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

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

(2012年8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目 录

前 言 ........................................................................................................................................................ 5

内容摘要 .................................................................................................................................................. 6

报告术语界定 .......................................................................................................................................... 7

第一章 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 ............................................................................................................. 8

一、 经济发展状况 ......................................................................................................................... 8

二、 电信发展状况 ......................................................................................................................... 9

三、 农村互联网发展概况 ........................................................................................................... 10

第二章 农村网民构成特征 ............................................................................................................... 12

一、 性别结构 ............................................................................................................................... 12

二、 年龄结构 ............................................................................................................................... 12

三、 学历结构 ............................................................................................................................... 13

四、 职业结构 ............................................................................................................................... 13

五、 收入结构 ............................................................................................................................... 14

第三章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 ........................................................................................................... 16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时间 ........................................................................................................... 16

二、 农村网络应用概述 ............................................................................................................... 16

三、 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18

四、 农村网民的娱乐应用情况.................................................................................................... 19

五、 农村网民的网络互动情况.................................................................................................... 22

六、 农村网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26

第四章 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 29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地点 ........................................................................................................... 29

二、 农村网吧上网现状 ............................................................................................................... 29

第五章 农村手机上网的发展状况 ................................................................................................... 31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设备 ........................................................................................................... 31

二、 农村手机上网现状 ............................................................................................................... 31

第六章 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 33

一、 降低农村上网成本,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 .................................................................... 33

二、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服务和商务交易体系 ................................................................ 34

三、 加强农村网民教育,深化互联网应用 ................................................................................ 34

图目录

图 1 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 8

图 2 2007-2011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 ....................................................................................... 10

图 3 城镇和农村网民规模对比 ......................................................................................................... 11

图 4 城镇和农村网民增长率对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5 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 11

图 6 城镇和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 12

图 7 城镇和农村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 13

图 8 城镇和农村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 13

图 9 城镇和农村网民职业结构对比 .................................................................................................. 14

图 10 城镇和农村网民收入结构对比 ................................................................................................ 15

图 11 2010-2011年城乡网民上网时长对比 ...................................................................................... 16

图 12 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对比 ................................................................................ 18

图 13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新闻使用情况对比 ................................................................................ 19

图 1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游戏使用情况对比 ................................................................................ 20

图 1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音乐使用情况对比 ................................................................................ 20

图 16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视频使用情况对比 ................................................................................ 21

图 17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文学使用情况对比 ................................................................................ 22

图 18 城镇和农村网民即时通信使用情况对比 ................................................................................ 22

图 19 城镇和农村网民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对比 ................................................................................ 23

图 20 城镇和农村网民论坛/BBS使用情况对比 .............................................................................. 24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微博使用情况对比 ................................................................................ 24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 25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 26

图 2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情况对比 ................................................................................ 27

图 2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银行使用情况对比 ................................................................................ 27

图 26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支付使用情况对比 ................................................................................ 28

图 27 城镇和农村网民上网场所对比 ................................................................................................ 29

图 28 2011年农村网吧网民规模 ....................................................................................................... 30

图 29 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 31

图 30 城镇与农村手机网民规模对比 ................................................................................................ 32

表目录

表 1 2011年主要电信能力指标增长情况 ........................................................................................... 9

表 2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情况 ......................................................................................................... 17

前 言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重要

平台。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更以突出的信息渠道、交流互动、商

务交易等价值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结构表现在我国城乡

之间、东西部之间等多个方面。城乡之间二元结构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存

在于互联网发展领域。从获取信息和信息应用的角度来看,城乡信息技术鸿沟是加深二元结

构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不仅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化解二元结构的诸多矛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农村网民上网状态与行为及农村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CNNIC自2007 年开始

发布《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引起社会较大反响。。本次《2011年中国农村

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为基础,

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了细分研究。希望本报告的发布能让读者更全面的了解农村互联

网发展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2年8月

(一) 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

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同比增长8.9

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

(二) 城乡之间互联网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11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

仅为20.7%。对比2005年以来,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持续拉大。

(三)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

亿,城镇手机上网用户2.6亿人,占城镇网民总体的68.6%;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9694万人,

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1.3%,比农村网民中台式电脑上网的占比高4.5个百分点。

(四) 城乡网络应用使用差距较大,侧重点略有不同

从城乡使用差距来看,所调查的网络应用在城镇网民中的使用率均高于农村。农村网民

在商务交易类和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的使用率远低于城镇网民相应水平,其中搜索引擎、

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差距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在网络娱

乐的应用方面,农村地区网民的使用率与城镇较为接近,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

学的使用率差距在5个百分点以下;在交流沟通类的应用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小。

与2010年相比,在商务交易应用上,如团购、旅游预订、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的农村

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大,用户规模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这表明农村网民有从单一娱乐类

应用逐步向多元化的网络应用转变的趋势。

 网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过去半年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

中国公民。

 宽带网民

指过去半年使用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宽带包括:xDSL、CABLE MODEM、光纤接入、

电力线上网、以太网等。

 网吧网民

指在网吧上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在网吧上网的网民。

 手机网民

指半年内曾经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 农村网民

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农村的网民。

 城镇网民

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城镇的网民。

 未成年网民

指年龄在18 周岁以下的网民。

 调查范围

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1 年12 月31 日。

第一章 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

一、 经济发展状况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较高的电信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重要前提,是

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936元和9422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倍;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

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10元,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1倍,城乡经济发展

差距依然很大。

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产业的壮大又会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

用,两者相互促进。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水平将会影响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进程,而互联网

发展缓慢又会进一步拉大城乡经济的差距。

20000

15000

10000

5000

[***********][**************]4%12%10%8%6%4%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① 图 1 2004-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 电信发展状况

2011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净增210万公里,达1205万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

量减少28万路端,达到1616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设置容量)减少3092万

门,达到43467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净增20174万户,达到170691万户。基础电信

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净增4406万个,达到23166万个。全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

1389529Mbps,同比增长26.4%。

表 1 2011年主要电信能力指标增长情况①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11

年全行业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772亿元,同比增长15.5%。2011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

11802万户,总数达到12713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862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

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7.6%。

2011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725万户,创历年净增用户新高,达到98625万户。

其中,3G用户净增8137万户,达到1284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上

年底提高9.2部/百人。

2011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23万户,达到2851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

少548万户,达到1911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375万户,达到940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

率达到21.3部/百人,比上年底下降0.8个百分点。

①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图 2 2007-2011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

三、 农村互联网发展概况

(一) 农村网民总体规模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互联

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

22.6%,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0.5%②。

农村互联网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同比增长8.9个

百分点。

②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由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的数据整理得到

[***********][***********]000

2005.12

2006.12

2007.12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城镇网民数量(万人)农村网民数量(万人

)

图 3 城镇和农村网民规模对比

(二)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

中国互联网城乡差距有逐步扩大的态势。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11年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仅为20.7%。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60%

50%40%30%

20%10%

0%

2005.12

2006.12

2007.12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图 4 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第二章 农村网民构成特征

一、 性别结构

在城乡网民的性别分布中,城镇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1:44.9,农村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8.2:41.8。与城镇相比,农村网民的性别结构较不均衡,男性占比高出女性16.4个百分点。

70%60%50%40%30%20%10%0%

城镇

乡村

图 5 城镇和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二、 年龄结构

从全国网民年龄结构分析,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仍是我国网民构成的主体,占整体网民的58.2%。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相比,农村网民更趋于年轻化。农村网民中30岁以下群体所占比例达61.3%,其中20-29岁群体是农村网民中占比最高的群体,占比为30.5%,其次是10-19岁年轻网民,占比为29.6%。

35%30%25%20%15%10%5%0%

10岁以下

10-19岁60岁及以上

20-29岁城镇

30-39岁

乡村

40-49岁50-59岁

图 6 城镇和农村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三、 学历结构

城镇与农村网民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农村网民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为62.2%,比城镇相应比例高24.5个百分点,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网民占比为50.9%,比城镇相应比例高20.7个百分点。

60%

50%40%30%20%10%0%

小学及以下

初中

城镇

高中/中专

乡村

大专

大学本科及以上

图 7 城镇和农村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四、 职业结构

从城乡网民职业结构对比分析,农村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的比例高达30.7%,除学生群

体以外,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无业、下岗、失业和农林牧渔劳动者在农村网民中所占比例也较高,其中农村无业、下岗、失业网民的占比比城镇同类占比高4个百分点。

0%学生

个体户/自由职业者

无业/下岗/失业农林牧渔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

商业服务业职工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员

企业/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其他退休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城镇

5%

10%

15%

20%

25%

30%

35%

乡村

图 8 城镇和农村网民职业结构对比

五、 收入结构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乡网民的收入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城镇网民中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群体占34.0%,而农村网民这一比例高达45.9%,比城镇高出11.9个百分点。农村网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有关。

0%5%10%15%20%25%

无收入

500元及以下

城镇

乡村

501-1000元

1001-1500元

1501-2000元

20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0元以上

图 9 城镇和农村网民收入结构对比

第三章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时间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16.5小时/周,与2010年相比,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增加0.7小时,但比城镇网民19.3小时/周的使用时间低3.5个小时/周。

25

15

2010

5

2010

城镇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小时/周)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小时/周)

2011

图 10 2010-2011年城乡网民上网时长对比

二、 农村网民网络应用概述

在城乡网民对各种网络应用的使用侧重方面,城镇和农村网民的前六位网络应用相同,分别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

从城乡网络应用的使用差距来分析,在商务交易类和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方面,城镇网民的使用率远高于农村网民,城乡之间使用差距较大;在网络娱乐的应用方面,农村地区网民的使用率与城镇较为接近;在交流沟通类的应用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小。

与2010年相比,在信息获取类和网络娱乐类应用上,农村用户规模增长缓慢;在交流

沟通类应用方面,论坛/BBS、博客/个人空间、电子邮箱和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小,但微博的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大,增长412.8个百分点;在商务交易应用方面,团购、旅游预订、网络购物以及网络支付农村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大,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这表明农村网民有从单一娱乐类应用逐步向多元化的网络应用转变的趋势。

表 2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情况

(注:各种应用排序是按其在农村地区的用户使用率降序排序)

三、 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一) 搜索引擎应用情况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农村搜索引擎用户达9719万人,年增长693万人,年增长率7.7%。搜索引擎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达71.5%,比城镇低10.8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的使用率均有下降,分别下降3.3和0.8个百分点。

6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20.0%

40.0%

80.0%100.0%

图 11 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对比

(二) 网络新闻应用情况

农村网络新闻用户规模缓慢上涨,但使用率下跌。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网络新闻的用户为8478万人,用户规模年增长176万人,年增长率2.1%。农村网民中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62.4%,比2010年底低4.1个百分点。从2009年以后,农村以及城镇地区的网民网络新闻使用率持续下跌,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微博等已成为网民新闻信息获取重要的渠道。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图 12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新闻使用情况对比

尽管农村信息化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信息资源不断增多,但是与城镇相比,农村信息化设施仍较不完善,农村信息资源仍相对匮乏,而这些造成农民信息渠道相对狭窄,农村与城镇发展差距依旧较大。

农村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高,平均文化水平不高,这些也使得农村网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较低。

四、 农村网民的娱乐应用情况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各项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缓慢,除了网络视频使用率有所上升以外,其他均呈下跌趋势。这说明农村网民偏重娱乐化应用的特点略有改变,这将有利于深化其他网络应用。

(一) 网络游戏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缓慢,比2010年增长344万人,规模为8234万人,年增长率仅为4.4%;农村网民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为60.6%,相比2010年,使用率下降2.6个百分点。

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100.0%

80.0%

60.0%

40.0%

20.0%

图 13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游戏使用情况对比

(二) 网络音乐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音乐用户规模为9317万人,用户量年增长166万人,年增长率仅为1.8%。农村地区网络音乐的使用率为68.5%,相比2010年,下降4.8个百分点。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20%

40%

60%80%100%

图 1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音乐使用情况对比

(三) 网络视频

在各种娱乐应用中,网络视频使用率在农村的增长幅度最大。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地区现有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173万人,用户年增长1757万人,年增长率为27.4%,

网络视频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60.1%,比城镇低4.6%。相比2010年,城镇和农村网络视频的使用差距有所缩小。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80%60%40%20%100%

图 1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视频使用情况对比

(四) 网络文学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地区现有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883万人,年增长277万人,年增长率为6.0%。网络视频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35.9%,比城镇低4.9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100.0%80.0%60.0%

40.0%20.0%0.0%

图 16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文学使用情况对比

五、 农村网民的网络互动情况

(一) 即时通信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506万人,年增长1567万人,年增长率为17.5%。即时通信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77.3%,相比2010年,上升5.7个百分点。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20.0%0.0%100.0%

80.0%60.0%40.0%

图 17 城镇和农村网民即时通信使用情况对比

(二)

电子邮件

受农村居民职业结构影响,电子邮件在农村的使用率较低。农村网民中对电子邮件需求较大的职业群体,如办公人员、管理者等,这些群体占比相对较小,从而导致了电子邮件的使用率较低。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现有电子邮件用户4509万人,相比2010年,减少447万人,降低9.0个百分点。电子邮件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33.2%,比城镇低20个百分点。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100.0%80.0%60.0%40.0%20.0%0.0%

图 18 城镇和农村网民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对比

(三) 论坛/BBS

论坛/BBS在农村的使用率较低。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论坛/BBS用户规模为2067万人,使用率仅为15.2%,相比2010年,减少670万人,使用率降低6.7个百分点;与城镇相比,使用率低13.5个百分点。

20000 16000 12000 8000

4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80.0%

60.0%

40.0%

20.0%

0.0%

图 19 城镇和农村网民论坛/BBS使用情况对比

(四) 微博

微博成为网民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城镇和农村微博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农村微博用户规模达5954万人,年增长4793万人,年增长率高达412.8%,在各种应用中,微博使用率增长幅度最大。农村网民微博的使用率43.8%,比城镇低6.7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城镇用户规模

80.0%

60.0%

40.0%

20.0%

0.0%

20112010

农村用户规模

图 20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微博使用情况对比

(五) 博客/个人空间

由于微博的使用率大幅度增加,城镇和农村博客使用率略有下降。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博客用户规模为7497万人,增加224万人,使用率为55.5%,相比2010年下降3.0个百分点,比城镇低9.5个百分点。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0.0%

40.0%80.0%

60.0%

20.0%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六) 社交网站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增加742万人,达5748万人,年增长率为14.8%。社交网站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2.3%,相比2010年增加2.2个百分点。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80.0%

60.0%

40.0%

20.0%

0.0%

图 22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六、 农村网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就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各应用使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与城镇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网民学历偏低、收入水平偏低,以及对电子商务不了解,影响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此外,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备和物流配送不健全,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

(一) 网络购物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地区网络购物用户3159万人,年增长650万人,年增长率25.9%。网络购物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23.1%,较2010年仅增长3.1个百分点,比城镇低19.9个百分点。网络购物在农村和城镇中的使用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归结于:第一,农村网民学历水平、收入水平较低,影响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的使用;第二,农村地区物流配送等购物条件方面存在的较多问题也使网络购物应用发展受限。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80.0%

60.0%

40.0%

20.0%

0.0%

图 23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情况对比

(二) 网上银行

农村网络银行的应用发展速度缓慢。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年增加387万人,达2509万人。网络银行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8.5%,较2010年增长1.5个百分点,比城镇低18.9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0.0%40.0%20.0%80.0%60.0%

图 2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银行使用情况对比

(三)

网络支付

截至2011年12月底,网络支付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9.0%,较2010年底增长2.2个百分点,比城镇低18.4%。农村地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2587万人,年增长489万人,年增长率为23.3%。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0.0%40.0%80.0%

60.0%

20.0%

图 2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支付使用情况对比

第四章 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地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拥有率和人们上网的消费能力普遍提高,家里上网占据绝对主流,在网吧上网的占比在不断下降。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在家里上网的所占比例为86.3%,比城镇低3.3个百分点;在网吧上网的网民所占比例为31.6%,比城镇高4.9个百分点,但相比2010年下降8.9个百分点。

100%80%60%40%

20%0%

家里

网吧城镇

单位

学校农村

公共场所

图 26 城镇和农村网民上网场所对比

二、 农村网吧上网现状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吧网民规模为4298万人,比2010年减少758万人;在家上网用户规模达11733万人,年增长1059万人,年增长率为9.9%。

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

2010网吧网民规模

2011

家庭网民规模

图 27 2011年农村网吧网民规模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为6460万人,其中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为2830万人,占农村青少年的43.8%,比城镇高6.1个百分点。

第五章 农村手机上网的发展状况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设备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电话

用户总数达到1271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625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8137万户,达

到12842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7.6%,是固定电话用户的3倍以上。移

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9.2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快速下降,手

机用户持续增长,3G网络迅速发展,手机成为重要的上网终端。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止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的占

比达71.3%,比城镇高2.7个百分点,比农村台式电脑的使用率高4.5个百分点。手机具有

使用门槛低以及成本较低的特点,使其受到了农村网民的青睐。

100%

80%

60%

40%

20%

0%

手机

城镇台式电脑农村笔记本电脑

图 28 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二、 农村手机上网现状

截至2011年12月底,移动电话用户9.86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1.28亿户。中国手

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城镇手机上网用户2.6亿人,占城镇网民总体的68.6%;农村手机

上网用户为9694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1.3%。

从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来分析,城镇手机网民规模增长4138万,年增长率20.7%;而

农村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年增长892万人,年增长率10.1%,比城镇缓慢。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城镇手机规模2011农村手机规模

图 29 城镇与农村手机网民规模对比

第六章 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2011年,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信息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全年新增1.7

万个行政村通宽带,通宽带行政村比例从80%提高到84%;全年新增1.2万个偏远自然村(20

户以上)开通电话,全国通电话自然村比例从94%提高到94.6%;全年新增7413个乡镇实施

信息下乡活动,新建乡信息服务站6966个、村信息服务点75254个、乡级网上信息库4184

个、村级网上信息栏目62755个。①

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建设依旧

薄弱,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等,限制了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和使用,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发展差

距仍较大,并且城乡“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为了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缩短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

沟”,切实有效地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引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对中国农村互联网的发

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一、 降低农村联网成本,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

降低农村电脑的购买成本。随着“电脑下乡”用来满足农村网民上网诉求的终端设备不

断得到改善,但目前农村地区个人电脑拥有率仍较低。2012年是部分省市“家电下乡”的

最后一年,应进一步使“电脑下乡”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针对农村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习

惯,以更实用的配置、更实惠的价格,满足农村地区对电脑等上网设备的需求。

智能手机价格需要更加贴近农村实际。2011年农村手机上网用户达9694万人,占农村

网民的71.3%,比农村台式电脑的使用率高4.5个百分点。目前,手机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

高,但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过低,其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价格相对较高。农村用

户对价格敏感,目前智能手机价格对于农村网民相对昂贵,与廉价的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

机很难在农村地区较大范围的普及。降低智能手机的价格,提高智能手机在农村的使用率,

对于深化农村互联网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降低农村网络通信资费。农村网络通信资费是制约农村网络普及的另一重要因素。应当

降低农村使用信息通信的消费成本,向农村推出优惠的通信资费政策,在上网等费用上给予

优惠。首先,应降低农村宽带价格,提高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例如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宽带

接入网络建设、对低收入群体宽带减免光缆敷设费用等;其次,提高农村地区手机上网速度,

降低流量资费。手机是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目前手机上网存在资费贵,网速慢等缺

点,农村网络整体上的建设还相当的不完善,上网速度和服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网流量①数据来源于《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资费还有下调空间。

二、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服务和商务交易体系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在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上,城乡差距较大。信息

获取类应用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时间不长,关于农村生产和

生活的信息内容不够丰富,不能真正满足农村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一方面,各大运营商要根

据农村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结合中国农村网民的年龄、性别和学历等结构特征,有针对

性地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特征,整合农民切实与农民相

关的信息,积极推动农村基层网站建设,提供对农民生产和生活有益的信息,如农业技术、

气象服务、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专家咨询、网上农展、劳务市场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另一

方面,手机是农村网民的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政府可以扶持并鼓励运营商,以手机为载

体为农民提供信息,提高农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积极性。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商务交易服务平台。目前,农村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

畅通等因素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农村缺乏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供需

平台,能够建立起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渠道,首先,有利于农民进行农机

具、化肥等工业用品在平台上的联合采购,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为农民带来生产的真正实

惠;其次,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信息进行生产和销售;最后,

也有利于农民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建立多元销售渠道。

三、 加强农村网民教育,深化互联网应用

城镇与农村网民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农村网民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

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62.2%,远高于城镇中37.7%的占比)。低学历和低年龄网民是农村网

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娱乐自然成为农村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这也是城乡网民在信息获取

和商务交易应用上差距较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高学历人群向城市

流动,从而导致农村社会“精英阶层”的缺失。所以,必须加强农村居民网络教育,培育其

互联网观念,提高他们的互联网深化应用的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乡村基层组织学习、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多种渠道,培养

农民上网的需求意愿和使用技能,将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价值传递和渗透给农村的

非网民群体,提高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网民对信息获取、

商务交易、电子政务等价值类型的应用,推动农村互联网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

(2012年8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目 录

前 言 ........................................................................................................................................................ 5

内容摘要 .................................................................................................................................................. 6

报告术语界定 .......................................................................................................................................... 7

第一章 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 ............................................................................................................. 8

一、 经济发展状况 ......................................................................................................................... 8

二、 电信发展状况 ......................................................................................................................... 9

三、 农村互联网发展概况 ........................................................................................................... 10

第二章 农村网民构成特征 ............................................................................................................... 12

一、 性别结构 ............................................................................................................................... 12

二、 年龄结构 ............................................................................................................................... 12

三、 学历结构 ............................................................................................................................... 13

四、 职业结构 ............................................................................................................................... 13

五、 收入结构 ............................................................................................................................... 14

第三章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 ........................................................................................................... 16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时间 ........................................................................................................... 16

二、 农村网络应用概述 ............................................................................................................... 16

三、 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18

四、 农村网民的娱乐应用情况.................................................................................................... 19

五、 农村网民的网络互动情况.................................................................................................... 22

六、 农村网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26

第四章 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 29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地点 ........................................................................................................... 29

二、 农村网吧上网现状 ............................................................................................................... 29

第五章 农村手机上网的发展状况 ................................................................................................... 31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设备 ........................................................................................................... 31

二、 农村手机上网现状 ............................................................................................................... 31

第六章 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 33

一、 降低农村上网成本,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 .................................................................... 33

二、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服务和商务交易体系 ................................................................ 34

三、 加强农村网民教育,深化互联网应用 ................................................................................ 34

图目录

图 1 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 8

图 2 2007-2011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 ....................................................................................... 10

图 3 城镇和农村网民规模对比 ......................................................................................................... 11

图 4 城镇和农村网民增长率对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5 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 11

图 6 城镇和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 12

图 7 城镇和农村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 13

图 8 城镇和农村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 13

图 9 城镇和农村网民职业结构对比 .................................................................................................. 14

图 10 城镇和农村网民收入结构对比 ................................................................................................ 15

图 11 2010-2011年城乡网民上网时长对比 ...................................................................................... 16

图 12 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对比 ................................................................................ 18

图 13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新闻使用情况对比 ................................................................................ 19

图 1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游戏使用情况对比 ................................................................................ 20

图 1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音乐使用情况对比 ................................................................................ 20

图 16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视频使用情况对比 ................................................................................ 21

图 17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文学使用情况对比 ................................................................................ 22

图 18 城镇和农村网民即时通信使用情况对比 ................................................................................ 22

图 19 城镇和农村网民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对比 ................................................................................ 23

图 20 城镇和农村网民论坛/BBS使用情况对比 .............................................................................. 24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微博使用情况对比 ................................................................................ 24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 25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 26

图 2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情况对比 ................................................................................ 27

图 2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银行使用情况对比 ................................................................................ 27

图 26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支付使用情况对比 ................................................................................ 28

图 27 城镇和农村网民上网场所对比 ................................................................................................ 29

图 28 2011年农村网吧网民规模 ....................................................................................................... 30

图 29 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 31

图 30 城镇与农村手机网民规模对比 ................................................................................................ 32

表目录

表 1 2011年主要电信能力指标增长情况 ........................................................................................... 9

表 2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情况 ......................................................................................................... 17

前 言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重要

平台。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更以突出的信息渠道、交流互动、商

务交易等价值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结构表现在我国城乡

之间、东西部之间等多个方面。城乡之间二元结构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存

在于互联网发展领域。从获取信息和信息应用的角度来看,城乡信息技术鸿沟是加深二元结

构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不仅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化解二元结构的诸多矛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农村网民上网状态与行为及农村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CNNIC自2007 年开始

发布《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引起社会较大反响。。本次《2011年中国农村

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为基础,

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进行了细分研究。希望本报告的发布能让读者更全面的了解农村互联

网发展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2年8月

(一) 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

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同比增长8.9

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

(二) 城乡之间互联网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11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

仅为20.7%。对比2005年以来,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持续拉大。

(三)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

亿,城镇手机上网用户2.6亿人,占城镇网民总体的68.6%;农村手机上网用户约为9694万人,

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1.3%,比农村网民中台式电脑上网的占比高4.5个百分点。

(四) 城乡网络应用使用差距较大,侧重点略有不同

从城乡使用差距来看,所调查的网络应用在城镇网民中的使用率均高于农村。农村网民

在商务交易类和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的使用率远低于城镇网民相应水平,其中搜索引擎、

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差距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在网络娱

乐的应用方面,农村地区网民的使用率与城镇较为接近,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

学的使用率差距在5个百分点以下;在交流沟通类的应用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小。

与2010年相比,在商务交易应用上,如团购、旅游预订、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的农村

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大,用户规模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这表明农村网民有从单一娱乐类

应用逐步向多元化的网络应用转变的趋势。

 网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过去半年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

中国公民。

 宽带网民

指过去半年使用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网民。宽带包括:xDSL、CABLE MODEM、光纤接入、

电力线上网、以太网等。

 网吧网民

指在网吧上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在网吧上网的网民。

 手机网民

指半年内曾经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但不限于仅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 农村网民

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农村的网民。

 城镇网民

指过去半年主要居住在城镇的网民。

 未成年网民

指年龄在18 周岁以下的网民。

 调查范围

除非明确指出,本报告中的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

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11 年12 月31 日。

第一章 农村互联网宏观情况

一、 经济发展状况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较高的电信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重要前提,是

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936元和9422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倍;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

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10元,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1倍,城乡经济发展

差距依然很大。

经济的发展会带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产业的壮大又会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

用,两者相互促进。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水平将会影响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进程,而互联网

发展缓慢又会进一步拉大城乡经济的差距。

20000

15000

10000

5000

[***********][**************]4%12%10%8%6%4%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① 图 1 2004-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 电信发展状况

2011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净增210万公里,达1205万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

量减少28万路端,达到1616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含接入网设置容量)减少3092万

门,达到43467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净增20174万户,达到170691万户。基础电信

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净增4406万个,达到23166万个。全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

1389529Mbps,同比增长26.4%。

表 1 2011年主要电信能力指标增长情况①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11

年全行业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772亿元,同比增长15.5%。2011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

11802万户,总数达到12713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862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

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7.6%。

2011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725万户,创历年净增用户新高,达到98625万户。

其中,3G用户净增8137万户,达到1284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上

年底提高9.2部/百人。

2011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23万户,达到2851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

少548万户,达到1911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375万户,达到940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

率达到21.3部/百人,比上年底下降0.8个百分点。

①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图 2 2007-2011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

三、 农村互联网发展概况

(一) 农村网民总体规模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互联

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

22.6%,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0.5%②。

农村互联网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同比增长8.9个

百分点。

②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由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的数据整理得到

[***********][***********]000

2005.12

2006.12

2007.12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城镇网民数量(万人)农村网民数量(万人

)

图 3 城镇和农村网民规模对比

(二)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

中国互联网城乡差距有逐步扩大的态势。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11年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仅为20.7%。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

60%

50%40%30%

20%10%

0%

2005.12

2006.12

2007.12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图 4 城镇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第二章 农村网民构成特征

一、 性别结构

在城乡网民的性别分布中,城镇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1:44.9,农村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8.2:41.8。与城镇相比,农村网民的性别结构较不均衡,男性占比高出女性16.4个百分点。

70%60%50%40%30%20%10%0%

城镇

乡村

图 5 城镇和农村网民性别结构对比

二、 年龄结构

从全国网民年龄结构分析,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仍是我国网民构成的主体,占整体网民的58.2%。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相比,农村网民更趋于年轻化。农村网民中30岁以下群体所占比例达61.3%,其中20-29岁群体是农村网民中占比最高的群体,占比为30.5%,其次是10-19岁年轻网民,占比为29.6%。

35%30%25%20%15%10%5%0%

10岁以下

10-19岁60岁及以上

20-29岁城镇

30-39岁

乡村

40-49岁50-59岁

图 6 城镇和农村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三、 学历结构

城镇与农村网民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农村网民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为62.2%,比城镇相应比例高24.5个百分点,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网民占比为50.9%,比城镇相应比例高20.7个百分点。

60%

50%40%30%20%10%0%

小学及以下

初中

城镇

高中/中专

乡村

大专

大学本科及以上

图 7 城镇和农村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四、 职业结构

从城乡网民职业结构对比分析,农村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的比例高达30.7%,除学生群

体以外,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无业、下岗、失业和农林牧渔劳动者在农村网民中所占比例也较高,其中农村无业、下岗、失业网民的占比比城镇同类占比高4个百分点。

0%学生

个体户/自由职业者

无业/下岗/失业农林牧渔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

商业服务业职工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员

企业/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其他退休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城镇

5%

10%

15%

20%

25%

30%

35%

乡村

图 8 城镇和农村网民职业结构对比

五、 收入结构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乡网民的收入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城镇网民中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群体占34.0%,而农村网民这一比例高达45.9%,比城镇高出11.9个百分点。农村网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有关。

0%5%10%15%20%25%

无收入

500元及以下

城镇

乡村

501-1000元

1001-1500元

1501-2000元

20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0元以上

图 9 城镇和农村网民收入结构对比

第三章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时间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长16.5小时/周,与2010年相比,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增加0.7小时,但比城镇网民19.3小时/周的使用时间低3.5个小时/周。

25

15

2010

5

2010

城镇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小时/周)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小时/周)

2011

图 10 2010-2011年城乡网民上网时长对比

二、 农村网民网络应用概述

在城乡网民对各种网络应用的使用侧重方面,城镇和农村网民的前六位网络应用相同,分别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

从城乡网络应用的使用差距来分析,在商务交易类和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方面,城镇网民的使用率远高于农村网民,城乡之间使用差距较大;在网络娱乐的应用方面,农村地区网民的使用率与城镇较为接近;在交流沟通类的应用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小。

与2010年相比,在信息获取类和网络娱乐类应用上,农村用户规模增长缓慢;在交流

沟通类应用方面,论坛/BBS、博客/个人空间、电子邮箱和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小,但微博的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大,增长412.8个百分点;在商务交易应用方面,团购、旅游预订、网络购物以及网络支付农村用户规模增长幅度较大,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这表明农村网民有从单一娱乐类应用逐步向多元化的网络应用转变的趋势。

表 2 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情况

(注:各种应用排序是按其在农村地区的用户使用率降序排序)

三、 农村网民的信息获取情况

(一) 搜索引擎应用情况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农村搜索引擎用户达9719万人,年增长693万人,年增长率7.7%。搜索引擎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达71.5%,比城镇低10.8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的使用率均有下降,分别下降3.3和0.8个百分点。

6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20.0%

40.0%

80.0%100.0%

图 11 城镇和农村网民搜索引擎使用情况对比

(二) 网络新闻应用情况

农村网络新闻用户规模缓慢上涨,但使用率下跌。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网络新闻的用户为8478万人,用户规模年增长176万人,年增长率2.1%。农村网民中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62.4%,比2010年底低4.1个百分点。从2009年以后,农村以及城镇地区的网民网络新闻使用率持续下跌,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微博等已成为网民新闻信息获取重要的渠道。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图 12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新闻使用情况对比

尽管农村信息化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信息资源不断增多,但是与城镇相比,农村信息化设施仍较不完善,农村信息资源仍相对匮乏,而这些造成农民信息渠道相对狭窄,农村与城镇发展差距依旧较大。

农村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高,平均文化水平不高,这些也使得农村网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较低。

四、 农村网民的娱乐应用情况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各项娱乐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缓慢,除了网络视频使用率有所上升以外,其他均呈下跌趋势。这说明农村网民偏重娱乐化应用的特点略有改变,这将有利于深化其他网络应用。

(一) 网络游戏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缓慢,比2010年增长344万人,规模为8234万人,年增长率仅为4.4%;农村网民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为60.6%,相比2010年,使用率下降2.6个百分点。

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100.0%

80.0%

60.0%

40.0%

20.0%

图 13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游戏使用情况对比

(二) 网络音乐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音乐用户规模为9317万人,用户量年增长166万人,年增长率仅为1.8%。农村地区网络音乐的使用率为68.5%,相比2010年,下降4.8个百分点。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20%

40%

60%80%100%

图 1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音乐使用情况对比

(三) 网络视频

在各种娱乐应用中,网络视频使用率在农村的增长幅度最大。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地区现有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173万人,用户年增长1757万人,年增长率为27.4%,

网络视频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60.1%,比城镇低4.6%。相比2010年,城镇和农村网络视频的使用差距有所缩小。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80%60%40%20%100%

图 1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视频使用情况对比

(四) 网络文学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地区现有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883万人,年增长277万人,年增长率为6.0%。网络视频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35.9%,比城镇低4.9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100.0%80.0%60.0%

40.0%20.0%0.0%

图 16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文学使用情况对比

五、 农村网民的网络互动情况

(一) 即时通信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506万人,年增长1567万人,年增长率为17.5%。即时通信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77.3%,相比2010年,上升5.7个百分点。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20.0%0.0%100.0%

80.0%60.0%40.0%

图 17 城镇和农村网民即时通信使用情况对比

(二)

电子邮件

受农村居民职业结构影响,电子邮件在农村的使用率较低。农村网民中对电子邮件需求较大的职业群体,如办公人员、管理者等,这些群体占比相对较小,从而导致了电子邮件的使用率较低。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现有电子邮件用户4509万人,相比2010年,减少447万人,降低9.0个百分点。电子邮件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33.2%,比城镇低20个百分点。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100.0%80.0%60.0%40.0%20.0%0.0%

图 18 城镇和农村网民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对比

(三) 论坛/BBS

论坛/BBS在农村的使用率较低。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论坛/BBS用户规模为2067万人,使用率仅为15.2%,相比2010年,减少670万人,使用率降低6.7个百分点;与城镇相比,使用率低13.5个百分点。

20000 16000 12000 8000

4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80.0%

60.0%

40.0%

20.0%

0.0%

图 19 城镇和农村网民论坛/BBS使用情况对比

(四) 微博

微博成为网民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城镇和农村微博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农村微博用户规模达5954万人,年增长4793万人,年增长率高达412.8%,在各种应用中,微博使用率增长幅度最大。农村网民微博的使用率43.8%,比城镇低6.7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城镇用户规模

80.0%

60.0%

40.0%

20.0%

0.0%

20112010

农村用户规模

图 20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微博使用情况对比

(五) 博客/个人空间

由于微博的使用率大幅度增加,城镇和农村博客使用率略有下降。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博客用户规模为7497万人,增加224万人,使用率为55.5%,相比2010年下降3.0个百分点,比城镇低9.5个百分点。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0.0%

40.0%80.0%

60.0%

20.0%

图 21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六) 社交网站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增加742万人,达5748万人,年增长率为14.8%。社交网站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2.3%,相比2010年增加2.2个百分点。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80.0%

60.0%

40.0%

20.0%

0.0%

图 22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博客使用情况对比

六、 农村网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就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各应用使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与城镇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网民学历偏低、收入水平偏低,以及对电子商务不了解,影响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此外,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备和物流配送不健全,也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

(一) 网络购物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地区网络购物用户3159万人,年增长650万人,年增长率25.9%。网络购物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23.1%,较2010年仅增长3.1个百分点,比城镇低19.9个百分点。网络购物在农村和城镇中的使用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归结于:第一,农村网民学历水平、收入水平较低,影响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的使用;第二,农村地区物流配送等购物条件方面存在的较多问题也使网络购物应用发展受限。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

80.0%

60.0%

40.0%

20.0%

0.0%

图 23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情况对比

(二) 网上银行

农村网络银行的应用发展速度缓慢。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年增加387万人,达2509万人。网络银行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8.5%,较2010年增长1.5个百分点,比城镇低18.9个百分点。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0.0%40.0%20.0%80.0%60.0%

图 24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银行使用情况对比

(三)

网络支付

截至2011年12月底,网络支付在农村网民中的使用率为19.0%,较2010年底增长2.2个百分点,比城镇低18.4%。农村地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2587万人,年增长489万人,年增长率为23.3%。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

城镇用户规模

农村用户规模

20110.0%40.0%80.0%

60.0%

20.0%

图 25 城镇和农村网民网络支付使用情况对比

第四章 农村网吧发展状况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地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拥有率和人们上网的消费能力普遍提高,家里上网占据绝对主流,在网吧上网的占比在不断下降。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在家里上网的所占比例为86.3%,比城镇低3.3个百分点;在网吧上网的网民所占比例为31.6%,比城镇高4.9个百分点,但相比2010年下降8.9个百分点。

100%80%60%40%

20%0%

家里

网吧城镇

单位

学校农村

公共场所

图 26 城镇和农村网民上网场所对比

二、 农村网吧上网现状

截至2011年12月底,农村网吧网民规模为4298万人,比2010年减少758万人;在家上网用户规模达11733万人,年增长1059万人,年增长率为9.9%。

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

2010网吧网民规模

2011

家庭网民规模

图 27 2011年农村网吧网民规模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青少年网民规模为6460万人,其中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为2830万人,占农村青少年的43.8%,比城镇高6.1个百分点。

第五章 农村手机上网的发展状况

一、 农村网民的上网设备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电话

用户总数达到1271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8625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8137万户,达

到12842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7.6%,是固定电话用户的3倍以上。移

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9.2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数快速下降,手

机用户持续增长,3G网络迅速发展,手机成为重要的上网终端。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止2011年12月底,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的占

比达71.3%,比城镇高2.7个百分点,比农村台式电脑的使用率高4.5个百分点。手机具有

使用门槛低以及成本较低的特点,使其受到了农村网民的青睐。

100%

80%

60%

40%

20%

0%

手机

城镇台式电脑农村笔记本电脑

图 28 城镇与农村网民上网设备对比

二、 农村手机上网现状

截至2011年12月底,移动电话用户9.86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1.28亿户。中国手

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城镇手机上网用户2.6亿人,占城镇网民总体的68.6%;农村手机

上网用户为9694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1.3%。

从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来分析,城镇手机网民规模增长4138万,年增长率20.7%;而

农村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年增长892万人,年增长率10.1%,比城镇缓慢。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010城镇手机规模2011农村手机规模

图 29 城镇与农村手机网民规模对比

第六章 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建议

2011年,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信息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全年新增1.7

万个行政村通宽带,通宽带行政村比例从80%提高到84%;全年新增1.2万个偏远自然村(20

户以上)开通电话,全国通电话自然村比例从94%提高到94.6%;全年新增7413个乡镇实施

信息下乡活动,新建乡信息服务站6966个、村信息服务点75254个、乡级网上信息库4184

个、村级网上信息栏目62755个。①

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建设依旧

薄弱,网络基础知识匮乏等,限制了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和使用,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发展差

距仍较大,并且城乡“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为了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缩短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

沟”,切实有效地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引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对中国农村互联网的发

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一、 降低农村联网成本,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

降低农村电脑的购买成本。随着“电脑下乡”用来满足农村网民上网诉求的终端设备不

断得到改善,但目前农村地区个人电脑拥有率仍较低。2012年是部分省市“家电下乡”的

最后一年,应进一步使“电脑下乡”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针对农村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习

惯,以更实用的配置、更实惠的价格,满足农村地区对电脑等上网设备的需求。

智能手机价格需要更加贴近农村实际。2011年农村手机上网用户达9694万人,占农村

网民的71.3%,比农村台式电脑的使用率高4.5个百分点。目前,手机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

高,但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过低,其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价格相对较高。农村用

户对价格敏感,目前智能手机价格对于农村网民相对昂贵,与廉价的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

机很难在农村地区较大范围的普及。降低智能手机的价格,提高智能手机在农村的使用率,

对于深化农村互联网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降低农村网络通信资费。农村网络通信资费是制约农村网络普及的另一重要因素。应当

降低农村使用信息通信的消费成本,向农村推出优惠的通信资费政策,在上网等费用上给予

优惠。首先,应降低农村宽带价格,提高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例如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宽带

接入网络建设、对低收入群体宽带减免光缆敷设费用等;其次,提高农村地区手机上网速度,

降低流量资费。手机是农村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目前手机上网存在资费贵,网速慢等缺

点,农村网络整体上的建设还相当的不完善,上网速度和服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网流量①数据来源于《2011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资费还有下调空间。

二、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服务和商务交易体系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在信息获取类的网络应用上,城乡差距较大。信息

获取类应用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时间不长,关于农村生产和

生活的信息内容不够丰富,不能真正满足农村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一方面,各大运营商要根

据农村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结合中国农村网民的年龄、性别和学历等结构特征,有针对

性地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特征,整合农民切实与农民相

关的信息,积极推动农村基层网站建设,提供对农民生产和生活有益的信息,如农业技术、

气象服务、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专家咨询、网上农展、劳务市场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另一

方面,手机是农村网民的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政府可以扶持并鼓励运营商,以手机为载

体为农民提供信息,提高农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积极性。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商务交易服务平台。目前,农村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

畅通等因素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农村缺乏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供需

平台,能够建立起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渠道,首先,有利于农民进行农机

具、化肥等工业用品在平台上的联合采购,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为农民带来生产的真正实

惠;其次,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信息进行生产和销售;最后,

也有利于农民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建立多元销售渠道。

三、 加强农村网民教育,深化互联网应用

城镇与农村网民之间的学历分布差异比较明显,农村网民平均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

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62.2%,远高于城镇中37.7%的占比)。低学历和低年龄网民是农村网

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娱乐自然成为农村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这也是城乡网民在信息获取

和商务交易应用上差距较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高学历人群向城市

流动,从而导致农村社会“精英阶层”的缺失。所以,必须加强农村居民网络教育,培育其

互联网观念,提高他们的互联网深化应用的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乡村基层组织学习、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多种渠道,培养

农民上网的需求意愿和使用技能,将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价值传递和渗透给农村的

非网民群体,提高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网民对信息获取、

商务交易、电子政务等价值类型的应用,推动农村互联网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2017年甘肃省能源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 ▄ 前言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 ...查看


  • 中国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论城镇化发展造成的影响
  • 浅谈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 建设及其影响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城镇化发展的前景------------------------------------1 二.西部城镇化建设规化----------------------- ...查看


  • 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科类管理学编号(学号) 20081956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丰都县双路镇的调查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commerce developm ...查看


  • 近一年国内外时事政治
  • 2012村官单位考试复习系统电子书.exe系列之公共知识专项 欢迎详询. QQ:907208006 or exam163 QQ:962468996 近一年国内外时事政治 2011年7月时事政治(7月国内时事政治/国际时事政治) 2011年6 ...查看


  • 半月谈_时政+小测验2012年第1-3期
  • <半月谈>2012年第1期半月大事+小测验 1.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促进麓业规划 国务院总理总理2011年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 ...查看


  • 2011年统计局工作总结
  • 格尔木市统计局文件 格统字[2011]36号 格尔木市统计局 关于上报2011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的安排,现将我局2011年工作总结随文呈 上,请审示.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 工作总结 报告 抄报:市委 ...查看


  • 农村1/5土壤污染物超标
  •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6日 14:36  海峡都市报 东方IC供图 农村1/5土壤污染物超标 环保部: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 中新 新华 人民 日报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国 ...查看


  • 2012[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研究成果
  • 2012<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研究成果 2012-1-16 11:54:48 字号:[大 中 小] 2012年旅游经济将高位平稳运行,扩消费和转方式成为战略方向 2012年1月10日上午,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人民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