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目: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周宏博([1**********])
陈磊([1**********])
陈炜航([1**********])
指导教师:蒲伟芬
2015年5月20日
一、调研情况介绍
(一)调研背景
在古代,礼仪就是指礼节和仪式的总称。而现在,礼仪就是指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冥冥阴间的鬼魂手中。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往往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倍觉人生短暂,朝不保夕,灾难重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并由此引发对未来世界的神秘感,促使人们到精神世界那幻想的偶像中去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讲,鬼魂祭祀也便成了一种对人生的精神补偿。祭祀鬼魂,总会得到鬼魂的关照,如此,精神上稍得安慰。如此祭祀礼仪就产生了。不过丧葬祭祀使生者成为死者的奴隶。办丧事珲奢,在历代都有人反对,然而始终行不通。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 ,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为曾经经历过2000多年封建历史洗礼的社会,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 ,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扬弃 ,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调研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的知晓及执行程度,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大学生的对传统礼仪了解程度并使其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精华的,也有糟粕的。对此,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理性的思考去解读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学会分析传统礼仪文化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在很多礼仪里面有的不全是精华,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不要盲目地吸收,思考着怎么将它们化为自己的优势所在。另外,对待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我们要摒弃不好的,继承发扬好的一面,正如“历史是不能忘怀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传统的礼仪文化不能丢,丢了就没了根,树就不能茂盛地茁壮地生长了,因此始终记住:华夏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底蕴不能丢。让我们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
(三)实践方案与实践情况
1、实施方案
(1)以问卷的形式先对当前的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一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内容包括他们是否了解传统文化,他们是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的,在
学校里老师是否有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的班等等。
(2)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走访一些民间了解必要的传统文化,从而对各种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3)阐述利用传统文化故事的历史知识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方法。
2、实施情况
此次调研初期共发出大量调查问卷,总共收到有效问卷 150份,参与调查者对所问问题均能做到认真仔细客观的回答,调查结果比较圆满。调研的第二步是对各种传统文化的搜集与整理,小组成员之间分配不同的传统文化类型,分别去了解调查相关的传统文化,最后再经过统一的分析整理,完成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项目。
二、调研内容分析
(一)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内容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吉礼居五礼之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二)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表现形式
古代祭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祀先代帝王 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1】。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喾、尧、舜、禹、黄帝、
颛顼、契、冥、汤、文王、武王等,都要举行崇祀。后来,受祭享的先代帝王人数越来越多。
2.祀先圣先师
祭祀先圣先师是立学之礼。立学祀典,不过“释奠”、“释币”、“释菜”三项。“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帛)奠享,这不是常行之礼。“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礼仪。唐、宋以后一般只用“释奠”礼,既作为学礼,也是祭孔礼,仪式则日趋繁琐。
3.藉田与享祀先农之礼
“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2】的记载藉或作“籍”、“藉”。藉礼,就是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礼仪。农神,也称“田祖”,又称为“先啬”,汉以后通称“先农”,认为就是教民耕作的神农氏。藉田在春天举行。
4.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
天子藉田,王后就去采桑养蚕。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亲桑、享先蚕之礼就是据这项活动而制定的。
历代所祀蚕神各有不同。后齐曾祀黄帝轩辕氏为先蚕,后周又以黄帝之妃西陵氏为先蚕。西陵氏名嫘祖,后代民间养蚕,多祭嫘祖为蚕神。另有一说,房星天驷为先蚕。因此,祀先蚕也有祭天驷星的。
5.五祀
五祀指祭祀门、户、井、灶、中溜,也有作户、灶、中溜、门、行的【3】。五祀与五行、四季、五脏等搭配,春祀户;夏祀灶;季夏之月(六月)祀中溜,中溜即中室;秋祀门;祭井也在冬季。汉魏时,都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之月“腊五祀”,总祭一次。
6.高禖
高禖是乞子之祀。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4】。”玄鸟就是燕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5】。”古代相传,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
高禖之祭,设坛于南郊,后妃率九嫔等参加。
7.傩 傩是驱除疾疫之礼,有“方相氏”,蒙熊皮,以黄金为四目,著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于季春、仲秋、季冬三时为傩礼,索室驱疫。东汉时,傩礼在腊日前一天举行,也称为逐疫。
9.蜡腊
蜡、腊本是两种祭祀,蜡祭百神,为报答一年来恩佑之功;腊,原写作“腊”,祭先祖、五祀。有人认为这是同日异祭;有人则认为是同祭异名。按《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腊祭则是用狩猎获取的禽兽祭享祖先。虽然两种祭祀起初并非一事,大概因为它们都是岁末的合祭,后来便混为一谈了。
(三)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特征
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里是最为神圣、庄重和严肃的文化。举国上下,从一国君主,到民间老百姓,无一不怀着无比虔诚与敬重的心对待每一场祭祀活动。可以说,祭祀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心中的虔诚以及内心的安慰。
(四)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变迁
祭祀的起源,可以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祭祀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宗教而产生了。该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 婚、丧四种。实际上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祭先师先圣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等等。这是对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结汇编。这些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中国传统祭祀礼仪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
传统祭祀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也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像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的祭祀都有其特定意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之后,我们小组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本次调研对象为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102份,回收问卷102份,有效问卷102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其中67%的人略微了解传统礼仪,19%的人完全不了解,还有14%的人很了解;说明大学生群体对传统祭祀礼仪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有十分之一的人对传统礼仪化感到陌生。
3.对于我们的祭祀礼仪,58%的人了解较少,21%的人有较多了解,19%的人不了解,剩余的2%的人发出了解。通过对这个人群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来,对于祭祀这样的传统礼仪除了极少部分人之外基本都有涉猎。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对这类的礼仪文化的热爱。
4.同样的对于是否发扬继承祭祀活动,有67%左右的人赞同,其他人,有将近30%的人不但不喜欢,而且会讨厌或者敬而远之。相比较于上一条 ,表现出了人们会选择性的继承一些一些传统礼仪。
(二)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调研组的建议如下:
1.从小就接受相关的关于传统礼仪的教育,使这些传统礼仪在人们心中有比较深的文化烙印。
2.支持有关的传统礼仪的进行和传承,而且要把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和传承去推行,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3.将相关的传统礼仪和文化搬进校园,搬进课堂,让人们去了解,去体会传统,将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吸收消化。
4.为了更好的发扬传统礼仪文化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继承,比如烧纸钱,元宝等行为不但污染环境还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只要表达内心的追思即可。
四、参考文献及附录
(一)参考文献
【1】《礼记·曲礼》
【2】《晋书·礼志》
【3】《史记》
【4】《礼记·月令》
【5】《诗经》
(二)调查问卷
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Q1:请问你的性别是:
受访人数102
Q2:请问您所在年级?
受访人数102
Q3:请问你对中国传统礼仪了解多少?
受访人数73
Q4:请问您是否参加过祭祀活动?
受访人数102
Q5:请问清明节等节日你愿意祭奠祖先么?
受访人数102
Q6:请问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规矩和礼仪您了解么?
受访人数102
Q7:中国传统祭祖的节日有哪些(可多选)?
受访人数102
Q8:请问你觉得祭祀跪拜是否有必要?
受访人数102
Q9:请问你对中国传统祭祀中,烧香,烧纸钱,烧元宝蜡烛有什么想法?
受访人数102
Q10:如果可以你更希望祭祀怎么样更好?
10
受访人数102
Q11:您对中国传统祭祀礼仪怎么看,是否应发扬继承下去?
受访人数102
Q12: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的关系,是否存在矛盾,请说明?
11
受访人数101
(三)时践日志
关于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的实践日志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感想
这次毛概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有了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小组选择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题,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分成小组去周边的几个大学发放调查问卷,还通过QQ、人人、邮箱等网络工具发问卷,尽可能多的增加调查者数量。收集齐数据后,我们通过EXC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让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
12
不够紧密等问题。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会了许多。一方面,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统祭祀礼仪;另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社会实践还让我学会了许多处世之道:首先,队员之间要首先要善于合作。由于,我们队的队员都是同一班级的同学,所以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但是将来和我们合作的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朋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包容,谅解他人。
做为大学生,我们深深地感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工作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13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目: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周宏博([1**********])
陈磊([1**********])
陈炜航([1**********])
指导教师:蒲伟芬
2015年5月20日
一、调研情况介绍
(一)调研背景
在古代,礼仪就是指礼节和仪式的总称。而现在,礼仪就是指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冥冥阴间的鬼魂手中。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往往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倍觉人生短暂,朝不保夕,灾难重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并由此引发对未来世界的神秘感,促使人们到精神世界那幻想的偶像中去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讲,鬼魂祭祀也便成了一种对人生的精神补偿。祭祀鬼魂,总会得到鬼魂的关照,如此,精神上稍得安慰。如此祭祀礼仪就产生了。不过丧葬祭祀使生者成为死者的奴隶。办丧事珲奢,在历代都有人反对,然而始终行不通。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 ,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为曾经经历过2000多年封建历史洗礼的社会,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 ,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扬弃 ,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调研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的知晓及执行程度,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大学生的对传统礼仪了解程度并使其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精华的,也有糟粕的。对此,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理性的思考去解读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学会分析传统礼仪文化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在很多礼仪里面有的不全是精华,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辨,不要盲目地吸收,思考着怎么将它们化为自己的优势所在。另外,对待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我们要摒弃不好的,继承发扬好的一面,正如“历史是不能忘怀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传统的礼仪文化不能丢,丢了就没了根,树就不能茂盛地茁壮地生长了,因此始终记住:华夏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底蕴不能丢。让我们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
(三)实践方案与实践情况
1、实施方案
(1)以问卷的形式先对当前的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一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内容包括他们是否了解传统文化,他们是如何了解传统文化的,在
学校里老师是否有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的班等等。
(2)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走访一些民间了解必要的传统文化,从而对各种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3)阐述利用传统文化故事的历史知识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方法。
2、实施情况
此次调研初期共发出大量调查问卷,总共收到有效问卷 150份,参与调查者对所问问题均能做到认真仔细客观的回答,调查结果比较圆满。调研的第二步是对各种传统文化的搜集与整理,小组成员之间分配不同的传统文化类型,分别去了解调查相关的传统文化,最后再经过统一的分析整理,完成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项目。
二、调研内容分析
(一)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内容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吉礼居五礼之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二)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表现形式
古代祭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祀先代帝王 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1】。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喾、尧、舜、禹、黄帝、
颛顼、契、冥、汤、文王、武王等,都要举行崇祀。后来,受祭享的先代帝王人数越来越多。
2.祀先圣先师
祭祀先圣先师是立学之礼。立学祀典,不过“释奠”、“释币”、“释菜”三项。“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帛)奠享,这不是常行之礼。“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礼仪。唐、宋以后一般只用“释奠”礼,既作为学礼,也是祭孔礼,仪式则日趋繁琐。
3.藉田与享祀先农之礼
“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2】的记载藉或作“籍”、“藉”。藉礼,就是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礼仪。农神,也称“田祖”,又称为“先啬”,汉以后通称“先农”,认为就是教民耕作的神农氏。藉田在春天举行。
4.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
天子藉田,王后就去采桑养蚕。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亲桑、享先蚕之礼就是据这项活动而制定的。
历代所祀蚕神各有不同。后齐曾祀黄帝轩辕氏为先蚕,后周又以黄帝之妃西陵氏为先蚕。西陵氏名嫘祖,后代民间养蚕,多祭嫘祖为蚕神。另有一说,房星天驷为先蚕。因此,祀先蚕也有祭天驷星的。
5.五祀
五祀指祭祀门、户、井、灶、中溜,也有作户、灶、中溜、门、行的【3】。五祀与五行、四季、五脏等搭配,春祀户;夏祀灶;季夏之月(六月)祀中溜,中溜即中室;秋祀门;祭井也在冬季。汉魏时,都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之月“腊五祀”,总祭一次。
6.高禖
高禖是乞子之祀。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4】。”玄鸟就是燕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5】。”古代相传,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
高禖之祭,设坛于南郊,后妃率九嫔等参加。
7.傩 傩是驱除疾疫之礼,有“方相氏”,蒙熊皮,以黄金为四目,著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于季春、仲秋、季冬三时为傩礼,索室驱疫。东汉时,傩礼在腊日前一天举行,也称为逐疫。
9.蜡腊
蜡、腊本是两种祭祀,蜡祭百神,为报答一年来恩佑之功;腊,原写作“腊”,祭先祖、五祀。有人认为这是同日异祭;有人则认为是同祭异名。按《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腊祭则是用狩猎获取的禽兽祭享祖先。虽然两种祭祀起初并非一事,大概因为它们都是岁末的合祭,后来便混为一谈了。
(三)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特征
祭祀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祭祀的产生与人类早期对自然界感到神秘、恐惧有关。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认为是有神灵主宰,“万物有灵”的观念也由此产生,人类感激神灵,但也对他们心存敬畏,而古代先民们又相信人死后具有灵魂,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和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里是最为神圣、庄重和严肃的文化。举国上下,从一国君主,到民间老百姓,无一不怀着无比虔诚与敬重的心对待每一场祭祀活动。可以说,祭祀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心中的虔诚以及内心的安慰。
(四)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变迁
祭祀的起源,可以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祭祀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宗教而产生了。该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 婚、丧四种。实际上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祭先师先圣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等等。这是对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结汇编。这些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中国传统祭祀礼仪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
传统祭祀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也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像清明节,中元节等节日的祭祀都有其特定意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之后,我们小组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本次调研对象为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102份,回收问卷102份,有效问卷102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2.其中67%的人略微了解传统礼仪,19%的人完全不了解,还有14%的人很了解;说明大学生群体对传统祭祀礼仪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有十分之一的人对传统礼仪化感到陌生。
3.对于我们的祭祀礼仪,58%的人了解较少,21%的人有较多了解,19%的人不了解,剩余的2%的人发出了解。通过对这个人群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来,对于祭祀这样的传统礼仪除了极少部分人之外基本都有涉猎。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对这类的礼仪文化的热爱。
4.同样的对于是否发扬继承祭祀活动,有67%左右的人赞同,其他人,有将近30%的人不但不喜欢,而且会讨厌或者敬而远之。相比较于上一条 ,表现出了人们会选择性的继承一些一些传统礼仪。
(二)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调研组的建议如下:
1.从小就接受相关的关于传统礼仪的教育,使这些传统礼仪在人们心中有比较深的文化烙印。
2.支持有关的传统礼仪的进行和传承,而且要把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和传承去推行,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3.将相关的传统礼仪和文化搬进校园,搬进课堂,让人们去了解,去体会传统,将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吸收消化。
4.为了更好的发扬传统礼仪文化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继承,比如烧纸钱,元宝等行为不但污染环境还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只要表达内心的追思即可。
四、参考文献及附录
(一)参考文献
【1】《礼记·曲礼》
【2】《晋书·礼志》
【3】《史记》
【4】《礼记·月令》
【5】《诗经》
(二)调查问卷
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Q1:请问你的性别是:
受访人数102
Q2:请问您所在年级?
受访人数102
Q3:请问你对中国传统礼仪了解多少?
受访人数73
Q4:请问您是否参加过祭祀活动?
受访人数102
Q5:请问清明节等节日你愿意祭奠祖先么?
受访人数102
Q6:请问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规矩和礼仪您了解么?
受访人数102
Q7:中国传统祭祖的节日有哪些(可多选)?
受访人数102
Q8:请问你觉得祭祀跪拜是否有必要?
受访人数102
Q9:请问你对中国传统祭祀中,烧香,烧纸钱,烧元宝蜡烛有什么想法?
受访人数102
Q10:如果可以你更希望祭祀怎么样更好?
10
受访人数102
Q11:您对中国传统祭祀礼仪怎么看,是否应发扬继承下去?
受访人数102
Q12: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的关系,是否存在矛盾,请说明?
11
受访人数101
(三)时践日志
关于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的实践日志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感想
这次毛概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有了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小组选择传统祭祀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题,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分成小组去周边的几个大学发放调查问卷,还通过QQ、人人、邮箱等网络工具发问卷,尽可能多的增加调查者数量。收集齐数据后,我们通过EXC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让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
12
不够紧密等问题。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会了许多。一方面,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统祭祀礼仪;另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社会实践还让我学会了许多处世之道:首先,队员之间要首先要善于合作。由于,我们队的队员都是同一班级的同学,所以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但是将来和我们合作的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朋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包容,谅解他人。
做为大学生,我们深深地感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工作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