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团普及三年规划
所谓班级合唱教学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
进行班级合唱训练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能够真正普及合唱教育
合唱教育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从而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正常训练
与校级合唱团相比,班级合唱训练可以通过国家教委规定的每周两节音乐课进行训练,保证了训练的正常,能够促使合唱学习系统化,学生学习更加科学化。不像校级合唱团,为了演出或比赛,往往是突击式的训练。
(三)便于组织和管理
所有的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这为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任何学校只要有音乐课、有音乐教
师都可以成立班级合唱团,并在班级中选出声部长,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分配声部,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合唱学习。 当然,进行班级合唱也有起不利的方面,在教学中,受学生人数或者声音特点的限制,声部可能不够齐全,童高音相对人数较多,或者相对较少都可能影响班级合唱的效果,但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合唱团中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合唱学习中成长。 从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不难看出,合唱的聆听与学唱有相当高的比例,从二年级开始出现有聆听合唱的欣赏内容,到三年级的合唱欣赏内容的数量的增加,再到四年级少量合唱曲的学唱,直至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合唱歌曲的学唱,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加强班级合唱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了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
二、学生对班级合唱教学的态度分析
在进行班级合唱教学前,对教师和学生做了抽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师生对合唱的态度是不容乐观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制约了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发展,各种影视、广播等音
乐媒介,祖国的大江南北,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承认的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优秀的合唱作品了,连许多的作曲家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儿童合唱作品的创作也是屈指可数,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能够听到合唱,其余时间很少能享受到合唱的魅力,受音乐“弥漫性”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
(二)传统音乐“审美观”的影响
中国的合唱发展相对于西方合唱艺术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多都是五声、七声凋式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横向的单旋律线条,中国的合唱艺术是在19世纪末才开始真正发展,而西方音乐则是在和声、对位等各方面一直均衡发展,自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宗教音乐已经从单旋律向复调音乐发展,出现了平行四度的而声部,16世纪把和声运用到合唱的创作中„„在合唱的发展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己的劣势。受传统音乐审美的影响,学生对但声部歌曲的兴趣远远高于对于合唱歌曲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开始前,原来的音乐教材上在民族器乐、声乐(独唱)等方面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学生合唱的欣赏聆听有一定的制约,新的教材虽然在合唱的
欣赏、聆听以及学唱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但教师在真正的操作中却并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 合唱教学在课堂音乐教学中的尝试
一、二年级同学主要以欣赏,学一些简单的合唱知识与技巧,懂得发声与合唱的一些原理。
三、四年级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外,让他们演唱一些好听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们对合唱产生浓厚兴趣。
五、六年级的班级普及,要做到先把课本上的合唱曲目练好,因为五六年级教科书上的合唱曲目已经变得有些难,学生在学会教科书上的合唱曲目之外,在进行新曲子的训练,做到对合唱把握得当,游刃有余。
(一)强化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音乐不单是横向的旋律线条,更需要纵向的和声及织体表现,才能形成音乐的美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兴趣入手可以以合唱与独唱相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体会合唱巨大的感染力与丰富的表现力。还可以根据合唱发展的脉络介绍优秀的中
外合唱作品,增加观摩与欣赏的机会。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体会合唱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训练计划。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从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开始,过渡到四小节简单的和声训练,从简单的轮唱逐渐渗透到两个声部演唱。在歌唱的方法上,主张轻声唱谱子,并学着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追求和谐与融合的音响效果,等音准、节奏、气口都准确了,再填词。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使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合唱练习。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改变创作一些简单有趣的片段练习,提高驾驭班级学生合唱的能力。
(二)寓教于乐,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另外,经常给学生作多声部的节奏训练,让学生玩乐中对节奏逐渐掌握;还有把一首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在不同的调上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在
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还可以在把上课前的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学生不断的学习,允许的一次不准,几次可后,学生唱准了,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会更有兴趣的在课堂上学习合唱歌曲。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在我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对于班级中的校合唱团成员,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小组里演唱不同的声部,逐渐锻炼声音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同一个小组内演唱不同声部的人数,直至全班打乱位置让声部完全和谐,让个体的声音融入到班级的音乐海洋中。声音的融合是合唱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化难为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寻找和谐。对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举例子、打比方,深入浅出,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反复琢磨、反复实践,获取正确的发声方法,达到声音的融合。
(四)注重音乐,恰当选择演唱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具有非具象的、非现实的和想像空
间性的,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而这些情感常常是语言难以表现的。
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加入舞蹈、打击乐和道具,用以创设独特的艺术情境,已成为当今合唱的潮流。它打破了以往合唱的概念,不仅丰富了表演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给传统的合唱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国际上许多优秀的合唱团在演出过程中,舞蹈与打击乐的运用,体现了音乐的独特风格,他们或舞或歌或奏,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声势律动,或加入简单的辅助性的动作随合唱歌曲的学习又一定的积极的影响。或根据歌曲的内容改编一些简单的多声部音效组合,声势组合乃至小组不同人物的合作都能对合唱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巧妙设计教学,把握班级合唱教学的细节
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合唱教学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事半功倍,让学生很快的学会合唱,体验其魅力。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
2、角色化的合唱学习
很多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
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
成母子的音乐游戏,《春雨蒙蒙的下》中的三度音程合唱设计成大雨小雨的歌等,让学生在角色中轻松会唱。、
3、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
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
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
当然还有:先入为主学习二声部,师生、生生不同声部合作的辅助训练、
平行地教学唱两声部等方法。
当然,要想把班级合唱教学继续深入,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比如合唱作品的改编能力、学生练声曲的写作等等,敏锐的听辩能力和更高层面的听赏能力、熟练的合唱总谱阅读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能力、熟练掌握声乐知识和技能、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及缩弹能力、掌握娴熟的指挥技能、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音乐美学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怡笑大方。
在研究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继续努力思考,更希望得到老师和音乐同行们的指导,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班级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能够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合唱团普及三年规划
所谓班级合唱教学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和训练。
进行班级合唱训练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能够真正普及合唱教育
合唱教育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从而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正常训练
与校级合唱团相比,班级合唱训练可以通过国家教委规定的每周两节音乐课进行训练,保证了训练的正常,能够促使合唱学习系统化,学生学习更加科学化。不像校级合唱团,为了演出或比赛,往往是突击式的训练。
(三)便于组织和管理
所有的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这为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任何学校只要有音乐课、有音乐教
师都可以成立班级合唱团,并在班级中选出声部长,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分配声部,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合唱学习。 当然,进行班级合唱也有起不利的方面,在教学中,受学生人数或者声音特点的限制,声部可能不够齐全,童高音相对人数较多,或者相对较少都可能影响班级合唱的效果,但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合唱团中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合唱学习中成长。 从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不难看出,合唱的聆听与学唱有相当高的比例,从二年级开始出现有聆听合唱的欣赏内容,到三年级的合唱欣赏内容的数量的增加,再到四年级少量合唱曲的学唱,直至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合唱歌曲的学唱,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加强班级合唱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了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
二、学生对班级合唱教学的态度分析
在进行班级合唱教学前,对教师和学生做了抽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师生对合唱的态度是不容乐观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制约了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发展,各种影视、广播等音
乐媒介,祖国的大江南北,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承认的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优秀的合唱作品了,连许多的作曲家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儿童合唱作品的创作也是屈指可数,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能够听到合唱,其余时间很少能享受到合唱的魅力,受音乐“弥漫性”的影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
(二)传统音乐“审美观”的影响
中国的合唱发展相对于西方合唱艺术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多都是五声、七声凋式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横向的单旋律线条,中国的合唱艺术是在19世纪末才开始真正发展,而西方音乐则是在和声、对位等各方面一直均衡发展,自从15世纪开始,欧洲的宗教音乐已经从单旋律向复调音乐发展,出现了平行四度的而声部,16世纪把和声运用到合唱的创作中„„在合唱的发展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己的劣势。受传统音乐审美的影响,学生对但声部歌曲的兴趣远远高于对于合唱歌曲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开始前,原来的音乐教材上在民族器乐、声乐(独唱)等方面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学生合唱的欣赏聆听有一定的制约,新的教材虽然在合唱的
欣赏、聆听以及学唱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但教师在真正的操作中却并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 合唱教学在课堂音乐教学中的尝试
一、二年级同学主要以欣赏,学一些简单的合唱知识与技巧,懂得发声与合唱的一些原理。
三、四年级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外,让他们演唱一些好听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们对合唱产生浓厚兴趣。
五、六年级的班级普及,要做到先把课本上的合唱曲目练好,因为五六年级教科书上的合唱曲目已经变得有些难,学生在学会教科书上的合唱曲目之外,在进行新曲子的训练,做到对合唱把握得当,游刃有余。
(一)强化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音乐不单是横向的旋律线条,更需要纵向的和声及织体表现,才能形成音乐的美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兴趣入手可以以合唱与独唱相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同一首歌,体会合唱巨大的感染力与丰富的表现力。还可以根据合唱发展的脉络介绍优秀的中
外合唱作品,增加观摩与欣赏的机会。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体会合唱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训练计划。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从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开始,过渡到四小节简单的和声训练,从简单的轮唱逐渐渗透到两个声部演唱。在歌唱的方法上,主张轻声唱谱子,并学着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追求和谐与融合的音响效果,等音准、节奏、气口都准确了,再填词。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使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合唱练习。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改变创作一些简单有趣的片段练习,提高驾驭班级学生合唱的能力。
(二)寓教于乐,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另外,经常给学生作多声部的节奏训练,让学生玩乐中对节奏逐渐掌握;还有把一首简单的儿歌如《小星星》在不同的调上让学生分组同时演唱,先从两组唱五度音开始,在
慢慢过渡到三组,每组都是三度音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调性造成的声部立体感等。还可以在把上课前的问好歌改为两个声部,让学生不断的学习,允许的一次不准,几次可后,学生唱准了,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会更有兴趣的在课堂上学习合唱歌曲。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在我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对于班级中的校合唱团成员,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小组里演唱不同的声部,逐渐锻炼声音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同一个小组内演唱不同声部的人数,直至全班打乱位置让声部完全和谐,让个体的声音融入到班级的音乐海洋中。声音的融合是合唱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化难为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寻找和谐。对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举例子、打比方,深入浅出,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反复琢磨、反复实践,获取正确的发声方法,达到声音的融合。
(四)注重音乐,恰当选择演唱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情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具有非具象的、非现实的和想像空
间性的,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而这些情感常常是语言难以表现的。
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加入舞蹈、打击乐和道具,用以创设独特的艺术情境,已成为当今合唱的潮流。它打破了以往合唱的概念,不仅丰富了表演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音乐的表现力,给传统的合唱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国际上许多优秀的合唱团在演出过程中,舞蹈与打击乐的运用,体现了音乐的独特风格,他们或舞或歌或奏,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声势律动,或加入简单的辅助性的动作随合唱歌曲的学习又一定的积极的影响。或根据歌曲的内容改编一些简单的多声部音效组合,声势组合乃至小组不同人物的合作都能对合唱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巧妙设计教学,把握班级合唱教学的细节
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合唱教学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事半功倍,让学生很快的学会合唱,体验其魅力。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
2、角色化的合唱学习
很多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
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如《如今家乡山连山》中,设计
成母子的音乐游戏,《春雨蒙蒙的下》中的三度音程合唱设计成大雨小雨的歌等,让学生在角色中轻松会唱。、
3、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
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
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
当然还有:先入为主学习二声部,师生、生生不同声部合作的辅助训练、
平行地教学唱两声部等方法。
当然,要想把班级合唱教学继续深入,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比如合唱作品的改编能力、学生练声曲的写作等等,敏锐的听辩能力和更高层面的听赏能力、熟练的合唱总谱阅读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能力、熟练掌握声乐知识和技能、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及缩弹能力、掌握娴熟的指挥技能、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音乐美学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怡笑大方。
在研究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继续努力思考,更希望得到老师和音乐同行们的指导,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丰富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班级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能够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