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智慧》这本书介绍了巴菲特的好基友——查理·芒格的投资格栅理论,作者是美国人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这个大叔写了一系列关于芒格和巴菲特的书)。
什么是投资格栅理论呢?芒格提倡的格栅理论意思是多学科融会贯通,不要只是圈在自己的学科里思考问题。每一个思维方式都是一个模块,这些模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格栅。
融会贯通的多学科格栅华夫饼
本书的写作更像一本散文集,同时带有比较强烈的分析历史和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全书的逻辑架构就是介绍不同的学科和投资是如何结合的。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开个户炒股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需要非常强大的知识背景,否则很多事情永远也想不明白。
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数学。在这些学科基础上形成一套有效的决策过程。
下面小善会和大家一一分享这些学科是如何和投资联系在一起的。
物理学
经济学里不断提到的“均衡理论”,其实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由牛顿发扬光大的。但是牛顿的很多思想并非凭空原创,而是有所传承。有三位科学家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他们分别是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
开普勒牛小顿,转化问题很重要
开普勒认为我们解释一些基本问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测量工具和科学家分析数据的能力。那么在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好能把问题巧妙转化为当下客观条件可以观察和实验的范畴内。
比如最近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其实引力波本身是不能观察的,而是通过光学的一些设计来间接观察到的。
伽利略留给世人的启发是,万物都蕴含数字的逻辑,与宗教教义不相悖,应该分清楚“上帝的指示”和“上帝的设计”,你要找到上帝的设计。因为人们对于很多奇怪的自然现象无法合理解释,于是看见打雷,闪电,地震等情况都认为是上帝的指示,上帝在警示什么东西。其实只是上帝设计好了一些东西(规律),然后这个世界按照上帝的设计自发去运作罢了。
伽利略上帝的指示?套路罢了~
笛卡尔我就说一句哈!应该从力学的角度观察世界。(这点对牛顿的启发更为直接)
牛顿在以上三位物理学家的思想基础上,发现了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物体不受力或者合力为零的时候就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均衡的表现。牛顿提倡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自然法则,这是牛大爷留给世人最大的遗产。
均衡的思想影响了众多学科,包括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金融学里也有均衡的思想,比如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产品最终被出清。尤金·法玛提倡的有效市场理论其实也是均衡的思想,意思是股市是很聪明的,时刻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后来复杂科学兴起,开始对均衡理论产生质疑,认为系统是不断自适应的,而不是保持一个均衡状态。均衡思想是从物理学借鉴过来的,但是后来发现牛顿的均衡思想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当物体足够快,快到光速的时候;或者物体足够小,小到原子大小的时候,这两种情况分别只能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能解释。既然均衡理论不是万能的,那么均衡理论应用到金融上面当然也不会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辩证来看,不能用均衡理论套用一切现象。
生物学
生物学在经济金融领域最大的应用就是“进化论”。达尔文比牛顿晚了100多年,他在1872年发表的《物种的起源》是惊天之作。达尔文告诉世人,物种是会进化的,但主要是代际之间进化。人类社会也会进化,而且人的思想可以通过学习曲线做到自身不断进化。
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我们学习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就是马老的创作),是第一个把进化论引入到经济学的。另一个经济学家熊彼特在马歇尔的基础之上发展了动态经济学过程。他认为经济在不断动态寻找平衡。趋于均衡的过程需要三个要素——创新、企业家和信用。创新者是改变的媒介,经济体系的所有改变都源于创新。他也提到伟大的创新需要外界条件的保障,比如私有财产的保障、稳定的货币、自由的贸易等。
生物学家后来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间断均衡”,意思是某个种群很长时间几乎没变化,突然因为基因突变等原因出现剧变,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再次稳定下来,进入新的平衡。
经济体系的运作确实和生物进化很类似,都在不断的进化,找到新的平衡。
举个我A的栗子:A股的投资人在不断的进化,2016年1月4号和1月7号,分别出现了两次熔断,熔断分为5%和7%两档,1月4号那天第一档熔断复盘的时候交易了6分钟才到第二档7%熔断线。但是到1月7号那天,第一档熔断复盘后到第二档熔断就只花了3分钟。因为投资人第一次碰上熔断有点懵,第二次熔断就学聪明了,得赶紧跑,于是跑路的时间窗口就大大缩短了。
(弱弱问一句,,你当时跑了么?)
社会学
经济学最早的时候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后来脱离出来,自成体系。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经济学也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人类构成了社会,人类是复杂的动物,所以社会学是一门复杂科学(Complexity Theory)。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炒股亏了大钱,牛大爷拿着100英镑买入南海公司股票,3个月涨了3倍,300英镑卖出,获利了结,但是身边的朋友还在继续炒股,继续赚钱。牛大爷按捺不住,又带着全部积蓄700英镑杀进去,不幸当了接盘侠,股价大跌,最后割肉出局的时候,还剩100英镑。于是牛顿发表一番炒股总结“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了解人类的疯狂。”
牛逼顿Yo~Yo~我是颗韭菜,闪闪惹人爱~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结合复杂系统,著有《自组织经济》,所谓的“自组织”,也就是《失控》里提到的“去中心化”。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造成突变,可能会引发群体性癫狂。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学新生报到,大家都相互不熟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三五成群,后来就“涌现”出某某社团、某某协会了,再后来某些组织可能就鸟兽散去不复存在了。2015年大牛市的时候,大街小巷,有人的地方就有“谈股论金”。这种群体性癫狂往往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你要做投资,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群体的决策必然不如个人吗?
有人做了研究发现,在适当的条件下,群体会变得非常聪明。这个前提就是:多样性和独立性。一个高级决策委员会,要想保证他的有效性,那就要保证委员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最佳的现实案例就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诉讼案的裁决不是法官一人说了算的,陪审团的背景也必须多样化,而且保证独立(听说最近钢铁侠的演员小罗伯特·唐尼在一个案件中担任了陪审员,花痴2秒)。
心理学
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就诞生了行为金融学。
书中举了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处理600人的公共健康问题,两个选择①保证200个人的安全。②有1/3概率拯救600人,同时有2/3概率救不了任何人。
结果大部分人选择①方案,因为人类有“规避损失”的倾向。1单位财富损失带来的痛苦,是1单位财富带来的愉悦的2~2.5倍。当你的账户开始出现浮亏的时候人们会频繁查看自己的账户,看回本了没有,这种现象叫做“短视性损失趋避”(Biubiubiu~一排中枪)。
股票和债券在投资者心中,是不同“心理账户”,所以股票需要风险溢价。很多金融学难以解释的现象用心理学的东西就很好解释。那么你要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就需要两项重要的性格因素:个人控制力和成就动机。你需要理性的认识到投资面临的收益和风险的比价,不能因为规避损失和心理账户的心理因素导致胡乱的追涨杀跌。
哲学
这里探讨的哲学不是广义的哲学,而是狭义的认知学。
分形几何的开创者曼德勃罗有一句经典名言“错误的解释源于错误的描述”。
这句话发人深省,如果你的底层认知都有偏差,那你在这个基础上做各种分析岂不是无稽之谈?分形理论告诉我们很多事物具有自相似性,比如白云、树木这些概念在我们心中有个大致的形态框架,不管是棉花糖一样的白云,还是骏马一样的白云,都是白云;不管是松树还是榕树,都是树。而且白云和树木都具有明显的递归性。曼德勃罗还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分形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会知道他的存在。”这让小善想到一位鉴黄师曾说过“我没法给黄片一个的定义,但是我一看就知道它是不是。”
一看就知道宝宝不黄
由于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大家对能理解的东西才能明白他的好,所以全世界的分析师都喜欢“讲故事”这种形式,讲故事更容易理解、有利于传播。但是大家要时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故事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描述,听完故事还要做论证才行。
认知学还告诉我们要有二阶思维。如果你选在低市盈率的价值股,那么一阶思维认为便宜就是好,二阶思维就是考虑这么好的股票还这么便宜,肯定是有原因的,要找到这个原因。
芒格说过,反过来想,一定要反过来想。
安静!我在逆向思考
数学
数学在金融上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本书重点强调的是概率论和决策理论。
一个经典的问题就是凯恩斯的选美理论,要求人们在6张照片选出最美的女人,赢得比赛的技巧是不在于挑出你心中最美的候选人,而是你要猜到每个人认为那个女人最美丽。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你要考虑到大众的偏好和分布,还要考虑多少人有二阶思维。
(谁是大家心目中最美的股票?)
概率论最早是两个天才级的数学家:帕斯卡和费马,通信的时候探讨的一些问题形成了雏形。后来另外两个伟大的数学家伯努利和贝叶斯对概率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贝叶斯公式对指导投资意义重大。贝叶斯公式表示为中文是:
初始结论+最新的客观数据=新的改进的结论
为了理解贝叶斯公式,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A,B,C三个盒子,只有一个里面有钻石,你选中了A,庄家开启了B盒子,发现是空的,让你再选一次,是继续选择A盒子,还是改成C盒子?
正确的选择是毫不犹疑的换成C盒子。在B盒子翻开之前,每个盒子猜中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但是B盒子被证明是空的之后A盒子猜中的概率依然是三分之一,但是C盒子猜中的概率一下子提升到了三分之二。
我们做投资都是基于已有的信息做的判断,当让你投资之后,每天都有新的信息和变量加进来,你要考虑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变量是要考虑的,然后对初始的结论进行修正。
文学
芒格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必须进行自我教育,那些伟大的思想,早就写下来了,等着我们去发现,并将其变成自己的财富。”
芒格的意思就是劝大家多读书。
但是读书要养成阅读鉴别能力,去芜存菁。有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你怎么读书。这应该是一本二阶思维的书。这本书中提示大家读书要记住四个要点:①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②细节是怎样的?③是否真实,部分真实还是全部真实?④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了这么多知识,读了这么多书,投资决策怎么做呢?
决策过程
1.在多学科的基础之上做出理性决策。决策不是靠直觉,而是靠理性分析和判断。
2.建立一个有效的投资模型。这和操作飞行员模拟器非常相似。由于我们知道环境将不断变化,我们必须能够在模块之间转换,建立不同的模型。
3.有效决策就是掌握正确的模块,把它们放入一个层级结构中。
当然,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彻底了解最优的模块是哪些,但是我们可以对我们已有的东西进行完善。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模块,那么建立模型就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重新评估和重新组合它们。
总结
迷の小善我就说一句哈!想要做好投资,就要多读书、多看报,多跨学科多吃药多纠错。
哎呀不好,放错插图啦~是下面这张:
《查理·芒格的智慧》这本书不错,推荐大家多读几遍。“小善推荐”栏目还会陆续给大家推荐我们读过的好书,欢迎互动交流~
小善的话
按照概率来看,有如下结论:
你以为的演化历程:
股市小白-->股市高手-->人生赢家;
实际的演化历程:
股市小白-->股市大白-->股市老白。
┑( ̄Д  ̄)┍
本文由上善若水资产团队原创,转载须经授权
《查理·芒格的智慧》这本书介绍了巴菲特的好基友——查理·芒格的投资格栅理论,作者是美国人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这个大叔写了一系列关于芒格和巴菲特的书)。
什么是投资格栅理论呢?芒格提倡的格栅理论意思是多学科融会贯通,不要只是圈在自己的学科里思考问题。每一个思维方式都是一个模块,这些模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格栅。
融会贯通的多学科格栅华夫饼
本书的写作更像一本散文集,同时带有比较强烈的分析历史和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全书的逻辑架构就是介绍不同的学科和投资是如何结合的。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开个户炒股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需要非常强大的知识背景,否则很多事情永远也想不明白。
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数学。在这些学科基础上形成一套有效的决策过程。
下面小善会和大家一一分享这些学科是如何和投资联系在一起的。
物理学
经济学里不断提到的“均衡理论”,其实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由牛顿发扬光大的。但是牛顿的很多思想并非凭空原创,而是有所传承。有三位科学家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他,他们分别是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
开普勒牛小顿,转化问题很重要
开普勒认为我们解释一些基本问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测量工具和科学家分析数据的能力。那么在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好能把问题巧妙转化为当下客观条件可以观察和实验的范畴内。
比如最近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其实引力波本身是不能观察的,而是通过光学的一些设计来间接观察到的。
伽利略留给世人的启发是,万物都蕴含数字的逻辑,与宗教教义不相悖,应该分清楚“上帝的指示”和“上帝的设计”,你要找到上帝的设计。因为人们对于很多奇怪的自然现象无法合理解释,于是看见打雷,闪电,地震等情况都认为是上帝的指示,上帝在警示什么东西。其实只是上帝设计好了一些东西(规律),然后这个世界按照上帝的设计自发去运作罢了。
伽利略上帝的指示?套路罢了~
笛卡尔我就说一句哈!应该从力学的角度观察世界。(这点对牛顿的启发更为直接)
牛顿在以上三位物理学家的思想基础上,发现了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物体不受力或者合力为零的时候就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均衡的表现。牛顿提倡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自然法则,这是牛大爷留给世人最大的遗产。
均衡的思想影响了众多学科,包括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金融学里也有均衡的思想,比如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产品最终被出清。尤金·法玛提倡的有效市场理论其实也是均衡的思想,意思是股市是很聪明的,时刻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后来复杂科学兴起,开始对均衡理论产生质疑,认为系统是不断自适应的,而不是保持一个均衡状态。均衡思想是从物理学借鉴过来的,但是后来发现牛顿的均衡思想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当物体足够快,快到光速的时候;或者物体足够小,小到原子大小的时候,这两种情况分别只能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能解释。既然均衡理论不是万能的,那么均衡理论应用到金融上面当然也不会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辩证来看,不能用均衡理论套用一切现象。
生物学
生物学在经济金融领域最大的应用就是“进化论”。达尔文比牛顿晚了100多年,他在1872年发表的《物种的起源》是惊天之作。达尔文告诉世人,物种是会进化的,但主要是代际之间进化。人类社会也会进化,而且人的思想可以通过学习曲线做到自身不断进化。
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我们学习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就是马老的创作),是第一个把进化论引入到经济学的。另一个经济学家熊彼特在马歇尔的基础之上发展了动态经济学过程。他认为经济在不断动态寻找平衡。趋于均衡的过程需要三个要素——创新、企业家和信用。创新者是改变的媒介,经济体系的所有改变都源于创新。他也提到伟大的创新需要外界条件的保障,比如私有财产的保障、稳定的货币、自由的贸易等。
生物学家后来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间断均衡”,意思是某个种群很长时间几乎没变化,突然因为基因突变等原因出现剧变,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再次稳定下来,进入新的平衡。
经济体系的运作确实和生物进化很类似,都在不断的进化,找到新的平衡。
举个我A的栗子:A股的投资人在不断的进化,2016年1月4号和1月7号,分别出现了两次熔断,熔断分为5%和7%两档,1月4号那天第一档熔断复盘的时候交易了6分钟才到第二档7%熔断线。但是到1月7号那天,第一档熔断复盘后到第二档熔断就只花了3分钟。因为投资人第一次碰上熔断有点懵,第二次熔断就学聪明了,得赶紧跑,于是跑路的时间窗口就大大缩短了。
(弱弱问一句,,你当时跑了么?)
社会学
经济学最早的时候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后来脱离出来,自成体系。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经济学也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人类构成了社会,人类是复杂的动物,所以社会学是一门复杂科学(Complexity Theory)。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炒股亏了大钱,牛大爷拿着100英镑买入南海公司股票,3个月涨了3倍,300英镑卖出,获利了结,但是身边的朋友还在继续炒股,继续赚钱。牛大爷按捺不住,又带着全部积蓄700英镑杀进去,不幸当了接盘侠,股价大跌,最后割肉出局的时候,还剩100英镑。于是牛顿发表一番炒股总结“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却无法了解人类的疯狂。”
牛逼顿Yo~Yo~我是颗韭菜,闪闪惹人爱~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结合复杂系统,著有《自组织经济》,所谓的“自组织”,也就是《失控》里提到的“去中心化”。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造成突变,可能会引发群体性癫狂。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学新生报到,大家都相互不熟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三五成群,后来就“涌现”出某某社团、某某协会了,再后来某些组织可能就鸟兽散去不复存在了。2015年大牛市的时候,大街小巷,有人的地方就有“谈股论金”。这种群体性癫狂往往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你要做投资,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群体的决策必然不如个人吗?
有人做了研究发现,在适当的条件下,群体会变得非常聪明。这个前提就是:多样性和独立性。一个高级决策委员会,要想保证他的有效性,那就要保证委员的多样性和独立性。最佳的现实案例就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诉讼案的裁决不是法官一人说了算的,陪审团的背景也必须多样化,而且保证独立(听说最近钢铁侠的演员小罗伯特·唐尼在一个案件中担任了陪审员,花痴2秒)。
心理学
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就诞生了行为金融学。
书中举了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处理600人的公共健康问题,两个选择①保证200个人的安全。②有1/3概率拯救600人,同时有2/3概率救不了任何人。
结果大部分人选择①方案,因为人类有“规避损失”的倾向。1单位财富损失带来的痛苦,是1单位财富带来的愉悦的2~2.5倍。当你的账户开始出现浮亏的时候人们会频繁查看自己的账户,看回本了没有,这种现象叫做“短视性损失趋避”(Biubiubiu~一排中枪)。
股票和债券在投资者心中,是不同“心理账户”,所以股票需要风险溢价。很多金融学难以解释的现象用心理学的东西就很好解释。那么你要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就需要两项重要的性格因素:个人控制力和成就动机。你需要理性的认识到投资面临的收益和风险的比价,不能因为规避损失和心理账户的心理因素导致胡乱的追涨杀跌。
哲学
这里探讨的哲学不是广义的哲学,而是狭义的认知学。
分形几何的开创者曼德勃罗有一句经典名言“错误的解释源于错误的描述”。
这句话发人深省,如果你的底层认知都有偏差,那你在这个基础上做各种分析岂不是无稽之谈?分形理论告诉我们很多事物具有自相似性,比如白云、树木这些概念在我们心中有个大致的形态框架,不管是棉花糖一样的白云,还是骏马一样的白云,都是白云;不管是松树还是榕树,都是树。而且白云和树木都具有明显的递归性。曼德勃罗还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一个分形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会知道他的存在。”这让小善想到一位鉴黄师曾说过“我没法给黄片一个的定义,但是我一看就知道它是不是。”
一看就知道宝宝不黄
由于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大家对能理解的东西才能明白他的好,所以全世界的分析师都喜欢“讲故事”这种形式,讲故事更容易理解、有利于传播。但是大家要时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故事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描述,听完故事还要做论证才行。
认知学还告诉我们要有二阶思维。如果你选在低市盈率的价值股,那么一阶思维认为便宜就是好,二阶思维就是考虑这么好的股票还这么便宜,肯定是有原因的,要找到这个原因。
芒格说过,反过来想,一定要反过来想。
安静!我在逆向思考
数学
数学在金融上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本书重点强调的是概率论和决策理论。
一个经典的问题就是凯恩斯的选美理论,要求人们在6张照片选出最美的女人,赢得比赛的技巧是不在于挑出你心中最美的候选人,而是你要猜到每个人认为那个女人最美丽。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你要考虑到大众的偏好和分布,还要考虑多少人有二阶思维。
(谁是大家心目中最美的股票?)
概率论最早是两个天才级的数学家:帕斯卡和费马,通信的时候探讨的一些问题形成了雏形。后来另外两个伟大的数学家伯努利和贝叶斯对概率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贝叶斯公式对指导投资意义重大。贝叶斯公式表示为中文是:
初始结论+最新的客观数据=新的改进的结论
为了理解贝叶斯公式,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A,B,C三个盒子,只有一个里面有钻石,你选中了A,庄家开启了B盒子,发现是空的,让你再选一次,是继续选择A盒子,还是改成C盒子?
正确的选择是毫不犹疑的换成C盒子。在B盒子翻开之前,每个盒子猜中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一,但是B盒子被证明是空的之后A盒子猜中的概率依然是三分之一,但是C盒子猜中的概率一下子提升到了三分之二。
我们做投资都是基于已有的信息做的判断,当让你投资之后,每天都有新的信息和变量加进来,你要考虑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变量是要考虑的,然后对初始的结论进行修正。
文学
芒格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必须进行自我教育,那些伟大的思想,早就写下来了,等着我们去发现,并将其变成自己的财富。”
芒格的意思就是劝大家多读书。
但是读书要养成阅读鉴别能力,去芜存菁。有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教你怎么读书。这应该是一本二阶思维的书。这本书中提示大家读书要记住四个要点:①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②细节是怎样的?③是否真实,部分真实还是全部真实?④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了这么多知识,读了这么多书,投资决策怎么做呢?
决策过程
1.在多学科的基础之上做出理性决策。决策不是靠直觉,而是靠理性分析和判断。
2.建立一个有效的投资模型。这和操作飞行员模拟器非常相似。由于我们知道环境将不断变化,我们必须能够在模块之间转换,建立不同的模型。
3.有效决策就是掌握正确的模块,把它们放入一个层级结构中。
当然,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彻底了解最优的模块是哪些,但是我们可以对我们已有的东西进行完善。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模块,那么建立模型就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重新评估和重新组合它们。
总结
迷の小善我就说一句哈!想要做好投资,就要多读书、多看报,多跨学科多吃药多纠错。
哎呀不好,放错插图啦~是下面这张:
《查理·芒格的智慧》这本书不错,推荐大家多读几遍。“小善推荐”栏目还会陆续给大家推荐我们读过的好书,欢迎互动交流~
小善的话
按照概率来看,有如下结论:
你以为的演化历程:
股市小白-->股市高手-->人生赢家;
实际的演化历程:
股市小白-->股市大白-->股市老白。
┑( ̄Д  ̄)┍
本文由上善若水资产团队原创,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