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11.
1
统计科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统计年鉴》“城市概况”专题解读
文/周叶婷 高敏雪
10月31日,伴随着世博园展区依次熄灭的绚烂灯火,黄浦江畔的盛会在人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了帷幕。上海世博会不仅留下了一系列骄人纪录,也留下了一句极具时代特征和人文特色的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信息中心,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认为,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类经济的动态变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当今世界正围绕着“城市化”这个主题讨论得如火如荼,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中国特点的道路,合理有效地进行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亦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如何从宏观上对中国城市发展状况有一个概括性了解?《中国统计年鉴》“城市概况”专题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城市如何成为一个专题
《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第一版刊发时,并没有城市概况这样一个独立的专题,而是蛰居在“综合”专题下,内容仅限于重点城市的基本经济情况。从1986年到1990年,城市的内容与环境保护合在一起展示,题为“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开始有了更广泛的覆盖和明细的分类,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
48 CHINA STATISTICS
及综合水平指标一一被纳入进来,一些主要内容开始单独设表;从1991年开始,“城市概况”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呈现。
在这三十年里,本部分内容最初只有一张统计表,最多时候曾经达到18张表,2009年共有14张表,有的表刚登场即被赶下台,有的表从其他专题搬家过来,分分合合其间经历了很多的增减
变化和范围调整,各项指标也经历了很
大的变迁。这既反映了年鉴编撰者不断摸索所付出的持续努力,也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所经历的曲折进程。
认识一国城市概况的基本逻辑
如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城市概况?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有多少城市,如何分布的,这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何。这就涉及对城市的定义和分
组,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统计指标的设定。
先看城市的分类。
通常有两种分类思路。一种是按行政级别分,我国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这部分的相关数据可以在《中国统计年鉴》的“行政区划”专题部分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查找;第二种思路,就是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分类。
在城市经济学中,所谓城市规模包含两层定义:城市总规模和单个城市的规模。其中,城市总规模是指一个国家的城市数量、城市人口总量及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整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刻画单个城市规模,相关标准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来讲,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在实践中,各国区分城市规模大小所依据的城市聚居人口多少的具体分级
标准不尽一致。中国在城市统计中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如下: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人-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200万人为特大城市,200万人以上为超大城市。本专题的第一部分,就是据此给出,由此以对全国城市概况做了一个全局性的展示和统计口径说明。
进而看我国城市体系的组成及其空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数”
间格局状况。
从1981年国家开展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到1983年后国家设立具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以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一开始包含部分省会)——地级市——县级市(以及县城)——镇(建制镇以及部分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五级城镇组成的城市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按行政职能形成的城市(镇)体系与按规模形成的大都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城市(镇)体系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需要说明的是,到了1997年,省会城市从计划单列市中分离出来,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一起构成了15个副省级城市阵营。
从城市发展格局来看,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1980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一优惠开放政策下,沿海城市迅速崛起,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城市发展格局,奠定了沿海城市密集区的雏形。到了1997年,中央又提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方针,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体系基本覆盖全国,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概况专题的第二部分,就综合考虑到了上述构成情况,主要披露各个重点城市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需要注意的是,何为“重点城市”,其间定义是有变化的:1981年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中,城市概况部分仅包含“重点城市基本经济情况表”1张大表,对象仅限于北京、天津、上海等15个城市;而目前所指的“重点城市”部分,则包括了三张大表,分别统计“地级及以上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情况。
最后,我们考虑城市化水平是如何衡量的。
考虑城市化问题,必须以整个社会发展为背景,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管理水平、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具体到本专题所选取的指标来讲,可以归结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环境因
素等四个方面:
1.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衡量整个城市化水平的,正因如此,国际上常常将“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数作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通用测度指标。人口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城市概况专题中并未直接给出该指标,但我们可以用已有的市区人口来计算其占本行政区域人口的比重以反映人口的城市化水平(或者在“人口”专题的人口数及构成表中寻找)。
2.经济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旺则是城市化深入的表现。该部分指标涵盖了综合经济、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商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财政、储蓄等方面,全面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3.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只有做到,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正
如威廉.莎士比亚对城市所作的诠释,城市即人”。要做到让生活更美好,就要让城市更美好,就要充分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居住得更舒适惬意。这就得看人们的生活方式了。区域内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及社会服务等设施的发达程度能客观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城市本身意味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形成在很大意义上属于“公共物品”的供给。这方面的指标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反映人们健康状况水平和文化设施的医生、影院、图书馆数,反映交通便利的公共交通车数,反映生活质量的水电气供应情况等等。
4.人居环境城市化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状态好坏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衡量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考虑生活垃圾清运量、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等指标。
进一步丰富对城市的了解
《中国统计年鉴》中,城市概况专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上城市部
统计科普
1
.11 POPULAR STATISTICS
02
分,而且由于所占篇幅的局限,指标分类还不够详细。若想了解得更多,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数据来源。
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主编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收录了全国所有建制城市(含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作为专门性统计年鉴,它所纳入的城市范围更广,加入了县级城市资料;内容的分类更为明细,对很多指标单独列表分城市进行展示;对数据的统计内容也更加全面和多样化。那些刊登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统计内容这里一个不少,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信息亦更为丰富。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城市,比如参看《中国统计年鉴》其他专题内容,来详细研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情况,或是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查找城市基建投融资情况等等。
最后想提醒读者,尽管年鉴中对于城市概况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统计,但要想更好地反映城市发展状况及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进度,或许还需要更为明细的指标。举个例子,对“城市化水平”,即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测定,目前一般采用的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国际上也称城市化指数或城市化率。该指标表征性强、便于统计和相互比较,是国内外目前最为通用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但是在我国,选用这一指标却存在争议。由于严格的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使得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重与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存在一定脱节。此外,因为没有恰当而稳定的城乡地域划分标准,对于城镇人口的定义长期以来也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加上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市镇的建制标准多次发生变动,使得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比较混乱,导致各时期各地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缺乏可比性。由此看来,作为数据生产者,给予更好的整合;作为数据使用者,如何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和使用城市统计数据,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CHINA STATISTICS
49
“宜居”“《中国统计年鉴》如何对城市统计数据
2
011.
1
统计科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统计年鉴》“城市概况”专题解读
文/周叶婷 高敏雪
10月31日,伴随着世博园展区依次熄灭的绚烂灯火,黄浦江畔的盛会在人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了帷幕。上海世博会不仅留下了一系列骄人纪录,也留下了一句极具时代特征和人文特色的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信息中心,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认为,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类经济的动态变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当今世界正围绕着“城市化”这个主题讨论得如火如荼,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中国特点的道路,合理有效地进行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亦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如何从宏观上对中国城市发展状况有一个概括性了解?《中国统计年鉴》“城市概况”专题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城市如何成为一个专题
《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第一版刊发时,并没有城市概况这样一个独立的专题,而是蛰居在“综合”专题下,内容仅限于重点城市的基本经济情况。从1986年到1990年,城市的内容与环境保护合在一起展示,题为“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开始有了更广泛的覆盖和明细的分类,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
48 CHINA STATISTICS
及综合水平指标一一被纳入进来,一些主要内容开始单独设表;从1991年开始,“城市概况”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呈现。
在这三十年里,本部分内容最初只有一张统计表,最多时候曾经达到18张表,2009年共有14张表,有的表刚登场即被赶下台,有的表从其他专题搬家过来,分分合合其间经历了很多的增减
变化和范围调整,各项指标也经历了很
大的变迁。这既反映了年鉴编撰者不断摸索所付出的持续努力,也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所经历的曲折进程。
认识一国城市概况的基本逻辑
如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的城市概况?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有多少城市,如何分布的,这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何。这就涉及对城市的定义和分
组,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统计指标的设定。
先看城市的分类。
通常有两种分类思路。一种是按行政级别分,我国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这部分的相关数据可以在《中国统计年鉴》的“行政区划”专题部分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查找;第二种思路,就是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分类。
在城市经济学中,所谓城市规模包含两层定义:城市总规模和单个城市的规模。其中,城市总规模是指一个国家的城市数量、城市人口总量及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整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刻画单个城市规模,相关标准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来讲,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在实践中,各国区分城市规模大小所依据的城市聚居人口多少的具体分级
标准不尽一致。中国在城市统计中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如下: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人-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200万人为特大城市,200万人以上为超大城市。本专题的第一部分,就是据此给出,由此以对全国城市概况做了一个全局性的展示和统计口径说明。
进而看我国城市体系的组成及其空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数”
间格局状况。
从1981年国家开展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到1983年后国家设立具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以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一开始包含部分省会)——地级市——县级市(以及县城)——镇(建制镇以及部分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五级城镇组成的城市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按行政职能形成的城市(镇)体系与按规模形成的大都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城市(镇)体系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需要说明的是,到了1997年,省会城市从计划单列市中分离出来,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一起构成了15个副省级城市阵营。
从城市发展格局来看,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1980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一优惠开放政策下,沿海城市迅速崛起,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城市发展格局,奠定了沿海城市密集区的雏形。到了1997年,中央又提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方针,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体系基本覆盖全国,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概况专题的第二部分,就综合考虑到了上述构成情况,主要披露各个重点城市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需要注意的是,何为“重点城市”,其间定义是有变化的:1981年第一本《中国统计年鉴》中,城市概况部分仅包含“重点城市基本经济情况表”1张大表,对象仅限于北京、天津、上海等15个城市;而目前所指的“重点城市”部分,则包括了三张大表,分别统计“地级及以上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情况。
最后,我们考虑城市化水平是如何衡量的。
考虑城市化问题,必须以整个社会发展为背景,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管理水平、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具体到本专题所选取的指标来讲,可以归结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环境因
素等四个方面:
1.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衡量整个城市化水平的,正因如此,国际上常常将“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数作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通用测度指标。人口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城市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向工业区聚集。城市概况专题中并未直接给出该指标,但我们可以用已有的市区人口来计算其占本行政区域人口的比重以反映人口的城市化水平(或者在“人口”专题的人口数及构成表中寻找)。
2.经济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最根本的内涵是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旺则是城市化深入的表现。该部分指标涵盖了综合经济、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商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财政、储蓄等方面,全面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3.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只有做到,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正
如威廉.莎士比亚对城市所作的诠释,城市即人”。要做到让生活更美好,就要让城市更美好,就要充分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让城市中的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居住得更舒适惬意。这就得看人们的生活方式了。区域内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及社会服务等设施的发达程度能客观反映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城市本身意味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形成在很大意义上属于“公共物品”的供给。这方面的指标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反映人们健康状况水平和文化设施的医生、影院、图书馆数,反映交通便利的公共交通车数,反映生活质量的水电气供应情况等等。
4.人居环境城市化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状态好坏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衡量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考虑生活垃圾清运量、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等指标。
进一步丰富对城市的了解
《中国统计年鉴》中,城市概况专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上城市部
统计科普
1
.11 POPULAR STATISTICS
02
分,而且由于所占篇幅的局限,指标分类还不够详细。若想了解得更多,我们需要寻找其他的数据来源。
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主编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收录了全国所有建制城市(含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作为专门性统计年鉴,它所纳入的城市范围更广,加入了县级城市资料;内容的分类更为明细,对很多指标单独列表分城市进行展示;对数据的统计内容也更加全面和多样化。那些刊登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统计内容这里一个不少,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信息亦更为丰富。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城市,比如参看《中国统计年鉴》其他专题内容,来详细研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情况,或是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查找城市基建投融资情况等等。
最后想提醒读者,尽管年鉴中对于城市概况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统计,但要想更好地反映城市发展状况及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和进度,或许还需要更为明细的指标。举个例子,对“城市化水平”,即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测定,目前一般采用的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国际上也称城市化指数或城市化率。该指标表征性强、便于统计和相互比较,是国内外目前最为通用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但是在我国,选用这一指标却存在争议。由于严格的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使得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重与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存在一定脱节。此外,因为没有恰当而稳定的城乡地域划分标准,对于城镇人口的定义长期以来也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加上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市镇的建制标准多次发生变动,使得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比较混乱,导致各时期各地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缺乏可比性。由此看来,作为数据生产者,给予更好的整合;作为数据使用者,如何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和使用城市统计数据,依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CHINA STATISTICS
49
“宜居”“《中国统计年鉴》如何对城市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