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预决算公开完整性有待提高
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做出明确要求,在实际执行中,省市县三级政府预决算基本公开,但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和细化程度有待提升。
财政部2015年底针对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9月8日公布的检查情况显示,省、市两级政府预决算公开率均达到100%;县级政府预算公开率达到100%、决算公开率达到99%。
不过,政府预算公开的信息并不完整。检查发现,有17个省级政府(含计划单列市)和159个市级政府未对2015年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情况进行说明。11个省级政府、138个市级政府未公开2014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1601个省级部门、16934个市级部门、91778个县级部门未公开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
同时,有个别政府预算公开过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15年政府预算的公开时间为当年11月5日,其预算早在当年1月15日就已经经区人代会批准。
《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或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都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除了政府,公布预决算的主体还包括部门,目前看部门的预决算公开相对较差。截至
2015年10月31日,全国有36638个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56481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占比分别为14.48%和22.27%。
检查发现,个别地方对预决算公开重视不够,部分预算单位未按规定公开预决算报告。其中,福建省档案局、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宁波市委组织部等多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或2015年部门预算。
《预算法》规定,未依照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根据2015年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知情权,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预决算公开属于政务公开,适用于本项规定。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已依法下达处理决定。
他同时称,今年仍将针对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实施检查,未来将实现检查的常态化。
地方政府预决算公开完整性有待提高
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做出明确要求,在实际执行中,省市县三级政府预决算基本公开,但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和细化程度有待提升。
财政部2015年底针对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9月8日公布的检查情况显示,省、市两级政府预决算公开率均达到100%;县级政府预算公开率达到100%、决算公开率达到99%。
不过,政府预算公开的信息并不完整。检查发现,有17个省级政府(含计划单列市)和159个市级政府未对2015年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情况进行说明。11个省级政府、138个市级政府未公开2014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1601个省级部门、16934个市级部门、91778个县级部门未公开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
同时,有个别政府预算公开过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15年政府预算的公开时间为当年11月5日,其预算早在当年1月15日就已经经区人代会批准。
《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或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都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除了政府,公布预决算的主体还包括部门,目前看部门的预决算公开相对较差。截至
2015年10月31日,全国有36638个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56481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占比分别为14.48%和22.27%。
检查发现,个别地方对预决算公开重视不够,部分预算单位未按规定公开预决算报告。其中,福建省档案局、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宁波市委组织部等多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或2015年部门预算。
《预算法》规定,未依照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根据2015年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知情权,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预决算公开属于政务公开,适用于本项规定。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已依法下达处理决定。
他同时称,今年仍将针对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实施检查,未来将实现检查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