48——
~/
L
i齿心1
断斟2
L
从动齿轮1
图1一对一输出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结构原理图
图1中,从动齿轮都固定在输出轴上,从动齿轮与
万方数据
对应的主动齿轮常啮合。A型结构中,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太阳轮共轴同步旋转,行星架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齿圈,行星架与主动齿轮一起做正向减速旋转。B型结构中,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行星架共轴同步旋转,太阳轮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齿圈,太阳轮与主动齿轮一起做正向加速旋转。c型结构中,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太阳轮共轴同步旋转,齿圈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行星架,齿圈与主动齿轮一起做反向减速旋转。此外,若输入轴与行星齿轮排的齿圈共轴同步旋转,太阳轮与主动齿轮共轴同步旋转,制动行星架,太阳轮与主动齿轮一起做反向加速旋转,产生一个超速倒车挡。
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每个挡位均为2级减速模式,行星齿轮减速和齿轮减速,总传动比为二者传动比之积。各个挡位的传动比通过3种方式获得:1)只改变行星排的传动比;2)只改变主/从齿轮的传动比;3)同时改变行星排和外接齿轮的传动比。
可见,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各个挡位传动比跨度范围大,设置灵活,每个挡位传动比都可以量体定做。1.2行星齿轮排对应多个主动齿轮结构
将2个A型结构行星齿轮同轴布置,如图2所示。在每个行星齿轮排的行星架与主动齿轮群之间增加一个离合器,主/从齿轮使用往复式挂齿,在准备挡内,先断开离合器再挂齿轮,然后再合上离合器,松开工作挡的制动器,同时制动准备挡的制动器就完成换挡过程。以后的过程同上所述,这种结构避免了啮合冲击,相当于双离合变速器同步器的作用。同样,A型结构可用B型或者C型结构代替。
工作挡制动器
准备挡制动器
本仿真在SIMPACK环境里进行,用其自带的齿轮模块按A型结构建立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第1挡和第2挡的模型,如图3所示。二者的行星齿轮结构形式和参数相同,所有齿轮模数为3nlnl,压力角为20。,螺旋角为10。,齿宽为50nlITl,表1示出模型的其余参数。
第l捎
靴二捎
黔j?,’.%蠹露j牟+蒜;遗爨毳搿慧冀鑫T
静t毒曩薯#i:董轰豫,;囊嚣簪墓:菇尝譬
2.2变速器传动参数验证
在输入轴上施加200rad/s的转速驱动,输出轴固定。分别以制动第1挡齿圈、第2挡齿圈和制动器全松开3种运行工况进行仿真模拟,获得3种工况的参数,取转速稳定后的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rad/s
虾.I计
由表2可知,仿真参数与理论参数高度一致,模型正确,空转工况数据供后续分析使用。2.3启动性能模拟
模拟运行状态从发动机怠速变换到第1挡的过程,对输入轴施加270N・m的稳定扭矩,输入轴保持在
200
世
2动力学仿真
2.1建立样机模型
^尸
.取-
_',_
1_'^
rad/s的恒定转速,参照表2设置第1挡齿圈的输
入函数,在5s内转速先从空转时的一88.889rad/s降低到一10rad/s,再降低到0。
第1挡齿圈静止后启动力矩达到最大,为输入扭矩的8.67倍,如图4所示,启动力矩与第1挡齿圈转速成线性反比例关系。
—.49—.
SIMPACK软件是德国开发的针对机械和机电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包。
万方数据
从图6可以看出,在1.2s内输出轴转速急剧下
z
oooj
500j
0001
//
/
降。若在1.2s内制动第2挡齿圈,则输出轴转速向第2挡变化,实现动力不中断换挡。
模拟第1挡在O.2s内转换到第2挡,参照表2设置第1挡齿圈输入函数在0.2S内转速从0上升到
46.68
1
I
/
/
1
soo{/
rad/s;设置第2挡齿圈输入函数在0.1s内转速
()上二、—————一.——————————r——————一
##j射(rad/s)
由一30.57rad/s下降到0。
图7示出从第1挡变换到第2挡时的输出轴转速变化曲线,在此过程中,输出轴转速从一23.08rad/s增加到一35.18rad/s,在0.2S内呈线性不间断增加。实际上,第2挡齿圈制动器介入后,第1挡齿圈制动器应该迅速放松,避免运动干涉。
一22
图4启动力矩与第1挡齿圈转速关系
图5示出第1挡从动齿轮圆周力启动过程曲线。如图5所示,齿轮圆周力递增,最后停留在理论值9
601.9
N附近,第1挡齿圈转速在一10rad/s时,圆N,只降低了11%。
∞O
周力为8
513
0
-24-26
8∞O642
∞O∞O
焉一28制一30
鲫0
O
m“一32
-34—36
O0
吣
1()1.52025
时tii]/s
可见,此种变速器的启动过程与手动挡启动过程相似,控制制动力矩,不抱死第1挡齿圈,使其以较低转速运行,对汽车保持持续的较高启动力矩。2.4换挡过程模拟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为:式中:nl’/'/'2
nl+an2一(1+a)n3=O
图
7
换挡时转速变化曲线
3结论
文章依据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以SIMPACK软件平台构建了其仿真模型。通过对此仿真系统的计算分析得出:行星齿轮开关变速一对一结构反应快,齿圈可用非摩擦方式锁定,适合全部车辆,而一对多结构由于摩擦离合器的存在,只适合轻型车辆;
rad/s
旷呐圈与太阳轮齿数比。
n厂太阳轮、齿圈、行星架转速,rad/s;
结合本模型,n。恒定,n:从0变到一88.889非线性曲线。
启动性能分析表明,给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的第1挡设置较高的传动比,可模拟手动挡起步,并可实现不问断换任意挡。
行星齿轮作为离合器使用效果显著,全部零件易于制造,由于其结构不使用液力变扭器和同步器,避开了我国自动变速器制造的短板。
参考文献
【l】杨伟斌,吴光强,秦大同.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的建模及
换挡特性们.机械工程学报,2007,43(7):188—194.
时,n,呈非线性下降,由行星架驱动的输出轴转速也是
图6示出从第1挡变换到怠速时的输出轴转速曲线。
【2】段钦华.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忉.机械传动,2007
(1):50—53.
(收稿13期:2015—04—07)
一50一
万方数据
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动力学仿真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史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师Tianjin Auto2015(9)
1. 杨伟斌,吴光强,秦大同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的建模及换挡特性[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7(07)2. 段钦华 行星齿轮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机械传动 2007(01)
引用本文格式:史炎 行星齿轮开关变速器动力学仿真[期刊论文]-汽车工程师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