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归纳(包括4类知识)
一、基础知识与概念【包括化学的定义、定律、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还原、化合价等】 这类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 . 系统性。根据某些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 用串联法加以归纳。
例如: ①原子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化合价—化合价规则—化学式。
②氧化还原反应。 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2 . 共性。把基础知识及各类概念共性的地方归纳汇总。
例如: ①各类气体如: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的共同性。
②碳的各类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共同性。
3 . 个性。任何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或个性。这些各自的特性是区别各类物质的重要依据。
例如:①常见气体性质、制取、用途的差异性。如氢气与氧气、一氧化碳与氧气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不同; 氢气与氧气排气法收集上的不同。
②常见固体单质的差异性。如碳的单质金刚石与 石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
二、化学用语与计算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
1 .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几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 各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根据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制法、用途, 将整个初中化学中的化学方程式归纳如下: 第一、按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可归纳为三大类: ①某些金属与氧气反应都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铁、镁等。 ②某些非金属与氧气反应都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碳、硫、磷、氢等。
第二、某些物质的可燃性, 它们燃烧时现象相似, 但生成物不同, 要学生根据产物不同加以鉴别,如:H 2与CO 。 3 . 对于化学计算。
第一、根据化学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计算; (3)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4)各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5)根据化合物的质量求各元素质量的计算;(6)根据元素质量求化合物的质量。
第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求参加反应的或反应生成的某物质的质量;(2)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3)确定某物质的元素组成;(4)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根据表格数据确定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三、组成、结构与变化 【元素-物质-分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化学式】
四、性质、制取与实验
1. 性质与制取:一方面要区别各类物质的不同制法; 另一方面, 还要从生产实际、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理清各类物质的制取方法。 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制取方法(如H 2,O 2, CO2 等) 。
2. 化学实验:①几种气体的性质与制法。
②基本操作技能(如: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加热、药品的取用、仪器装置的连接。
化学知识归纳(包括4类知识)
一、基础知识与概念【包括化学的定义、定律、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还原、化合价等】 这类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 . 系统性。根据某些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 用串联法加以归纳。
例如: ①原子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化合价—化合价规则—化学式。
②氧化还原反应。 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2 . 共性。把基础知识及各类概念共性的地方归纳汇总。
例如: ①各类气体如: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的共同性。
②碳的各类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共同性。
3 . 个性。任何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或个性。这些各自的特性是区别各类物质的重要依据。
例如:①常见气体性质、制取、用途的差异性。如氢气与氧气、一氧化碳与氧气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不同; 氢气与氧气排气法收集上的不同。
②常见固体单质的差异性。如碳的单质金刚石与 石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
二、化学用语与计算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
1 .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几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 各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根据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制法、用途, 将整个初中化学中的化学方程式归纳如下: 第一、按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可归纳为三大类: ①某些金属与氧气反应都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铁、镁等。 ②某些非金属与氧气反应都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碳、硫、磷、氢等。
第二、某些物质的可燃性, 它们燃烧时现象相似, 但生成物不同, 要学生根据产物不同加以鉴别,如:H 2与CO 。 3 . 对于化学计算。
第一、根据化学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计算; (3)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4)各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5)根据化合物的质量求各元素质量的计算;(6)根据元素质量求化合物的质量。
第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求参加反应的或反应生成的某物质的质量;(2)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3)确定某物质的元素组成;(4)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根据表格数据确定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三、组成、结构与变化 【元素-物质-分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化学式】
四、性质、制取与实验
1. 性质与制取:一方面要区别各类物质的不同制法; 另一方面, 还要从生产实际、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理清各类物质的制取方法。 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制取方法(如H 2,O 2, CO2 等) 。
2. 化学实验:①几种气体的性质与制法。
②基本操作技能(如: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加热、药品的取用、仪器装置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