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夏牧场五年级音乐及课后反思

美丽的夏牧场 五年级 音乐及课后反思

发表日期:2011-10-28 10:13:58 出处: 作者: 发布者:

weirong 点击量:

216 《美丽的夏牧场》

授课时间:10月31--11月5日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天堂》,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天堂》,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 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3. 增强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并渗透环保教育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难点:

按照正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用“a”或“u”进行发声练习

2. 导入 1.

欣赏《天堂》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多少了解? 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对大草原的了解)

(《牧歌》作背景音乐)有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

的描写了草原的景色。草原美——美在它辽阔无边的胸怀,浓淡相间的绿色,这是草原的自然之美、温柔之美。然而,最令人热爱和向往的则是大草原的壮丽之美、流动之美,有一首歌是这样唱到的:(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牧民们伴着高亢豪放的歌声快乐的舞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欣赏一首内蒙古大草原的歌曲《天堂》。

二、学唱歌曲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草原,除了内蒙古,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地方

有草原?(让学生来回答)

据老师知道,在我国的西藏、宁夏、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方都有草原,在新疆的天山之南,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哈萨克族的牧民们就在这片草原上放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哈萨克族民歌《美丽的夏牧场》。(课件:出示课题)

1、初听: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生:中速、赞美地

2、复听:请同学们说一说,歌中唱到了夏牧场的哪些美景?(一段描写景色、二段描写

牧民的生活)

3、朗读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把哈萨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贴切。

4、再听: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歌曲,并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

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已经熟悉了,我们能不能自己试着来演唱第一段的歌词呢?师伴奏

6、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慢唱)

A. 天山是哈萨克人民心中的“圣山”······(生唱第一乐句)

B. 天山有什么样的景色?

“红梅”、“绿水”声音出来一点(生唱第二乐句)

C. 同学们再听、再唱这首歌中,觉得哪一句最能抒发感情?

生:“啊”这一句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歌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注意把这一句连起来,就旋律上面的连线。

7、演唱第二段歌词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非常美丽,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演唱第二段的歌词。 两段歌词完整演唱一遍。

8、介绍“阿肯”

师:同学们,第二段词中出现了一个词,名字就叫“阿肯”谁知道是什么意思?(看介绍)

生:略

师:同学们,现在假设你就是那个富有才气的阿肯,请你带着这种感情,非常热情的演唱一下这首《美丽的夏牧场》可以吗?(伴奏速度稍快一些)

9、表现音乐

师:同学唱的非常好,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除了齐唱,我们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演唱形式?请大家讨论一下并一起演唱歌曲。

三、课堂延伸

师:我们说阿肯在演唱歌曲时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边唱边跳,那提到自弹自唱,我倒

要向大家介绍几种新疆的特色乐器,请看大屏幕:

1. 冬不拉

2. 热瓦普

3. 手鼓

4. 铃鼓

四、总结(《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音乐背景下)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歌曲学完了,今天我们共同领略了大草原所蕴含的古老的民族

文化、宝贵的风土人情,它所蕴含的生命的壮丽与伟大,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更加的了解草原、热爱草原。可是,在新疆和内蒙古草原的附近都有着大片的沙漠,只要一起风大片的尘土就扑向草原,使草原逐步沙化,今天的人们正在积极造林防沙,部分草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改善,就让我们爱护草原,让草原成为我们人类永远的天堂。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完整的把本节课我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很失误之处,现者结合这节课做一下反思总结,以便于以后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这首歌本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歌曲很简单,整体效果不错。在教学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以便于更好的更快捷的学好歌曲。其次介绍阿肯,和注意旋律相似的乐句的区别,这首歌曲中有许多乐句的旋律是相同的,所以学生掌握歌曲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我还注重感情的表达,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就是抓住了歌曲的灵魂。

美丽的夏牧场 五年级 音乐及课后反思

发表日期:2011-10-28 10:13:58 出处: 作者: 发布者:

weirong 点击量:

216 《美丽的夏牧场》

授课时间:10月31--11月5日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天堂》,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天堂》,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 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3. 增强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并渗透环保教育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难点:

按照正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用“a”或“u”进行发声练习

2. 导入 1.

欣赏《天堂》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多少了解? 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对大草原的了解)

(《牧歌》作背景音乐)有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

的描写了草原的景色。草原美——美在它辽阔无边的胸怀,浓淡相间的绿色,这是草原的自然之美、温柔之美。然而,最令人热爱和向往的则是大草原的壮丽之美、流动之美,有一首歌是这样唱到的:(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牧民们伴着高亢豪放的歌声快乐的舞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欣赏一首内蒙古大草原的歌曲《天堂》。

二、学唱歌曲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草原,除了内蒙古,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地方

有草原?(让学生来回答)

据老师知道,在我国的西藏、宁夏、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方都有草原,在新疆的天山之南,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哈萨克族的牧民们就在这片草原上放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哈萨克族民歌《美丽的夏牧场》。(课件:出示课题)

1、初听: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生:中速、赞美地

2、复听:请同学们说一说,歌中唱到了夏牧场的哪些美景?(一段描写景色、二段描写

牧民的生活)

3、朗读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把哈萨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贴切。

4、再听: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歌曲,并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

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已经熟悉了,我们能不能自己试着来演唱第一段的歌词呢?师伴奏

6、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慢唱)

A. 天山是哈萨克人民心中的“圣山”······(生唱第一乐句)

B. 天山有什么样的景色?

“红梅”、“绿水”声音出来一点(生唱第二乐句)

C. 同学们再听、再唱这首歌中,觉得哪一句最能抒发感情?

生:“啊”这一句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歌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注意把这一句连起来,就旋律上面的连线。

7、演唱第二段歌词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非常美丽,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演唱第二段的歌词。 两段歌词完整演唱一遍。

8、介绍“阿肯”

师:同学们,第二段词中出现了一个词,名字就叫“阿肯”谁知道是什么意思?(看介绍)

生:略

师:同学们,现在假设你就是那个富有才气的阿肯,请你带着这种感情,非常热情的演唱一下这首《美丽的夏牧场》可以吗?(伴奏速度稍快一些)

9、表现音乐

师:同学唱的非常好,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除了齐唱,我们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演唱形式?请大家讨论一下并一起演唱歌曲。

三、课堂延伸

师:我们说阿肯在演唱歌曲时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边唱边跳,那提到自弹自唱,我倒

要向大家介绍几种新疆的特色乐器,请看大屏幕:

1. 冬不拉

2. 热瓦普

3. 手鼓

4. 铃鼓

四、总结(《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音乐背景下)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歌曲学完了,今天我们共同领略了大草原所蕴含的古老的民族

文化、宝贵的风土人情,它所蕴含的生命的壮丽与伟大,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更加的了解草原、热爱草原。可是,在新疆和内蒙古草原的附近都有着大片的沙漠,只要一起风大片的尘土就扑向草原,使草原逐步沙化,今天的人们正在积极造林防沙,部分草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改善,就让我们爱护草原,让草原成为我们人类永远的天堂。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完整的把本节课我觉得有成功的地方也很失误之处,现者结合这节课做一下反思总结,以便于以后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这首歌本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歌曲很简单,整体效果不错。在教学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以便于更好的更快捷的学好歌曲。其次介绍阿肯,和注意旋律相似的乐句的区别,这首歌曲中有许多乐句的旋律是相同的,所以学生掌握歌曲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但是我还注重感情的表达,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就是抓住了歌曲的灵魂。


相关文章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册)
  • 苏教版新课本音乐教材 第五册(三年级) 目录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第二单元 快乐恰恰恰 第三单元 百灵鸟的歌 第四单元 采山谣 第五单元 欢乐谷 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 第七单元 爷爷故事多 第八单元 我又长大一岁了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4课时 ...查看


  •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
  • 第一课:朝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 歌曲< ...查看


  • 牧场之国(说课稿)
  • <牧场之国>说课稿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 ...查看


  •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
  • [授课年级]五年级 [设计思路] <美丽的夏牧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歌唱课.歌曲描绘了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及草原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节课的 ...查看


  • 2015年最新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计划教案21403
  • 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 ...查看


  • 课题 好伙伴
  • 课题:好伙伴 课时一<同伴进行曲><原谅我>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同伴进行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能用图形谱.队列表演等形式来表现音乐,并知道各个乐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流畅地唱好歌曲& ...查看


  •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 第一课 <我爱中华> 第2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我爱中华>二声部 2.讲述与理解主歌与副歌 教学过程: 一.<我爱中华>二声部学习 1.聆听与模仿 教师播放副歌部分的范唱,引导学生聆听并用心感受二声部 ...查看


  • 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反思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七年级的欣赏课,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课前反思: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搜集和整理信息 中,对自己的教学设计 ...查看


  •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