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元培传]有感

怀着敬佩的心情,我有幸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位著名教育家的风采。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对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勤于读书,年轻有为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他从小酷爱读书。四岁便进入私塾读书。而他接触的课本,全是《百家姓》,《千字文》。接着便开始读“四书”“五经”,“史记”等古籍。10余岁时即翻阅《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说文通训定声》诸书„„。17岁就已经考取秀才,开始设馆教书。又在22岁时高中举人,后经殿试进士及弟,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多年的勤奋读书使他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一次,他在楼上念书,楼下失火,家里人急忙叫他下楼,而他正专心致志地读书,竟听不到叫喊,家里人连忙去救他,这才脱离危险。在他的书斋有一条幅:“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这真实地道出了先生勤奋刻苦读书的景况. 夏天, 为了集中精力, 避免蚊虫叮咬, 认真读书, 他把两脚伸进桌子下一个大空口坛子里, 蚊子因此叮不到他了, 留下了" 坛坛驱蚊法" 的美谈。

在晚年,他曾回顾说:“我自十多岁起, 就开始读书; 读到现在, 将满

六十年了; 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 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有了这样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使他不会成为晚清迂腐不堪的“老学究”,而是成为了开创近代中国教育的最著名的教育学家。

坚持民主,不畏强权

1894年他任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杀害了他所崇拜的谭嗣同,使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委任他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1913年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1915年与李石曾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与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次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在革命的洪流中,蔡元培日益成熟留下了一串串传奇的英雄故事。在这一时期的蔡元培身上我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大德垂

后世,古今一完人” 他用无限的爱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亲人,于公于私乃是真君子!!

与时俱进 勇于鼎革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正式成为北大校长,开始对北大进行彻底的改革。他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则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辜鸿铭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而且由于他们这些教授作为或激进,或左倾,或保皇等不同思想的代表而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而且他又在北大实行了学分制和旁听制。这更好的诠释了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 “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北大的改革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教育的领域,给了那一代人们思想的巨大的冲击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伟曾这样评价蔡元培:他曾经做官做到国民党的中常委,但他不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他曾被人利用;在学术上,

他曾有过伦理学等方面的论述,但远远比不上他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他将北大办成了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时至今天,就中国大学(大陆范围)的改革和发展来说,蔡元培依然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没有哪一位能像蔡元培先生那样,对于一个国家的大学理想、观念和制度产生了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致许久以来蔡元培成了中国现代大学观念的同义词。“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将光耀后人,辉耀历史。

怀着敬佩的心情,我有幸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位著名教育家的风采。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对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勤于读书,年轻有为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他从小酷爱读书。四岁便进入私塾读书。而他接触的课本,全是《百家姓》,《千字文》。接着便开始读“四书”“五经”,“史记”等古籍。10余岁时即翻阅《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说文通训定声》诸书„„。17岁就已经考取秀才,开始设馆教书。又在22岁时高中举人,后经殿试进士及弟,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多年的勤奋读书使他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一次,他在楼上念书,楼下失火,家里人急忙叫他下楼,而他正专心致志地读书,竟听不到叫喊,家里人连忙去救他,这才脱离危险。在他的书斋有一条幅:“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这真实地道出了先生勤奋刻苦读书的景况. 夏天, 为了集中精力, 避免蚊虫叮咬, 认真读书, 他把两脚伸进桌子下一个大空口坛子里, 蚊子因此叮不到他了, 留下了" 坛坛驱蚊法" 的美谈。

在晚年,他曾回顾说:“我自十多岁起, 就开始读书; 读到现在, 将满

六十年了; 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 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有了这样不断学习的精神才能使他不会成为晚清迂腐不堪的“老学究”,而是成为了开创近代中国教育的最著名的教育学家。

坚持民主,不畏强权

1894年他任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杀害了他所崇拜的谭嗣同,使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次年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委任他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1913年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1915年与李石曾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次年与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次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在革命的洪流中,蔡元培日益成熟留下了一串串传奇的英雄故事。在这一时期的蔡元培身上我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大德垂

后世,古今一完人” 他用无限的爱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亲人,于公于私乃是真君子!!

与时俱进 勇于鼎革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正式成为北大校长,开始对北大进行彻底的改革。他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则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聘任。由于延聘和支持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辜鸿铭等人任教讲学,使北大不仅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而且由于他们这些教授作为或激进,或左倾,或保皇等不同思想的代表而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摇篮。而且他又在北大实行了学分制和旁听制。这更好的诠释了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 “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北大的改革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教育的领域,给了那一代人们思想的巨大的冲击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伟曾这样评价蔡元培:他曾经做官做到国民党的中常委,但他不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他曾被人利用;在学术上,

他曾有过伦理学等方面的论述,但远远比不上他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他将北大办成了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

时至今天,就中国大学(大陆范围)的改革和发展来说,蔡元培依然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没有哪一位能像蔡元培先生那样,对于一个国家的大学理想、观念和制度产生了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致许久以来蔡元培成了中国现代大学观念的同义词。“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将光耀后人,辉耀历史。


相关文章

  • 思修作业1 读[学生自治之问题 ]有感
  • 读<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有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原载于1919年10月.这是一篇对于学校教育制度和方法所进行的研究. 一.背景 20世纪初盛行于中国的教育新思潮之一的&quo ...查看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学案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职演讲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预习案 学法指导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 ...查看


  • ----读[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 加强师德修养 做敬业.乐业.勤业的优秀教师 ----读<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 ,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教师道德.不同时期.不同社会 ...查看


  •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苏晓丽培训有感
  • 谈谈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听蒋乃平教授报告有感 上学期听了将乃平教授的报告,有关学生德育目标的培养上,我以为健康人格的培养和 塑造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中职生在做人的关键一环就是健康人格的塑造.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养成学生健 ...查看


  • [2017年高考作文范文]唯分数论之殇
  •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 ...查看


  • 中国古代哲理名言名句
  •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赞叹,不容外族之凯觎者也.----<中国>鲁迅 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中国>鲁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查看


  • 一代名士杜柴扉
  • 叙府长宁,一直文风传承,弦歌不绝.特别是明朝正统十年(1455年),周洪谟以殿试第二名进士及第,更是名扬天下.及至清末,又出了一位代表人物--杜柴扉. 杜柴扉(1864-1929),长宁县上西乡人,原名德舆,后更名关,字若洲,晚年自号柴扉野 ...查看


  • 宋庆龄致信病中鲁迅内情
  • 旧闻揭秘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 徐录录 宋庆龄致信病中鲁迅内情 进入1936年,鲁迅的健康每况愈下,肺病日渐加重. 1月,鲁迅的肩和胸时常感到剧痛.5月15日,他的病情加重,一直高烧不退,打针.输液未曾间断.6月15日,日本 ...查看


  • 中国现代散文鉴赏辞典 (二)
  • 中国现代散文鉴赏辞典 作家及简介 散文选粹 李金发 在玄武湖畔 国难旅行 李平心 从皮鞋大王拔佳的广告谈起 孙传芳被刺感言 李 蕤 柿园(上) 柿园(下) 李叔同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丽 尼 鹰之歌 黄昏之献 秋 夜 梁实秋 南游杂感 小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