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综述
财务管理,简单说,是学模型的,通俗讲,是学公式的。教材中表格及图表实际上也大多是内含公式的,当然还有其他。
背还是理解:背容易记不住,用不对。而理解了其核心,如公式怎么来的,有什么易混淆处等,练几遍,自然会了。当然,本书中,有三个公式是只好背的。其中两个是重要的。
学习工具及用法:教材及一本经典题集。一本足够,学财务管理,更像是学数学,需要多做题,大部分时间应分配到与公式相关的做题上,当然是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其他是非公式知识点,应与教材相对照,理解,错的地方做标记反复几次。
关于钻牛角尖:钻牛角尖与理解不好区分,教材错误的地方不少,有些编者都不清楚,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且实际上财务管理也不是精确的学问,所以有时钻牛角尖有点太浪费时间,也难避免,时间充足是话,可以钻,否则尽量避免。
讲课方式:本讲座按重要知识点顺序罗列,主要讲解公式。罗列而未讲的,原因可能是书上讲的清楚、简单,需要自己看。其他的,经典题集上如有,自己对照。
数学基础: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现金流,折现率)、加权平均、
线性方程(插值法IRR)
总论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公司。为什么是公司呢?教材给出的理由是虽然个人企业总数比重很大,但是,绝大部分商业资金是由公司制企业控制。
将公司基本活动罗列,就成为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按基本活动加以划分,并将四个基本活动分为五块,即把短期投资与短期筹资单独划分,归入营运资金。即教材第四章至第九章。实际上第三章预算,可归入投资。成本不好归类,成本从存货的角度归入运营。此知识点全部学完,再回头看,效果较好。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是标准,对财务管理来说,是衡量财务管理效果的尺度。量不准,有可能是尺子的问题。
教材给出四个关于目标的理论:
1、利润最大化
其关键词是利润(收益),所以衡量指标如果是比如“利润”、“每股收益”,则与此目标有关。
优点和理由:自己看书体会一下。
主要是缺陷:
1.时间价值
同样是收到100万的利润,第一年收到与第十年收到效果是不一样的。仅考虑通货膨胀,两个100万也区别很大。这就是时间价值问题。第二章会就此具体说明。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到这个现实。
2.风险
如两个项目,一个利润100万,一个利润99万,如果以利润最大化目标衡量,则选第一个,但第二个如果风险特别大,以至于公司无法承受,则仅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决策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3.投入资本
如,同样赚得100万,一个投入100万,一个投入100亿。仅利润最大化目标不能反映这种区别。
4.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
一般利润指标按年计算,而有些投资项目如果前几年利润低甚至为负,后几年利润高,仅从利润最大化目标看,如果决策者视线囿于本年或近几年,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放弃好的项目或做出杀鸡取卵的事。
利润最大化目标有以上重大缺陷,为什么还是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论之一。一方面由于其优点,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目标提供了一个比较基础。所以其他财务管理的目标优点,往往针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缺点而来。
2、股东财富最大化
上市公司股东财富=股数*市价
优点:
1.风险。――针对2.(股价体现)
2.避免短期行为。――针对4. (股价体现)
3.便于上市公司考核与奖惩。(易量化。)
缺点:
1.只适用上市公司。原因:股价
2.股价常变。
3.忽视利益相关者。
3、企业价值最大化
衡量指标:
权益市值+债权市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优点:
1.时间。――针对1.(市值与折现)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针对2.(市值与折现)
3.重视长期效果――针对4.(市值与未来现金流)
4.避免股价影响――针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缺点(价值与价格不同)――教材此句说法有误。
缺点:
1.过于理论化
2.不易操作
3.主观性强
缺点说白了,专业性强,会做且做得好的不多。
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很多时侯彼此有冲突,只能尽可能平衡相关者利益。提法很新,综合性强,操作性弱,体现趋势,大体了解即可。本教材较倾向股东财富最大化。
四、利益冲突与协调
财务管理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近,而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三方的目标不同。
主要是调和两类矛盾: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二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二实际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伙与债权人的关系。
1.所有者与经营者
所有者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目标:报酬、享受、避免风险。
如何协调
1、解聘;2、接收。经营失败,被接收、被解聘。――惩
3、激励。(股票期权、绩效股)
2.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所有者目标:
改变举债资金用途,用于风险更高项目。风险共担,额外利润独享。
借新债:
债权人目标:本息安全
解决方式:
1、限制借债
2、收回(停止)借款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四、财务管理的环节
此处环节内含两个意思:一个时间次序――一环一环(事先-事中-事后);二是循环往复(事先-事中-事后-事先)。
教材将此顺序分为三块:计划与预算(事先)、决策与控制(决策为事先,控制为全程)、分析与考核(事后)。
计划与预算:
又细分为三部分。财务预测(在财务方面对未来有个估计和判断)、计划(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战略目标制定一定时期通常几年的活动规划)、预算(实际上是短期计划)。第一块实际上就是计划的过程。
决策与控制:
决策: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最优的过程。财务活动包含大大小小的决策过程,有选择有比较才能体现财务管理的意义,所以,利用已知模型选择最适合公司的方案是学习财务管理的核心意义所在。从时间序列上,决策是属于事先的,但一旦做出决策,马上面临执行,决策过程也可以说是事中的开始。
控制:从时间序列把控制分为前馈、过程、反馈控制。即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是一个全程的概念。
分析与考核:
分析:分析侧重于事后,鉴往知来,同时为考核做准备。
考核:是总结与奖惩的过程。是分析的延续。
第四节,财务管理体制
五、财务管理体制
此部分是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力分配特点,本教材将其分为三类:
集权型
分权型
结合型(集权与侵权)
各自的特点仅从名称便可区分。内容琐碎,在此解释一些不易理解的提法,了解一下即可。
1、关于集权型优点中有:
“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13页上部)的理解。
内部调拨价格是超大公司的一种避税手段。前提是存在实际税率差异。在集权型公司决定内部调拨价格方面(定价权)要比非集权型公司更容易。
2、资本关系、业务关系与集权、分权的关系。(14页倒数第一段)
资本关系与集权、分权联系:
实际上表决权问题。即从资本关系看是否有权集中的问题。50%以上表决权当然有权集中。
业务关系与集权、分权关系:
核心是业务联系。业务联系紧密,则需要相对集中。
3、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15页第二段)
A集中成本:实际上讲的是集权的缺点(即分权的优点)。主要讲了两点:
1.积极性损失
2.决策效率下降
权力集中与上层,会伤害到下层的积极性。
当下层遇到需要决策的事项时,由于需要上报、反馈等信息传递过程,会减缓决策速度,即决策效率下降。
此两点对应分权利益
分权利益:
1.决策效率高
2.积极性
B集权利益
1.目标协调
2.财务资源利用效率高
分权成本
1.目标背离
2.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集权是一套目标,一套财务人,而分权型可能是两套目标,两套财务人手,相对来讲分权容易出现目标背离与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4、企业组织体制与集权、分权
教材主要讲了三类组织体制
U型组织:(united structure)(u-form)
一般称为职能制,是公司发展的早期形式,是公司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由于层级较少,是集权公司的特点。
H型组织:(holding company)(h-form)
一般称为控股型,而且控制的一般是上市公司,是企业集团的规模,是分权型公司的特点。
M型组织(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m-form)
一般称事业部制,此类组织根据产品或地域划分为各事业部,事业部权限相对比U型组织职能部大些,但比H型小些,集权知名度较H型高。
第五节 财务管理环境
六、经济环境
主要讲一下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理解表1-1,经济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财务管理战略。
复苏阶段:2.实行长期租赁。
为什么复苏阶段适宜实行长期租赁?
可以这样理解,复苏阶段,公司要扩大生产,当然设备买与租都不能说不合适。但1.已经说了“增加厂房设备”,此处就不重点说买的问题了。说怎么租的问题:也即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做选择:因为马上要进入繁荣期了,当然是长期租赁比较合适。
其他内容多看几次,多理解。
通货膨胀:
此部分主要讲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引起资金占用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资金需求。
此处资金占用指的是资产项,当企业有购置资产需求时,由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升,则购置相同资产花费就会增大。此处购置资产活动为投资活动;为购置而向股东或债权人多筹措资金的活动为筹资活动。
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通货膨胀-价格上涨-销售收入上涨-相应成本未必上涨-利润上涨-利润分配增加-采购成本上涨。
企业产品中包含的人材物中,仅从材的角度看,可能会有部分是通货膨胀前采购的,价格会低于通胀后的价格,从而销售成本涨幅会小,相对利润会增加。由于未来采购相同存货的成本也在上涨,因此,此处的利润含有虚增的成份。如果依据虚增的利润多分配,会加重未来采购的负担。多分配的那部分利润中很大部分恰恰应当留存以抵销相应采购成本的增加。
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权益资金成本。
引起利润上升,与引起利润虚增是一个意思。通胀对权益资金成本的影响复杂。简单理解为:权益资本要求的回报(成本)是在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要求的,自然水涨船高。
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筹资难度。
此处逻辑为:债券(固定利息)由于通胀,收益大幅下降(恶性通胀甚至为负,通账对通胀前债权人最为不利)――人们抛压债券――加剧债券贬值(有价证券价格下降)――筹集同样规模的债权资金成本变大了(筹资难度增大)。
比如原先,筹资1000,8%利息的债券能筹到1000。通胀后,筹1000,8%的利息是筹不到了,要增加。
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此处逻辑为:国家应对通胀――紧缩银根(降流动性)――贷款难。
证券价格下降(按债券理解)――证券市场筹资也困难。
第一章 总论
综述
财务管理,简单说,是学模型的,通俗讲,是学公式的。教材中表格及图表实际上也大多是内含公式的,当然还有其他。
背还是理解:背容易记不住,用不对。而理解了其核心,如公式怎么来的,有什么易混淆处等,练几遍,自然会了。当然,本书中,有三个公式是只好背的。其中两个是重要的。
学习工具及用法:教材及一本经典题集。一本足够,学财务管理,更像是学数学,需要多做题,大部分时间应分配到与公式相关的做题上,当然是理解公式的基础上,其他是非公式知识点,应与教材相对照,理解,错的地方做标记反复几次。
关于钻牛角尖:钻牛角尖与理解不好区分,教材错误的地方不少,有些编者都不清楚,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且实际上财务管理也不是精确的学问,所以有时钻牛角尖有点太浪费时间,也难避免,时间充足是话,可以钻,否则尽量避免。
讲课方式:本讲座按重要知识点顺序罗列,主要讲解公式。罗列而未讲的,原因可能是书上讲的清楚、简单,需要自己看。其他的,经典题集上如有,自己对照。
数学基础: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现金流,折现率)、加权平均、
线性方程(插值法IRR)
总论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公司。为什么是公司呢?教材给出的理由是虽然个人企业总数比重很大,但是,绝大部分商业资金是由公司制企业控制。
将公司基本活动罗列,就成为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按基本活动加以划分,并将四个基本活动分为五块,即把短期投资与短期筹资单独划分,归入营运资金。即教材第四章至第九章。实际上第三章预算,可归入投资。成本不好归类,成本从存货的角度归入运营。此知识点全部学完,再回头看,效果较好。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是标准,对财务管理来说,是衡量财务管理效果的尺度。量不准,有可能是尺子的问题。
教材给出四个关于目标的理论:
1、利润最大化
其关键词是利润(收益),所以衡量指标如果是比如“利润”、“每股收益”,则与此目标有关。
优点和理由:自己看书体会一下。
主要是缺陷:
1.时间价值
同样是收到100万的利润,第一年收到与第十年收到效果是不一样的。仅考虑通货膨胀,两个100万也区别很大。这就是时间价值问题。第二章会就此具体说明。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到这个现实。
2.风险
如两个项目,一个利润100万,一个利润99万,如果以利润最大化目标衡量,则选第一个,但第二个如果风险特别大,以至于公司无法承受,则仅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决策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3.投入资本
如,同样赚得100万,一个投入100万,一个投入100亿。仅利润最大化目标不能反映这种区别。
4.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
一般利润指标按年计算,而有些投资项目如果前几年利润低甚至为负,后几年利润高,仅从利润最大化目标看,如果决策者视线囿于本年或近几年,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放弃好的项目或做出杀鸡取卵的事。
利润最大化目标有以上重大缺陷,为什么还是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理论之一。一方面由于其优点,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目标提供了一个比较基础。所以其他财务管理的目标优点,往往针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缺点而来。
2、股东财富最大化
上市公司股东财富=股数*市价
优点:
1.风险。――针对2.(股价体现)
2.避免短期行为。――针对4. (股价体现)
3.便于上市公司考核与奖惩。(易量化。)
缺点:
1.只适用上市公司。原因:股价
2.股价常变。
3.忽视利益相关者。
3、企业价值最大化
衡量指标:
权益市值+债权市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优点:
1.时间。――针对1.(市值与折现)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针对2.(市值与折现)
3.重视长期效果――针对4.(市值与未来现金流)
4.避免股价影响――针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缺点(价值与价格不同)――教材此句说法有误。
缺点:
1.过于理论化
2.不易操作
3.主观性强
缺点说白了,专业性强,会做且做得好的不多。
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很多时侯彼此有冲突,只能尽可能平衡相关者利益。提法很新,综合性强,操作性弱,体现趋势,大体了解即可。本教材较倾向股东财富最大化。
四、利益冲突与协调
财务管理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近,而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三方的目标不同。
主要是调和两类矛盾: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二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二实际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伙与债权人的关系。
1.所有者与经营者
所有者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目标:报酬、享受、避免风险。
如何协调
1、解聘;2、接收。经营失败,被接收、被解聘。――惩
3、激励。(股票期权、绩效股)
2.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所有者目标:
改变举债资金用途,用于风险更高项目。风险共担,额外利润独享。
借新债:
债权人目标:本息安全
解决方式:
1、限制借债
2、收回(停止)借款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四、财务管理的环节
此处环节内含两个意思:一个时间次序――一环一环(事先-事中-事后);二是循环往复(事先-事中-事后-事先)。
教材将此顺序分为三块:计划与预算(事先)、决策与控制(决策为事先,控制为全程)、分析与考核(事后)。
计划与预算:
又细分为三部分。财务预测(在财务方面对未来有个估计和判断)、计划(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战略目标制定一定时期通常几年的活动规划)、预算(实际上是短期计划)。第一块实际上就是计划的过程。
决策与控制:
决策: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最优的过程。财务活动包含大大小小的决策过程,有选择有比较才能体现财务管理的意义,所以,利用已知模型选择最适合公司的方案是学习财务管理的核心意义所在。从时间序列上,决策是属于事先的,但一旦做出决策,马上面临执行,决策过程也可以说是事中的开始。
控制:从时间序列把控制分为前馈、过程、反馈控制。即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是一个全程的概念。
分析与考核:
分析:分析侧重于事后,鉴往知来,同时为考核做准备。
考核:是总结与奖惩的过程。是分析的延续。
第四节,财务管理体制
五、财务管理体制
此部分是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力分配特点,本教材将其分为三类:
集权型
分权型
结合型(集权与侵权)
各自的特点仅从名称便可区分。内容琐碎,在此解释一些不易理解的提法,了解一下即可。
1、关于集权型优点中有:
“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13页上部)的理解。
内部调拨价格是超大公司的一种避税手段。前提是存在实际税率差异。在集权型公司决定内部调拨价格方面(定价权)要比非集权型公司更容易。
2、资本关系、业务关系与集权、分权的关系。(14页倒数第一段)
资本关系与集权、分权联系:
实际上表决权问题。即从资本关系看是否有权集中的问题。50%以上表决权当然有权集中。
业务关系与集权、分权关系:
核心是业务联系。业务联系紧密,则需要相对集中。
3、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15页第二段)
A集中成本:实际上讲的是集权的缺点(即分权的优点)。主要讲了两点:
1.积极性损失
2.决策效率下降
权力集中与上层,会伤害到下层的积极性。
当下层遇到需要决策的事项时,由于需要上报、反馈等信息传递过程,会减缓决策速度,即决策效率下降。
此两点对应分权利益
分权利益:
1.决策效率高
2.积极性
B集权利益
1.目标协调
2.财务资源利用效率高
分权成本
1.目标背离
2.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集权是一套目标,一套财务人,而分权型可能是两套目标,两套财务人手,相对来讲分权容易出现目标背离与财务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4、企业组织体制与集权、分权
教材主要讲了三类组织体制
U型组织:(united structure)(u-form)
一般称为职能制,是公司发展的早期形式,是公司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由于层级较少,是集权公司的特点。
H型组织:(holding company)(h-form)
一般称为控股型,而且控制的一般是上市公司,是企业集团的规模,是分权型公司的特点。
M型组织(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m-form)
一般称事业部制,此类组织根据产品或地域划分为各事业部,事业部权限相对比U型组织职能部大些,但比H型小些,集权知名度较H型高。
第五节 财务管理环境
六、经济环境
主要讲一下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理解表1-1,经济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财务管理战略。
复苏阶段:2.实行长期租赁。
为什么复苏阶段适宜实行长期租赁?
可以这样理解,复苏阶段,公司要扩大生产,当然设备买与租都不能说不合适。但1.已经说了“增加厂房设备”,此处就不重点说买的问题了。说怎么租的问题:也即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做选择:因为马上要进入繁荣期了,当然是长期租赁比较合适。
其他内容多看几次,多理解。
通货膨胀:
此部分主要讲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引起资金占用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资金需求。
此处资金占用指的是资产项,当企业有购置资产需求时,由于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升,则购置相同资产花费就会增大。此处购置资产活动为投资活动;为购置而向股东或债权人多筹措资金的活动为筹资活动。
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通货膨胀-价格上涨-销售收入上涨-相应成本未必上涨-利润上涨-利润分配增加-采购成本上涨。
企业产品中包含的人材物中,仅从材的角度看,可能会有部分是通货膨胀前采购的,价格会低于通胀后的价格,从而销售成本涨幅会小,相对利润会增加。由于未来采购相同存货的成本也在上涨,因此,此处的利润含有虚增的成份。如果依据虚增的利润多分配,会加重未来采购的负担。多分配的那部分利润中很大部分恰恰应当留存以抵销相应采购成本的增加。
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权益资金成本。
引起利润上升,与引起利润虚增是一个意思。通胀对权益资金成本的影响复杂。简单理解为:权益资本要求的回报(成本)是在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要求的,自然水涨船高。
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筹资难度。
此处逻辑为:债券(固定利息)由于通胀,收益大幅下降(恶性通胀甚至为负,通账对通胀前债权人最为不利)――人们抛压债券――加剧债券贬值(有价证券价格下降)――筹集同样规模的债权资金成本变大了(筹资难度增大)。
比如原先,筹资1000,8%利息的债券能筹到1000。通胀后,筹1000,8%的利息是筹不到了,要增加。
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此处逻辑为:国家应对通胀――紧缩银根(降流动性)――贷款难。
证券价格下降(按债券理解)――证券市场筹资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