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李磊

【摘要】提高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更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讲了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些问题,笔者从高校教师自身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 提高 道德修养

前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做人道理和教授知识的综合体,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什么是职业道德呢? 它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及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形成和遵循的。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相适应的各种道德规范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及人生观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们,高校教师也不例外。面对目前一部分高校教师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政治思想淡薄、缺乏严谨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等道德修养问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正经受着严峻挑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关乎大学生良好素质培养,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全面进步。因此,对刚参加工作的我们来说,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刻不容缓的。首先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触高谈谈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遇到的问题

(一)崇尚拜金主义,缺乏奉献精神。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骄奢淫逸各种不良之风正侵蚀着教师队伍,使不少高校出现了许多舞弊门、炒作门、文凭门;产生了学阀作风、学术群体宗派化、学术商品化;还有变相勒索学生、弄虚作假乱收费、乱订乱发教辅资料、以教牟利;更有甚者向学生推销商品、借各种节日向学生索要礼物或钱财、向家长索要财物、接受家长馈赠或宴请、盲目地向家长许愿、利用某些家长的权力去谋取个人利益等行业不正之风[1]。分析其根本原因:一为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缺失与漏洞;二为社会透明度的增强;三是利益分配与人的地位和价值在实际环境中存在的不公;四为西方文化的冲撞及其导致认识的模糊,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不仅使一些教师走上了不归路,更是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急功近利,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缺乏学术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从事学术研究,以至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缺乏扎实的基础,缺乏独立见解,更谈不上原创的思想。其结果是一些高校教师满足于以从众的心态改编已有的学术成果,人云亦云地编撰“学术著作”

或教材。

(三)制度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完善。

学校的制度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对教师的相关行为没有约束力,致使部分教师忽视某些不符合高校教师职业规范及道德的行为。尽管当前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有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但落实不够彻底,缺乏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而且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因此必须要加强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制度,才能做到对高校教师起到警示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2]。

(四)封闭固守,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目前,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下,一些高校教师在学术上很少与人交流切磋,封闭固守;还有一些教师之间互相拆台排挤,诋毁他人形象等,这严重妨碍了学术合作精神的形成。教师之间的各自为政,不合作,不取长补短,势必削弱会教育力量,而团结协作则有利于教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教学力量,有利于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团结协作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要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摆脱世俗猜忌竞争,在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中达到互赢。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建立高校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一个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它能够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学生观,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

情、责任感和教育效能感。不但能够让教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还能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教师只有积极学习并确立正确的师德理论,才能在工作中扬善惩恶,认清方向,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校教师。但是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努力,特别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提高,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师德。要向名家和优秀教师学习,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光荣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情感。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探索学习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精华。

(二)抵制诱惑,正其身,慎其行。

高等院校在人们心目中原本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担当着国家最高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是品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楷模。然而,近年来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如同笼罩在这片“圣坛”上的阴影,令人难以接受。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高校及教育领域的腐败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之高,让人触目惊心。人们必须得惊醒高校教师这个让人敬畏的职业,为什么会有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就是一些同志们经不住诱惑,让他们不得不陷入深渊,无力回天[3]。这些腐败事例

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抵制诱惑,为人师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保持清醒的头脑,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远离黑暗。

(三)健全相关机制,做到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高校教师的师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的行为,但是在这过程中还是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使教师从敬畏服从转化为自觉习惯养成。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制度。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审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际;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要具备培养能力。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提高教师多方面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建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

(四)严于剖析自己,做到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应该在经常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学会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这不

仅要求我们能够认识别人,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看清方向,增强自身修养,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待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不是单纯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更是如此。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使自己的境界逐渐得以升华,不把工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将工作视为事业、把教书视为人生的理想而不断地奋斗和追求。教育的成功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目前,关于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普遍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紧张氛围。有些教师由于对竞争机制、竞争观念的不正确理解,导致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育改革的实施[5]。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学会相互学习,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做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倡导在道德、法律范围内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人的首创精神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又要发扬和倡导先人后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教师集体、充满合作友谊的人际关系为教师个体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还要注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等沟通、和谐共处,调动各方面的教育积极性。

三、结束语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对人类知识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延续做出了

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刻不容缓。当然,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沉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所以高校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真心对的起教育这份崇高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杨永宽,建设高素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对策[J].科技资讯,2008

【2】石子球,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杨林国,论教师道德:由“底线的道德”走向“提倡的道德”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2)

【4】郭磊,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道德[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1)

【5】孙碣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再思考[J].当代经济,2012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李磊

【摘要】提高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更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讲了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些问题,笔者从高校教师自身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 提高 道德修养

前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做人道理和教授知识的综合体,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什么是职业道德呢? 它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及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形成和遵循的。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相适应的各种道德规范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及人生观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们,高校教师也不例外。面对目前一部分高校教师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政治思想淡薄、缺乏严谨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等道德修养问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正经受着严峻挑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关乎大学生良好素质培养,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全面进步。因此,对刚参加工作的我们来说,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刻不容缓的。首先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触高谈谈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遇到的问题

(一)崇尚拜金主义,缺乏奉献精神。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面前,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骄奢淫逸各种不良之风正侵蚀着教师队伍,使不少高校出现了许多舞弊门、炒作门、文凭门;产生了学阀作风、学术群体宗派化、学术商品化;还有变相勒索学生、弄虚作假乱收费、乱订乱发教辅资料、以教牟利;更有甚者向学生推销商品、借各种节日向学生索要礼物或钱财、向家长索要财物、接受家长馈赠或宴请、盲目地向家长许愿、利用某些家长的权力去谋取个人利益等行业不正之风[1]。分析其根本原因:一为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缺失与漏洞;二为社会透明度的增强;三是利益分配与人的地位和价值在实际环境中存在的不公;四为西方文化的冲撞及其导致认识的模糊,极大地损害了教师形象。不仅使一些教师走上了不归路,更是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急功近利,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缺乏学术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从事学术研究,以至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缺乏扎实的基础,缺乏独立见解,更谈不上原创的思想。其结果是一些高校教师满足于以从众的心态改编已有的学术成果,人云亦云地编撰“学术著作”

或教材。

(三)制度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完善。

学校的制度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对教师的相关行为没有约束力,致使部分教师忽视某些不符合高校教师职业规范及道德的行为。尽管当前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有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但落实不够彻底,缺乏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而且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因此必须要加强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制度,才能做到对高校教师起到警示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2]。

(四)封闭固守,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目前,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下,一些高校教师在学术上很少与人交流切磋,封闭固守;还有一些教师之间互相拆台排挤,诋毁他人形象等,这严重妨碍了学术合作精神的形成。教师之间的各自为政,不合作,不取长补短,势必削弱会教育力量,而团结协作则有利于教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特长的发挥,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教学力量,有利于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团结协作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要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摆脱世俗猜忌竞争,在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中达到互赢。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建立高校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一个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它能够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学生观,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

情、责任感和教育效能感。不但能够让教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还能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教师只有积极学习并确立正确的师德理论,才能在工作中扬善惩恶,认清方向,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校教师。但是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努力,特别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提高,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师德。要向名家和优秀教师学习,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光荣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情感。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探索学习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精华。

(二)抵制诱惑,正其身,慎其行。

高等院校在人们心目中原本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担当着国家最高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是品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楷模。然而,近年来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如同笼罩在这片“圣坛”上的阴影,令人难以接受。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高校及教育领域的腐败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之高,让人触目惊心。人们必须得惊醒高校教师这个让人敬畏的职业,为什么会有人走向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就是一些同志们经不住诱惑,让他们不得不陷入深渊,无力回天[3]。这些腐败事例

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抵制诱惑,为人师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保持清醒的头脑,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远离黑暗。

(三)健全相关机制,做到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高校教师的师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的行为,但是在这过程中还是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使教师从敬畏服从转化为自觉习惯养成。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评选表彰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制度。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审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际;不仅能传授知识,还要具备培养能力。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提高教师多方面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建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

(四)严于剖析自己,做到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应该在经常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学会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这不

仅要求我们能够认识别人,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看清方向,增强自身修养,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待自己。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道德不是单纯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空洞乏味的理念和说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更是如此。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使自己的境界逐渐得以升华,不把工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将工作视为事业、把教书视为人生的理想而不断地奋斗和追求。教育的成功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目前,关于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普遍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紧张氛围。有些教师由于对竞争机制、竞争观念的不正确理解,导致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育改革的实施[5]。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学会相互学习,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做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倡导在道德、法律范围内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发挥教师个人的首创精神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又要发扬和倡导先人后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教师集体、充满合作友谊的人际关系为教师个体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还要注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等沟通、和谐共处,调动各方面的教育积极性。

三、结束语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对人类知识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延续做出了

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刻不容缓。当然,职业道德修养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沉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所以高校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真心对的起教育这份崇高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杨永宽,建设高素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对策[J].科技资讯,2008

【2】石子球,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杨林国,论教师道德:由“底线的道德”走向“提倡的道德”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2)

【4】郭磊,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道德[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1)

【5】孙碣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再思考[J].当代经济,2012


相关文章

  • 浅析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 浅析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牵动着广大人民的心弦.作为教育大省的湖北,如何成为教育强省的命题一触即发,亟待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和解决.进入 ...查看


  •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途径与方法 学 号: 姓 名: 工作单位: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影响教师素质的发展,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 关 ...查看


  • 你是如何理解理解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精神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邱吉)
  • 你是如何理解理解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精神的? 听了邱吉老师的课受益匪浅,<高等学校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们很重要.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 ...查看


  • 论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 [摘 要]对于教师职业而言,加强师德修养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必要举措.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高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言传身教. ...查看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试题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试题2009年01月05日 星期一 16:18<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知识试题>修订试 题第一套:一. 根据"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培养&quo ...查看


  • 职业道德理论
  • 道德论要点 第一章 导论 1.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握道德的含义:(1)道德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 ...查看


  •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O.28 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师德建设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胡永盛(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师德建设事关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查看


  • 教师上岗证之教师职业道德必考题
  • 道德:有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一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 ...查看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作者:张慧敏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1期 高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而这一主体的引领者是每一位在岗教师,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此引导.教育.影响学生,师生的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