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考试重点

病理(最终版)2014

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化生。

3*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4*变性:细胞损伤后,因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积蓄,称为变性。

5*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玻璃样变:是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在HE 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6*机化: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除时,则由肉芽组织长入而代替坏死组织。

7*肉芽组织: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8*槟榔肝:肝细胞脂肪变性区呈灰黄色,而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因淤血呈深红色,形似槟榔的切面,故称为槟榔肝。

9 干酪样坏死:是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主要见于结核病。

10*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造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1*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12坏疽:指继发腐败菌感染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呈黑褐色,坏疽常发生在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13凋亡: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4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15淤血:组织或器官由于局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16玻璃样变:是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在HE 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17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的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8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构成形似虎皮的斑纹。

28*绒毛心:发生在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搏动,渗出的纤维素在心外膜表面被牵拉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19肺动脉栓塞: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栓子约95%来自下肢深部静脉。

20*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21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

22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

23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发生在黏膜时,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其下的坏死粘膜组织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这种炎症又称为假膜性炎。 24蜂窝织性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25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

26肉芽肿性炎:特异性增生性炎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又称为肉芽肿性炎。

27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伴脓腔形成。常发生于皮下和内脏等部位,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28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和分化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9癌: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癌肉瘤: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称为癌肉瘤。

30*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31*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32*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膜而向下浸润性生长。称为原位癌。

33 软癌:癌巢较大,较多,间质结缔组织相对较少,质软如脑髓。

硬癌:癌巢较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多,质地硬。

3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计大、中型动脉,病变特征为血中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导致内膜灶状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质,从而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

35*心肌梗死(真心痛):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36*高血压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37*向心性肥大:心脏重量增加,可达400g 以上,左心室壁增厚,可达1.5-2cm ,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张,称为向心性肥大。

38 离心性肥大:肥大的心肌细胞与间质毛细血管供氧不相适应时可因供血相对不足,使肥大的心肌细胞处于缺氧和低营养状态,继之心肌收缩无力而发生失代偿,逐渐出现心室腔扩张,此时称为向心性肥大。

39风湿病:是一种与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

40*风湿小体:在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外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或梭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

41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42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43*肺肉质变:见于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组织,称为肺肉质变。

44*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

45原发病灶:结核杆菌被吸入肺泡后,最先引起的病变称为原发病灶。

46原发综合症: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症。

简答:

1何为肉芽组织,镜下肉芽组织的成分?

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肉芽。镜下:大量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大量渗出液及炎细胞。

2常见的变性分几种,各发生在什么部位?

细胞水肿(细胞胞浆中) ;脂肪变性(细胞胞浆) ;玻璃样变(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 ;粘液样变性(间质) ;病理性钙化(骨牙齿以外软组织) 。 3肉芽组织的定义及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意义?

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肉芽。作用:抗感染, 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4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肉眼:淤血的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质地变实,切面有多量暗红色的液体流出。镜下:淤血组织器官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有时可伴水肿,严重时有漏出性出血。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淤血性硬化。

5出血性梗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多发生在什么器官?

严重淤血;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疏松。常见肺和肠

6渗出液在炎症中的作用?

稀释毒素和有害物质减轻毒素对组织损伤,为局部组织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含大量抗体、补体及溶菌物质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渗出液中的纤维素网可限制病原微生物扩散且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并在炎症后期成为修复的支架。

7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

扩张小血管,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趋化作用,发热和致痛,组织损伤。 8举例说明肉芽肿的类型?

1)异物性肉芽肿:由于人体组织内异物不被消化,长期刺激机体形成增生性炎表现,例如缝线刺激引起异物性肉芽肿,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异物多核巨细胞构成。(2)感染性肉芽肿 :常由某些病原体引起,例如结核病,典型结核结节中心区为干酪样坏死,外有上皮样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9血道转移瘤的特点及最常见的转移脏器?

散在多发,圆形结节状,境界较清楚。最常见于肺和肝脏转移。

10简述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

(1)破坏器官结构和功能(2)产生并发症:溃疡、出血、穿孔、感染等(3)恶病质(4)异位内分泌综合征(5)副肿瘤综合征

11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病变有哪些?

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形成

12高血压性固蓑肾肉眼病变特点是什么?

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量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而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

13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风湿病基本病变分三期:①变质渗出期:本期特征为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②增生期:本期特征为风湿性肉芽肿或称风湿小结;③纤维化期:本期特征为形成瘢痕。

14风湿性心膜炎早期病变特点如何?

早期瓣膜肿胀,间质有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内皮细胞变性,尤以闭锁缘为重;面向血流面的内皮细胞受到瓣膜开关的摩擦、碰撞及血流的冲击,易变性脱落,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白色血栓,又称疣状赘生物。 15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器为什么缺氧症状减轻?

此期中病变肺泡虽无通气,但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流经病变肺部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反而接近正常,故静脉血氧合不足的情况反而减轻,缺氧状况有所改善。

16继发性肺结核病临床分哪些类型?

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

论述:

2

3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病理变化并解释次期临床症状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 肉眼观: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似肝,切面灰红。光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含大量红细胞及纤维素,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的渗出物。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临床症状:病变范围较广者,动脉血中氧分压由于肺泡换气和通气功能下降而降低,可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混入痰中,可出现痰液呈铁锈色。由于病变波及胸膜,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患者常感胸痛,并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X 线胸部透视示大片致密阴影,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实变体征。

1. 心肌梗死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即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区域,占全部心肌梗死的50%。

心肌梗死病理变化:肉眼观其形态学改变一般在6小时之后方可出现,是一个渐进性演变过程。一般6小时后肉眼所见坏死灶呈苍白色;8~9小时后呈淡黄色,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的形态学改变;4天后梗死灶边缘出现充血、出血带,光镜下见带内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7天后边缘开始出现肉芽组织;2~8周梗死灶可机化最终形成瘢痕。

6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1)贫血性梗死:

通常发生在质地比较致密的实质性器官;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枝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炎性充血出血带;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癜痕组织形成。

2)出血性梗死:

主要见于在不同器官,表现不同;器官有丰富的吻合支;长期慢性淤血,结缔组织增生,硬化,局部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局部组织坏死。

6、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1)根据梗死区含血量不同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2)贫血性梗死病变特点:常发生于组织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脑等。肉眼观:早期,在梗死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常出现出血充血带;数日后,因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变为含铁血黄素而变成黄褐色;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质地变坚实,黄褐色,出血带消失,梗死灶发生机化,初由肉芽组织取代,以后形成瘢痕组织。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早期细胞尚可见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等改变,胞质红染,均匀一致,组织结构轮廓尚存;晚期由于肉芽组织长入和瘢痕组织形成,终被瘢痕组织代替。

出血性梗死病变特点:常见于组织疏松,血管吻合支丰富或具体双重血供器官,如肺、肠等。造成出血性梗死的先决条件是,在动脉阻塞前,先有严重淤血。肉眼观:梗死灶质实,暗红色,略像表面隆起;后期由于红细胞崩解颜色变浅,肉芽组织长入机化,梗死灶变为灰白色。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可见组织轮廓,充满红细胞,以后红细胞崩解;梗死灶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组织出血水肿及出血。

四、填空

1、肉芽组织形成后逐渐发生成熟,组织色灰白,质较硬,缺乏弹性,称为瘢痕组织。

2、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

3、老年人的器官萎缩属于全身性萎缩。

4、脑积水可引起压迫性萎缩。

5、肝细胞的气球样变属于水样变性。

6、恶性高血压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7、肾贫血性梗死属于凝固性坏死。

8、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9、萎缩常先累及脂肪和骨骼肌,其次为平滑肌、脾、肝等器官,心脏萎缩最后发生。

10、细胞水肿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

11、脂肪变性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12、细动脉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缓进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弥漫累及肾、脑、脾和视网膜等处的细小动脉壁。

13、细胞核的变化时坏死的标志性改变。

14、根据坏疽的形态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15、按再生能力的强弱,人体细胞可分为三类,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

16、当维生素C 缺乏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障碍,可导致创面愈合速度减慢。

17、生理性充血通常在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增强时发生。

18、一次性腹水排出过多,可引起腹腔内器官发生减压后充血。

19、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为血小板,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0、栓子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脱落的血栓栓子,较少见的栓子为脂肪栓子。

21、梗死灶的颜色取决于梗死组织内含血量的多少;形状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特点。

22、出血性梗死区常发生于组织疏松且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如肺、肠等。

23、根据梗死区域血液含量的多少将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24、引起肺动脉栓塞的栓子,常来自下肢深静脉。

25、局部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

26、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27、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常发生于微循环内。

28、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29、淤血的原因有静脉受压、静脉阻塞、心力衰竭。

30、常见淤血的后果有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组织萎缩、变性及坏死、淤血性硬化。

31、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组织疏散和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如肺、肠。

32、脾贫血性梗死时梗死灶呈椎体形。

33、常见的致炎因子有生物性因子、理化性因子和异常免疫反应。

34、炎症的基本病变为变质、渗出和增生。

35、嗜中性粒细胞游走能力最强、游出最早、移动最快,而淋巴细胞最弱。

36、化脓性炎症组织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37、嗜中性粒细胞出现于急性炎症,构成细胞防御的第一道防线。

38、巨噬细胞能吞噬较大病原微生物,构成细胞防御的另一道防线。

39、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局部以变质、渗出为主。

40、慢性炎症常超过半年以上,局部以增生变化为主。

41、脓肿常发生在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2、蜂窝织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43、炎性肉芽肿根据其病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和异物性两大类。

44、生物性因素所致的炎症通常称为感染。

45、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在皮肤肌肉和阑尾。

46、炎症介质的主要来源有血浆和细胞。

47、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常以增生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48、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49、肿瘤的间质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有时还有淋巴管。

50、肿瘤的异性性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

51、肿瘤可通过直接蔓延和转移两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52、所谓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54、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55、局部压迫和阻塞是良性肿瘤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56、脑垂体前叶的嗜酸性细胞瘤可引起巨人症。

57、胰岛细胞瘤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可引起阵发性低血糖。

58、肿瘤的命名原则是表明肿瘤的组织来源和良恶性。

59、平滑肌瘤最常见于子宫。

60、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型、中型动脉。

61、血浆中的脂质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极为密切。

62、脂纹脂斑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63、泡沫细胞来自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64、主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

6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分布特点:最多见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次为右主干。

66、冠心病的原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耗氧量剧增。

67、心肌梗死的合并症中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68、缓进型高血压病又称为良性高血压病,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病的95%以上。

69、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是细动脉壁玻璃样变,这是高血压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

70、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71、急进型高血压病其特征性病变是坏死性细动脉炎和增生性小动脉炎,主要累及肾脏。

72、风湿病是一种与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73、风湿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

74、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瓣膜,病变以二尖瓣最为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75、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特征性病变是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形成风湿小体。

76、风湿病皮肤病变为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77、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可加重而导致肺水肿、肺心病和支气管扩张症等并发症。

78、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79、大叶性肺炎病变一版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

80、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81、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

82、间质性肺炎是指发生在肺间质的炎症,主要由病毒或支原体引起。

83、组织学类型中鳞状细胞癌为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84、肺癌肉眼类型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

85、大叶性肺炎患者在红色肝样变期咳铁锈色痰,而在灰色肝样变期咳粘液脓痰。

86、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炎,以肺结核最常见,但可见于全身各器官。

87、结核杆菌含有3种成分,其中脂质成分决定其毒力,而且能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

脂更为重要。

89、结核病的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90、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征。

91、原发病灶常位于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92、原发性肺结核病形成空洞和支气管播散者较少见。

93、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肺结核病,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

9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洞壁镜下分为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

95、溃疡病是以胃、十二指肠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96、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约75%分布在胃窦,直径多在2.5cm 以内。

97、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直径多在1cm 。

98、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合并症。

99、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质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100、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是既有亚大块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101、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是肝细胞成严重广泛的大块坏死。

102、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103、在欧美国家慢性酒精中毒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104、肝硬化晚期,在腹腔内可积聚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腹水。

105、食管下端静脉丛曲张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

106、中晚期肝癌可分三型: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

其他

1. 期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2. 炎症介质的作用:扩张小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趋化作用、发热和致痛以及造成组织损伤。

3. 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

4. 大叶型肺炎并发症:中毒性休克 肺脓肿及脓胸 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肺肉质变

5. 小叶性肺炎并发症:心功能不全 呼吸功能不全 肺脓肿及脓胸 支气管扩张 脓毒血症

6. 肺癌肉眼类型:中央型(肺门型) 周围型 弥漫型

7. 吞噬细胞种类: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8. 白细胞在炎症局部作用; 吞噬作用 免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9. 常见的转移途径: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10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和高胰岛素症 其他因素

11.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脂纹、脂斑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形成

13. 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室壁瘤形成 附壁血

栓形成 心脏破裂 急性心包炎

14. 良性高血压特征病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15. 恶性高血压特征病变:坏死性细动脉炎和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16. 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受累:心脏 肾脏 脑 视网膜

17. 风湿病基本病变:变质渗出期 增生期或肉芽肿起 纤维化期货愈合期

18. 大叶型肺炎病变: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 灰色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

病理(最终版)2014

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化生。

3*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4*变性:细胞损伤后,因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积蓄,称为变性。

5*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玻璃样变:是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在HE 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6*机化: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除时,则由肉芽组织长入而代替坏死组织。

7*肉芽组织: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8*槟榔肝:肝细胞脂肪变性区呈灰黄色,而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因淤血呈深红色,形似槟榔的切面,故称为槟榔肝。

9 干酪样坏死:是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主要见于结核病。

10*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造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1*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12坏疽:指继发腐败菌感染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呈黑褐色,坏疽常发生在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13凋亡: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4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15淤血:组织或器官由于局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16玻璃样变:是指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在HE 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17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的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8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构成形似虎皮的斑纹。

28*绒毛心:发生在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脏搏动,渗出的纤维素在心外膜表面被牵拉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

19肺动脉栓塞: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栓子约95%来自下肢深部静脉。

20*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21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

22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

23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发生在黏膜时,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其下的坏死粘膜组织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这种炎症又称为假膜性炎。 24蜂窝织性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25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

26肉芽肿性炎:特异性增生性炎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又称为肉芽肿性炎。

27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伴脓腔形成。常发生于皮下和内脏等部位,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28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和分化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9癌: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癌肉瘤: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称为癌肉瘤。

30*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31*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32*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膜而向下浸润性生长。称为原位癌。

33 软癌:癌巢较大,较多,间质结缔组织相对较少,质软如脑髓。

硬癌:癌巢较小而少,间质结缔组织多,质地硬。

3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计大、中型动脉,病变特征为血中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导致内膜灶状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质,从而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

35*心肌梗死(真心痛):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36*高血压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37*向心性肥大:心脏重量增加,可达400g 以上,左心室壁增厚,可达1.5-2cm ,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张,称为向心性肥大。

38 离心性肥大:肥大的心肌细胞与间质毛细血管供氧不相适应时可因供血相对不足,使肥大的心肌细胞处于缺氧和低营养状态,继之心肌收缩无力而发生失代偿,逐渐出现心室腔扩张,此时称为向心性肥大。

39风湿病:是一种与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

40*风湿小体:在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外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或梭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

41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42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43*肺肉质变:见于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组织,称为肺肉质变。

44*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

45原发病灶:结核杆菌被吸入肺泡后,最先引起的病变称为原发病灶。

46原发综合症:肺的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症。

简答:

1何为肉芽组织,镜下肉芽组织的成分?

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肉芽。镜下:大量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大量渗出液及炎细胞。

2常见的变性分几种,各发生在什么部位?

细胞水肿(细胞胞浆中) ;脂肪变性(细胞胞浆) ;玻璃样变(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 ;粘液样变性(间质) ;病理性钙化(骨牙齿以外软组织) 。 3肉芽组织的定义及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意义?

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肉芽。作用:抗感染, 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4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肉眼:淤血的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质地变实,切面有多量暗红色的液体流出。镜下:淤血组织器官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有时可伴水肿,严重时有漏出性出血。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淤血性硬化。

5出血性梗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多发生在什么器官?

严重淤血;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疏松。常见肺和肠

6渗出液在炎症中的作用?

稀释毒素和有害物质减轻毒素对组织损伤,为局部组织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含大量抗体、补体及溶菌物质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渗出液中的纤维素网可限制病原微生物扩散且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并在炎症后期成为修复的支架。

7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

扩张小血管,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趋化作用,发热和致痛,组织损伤。 8举例说明肉芽肿的类型?

1)异物性肉芽肿:由于人体组织内异物不被消化,长期刺激机体形成增生性炎表现,例如缝线刺激引起异物性肉芽肿,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异物多核巨细胞构成。(2)感染性肉芽肿 :常由某些病原体引起,例如结核病,典型结核结节中心区为干酪样坏死,外有上皮样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9血道转移瘤的特点及最常见的转移脏器?

散在多发,圆形结节状,境界较清楚。最常见于肺和肝脏转移。

10简述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

(1)破坏器官结构和功能(2)产生并发症:溃疡、出血、穿孔、感染等(3)恶病质(4)异位内分泌综合征(5)副肿瘤综合征

11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病变有哪些?

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形成

12高血压性固蓑肾肉眼病变特点是什么?

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量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而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

13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风湿病基本病变分三期:①变质渗出期:本期特征为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②增生期:本期特征为风湿性肉芽肿或称风湿小结;③纤维化期:本期特征为形成瘢痕。

14风湿性心膜炎早期病变特点如何?

早期瓣膜肿胀,间质有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内皮细胞变性,尤以闭锁缘为重;面向血流面的内皮细胞受到瓣膜开关的摩擦、碰撞及血流的冲击,易变性脱落,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白色血栓,又称疣状赘生物。 15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器为什么缺氧症状减轻?

此期中病变肺泡虽无通气,但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流经病变肺部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反而接近正常,故静脉血氧合不足的情况反而减轻,缺氧状况有所改善。

16继发性肺结核病临床分哪些类型?

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

论述:

2

3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病理变化并解释次期临床症状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 肉眼观: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似肝,切面灰红。光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含大量红细胞及纤维素,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的渗出物。

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临床症状:病变范围较广者,动脉血中氧分压由于肺泡换气和通气功能下降而降低,可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混入痰中,可出现痰液呈铁锈色。由于病变波及胸膜,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患者常感胸痛,并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X 线胸部透视示大片致密阴影,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实变体征。

1. 心肌梗死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即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区域,占全部心肌梗死的50%。

心肌梗死病理变化:肉眼观其形态学改变一般在6小时之后方可出现,是一个渐进性演变过程。一般6小时后肉眼所见坏死灶呈苍白色;8~9小时后呈淡黄色,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的形态学改变;4天后梗死灶边缘出现充血、出血带,光镜下见带内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7天后边缘开始出现肉芽组织;2~8周梗死灶可机化最终形成瘢痕。

6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1)贫血性梗死:

通常发生在质地比较致密的实质性器官;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枝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炎性充血出血带;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癜痕组织形成。

2)出血性梗死:

主要见于在不同器官,表现不同;器官有丰富的吻合支;长期慢性淤血,结缔组织增生,硬化,局部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局部组织坏死。

6、梗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1)根据梗死区含血量不同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2)贫血性梗死病变特点:常发生于组织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脑等。肉眼观:早期,在梗死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常出现出血充血带;数日后,因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变为含铁血黄素而变成黄褐色;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质地变坚实,黄褐色,出血带消失,梗死灶发生机化,初由肉芽组织取代,以后形成瘢痕组织。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早期细胞尚可见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等改变,胞质红染,均匀一致,组织结构轮廓尚存;晚期由于肉芽组织长入和瘢痕组织形成,终被瘢痕组织代替。

出血性梗死病变特点:常见于组织疏松,血管吻合支丰富或具体双重血供器官,如肺、肠等。造成出血性梗死的先决条件是,在动脉阻塞前,先有严重淤血。肉眼观:梗死灶质实,暗红色,略像表面隆起;后期由于红细胞崩解颜色变浅,肉芽组织长入机化,梗死灶变为灰白色。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可见组织轮廓,充满红细胞,以后红细胞崩解;梗死灶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组织出血水肿及出血。

四、填空

1、肉芽组织形成后逐渐发生成熟,组织色灰白,质较硬,缺乏弹性,称为瘢痕组织。

2、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

3、老年人的器官萎缩属于全身性萎缩。

4、脑积水可引起压迫性萎缩。

5、肝细胞的气球样变属于水样变性。

6、恶性高血压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7、肾贫血性梗死属于凝固性坏死。

8、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9、萎缩常先累及脂肪和骨骼肌,其次为平滑肌、脾、肝等器官,心脏萎缩最后发生。

10、细胞水肿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

11、脂肪变性多发生于肝细胞、心肌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12、细动脉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缓进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弥漫累及肾、脑、脾和视网膜等处的细小动脉壁。

13、细胞核的变化时坏死的标志性改变。

14、根据坏疽的形态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

15、按再生能力的强弱,人体细胞可分为三类,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

16、当维生素C 缺乏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障碍,可导致创面愈合速度减慢。

17、生理性充血通常在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增强时发生。

18、一次性腹水排出过多,可引起腹腔内器官发生减压后充血。

19、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为血小板,透明血栓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20、栓子的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脱落的血栓栓子,较少见的栓子为脂肪栓子。

21、梗死灶的颜色取决于梗死组织内含血量的多少;形状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特点。

22、出血性梗死区常发生于组织疏松且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如肺、肠等。

23、根据梗死区域血液含量的多少将梗死分为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

24、引起肺动脉栓塞的栓子,常来自下肢深静脉。

25、局部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

26、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27、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常发生于微循环内。

28、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29、淤血的原因有静脉受压、静脉阻塞、心力衰竭。

30、常见淤血的后果有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组织萎缩、变性及坏死、淤血性硬化。

31、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组织疏散和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如肺、肠。

32、脾贫血性梗死时梗死灶呈椎体形。

33、常见的致炎因子有生物性因子、理化性因子和异常免疫反应。

34、炎症的基本病变为变质、渗出和增生。

35、嗜中性粒细胞游走能力最强、游出最早、移动最快,而淋巴细胞最弱。

36、化脓性炎症组织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37、嗜中性粒细胞出现于急性炎症,构成细胞防御的第一道防线。

38、巨噬细胞能吞噬较大病原微生物,构成细胞防御的另一道防线。

39、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局部以变质、渗出为主。

40、慢性炎症常超过半年以上,局部以增生变化为主。

41、脓肿常发生在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2、蜂窝织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43、炎性肉芽肿根据其病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和异物性两大类。

44、生物性因素所致的炎症通常称为感染。

45、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在皮肤肌肉和阑尾。

46、炎症介质的主要来源有血浆和细胞。

47、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常以增生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48、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49、肿瘤的间质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有时还有淋巴管。

50、肿瘤的异性性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

51、肿瘤可通过直接蔓延和转移两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52、所谓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54、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55、局部压迫和阻塞是良性肿瘤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56、脑垂体前叶的嗜酸性细胞瘤可引起巨人症。

57、胰岛细胞瘤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可引起阵发性低血糖。

58、肿瘤的命名原则是表明肿瘤的组织来源和良恶性。

59、平滑肌瘤最常见于子宫。

60、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型、中型动脉。

61、血浆中的脂质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极为密切。

62、脂纹脂斑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63、泡沫细胞来自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64、主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

6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分布特点:最多见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次为右主干。

66、冠心病的原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耗氧量剧增。

67、心肌梗死的合并症中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68、缓进型高血压病又称为良性高血压病,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病的95%以上。

69、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是细动脉壁玻璃样变,这是高血压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

70、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71、急进型高血压病其特征性病变是坏死性细动脉炎和增生性小动脉炎,主要累及肾脏。

72、风湿病是一种与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73、风湿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

74、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瓣膜,病变以二尖瓣最为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受累。

75、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特征性病变是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形成风湿小体。

76、风湿病皮肤病变为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77、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可加重而导致肺水肿、肺心病和支气管扩张症等并发症。

78、大叶性肺炎是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79、大叶性肺炎病变一版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

80、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泡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81、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

82、间质性肺炎是指发生在肺间质的炎症,主要由病毒或支原体引起。

83、组织学类型中鳞状细胞癌为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84、肺癌肉眼类型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

85、大叶性肺炎患者在红色肝样变期咳铁锈色痰,而在灰色肝样变期咳粘液脓痰。

86、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炎,以肺结核最常见,但可见于全身各器官。

87、结核杆菌含有3种成分,其中脂质成分决定其毒力,而且能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

脂更为重要。

89、结核病的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90、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征。

91、原发病灶常位于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92、原发性肺结核病形成空洞和支气管播散者较少见。

93、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肺结核病,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

9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洞壁镜下分为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

95、溃疡病是以胃、十二指肠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96、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约75%分布在胃窦,直径多在2.5cm 以内。

97、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直径多在1cm 。

98、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合并症。

99、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质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

100、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是既有亚大块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101、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是肝细胞成严重广泛的大块坏死。

102、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103、在欧美国家慢性酒精中毒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104、肝硬化晚期,在腹腔内可积聚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腹水。

105、食管下端静脉丛曲张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

106、中晚期肝癌可分三型: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

其他

1. 期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2. 炎症介质的作用:扩张小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趋化作用、发热和致痛以及造成组织损伤。

3. 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

4. 大叶型肺炎并发症:中毒性休克 肺脓肿及脓胸 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 肺肉质变

5. 小叶性肺炎并发症:心功能不全 呼吸功能不全 肺脓肿及脓胸 支气管扩张 脓毒血症

6. 肺癌肉眼类型:中央型(肺门型) 周围型 弥漫型

7. 吞噬细胞种类: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8. 白细胞在炎症局部作用; 吞噬作用 免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9. 常见的转移途径: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10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和高胰岛素症 其他因素

11.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脂纹、脂斑 纤维斑块 粥样斑块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形成

13. 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室壁瘤形成 附壁血

栓形成 心脏破裂 急性心包炎

14. 良性高血压特征病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15. 恶性高血压特征病变:坏死性细动脉炎和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16. 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受累:心脏 肾脏 脑 视网膜

17. 风湿病基本病变:变质渗出期 增生期或肉芽肿起 纤维化期货愈合期

18. 大叶型肺炎病变:充血水肿期 红色肝样变 灰色肝样变期 溶解消散期


相关文章

  • 临床医学之路
  • 临床医学之路(前三年)--就应该这样走 下面很多学习方法都值得鉴戒: 1.功夫下在平时,不要搞考前突击. 尤其是基础课,对于一个在医学知识方面完全空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上课把老师花大部分时间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课后尽量看一遍, ...查看


  •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考试大纲
  • <妇产科学>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1060010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学分:4学分 总学时:76学时 理论课:56学时 见习课:20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一.考 ...查看


  •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风湿病
  •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风湿病 风湿病概述 是与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属结缔组织病. 风湿病的病因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与链球菌感染盛行地区一致.冬.春季气候寒冷而潮湿,易发生急性扁桃 ...查看


  • [兽医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兽医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动物病理检验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相联接的桥梁.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 ...查看


  • 学渣逆袭考研
  • 学渣也能上北医(转自丁香园) 人们常说:现在称之为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后面回忆起来才感觉那么幸福.而现在回忆起考研的岁月,是那么的幸福美好(也可能是因为假期里闲的太蛋疼?).谈到考研(尤其是咱们医学),很多人首先就会自我怀疑( ...查看


  • 赣州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良性高血压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 中公卫生人才网 赣州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良性高血压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赣州卫生计生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笔试内容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科目(合并为一张试卷) .综合基础知识及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笔试内容全为客观题. 病理学属 ...查看


  • 护理-考试笔试-[护理综合]
  •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308] 考试科目名称:护理综合 一.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 基础 ...查看


  • 兽医临床诊断考试重点
  • 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主要是运用兽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要时还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影像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 史.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各种方法,对患病动物进行 后经过检查所发现的机能异常和病 管理人员而获取病史资料的 ...查看


  • 口腔学为教育部重点学科的几所院校考研口腔综合的参考书目
  • 武汉大学口腔学院口腔综合:口腔生物学: 刘正主编 全国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 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 全国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 全国高等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口腔材料学: 陈治清 ...查看


  • 大连医科大学2014复试细则
  • 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快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