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9月20日 教案序号:06
课题: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的辩论会,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危亡之际,有识之士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有为、 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严复的主要思想以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难点:能够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95年的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请看资料:“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8省在京应试的举人集会,他们推举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万余言的上皇帝书,六百多名举人在万言书上签名通过,联名上书皇帝。”提问:你知道这件历史大事吗?你知道这部万言书的主要内容吗?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资料和公车上书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ppt 打出课题“维新变法运动”)
【讲授新课】:
一、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公车上书”的简单经过和名称的来历 :(活动设计:指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主要内容、影响。教师展示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的照片,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做简单的介绍。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康有为等先进知识分子,要求抵御外侮,救亡图强的心声,加强思想教育。)
2、结合“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你能说出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要区别吗?(活动设计: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二、《天演论》——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你会怎样做?(活动设计:通过学生的猜想和争论,使学生认识到思想的宣传对于变法的重要性,体会到严复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百日维新”——维新运动的高潮
1、百日维新:
维新派的救国呼声,终于感动了大内的光绪皇帝,他召见了康有为,君臣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为了不做亡国之君,光绪皇帝终于在1898年6月3日颁布了《定国是诏》,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了。我们来看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措施的实行会对当时的清朝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活动设计:学生阅读,归纳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其影响,为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做好铺垫。)
你认为戊戌变法会成功吗?为什么?
2、戊戌政变——维新运动的结束
谭嗣同为变法而死,你认为值得吗?请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活动设计:通过辩论,使学生体会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备课时间:9月20日 教案序号:06
课题: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的辩论会,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危亡之际,有识之士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有为、 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严复的主要思想以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难点:能够正确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客观地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95年的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请看资料:“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8省在京应试的举人集会,他们推举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万余言的上皇帝书,六百多名举人在万言书上签名通过,联名上书皇帝。”提问:你知道这件历史大事吗?你知道这部万言书的主要内容吗?
(活动设计:教师出示资料和公车上书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ppt 打出课题“维新变法运动”)
【讲授新课】:
一、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公车上书”的简单经过和名称的来历 :(活动设计:指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主要内容、影响。教师展示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的照片,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做简单的介绍。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康有为等先进知识分子,要求抵御外侮,救亡图强的心声,加强思想教育。)
2、结合“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你能说出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要区别吗?(活动设计: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二、《天演论》——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公车上书”失败后,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你会怎样做?(活动设计:通过学生的猜想和争论,使学生认识到思想的宣传对于变法的重要性,体会到严复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百日维新”——维新运动的高潮
1、百日维新:
维新派的救国呼声,终于感动了大内的光绪皇帝,他召见了康有为,君臣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为了不做亡国之君,光绪皇帝终于在1898年6月3日颁布了《定国是诏》,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了。我们来看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措施的实行会对当时的清朝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活动设计:学生阅读,归纳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 小组讨论其影响,为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做好铺垫。)
你认为戊戌变法会成功吗?为什么?
2、戊戌政变——维新运动的结束
谭嗣同为变法而死,你认为值得吗?请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活动设计:通过辩论,使学生体会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