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些张爱玲关于爱情的经典句子之后,呆子先生感慨地说:“也只有张爱玲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而林徽因绝写不出。”
我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可是,林徽因为什么写不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温了林徽因和张爱玲二人的生平介绍,读了一些她们的作品,就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林徽因和张爱玲二人都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女作家。她们都是名门之后,天赋聪明,又受过良好的包括中式的和西式的教育,故后来都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杰出才女。
然而,林张二人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成长环境不同。林徽因是其父亲林长民的掌上明珠,林长民让她从小管家,带她游历欧陆,帮她择婿,让她从小到大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梁思成定婚以后一道去美国留学。学业、事业、爱情、婚姻,一切都顺顺利利,幸福美满。而张爱玲从小就见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父母离婚后,继母进门,不愉快的时光依然延续。后来好不容易逃到了母亲那里,因为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甚好,生活中点点滴滴不愉快的小事,不断销毁着母女之间的感情。张爱玲的少年是在忧患中度过的。二是感情经历不同。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志同道合,恩爱有加,他们夫妻共同开创了新中国的建筑新局。而张爱玲却爱上了一个花花公子汉奸胡兰成,胡兰带给她的是她一生中最致命的伤害。三是用心侧重点不同。林徽因是一位建筑学家,虽然她是新月派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小说、散文也写得不错,但从事文学创作只是她的“副业”。四是性情爱好不同。林徽因性情开放,结交甚好,她家周末的文学沙龙可见一斑,她爱好广泛,不仅在建筑业上取得了不朽的业绩,在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上负有名气,而且她在服饰设计、演讲和表演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华。而张爱玲张爱玲社交范围窄,朋友不多,知心者更少,一生在孤寂中生活。
从上面几点还不能完全说明上述问题,为何林徽因写不出象张爱玲那样的爱情经典句子?我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点,那就是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流派的写作风格造成了张爱玲对爱情,和爱情挫折有独到的深刻的感悟。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而林徽因,虽然经历了一段康河之恋,但那不是痛苦的回忆,正如后来她自己所说的并不为此感到羞惭。后来嫁给梁思成,得到的是爱护和宽容。林徽因一生被爱包围,大诗人徐志摩为她与妻子离婚,哲学泰斗金岳霖为她终生不娶,她丰富的情感世界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故而才有那些优秀的诗篇问世。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经历的人生除了战争和疾病带来的痛苦之外,几乎都是浪漫的生活。所以林徽因笔下也多是诗性的作品。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作家就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今北京)为中心的的北方城市,集中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以老舍、沈从文、废名、萧乾等人为代表。这些作家文风古朴典雅。其作品带有理想化色彩,返璞归真,描写山水田园和理想王国,更多显示了北京古老文明都市的风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更讲究人情、人性和理想,提倡自然和传统。海派是以30年代的小说作家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追求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现代生活节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表现当时焦躁不安的人生情绪。更多的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面,注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努力呈现潜意识、性心理乃至变态心理。更多地表现上海的生活情景,表现金钱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和扭曲及都市人精神的高度空虚。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关系。
林徽因属于京派作家,作家萧乾曾经说“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林徽因的诗歌自不必说,她是新月派的著名诗人,她的小说也多数体现京派风格,作品都有生活原型。她用
回叙的笔调,追述逝去的人和事,着墨淡淡而耐人咀嚼,素雅,淡远,隽永。而张爱玲则是4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被称为“上海都市代言人”的重要代表。张爱玲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的“苍凉”风格,她创作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多姿多彩的精妙比喻、流转自如的音韵节奏、融会古今的独特韵味等方面,当然,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
张爱玲一生大部分的日子都在冷清和凄凉中度过,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受,她又是一个描写爱情的高手,有着鲜明的海派风格。所以,她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通过这些人物说出来的话也非常深刻,以致后来被读者奉为爱情的经典句子。
读了一些张爱玲关于爱情的经典句子之后,呆子先生感慨地说:“也只有张爱玲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而林徽因绝写不出。”
我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可是,林徽因为什么写不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温了林徽因和张爱玲二人的生平介绍,读了一些她们的作品,就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林徽因和张爱玲二人都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女作家。她们都是名门之后,天赋聪明,又受过良好的包括中式的和西式的教育,故后来都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杰出才女。
然而,林张二人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成长环境不同。林徽因是其父亲林长民的掌上明珠,林长民让她从小管家,带她游历欧陆,帮她择婿,让她从小到大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梁思成定婚以后一道去美国留学。学业、事业、爱情、婚姻,一切都顺顺利利,幸福美满。而张爱玲从小就见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父母离婚后,继母进门,不愉快的时光依然延续。后来好不容易逃到了母亲那里,因为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甚好,生活中点点滴滴不愉快的小事,不断销毁着母女之间的感情。张爱玲的少年是在忧患中度过的。二是感情经历不同。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志同道合,恩爱有加,他们夫妻共同开创了新中国的建筑新局。而张爱玲却爱上了一个花花公子汉奸胡兰成,胡兰带给她的是她一生中最致命的伤害。三是用心侧重点不同。林徽因是一位建筑学家,虽然她是新月派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小说、散文也写得不错,但从事文学创作只是她的“副业”。四是性情爱好不同。林徽因性情开放,结交甚好,她家周末的文学沙龙可见一斑,她爱好广泛,不仅在建筑业上取得了不朽的业绩,在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上负有名气,而且她在服饰设计、演讲和表演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华。而张爱玲张爱玲社交范围窄,朋友不多,知心者更少,一生在孤寂中生活。
从上面几点还不能完全说明上述问题,为何林徽因写不出象张爱玲那样的爱情经典句子?我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点,那就是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流派的写作风格造成了张爱玲对爱情,和爱情挫折有独到的深刻的感悟。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而林徽因,虽然经历了一段康河之恋,但那不是痛苦的回忆,正如后来她自己所说的并不为此感到羞惭。后来嫁给梁思成,得到的是爱护和宽容。林徽因一生被爱包围,大诗人徐志摩为她与妻子离婚,哲学泰斗金岳霖为她终生不娶,她丰富的情感世界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故而才有那些优秀的诗篇问世。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经历的人生除了战争和疾病带来的痛苦之外,几乎都是浪漫的生活。所以林徽因笔下也多是诗性的作品。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作家就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今北京)为中心的的北方城市,集中在京、津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以老舍、沈从文、废名、萧乾等人为代表。这些作家文风古朴典雅。其作品带有理想化色彩,返璞归真,描写山水田园和理想王国,更多显示了北京古老文明都市的风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更讲究人情、人性和理想,提倡自然和传统。海派是以30年代的小说作家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追求表现现代化大都市现代生活节奏,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表现当时焦躁不安的人生情绪。更多的借鉴外国现代派小说的表现技巧,注重感觉和印象,运用大量闪动的生活画面,注重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努力呈现潜意识、性心理乃至变态心理。更多地表现上海的生活情景,表现金钱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和扭曲及都市人精神的高度空虚。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关系。
林徽因属于京派作家,作家萧乾曾经说“我甚至觉得她是京派的灵魂”。林徽因的诗歌自不必说,她是新月派的著名诗人,她的小说也多数体现京派风格,作品都有生活原型。她用
回叙的笔调,追述逝去的人和事,着墨淡淡而耐人咀嚼,素雅,淡远,隽永。而张爱玲则是4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被称为“上海都市代言人”的重要代表。张爱玲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她的“苍凉”风格,她创作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多姿多彩的精妙比喻、流转自如的音韵节奏、融会古今的独特韵味等方面,当然,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
张爱玲一生大部分的日子都在冷清和凄凉中度过,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受,她又是一个描写爱情的高手,有着鲜明的海派风格。所以,她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通过这些人物说出来的话也非常深刻,以致后来被读者奉为爱情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