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一,概况

二,两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比较

原因:

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

具体原因不同:

一战期间——德奥意同盟国和英法俄等27个协约国。

二战期间——德日意轴心国和中苏美英法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

历时:

一战历时四年半,自1914年6月直至1918年11月。

二战历时六年多,自1939年9月直至1945年5月(欧洲战场)、至1945年9月(亚洲战场)。

卷入的国家和人口:

一战中,有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二战中,世界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的总兵力多达1.1亿,在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约五千万。

战争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主要战役:

一战中主要有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二战中主要有敦刻尔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战等战役。

战争结果: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等帝国宣告结束。战争后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以彻底打垮德意日帝国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宣告结束。二战严重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二战后,又有14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阵营。

加速两次战争结束的原因不一样

加速一战结束原因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美国对德宣战、交战各国的革命运动。

加速二战胜利原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主要)、各国人民协同作战和积极支持

几次大国会议的协调作用。

战争影响

一战①给交战国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新式武器出现在战场上,客观上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实力,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国家苏联(最大后果)。

④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①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争取和平进步深入人心。

③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⑤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知识扩展

关于美日矛盾的发展。

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三,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

中国加入的原因比较

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取得欧洲几个大国对其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后,也支持中国参战。 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由此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两次大战是中国的国内局势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处于蒋介石政府统治时期,同时国内还存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不一样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但是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一,概况

二,两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比较

原因:

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

具体原因不同:

一战期间——德奥意同盟国和英法俄等27个协约国。

二战期间——德日意轴心国和中苏美英法等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

历时:

一战历时四年半,自1914年6月直至1918年11月。

二战历时六年多,自1939年9月直至1945年5月(欧洲战场)、至1945年9月(亚洲战场)。

卷入的国家和人口:

一战中,有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二战中,世界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的总兵力多达1.1亿,在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约五千万。

战争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主要战役:

一战中主要有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二战中主要有敦刻尔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战等战役。

战争结果: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等帝国宣告结束。战争后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以彻底打垮德意日帝国主义,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宣告结束。二战严重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二战后,又有14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阵营。

加速两次战争结束的原因不一样

加速一战结束原因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美国对德宣战、交战各国的革命运动。

加速二战胜利原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主要)、各国人民协同作战和积极支持

几次大国会议的协调作用。

战争影响

一战①给交战国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新式武器出现在战场上,客观上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实力,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国家苏联(最大后果)。

④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①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争取和平进步深入人心。

③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⑤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知识扩展

关于美日矛盾的发展。

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三,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

中国加入的原因比较

1917年2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取得欧洲几个大国对其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后,也支持中国参战。 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由此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两次大战是中国的国内局势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处于蒋介石政府统治时期,同时国内还存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不一样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但是


相关文章

  • 案例5:中日两国各类战略资源与比较优势比较
  • 中日两国各类战略资源与比较优势比较 两国战略资源各有优劣,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为了能够认识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优势与发展劣势,我们需要提出战略资源的分析方法.我们大体上把与经济贸易关系密切相关的战略资源分为五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 ...查看


  •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答案
  • <比较文学概论>综合练习 一.填空填 1. 传统文学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的. 2. 比较文学是研究以 及 的学科. 3. 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被称为研究. 4. 比较文学具有 5.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比 ...查看


  •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概论
  •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历史类型学"Ⅱ 这是日尔蒙斯基提出的观点.他对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原因,抱有独到的解释,提出了两个互相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的原因:一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查看


  • 中国的比较优势与贸易自由化战略
  • 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 发展 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从国际角度看,认识国情的重要 内容 是了解一国各类 经济 资源在国际市场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发 ...查看


  •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 <比较文学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 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 1. 三个概念:(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3)文学史. 2. 什么是比较文学? 3. 比较文学的起源是什么? 4. 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寻求的是他 ...查看


  • 比较文学讲义
  • 比较文学讲义 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John Turner将"烟花三月下扬州"翻译成: 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 "扬州"一词略去未译.译者以为这是一个普通 ...查看


  • 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
  • 比较教育学的价值判断与研究范式: 多元文化主义视角 Value Judgement and Paradigm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luralism 北京 ...查看


  • 世界人口构成翻译
  • 年龄标准化率 世卫组织的一个新标准 奥马尔B.艾哈迈德 辛西娅Boschi - 平托 艾伦D.洛佩斯 克里斯托弗JL穆雷 拉斐尔洛萨诺 三重井上 GPE讨论文件系列:第31号 EIP/ GPE/ EBD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 摘要: 一项 ...查看


  • 经济全球化与比较优势研究
  •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研究 一.经济全球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 ...查看


  • 研究生论坛投稿
  •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研究生论坛>稿件 论文题目: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作者姓名: 范小阳 所在学院: 国际商学院 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