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

15.1.4.1 整式的乘法(一)教学设计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谢海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式的乘法的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的运算,熟练地进行整式的计算与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体验来真正理解法则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探索、猜想、体验及应用,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教学难点:

迅速准确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及运算过程中的系数与符号问题。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公式。 算一算:

2⨯24= x 2⨯x 3= 103= x 2= (2b )= -3a 2= 2()2()3()3

公式:a m a n =a m +n ,a m

(二)新授。

出示自学目标: ()n (ab )=a n b n 。=a mn ,n

1、复习乘法的运算律。

2、了解单项式乘法的法则的来历,掌握法则。

3、学会运用单项式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出示自学提纲。

出示自学提纲:

1、乘法运算律有哪些?

2、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是什么?

3、单项式乘法的法则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用到哪些知识?

4、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内容是什么?

5、单项式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自学教材P 144~145页内容,和同学们讨论或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自学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

(1)(-3ab )⋅-4b 2 (2)5x 3⋅2x 2y

32 (3)-6ay ⋅-a (4)3b ⋅()()(3)()()52b 6

2、填空:

(1)ax 2⋅a 2x (2)()x 2y

(3)-3x 3y ⋅-x 4⋅-y 3=25⎛1⎫ (4)-6a b ⋅ abc ⎪(5)-3a 2b 3⋅4-a 3b 2= ⎝2⎭22()()()2=-x 5y 3 ()()()()()

(6)15x n y ⋅2x n -1⋅y n -1=通过学生做题反应的情况,酌情讲解教材上的例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依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所有学生自主单独完成下列题目。

当堂检测:

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3a ⋅4a =7a (2)2x ⋅3x =5x

(3)3m ⋅-5m =-15m

2、填空:

52(1)2x ⋅5x = (2)2ab ⋅223534122(2)223a =3

(3)2235x y ⋅xyz = (4)3x 2y ⋅-4xy 2⋅x 3

516()()2=

3、计算下列各题:

(1)4xy ⋅ -2⎛323⎫⎛3⎫⎛1⎫x yz ⎪ (2) a 3b 2⎪⋅ -2a 3b 3c ⎪ 3⎝8⎭⎝7⎭⎝⎭

(3)3. 2mn 2⋅-0. 125m 2n 3 (4) -()⎛1⎫2⎛3⎫xyz ⎪⋅x 2y 2⋅ -yz 3⎪ ⎝2⎭3⎝5⎭

针对部分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共同完成。

应用提高:

1、已知:x =4,y =-,求代数式

2、若2a =3, 2b =, 5, 2c =30,试用a 、b 表示c 。

3、已知: 3⋅27=3,求m 。

课时小结:

(1)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

简单的两个常数的乘法运算,与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相类似;乘法的运算我们还学习过乘法有分配律,那有没有也与之相类似的呢?例如说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呢?如果有,是怎么运算的呢?

作业:

1、教材:P 149 4

2、练习册:P 60整式的乘法(一)

3、预习:教材 P 145~146内容。

教学反思: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有乘方的要先算乘方,后算乘法,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从学生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看,效果还不错,学生整体对法则的掌握较好,但在处理一些涉及符号以及乘除与加减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较多,另外合并同类项与幂的运算法则在运用中也出现混淆的现象。

在整个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一、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二、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根据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三、混合运算中符号及各种运算法则混淆不清,运用还不够熟练。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加强基本法则运用之外,还应对于综合题目多加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9m m 6181221xy ⋅14(xy )⋅x 5的值。 74

15.1.4.1 整式的乘法(一)教学设计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谢海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式的乘法的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的运算,熟练地进行整式的计算与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体验来真正理解法则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探索、猜想、体验及应用,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教学难点:

迅速准确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及运算过程中的系数与符号问题。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复习,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公式。 算一算:

2⨯24= x 2⨯x 3= 103= x 2= (2b )= -3a 2= 2()2()3()3

公式:a m a n =a m +n ,a m

(二)新授。

出示自学目标: ()n (ab )=a n b n 。=a mn ,n

1、复习乘法的运算律。

2、了解单项式乘法的法则的来历,掌握法则。

3、学会运用单项式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出示自学提纲。

出示自学提纲:

1、乘法运算律有哪些?

2、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是什么?

3、单项式乘法的法则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用到哪些知识?

4、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内容是什么?

5、单项式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自学教材P 144~145页内容,和同学们讨论或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自学检测:

1、计算下列各题:

(1)(-3ab )⋅-4b 2 (2)5x 3⋅2x 2y

32 (3)-6ay ⋅-a (4)3b ⋅()()(3)()()52b 6

2、填空:

(1)ax 2⋅a 2x (2)()x 2y

(3)-3x 3y ⋅-x 4⋅-y 3=25⎛1⎫ (4)-6a b ⋅ abc ⎪(5)-3a 2b 3⋅4-a 3b 2= ⎝2⎭22()()()2=-x 5y 3 ()()()()()

(6)15x n y ⋅2x n -1⋅y n -1=通过学生做题反应的情况,酌情讲解教材上的例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依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所有学生自主单独完成下列题目。

当堂检测:

1、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3a ⋅4a =7a (2)2x ⋅3x =5x

(3)3m ⋅-5m =-15m

2、填空:

52(1)2x ⋅5x = (2)2ab ⋅223534122(2)223a =3

(3)2235x y ⋅xyz = (4)3x 2y ⋅-4xy 2⋅x 3

516()()2=

3、计算下列各题:

(1)4xy ⋅ -2⎛323⎫⎛3⎫⎛1⎫x yz ⎪ (2) a 3b 2⎪⋅ -2a 3b 3c ⎪ 3⎝8⎭⎝7⎭⎝⎭

(3)3. 2mn 2⋅-0. 125m 2n 3 (4) -()⎛1⎫2⎛3⎫xyz ⎪⋅x 2y 2⋅ -yz 3⎪ ⎝2⎭3⎝5⎭

针对部分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共同完成。

应用提高:

1、已知:x =4,y =-,求代数式

2、若2a =3, 2b =, 5, 2c =30,试用a 、b 表示c 。

3、已知: 3⋅27=3,求m 。

课时小结:

(1)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

简单的两个常数的乘法运算,与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相类似;乘法的运算我们还学习过乘法有分配律,那有没有也与之相类似的呢?例如说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呢?如果有,是怎么运算的呢?

作业:

1、教材:P 149 4

2、练习册:P 60整式的乘法(一)

3、预习:教材 P 145~146内容。

教学反思: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有乘方的要先算乘方,后算乘法,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从学生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看,效果还不错,学生整体对法则的掌握较好,但在处理一些涉及符号以及乘除与加减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较多,另外合并同类项与幂的运算法则在运用中也出现混淆的现象。

在整个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一、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二、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根据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三、混合运算中符号及各种运算法则混淆不清,运用还不够熟练。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加强基本法则运用之外,还应对于综合题目多加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9m m 6181221xy ⋅14(xy )⋅x 5的值。 74


相关文章

  • 整式的乘除
  • 本教案是以浙教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为依据 整式的乘除教案 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 本章教材是在七(上) 有理数的运算和代数式中整式加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建立整式的乘除法运算, ...查看


  •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等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解函数式的恒等 ...查看


  •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一.背景介绍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前一章整式和后一章分式联系极为密切.因式分解的教学是在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依据就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的应用, ...查看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简介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分式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包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的领域.本册教学内容 ...查看


  • 15.2 整式的乘法公式 教案3
  • 15.2乘法公式 §15.2 完全平方公式(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利用去括号法则得到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 ...查看


  • 因式分解的概念
  • "因式分解的定义"片段教学设计 宝莲中学:洪阿震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降低了因式分解的特殊技巧的要求,也对因式分解常用的四种方法减少为二种,且公式法的应用中,也只有2个公式,但丝毫没有否定因式分解 ...查看


  • 2014初一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2).(3)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贯彻新教学大纲,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数学模型.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部分章节说课稿
  • <因式分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就整个数学而言,它是打开整个代数宝库的一把钥匙.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 ...查看


  • 5.5整式的化简教案(浙教版七下)
  • 5.5 整式的化简 一.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后而安排的一堂巩固提高.综合应用课,旨在使学生明白整式化简公式时的选用和公式在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查看


热门内容